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3)

来源: 中国网  2013-06-24 08:18

袁富华:

我们过去测算了碳排放,节能减排标准导致减速。还有就是资本效率 递减的减速效应,根据我们增长分解的表,以及表里暗含的公式。我们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中国的未来经济减速,不是周期现象,而是结构性现象,现有模式没 有持续增长的解,如果中国依然按照现有的投资驱动模式走下去,是没有解的。

如果达到持续增长路径,就要寻找效率提高的微观机制,要针对效率 提高。我们进行六个减速特殊事实进行归纳,就是分配投资悖论。根据我们的分解计算,在人口转型的系统性因素作用之下,要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要么要素弹性 参数逆转不发生,就是要么维持现有的分配政策不变,要么维持现有资本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变,这二者是必须其一的,不然的话,就不能保持经济有高速增长。前一 种模式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增速原则,后一种模式将加剧增长的不可持续性。这就是中国未来的悖论。

2013-06-22 12:15:31

袁富华:

中国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遵循了一个理论假设,非常明显,赶超经济 中政府行为替代市场机制,以达到动员储蓄和投资的目的(典型如频繁的宏观调控),这是我们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假设。这个假设出现了问题,就是所谓的出清机制 被认为阻隔。市场出清机制障碍的存在,导致低效率边缘企业不断累积,进而拉低整体投资报酬率。垄断倾向明显产业组织形式,广泛存在于各种产业当中,尤其是 服务业当中,使得产业升级的原则难以发挥作用,产业升级的原则最基本的是两个效应原则,所谓高关联度、高劳动生产准则,在促进机制、被人物阻断情况之下无 法发生作用。

2013-06-22 12:15:52

袁富华:

权衡策略,如何在这两难之中进行权衡。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经 济减速的系统主导因素确实存在,有两大因素: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拐点的出现。二是长期增长函数的弹性函数逆转,这是一个长期因素存在。在承认这两个减速 主导因素之下,我们提高效率从什么着手呢?劳动生产率等于资本深化,我们从资本报酬和递增的角度进行产合,这也是政策可以着力的地方,其他都着不到力。首 先,我们30年的经济增长的基本假设,一定要改。中国经济由高速向高效增长的关键环节,就是产业组织形式再造。我们建议大概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完善市场 出清机制,解决投资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出清机制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二是相对价格体系调整,刚才几位老前辈谈到了这些问题,我就不多说了。三是服务业竞 争的加剧。四是优质人力资本市场识别和创新市场生产机制。人力资本和创新的培育离不开政策规划,但是效率持续提高所依赖的优质人力资源,是绝对不可以通过 政府规划能够产生的。例如一些企业家高技术人才的识别,必须通过竞争机制识别来培育。这是我们对人力资本的一个看法。谢谢。

2013-06-22 12:16:54

主持人 张平:

非常感谢袁富华代表我们的课题组作的一个讲演,涉及内容很多,我 相信不久会发表,到时候大家还可以详细看,这是我们课题组从2010年开始讨论到2011年基本形成的基准观点,就是中国经济不是周期性下降,而是技术结 构性减速。这里面讨论了一系列市场出清,并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国际经验比较,希望在方面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下面是今天上午最重头的重头戏,由北京经 济学院张连城教授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有请。

2013-06-22 12:17:07

张连城:

我代表由首都经贸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组建的中国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实验经济研究院,发布2013年3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指数。为了不影响今天大家的生活质量,对无关紧要的问题尽快说一下。

今年我们通过35个城市生活质量的调查,得出了今年的生活质量指数调查的主题,叫“生活质量指数平稳、挑战严峻”。

2013-06-22 12:18:17

张连城:

首先,我对本次调查的情况作几点简要的说明。第一点,继2011 年和2012年发布城市生活质量指数之后,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2013年3月到2013年5月,对中国35个城市生活 质量进行了主观满意度指数的调查和客观指标的计算,得出评价2013年35个城市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度指数和客观经济指数。

关于主观满意度调查的一点说明。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地反 映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的状况,在主观满意度调查的时候,我们除了继续进行固话调查外,今年又增加了移动电话调查、并增加调查印本数,本次电话调查共动用了 200多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耗时近3年时间,调查仍然采用国际通用电脑辅助调查方法,固话前三位或四位号码保证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尾号4位,随机抽 样,今年增加移动电话调查保证了城市调查广泛性,今年总共拨打了298590个电话,其中移动电话41440个,产生有效随机样本12759个,比去年增 加了近34%,95%的置信度下整体主观满意度指数的标准误差从去年的0.24缩小到今年的0.19%,可靠性进一步增强。另外本次调查除了关于房价预期 的专项调查外,又新增加了关于食品安全满意度的调查,但这两个调查结果都不进入指数体系。

2013-06-22 12:20:03

张连城:

关于客观指数调查的说明。在计算客观指数的同时,我们对所有涉及 的人口都使用各城市的全市常驻人口数,而不是户籍人口数,也不是市辖区人口数,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各城市社会经济指数,也就是20 个二级指标,均来自官方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回顾一下我们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体系,包括主观满意度指数,有5个分指数组 成,涵盖了8个主观问题,通过8个主观问题的电话调查,形成主观满意度指数。客观指数,也是同样5个分指数,涵盖了8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通过可 观计算得出的。下面,我就公布2013年通过调查所得到的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

2013-06-22 12:21:50

张连城:

生活质量主观指数已经进入满意区间,态势平稳。城市生活质量主观 满意度指数体系,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五个分指数,由8个主观问题构成,对8个主观问题的回答,分别给予不同的答案赋值,然后根据受访者的答案赋值的得分情况 得出所有受访者的总得分,用总得分除以总人数,就得到每一个主观指标的得分,也就是主观满意度的指数。这8个问题是蓝字所显示的问卷调查的8个问题。

2013-06-22 12:23:10

张连城:

上述8个主观指标体系与客观指标体系都是一一对应的,根据受访者 答案赋值,就是中国城市生活质量5个主观满意度指数。此外,针对我国近两年积极为敏感的问题,在主观满意度指数体系之外,今年除了继去年增设了有关房价预 期的专项调查以外,又新增了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调查问题就是蓝字所显示的两个问题。以下这个表就是今年的电话调查得出的主观满意度指数。调查显示,就生活 质量满意度主观指数而言,全国平均值是50.87,与去年的全国平均值50.88基本一致,越国了50分满意与不满意的临界点,进入了满意区间,保持了平 稳的态势,但仍就偏低。就是刚刚越过50分这个临界点。生活质量满意度指数,超过50分的,有26个城市,比2012年多3个城市,但低于50分即处于不 满意的地区城市省有8个,包括广州、深圳,北京和上海虽然超过了50分,但是分值和排序较低,其中北京比去年还上市了4位,上海与去年持平,红字是北、 上、广、深,天津几大城市。济南、青岛、厦门、长春,还有合肥的主观满意度指数最高,而兰州、深圳、昆明、武汉和广州这五个城市满意度最低。仅从排序上 看,排名上升幅度较大的城市有海口,上升了12%,南昌上升了10位,西宁上升了8位,下降幅度没有较大的城市有杭州下降了8位,银川下降了8位,重庆下 降了8位,大连下降了8位,武汉下降了8位,长江下降了6位,广州下降了6位,其他城市的排序变化不大。

2013-06-22 12:23:42

张连城:

从主观满意度指数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满意度比较高,绿色柱 状图表示满意度最高的情况,蓝色次之,橘黄色的表示最不满意的那些城市,分布东中西部都有。主观满意度指数高低不同,可以用五个分指数的调查状况来说明。 五个分指数里面第一个主观满意度分指数是城市生活水平主观分指数,排名前五个是生活水平,认为生活水平比较满意的,就是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是海口、青 岛、厦门、西宁、福州,认为对本城市生活水平满意度较低的是郑州、兰州、哈尔滨、大连、武汉,这样后五个城市。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都处在中间偏后 这样的位置。这是第一个分指数,城市生活水平分指数。

2013-06-22 12:24:39

张连城:

第二个分指数,是城市生活成本分指数。认为本市居民生活成本较低 的城市是石家庄、沈阳、济南、长春、郑州,认为生活成本比较高,不满意的这些城市,排名最后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深圳、大连、银川,我们看北上广深这些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都很高,这些大城市的老百姓都不满意。并且我们看到第二个分指数平均值只有31.22%。如果分值跌到25分以下,就是非常不满意,处在 25-50分就是不满意。大城市不满意程度更高。

2013-06-22 12:24:45

张连城:

第三个分指数,是城市人力资本主观满意度指数。排名前五的,认为 自己本城市的人力资本还比较满意的青岛、济南、乌鲁木齐、大连和郑州。不满意的是太原、昆明、西安、深圳、武汉,他们也处于满意区间,就是相对来说排名靠 后的。平均值是58.89分,人力资本的指数的均值还相对比较高。

第四个分指数,是城市生活保障主观分指数。城市生活保障分指数, 我们是用两个主观问题调查来组成的,一个就是对本市的医疗保障是不是满意,二是对本市的社会治安状况或者安全状况是不是满意,这是调查结果,表示比较满意 的就是青岛、厦门、杭州、宁波、银川这五个城市,都超过了60分。贵阳、南宁、呼和浩特、武汉、海口,他们的得分都是比较低的。北上广深的分布有先,有前 也有后,这是城市社会保障主观分指数。

2013-06-22 12:26:16

张连城:

最后一个主观满意度分指数,是城市生活感受分指数。生活感受分指 数是由生活节奏和生活便利两个部分组成,调查结果、银川、西宁、南京、杭州、天津满意度高一些,乌鲁木齐、昆明、兰州、南宁等城市满意度稍微低一些,北、 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除去天津以外,都是居中或者垫后。

从全国35个城市总体情况来看,在构成主观满意度指数的五个分指 数当中,受访者满意度成都依次降序排列的是人力资本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社会保障满意度指数,第三是生活感受,第四是生活水平满意度指数,垫后的生活成本满 意度。其中前三个指数都比去年要低,后两个指数要比去年略高一些。

2013-06-22 12:27:37

张连城:

除了主观满意度指数体系的调查以外,我们有两个体系之外的专项调 查,一个是关于房价预期的调查,还有一个是食品安全的专项调查所提出的关于房价预期调查的问题,您认为您所居住城市的房价今后1-2年是涨还是跌,五个答 案,就是大涨、涨、不涨不跌、跌、大跌。调查结果是,去年的调查结果是去年低于50分,就是预期房价看跌的城市有杭州和青岛两个城市,等于临界值50分, 就是预期看平的城市是济南,其余三个城市均看涨,均值达到54.99。2012年预期房价看平的济南今年是65.68分,在35恩个城市当中排名第二位, 而且看涨的幅度还挺大。去年预期房价看跌的杭州和青岛,在今年调查当中也都不看跌了,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是青岛,杭州排在第29位,35个 城市当中。去年全国一线城市的实际房价普遍上胀,这倒是印证了我们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实际通货膨胀是通胀预期的函数。35个城市的预期指数就是最 看胀的是广州市,其次是西宁、乌鲁木齐、南京,上海、深圳、北京这些大城市也都普遍看胀,而且分数都比它高,直辖市里大城市里面还有天津市看胀的幅度要小 一些。所以不幸的是,2013年所有35个城市对附加预期全部看胀,自焚在60.99到69.64之间,均值是54.53,比去年高出近10分,就是今年 看胀的幅度要比去年更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排在前11位,都在65分以上,看胀度较大。去年房价预期看平的城市,也都改变了他们的一些看法。

2013-06-22 12:28:09

张连城:

对于城市房价的预期调查,我们有一点感想,就是很值得思考的是, 在严厉的宏观调控行政控制、政策打压的大环境当中,35个城市居民对房产价格依然存在普遍的上涨预期,这不仅表明我们对房地产价格一系列调控政策不存在正 效应,更重要如果不推动制度变革和经济转型,从根本上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所有调控房地产的政策都可能是失灵的。现存体制和政策格局下,依据经 济学的原理,预期还会导致实际房价的上涨。如果房地产价格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拖累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生活成本指数将会居高不下。实际如果我们同国 外相比,中国的房价和房价收入比都是非常高的,甚至北京五环以外的普通住宅要比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豪宅还要贵。

2013-06-22 12:28:27

张连城:

关于食品安全调查,我们的问题是:您对您所居住城市食品安全状况 满意吗?调查结果,只有厦门市一个城市进入满意区间。得分是53.06分,其他所有的城市都不满意,认为食品都不安全,特别是低于40分的城市有12个, 平均值只有41.61分。调查还显示,男性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高于女性,男性是43.61,女性是39.46。分年龄阶段看,20-30岁的青年人的食品 安全满意度最高,当然也是不满意的,是43.68,没有达到50分;41岁到50岁和退休居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最低,39分-40分之间。这个调查结果一 点不出乎人们的意料,过去几年当中牛奶中掺三聚氰胺,病死猪肉上餐桌,挂羊头卖鼠肉,毒奶粉、瘦肉精、彩色馒头、地沟油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 但愿今天的发言,不影响我们中午的胃口。

2013-06-22 12:30:35

张连城:

三、整体生活质量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我们再回顾一下中国城市 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体系,有5个分指数,这5个分指数分别由5个一级指标构成,比如生活水平客观指数是由收入水平、生活改善指数构成的,而5个一级指标又 由20个二级指标构成,比如收入水平、消费率、人均财富、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活改善指数里还包括人均消费增长、人均财富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等,一 共20个客观经济指标。通过这20个客观经济指标的计算,这20个客观经济指标,我们都是从官方文件当中选取出来的,反映的当然是2012年的情况,因为 2013年客观数据只有到2014年才会出现。我们运用归一化平均方法计算出反映生活质量的8个一级指标,拿那20个指标计算出8个一级指标,再将一级指 标求平均得到5个客观分指数,将5个客观分指数求平均值,计算出每个城市的客观总指数,就是城市社会经济数据指数,最后按照功效系数法进行调整,使可观指 数能够和主观指数进行接轨,这是方法,这是客观指数的计算结果(见PPT)。

2013-06-22 12:32:01

张连城:

调查结果显示,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指数居 前,天津靠后一些,城市生活客观总指数居后的是重庆、西宁、南宁、郑州、海口等。在这35个城市客观指数平均是57.75分,比2012年全国平均的 54.56分有所提高,提高了3分多,得分50分以上的有33个城市,超过60分以上的城市有6个,低于50分的城市有2个,那就是西宁和重庆。5个分指 数最高得分均为80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这个数据,最低得分均为40分,说明地区客观生活质量差距较大。生活质量客观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客观的经济生活 质量状况,总的来说,是东部地区占优,而中西部地区的客观生活质量偏低一些。客观生活质量指数也可以从五个分指数得到说明,第一个客观的分指数是城市生活 水平客观指数,从生活水平客观指数来看,像北、上、广、深都是排在前11,天津排在第23,像重庆、西宁、南宁等这些城市都是垫后,均值是63.39。第 二个城市生活质量客观分指数,是生活成本,生活成本一看就看到,生活成本比较低的客观数据显示昆明、呼和浩特、长沙、石家庄、西宁等这些城市生活成本客观 比较低,而北、上、广、深、天津都在第28名之后,生活成本都非常高。

2013-06-22 12:33:51

张连城:

客观社会经济数据指数是人力资本,我们看人力资本的方面,广州、北京、上海居前,天津、深圳、作为大城市居后,西宁、厦门、青岛这些城市的人力资本指数比较低,均值是57.78。

社会保障客观分指数,从社会保障来看,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这些大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都比较高,居前,而西宁、郑州、昆明、哈尔滨、石家庄等等这些城市社会保障程度要低一些,均值是55.26。

生活感受分指数,排名靠前的北、深、广,上海居中,天津靠后,像郑州、重庆、成都、南宁、济南等等,他们的生活感受水平最低。

从35个城市总体情况来看,生活质量客观总指数的5个分指数依次降序排列生活水平排在第一,生活成本排在第二,人力资本排在第三、社会保障排在第四,生活感受排在最后,这个排序和去年排序有所不同。

2013-06-22 12:35:14

张连城:

最后,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了两点结论。第一,35个城市主观满意度 调查表明,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已经连续2年运行在满意度期间,尽管满意度程度非常低,但是运行态势平稳。第二,高起的生活成本,普遍存在的高房价 预期,令人忧心的食品安全状况,以及空气质量还有社会治安状况,构成了五个极为严峻的挑战。

2013-06-22 12:36:18

张连城:

第二个结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没有能够同步 上升,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不高,甚至不满意,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我们经济发展方式一定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尝试告诉我们,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是制 度和体制造成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体制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女士们、先生们,今年的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包括主观满意度总指 数、各项分指数,以及客观指数(社会经济数据指数)和客观指数的一级指标都已上网公布,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登陆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研 究中心的网络平台查看各项数据,网址是www.nieechina.org,现在上网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更详细的数据。谢谢大家。

2013-06-22 12:36:38

张连城:

今天上午有劳大家辛苦地听到这儿了,尽管最后是生活质量问题,我也预祝大家中午用餐,生活质量能提高。下午两点继续开会,进行论坛的下一阶段的讲演。谢谢大家。

2013-06-22 12:37:35

主持人 杨春学:

下午的会议现在开始。首先请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郎丽华教授演讲,题目是“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

2013-06-22 14:03:52

郎丽华:

大家下午好!

我主要讲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增长方式转型的内涵和当前中国经济增 长方式的特征;二是增长方式转型的困境,主要是微观基础不健全;三是为什么要转型,目前面临的国内、国外环境的双重压力,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 必须要转型。四是如何转型,在社会基础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怎样转型。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内涵。增长方式从长期总供给的角度看,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到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积累的激越性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短期总需求的角度,是指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2013-06-22 14:05:54

郎丽华: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从总供给的角度看,要素投入推动的粗放 型增长方式。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的要素投入。特别是中国所具有的人力资本的优势。从总需求来看是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的增长方式,投资包括了国 内投资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进入的外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显现出来导致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只能依靠出口市场实现均衡增 长。我们看到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突出地位。中国的经济增长呈现梯度型的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形成梯度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比较强。

2013-06-22 14:08:27

郎丽华:

转型的提出与转型的困境。转型是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经济增 长要注重效益,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九五”计划当中,“九五”计划里提出两个根本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本转变就是从粗放的经济增长到集约经济 增长的转变。多年来,一直没有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缺乏微观基础,从企业角度来看有技术基础,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没有转型动力;制度 基础,市场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经济职能。从企业和地方政府角度来看微观转型基础薄弱。

任何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是微观主体行为选择的结果,因此转变增 长方式的微观基础是企业转型的驱动力也主要来自企业。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是受技术基础和制度约束,这里的技术基础是指一国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制度条件 是指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工业化初期到中期阶段的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的过程中形成的。

2013-06-22 14:10:14

郎丽华:

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阶 段。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中已经明确证明了这一点。当一个经济体的工业化处于初期或者中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粗放增长和要素投入,包括资本、劳动、 自然资源投入。这个阶段粗放型增长是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工业化从中期到后期的过程中经济增长转变和经济转型才具有可能性。从企业角度来说,如果企业不能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收益或降低成本,同时还要承担转变增长方式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积累的巨大风险,就不会有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的内在动力。

2013-06-22 14:10:28

郎丽华:

当一个经济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到后期的过渡过程中,资本的边际收益 会出现递减,规模报酬也会出现递减,同时劳动力成本会逐步上升,自然资源不仅会出现短缺,伴随而来的是价值上升。这种条件下依靠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和人力 资本积累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才有可能逐步代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因为在此情况下,企业使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生产可 以获得较大收益和较小成本。

2013-06-22 14:11:45

郎丽华:

总体上看,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仍然要求要素禀赋方面的比 较优势,企业通过部分增加要素投入进行粗放型增长或者外延型增长仍然可以获得利润。总体来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还有存在的必然性。当然,由于各地 经济发展失衡,发达地区有可能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此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具有梯度型的特征。在具备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技术基础条件下,具有 转变增长方式内生动力的企业通常是竞争企业。由于垄断企业只要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可以轻松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垄断企业缺乏创新的动 力。国有垄断企业更是如此。所以,这就要求有完善的经济转型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市场经济制度。

2013-06-22 14:12:42

郎丽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因为只有在完善的 市场经济制度下,具有竞争性的企业才会具有转变增长方式的内省动力,同时不能把粗放型生产方式产生的负外部性转嫁给社会,增加社会成本。在不具备技术基础 和制度基础的条件下,来自中央政策的硬政策约束也可能给企业造成强大的外部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这样做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 本,使企业失去竞争力。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微观基础比较薄弱,总体上来说,中国目前还具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013-06-22 14:14:01

郎丽华:

第二个方面,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除了跟微观主体企业的 行为选择外,另一个重要的微观主体是地方政府。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企业承担了相当多的经济和投资职能。如果地 方政府没有转变增长方式的内生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会遇到强大的阻力。实际上地方政府可能更具有粗放型生产和外延扩张的动力和条件,并且其投资冲动 比企业更为强烈。因为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是软性的,他们可以通过无限制的举债和招商引资以及土地开发增加投资,通过对地方企业的补贴来实现GDP的增长。 这也是他们获得业绩的一个渠道。政府这种行为一方面导致地方产能严重过剩。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诱导了企业由实业领域转向利润高、投资 短的投机性领域。同时,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粗放型增长方式原因还在于这种增长方式可以增加地方就业,是实现地方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也是地方政府追求的 目标。在现有体制下,地方政府像企业一样具有经济人特征,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只有粗放和外延性增长方式才有可能迅速增加税收,更重要的是外延增长方式可 以利用他们掌握的土地资源,并通过出卖土地获得税收来获得额外收益。这就是形成“土地财政”的根本原因。

2013-06-22 14:14:36

郎丽华:

因此,从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和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 型的微观基础是非常薄弱的。那为什么还要转型?在微观基础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提了多年的转型,为什么还要转?转的依据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转型?从以下两 个角度考虑: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增加,全球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发达国家出现了制造业或实业的回 流,这种情况在2008年以来变得更加严峻。如果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2008年以前在中国可以维系下去,可以通过外部市场消纳产能过剩的情况。 2008年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面临一个新的变化,原来我们说美国经济好转了,可能经济情况可能会相应好转,产能过剩可以向外部转移。但现在发 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有可能出现即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好转了,中国的出口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2013-06-22 14:15:03

郎丽华:

上午各位老师的发言中也提到这一点,我们目前的出口发生了很大变 化,出口压力特别大。这就要求我们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向内需和消费拉动的增长转型。第二个压力是来自内部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资源环 境约束、社会压力加大、公众不满情绪上升、经济发达地区要素价格上升,这些使原来粗放式的增长条件减少了,特别是近些年来,公众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吁越来越 高,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这种压力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

当内外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微观基础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如 何转型?就要构建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如何构建?我们提出了几个方案:一是通过制度变革构建微观基础。这主要是通过推进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 制改革,增加相应的制度供给,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为微观主体提供服务,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退出盈利性投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企业 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压力和激励机制,上午有很多老师提到税制改革的问题,比如环保标准的一些问题。另外,给企业提供其他的服务,帮助企业进行转型。通过这样 的方式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动力机制的制度基础。

2013-06-22 14:15:30

郎丽华:

从技术基础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各个地区不平衡,整体上我 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已经率先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到后期发展过程,因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是粗放型占主导地位,但局部会出现集约型占主导 地位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转型应当从发达地区先开始。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具有梯度型的特征。

以上是主要的内容,在微观基础不具备的情况下,经济转型的内外压力加大,我们必须转型,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同时实行梯度推进经济转型。

2013-06-22 14:18:00

郎丽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不能忽视投资的作用。转型本身需要依赖于投资,因为转型就 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投资。首先,转型意味着技术进步、创新和知识积累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也需要大规模的机器设备的更 新,离不开大规模的投资。另外,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也离不开投资。

第二,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来看,消费的增长依赖于收入的增长,收 入增长又依赖于生产的增长,生产的增长就依赖于投资。此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需要以投资为基 础。因此,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向消费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忽视投资的作用,不是压缩了投资就会实现消费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2013-06-22 14:19:18

郎丽华:

第三,要注意的问题:不能人为压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不可能通过压低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在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依然具有客观必然性。人为压低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而且有可使相当多的企业倒闭破产,使现存的经济系统崩溃。

第四,不能急于求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长期自然的过程,不应当想当然的快速全面推进。快速的全面转型有可能导致原有经济系统崩溃可能。所以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从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过渡”。我们认为向改革过渡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谢谢大家。

2013-06-22 14:19:32

主持人 杨春学:

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长杨瑞龙教授发言。

2013-06-22 14:20:56

杨瑞龙:

感谢大会邀请我来参加今天的论坛,这个论坛已经坚持了七年,相当不容易,我祝这个活动一年比一年好。这个活动在两位领导支持下成就巨大,现在发布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可以大大增强论坛的影响力。

2013-06-22 14:22:05

杨瑞龙:

大家现在对于当前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担心,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 进入了下滑区间,在2008年下半年的强烈政策刺激之下2009年迅速反弹,在大家认为中国经济将是世界唯一亮点,将一路高歌猛劲的时候,2010年的年 底,伴随着CPI由负转正,中国经济又开始进入下行区间。很多人以为这个下行区间不会维持太长,很多预测2012年可能“前低后高”,重新走上一个上行的 通道,在第三、四季度看到了一些迹象,但是2013年经济继续处于低迷状态。

面对这样的情况,现在有两派不太相同的看法。一派认为中国经济本 来就进入了下行区间,7%、6.5%都没有问题,中国经济就是下滑了。主要是和政府比较近的学者持这种观点比较多一些。另外一派观点认为经济下滑是周期现 象,既然是周期性现象,因此改进某些政策是有可能让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有回升。这一派观点,学术界强调的比较多一点。那到底怎么看呢?我们也进行相似的研 究,从中长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要素在衰减,因此经济增长处于逐年递减的过程。但是也不能否认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滑确实有一部分是超预期的成份。

2013-06-22 14:24:15

杨瑞龙:

从中长期来看,有的人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下滑,一方面看到人口红 利、全球化红利、高储蓄率、传统工业化这些传统要素确实在衰减。但是不可否认,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国家还是有一些新的要素,那就是城镇化、消费,消费当然很 重要,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滑的解读仅仅从长期是解释不清楚的,也不能完全用短期来解读,要二者结合起来来看这个问题。

2013-06-22 14:27:50

杨瑞龙:

从中长期来说应对经济下滑,提升消费需求成为了非常关键的要素。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消费从中长期来讲和收入分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收入分配的相关改革配合,仅仅期待消费扮演重要作用是不可能的。理论上来说我们 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并不担心,因为我国的消费本来就很低,未来看如果消费有很大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经过测算,中国消费每提高1%,将 带来GDP增速提高达到1.5%-2.7%。撇开政府和企业的消费,居民消费率还是30%以上,如果加上企业和政府消费的话,大概是50%以上。即使如 此,我们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消费还是低的,未来还可以借助消费的提升实现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的消费和收入分配制度是有关的。

2013-06-22 14:27:57

杨瑞龙:

提高消费力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命题我们十年前已经意识到 了,为什么大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最近几年来我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难以有大作为,特别是发改委构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千呼万唤一直没有出台?原因是收 入分配改革绝对不是算帐的问题,不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的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反映了背后的发展模式。总需求结构失衡了,根本根源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之 中。政府实施赶超战略的政治动因与增长目标定位,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的变化,国内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当前总需求结构失衡。因此,如果 不想对整个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要改革分配制度很难,因为收入分配制度和应有的分配制度的利益结构,是既得利益结构。既得利益结构如果没有相应的更深层次的 改革,要调整利益结构很困难。因为目前的分配格局是过去发展方式的反映,因此如果没有发展方式的改革,提升消费是一句空话。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反映了既定 利益上的总体利益结构。我们过去选择了传统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必须要通过劳动市场和金融市场等要素市场的扭曲人为压低价格,推动资本形成过程的 加速,再加上农村剩余人口大量存在,进一步削弱了低端劳动力在工资决定中的谈判力。

2013-06-22 14:35:33

杨瑞龙:

我们传统的工业化选择的是重工业华发展模式,资本替代劳动的能力 显著增强。由于金融市场扭曲认为压低了资金成本,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资本代替劳动的动机不断增强。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部门生产特点,特别是地 方政府招商引资动机,决定了劳动与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地位不对等,资本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处于弱势地位,这与要素市场的扭曲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制约了初次分 配中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生产力财政使得地方政府在二次分配上难有作为,从而无法根本调整劳动收入分配过低的根本格局。这种格局表明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 降,企业收入占比增加更快,政府收入占比相对有所提高。过去的收入分配决定了报酬机制和结构矛盾的不断比价,最终导致了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失 衡。居民收入在企业和政府的挤压下受到了抑制,第二次分配格局导致了两种效应,一方面是国家财富信心增长,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的高投资加速经济增长,产品 出口加速财富累计。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速缓慢,企业没有动力支付高工资,政府没有强制动机和措施减少税负,使得投资在“三架马车”中扮演了绝对重要的作 用。

2013-06-22 14:36:20

杨瑞龙:

在这样一种分配格局下、在这样一种利益格局下,想要让消费扮演重 要的作用,没有深层次的改革显然是无望的,所以为什么过去我们一直说要收入分配改革制度,而一直难有作为的原因所在。我们要改革收入分配,必须转变发展方 式,通过发展方式转变改变利益结构,然后才有可能改变收入分配制度,才有可能提升消费。所以要以政府的自我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无论是收入 分配、总供给结构,还是总需求结构,其特征都是根植于我国传统的增长模式。在既有增长模式下,收入分配制度是总体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表现之一,它决定于现 有的生产方式和权力结构。因此,如果不打破权力格局和利益关系,收入分配结构就难以调整,消费需求就难以真正提升,而这需要政府超越传统的改革模式,推动 发展模式的转换。

2013-06-22 14:37:02

杨瑞龙:

中国的下一步就是改革,过去30年靠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就,现在中 国的关键还在于改革。短期来讲要提高政策效益,中长期来讲要挖掘增长潜力,都要靠改革。所以发展模式转换的核心就是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政府更多地在市场适龄的领域发挥作用。收入分配制度对应了一种权力关系和动力机制,同样,投资体制转型的关键困难就是要化解行政分配权力和市场分配权 力之间的冲突。无论是通过发展要素市场、限制垄断等来发挥市场机制对投资转型的调解作用,还是通过发展模式的转换来推动分配制度改革,都非常依赖于政府的 自我改革。所以,从当前短期来看,政府的自我改革最为关键。

所谓政府的自我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就是政府功能重新定 位,包括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完善要素市场,理顺价格机制,加大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加大反垄断的力度。通过政府的自我改革把中国的改革引向深化,培养新 增长要素,是中国从中长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我们对于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有非常高的期望,如果没有重大举措,我们对未来就有很大的担心。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3-06-22 14:39:31

主持人 杨春学:

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李建伟发言。

2013-06-22 14:43:05

李建伟: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往年我都做一些预测方面的分析。今年一直在作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借此机会,我想把近期研究的结论向大家汇报。今天我的题目是“居民收入分布与经济增长周期”,汇报的内容是在我六篇报告基础上进行的浓缩。

刚才两位嘉宾都谈到经济转型问题,居民收入分配和经济周期是有关的。我现在的研究好像和现实离得远一点,但是下一步施政的时候会看消费需求、看经济转型的时候是很好的角度。今天我从五个方面来介绍:

2013-06-22 14:43:34

李建伟:

第一,西方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争议。

从18世纪到现在,发现经济周期已经100多年了,有两个问题一直有争议,一是经济增长周期是内生还是外生的,二是为什么不同的周期波长不一样、增幅也不一样。从收入分布和消费需求以及对经济增长周期的关系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作出回答。

各个国家的居民收入分布都表现出正态特征。(图)显示的是中国 1985-1990年中国的农村居民收入特征。我们进行正态估计,结果发现每一年的居民收入分布都服从正态估计。既然每一年的收入分布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多个正态分布的线性组合仍然符合正态分布,跨年度的居民收入分布也符合正态分布。我们的消费品需求又是什么特征呢?从消费品需求量的服从正态分布的特点, 我们可以推导出耐用消费品的增长一定是完整的增长周期,非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是正态分布的积分,它的增速肯定是正态分布形态。如果考虑到更新需求,比如耐 用消费品的更新需求,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就是连续的周期活动的形态。创新需求同样也会沿着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表现出连续的周期性活动形态,只是考虑到对更新需 求替代程度不一样可能分布形态有差别。考虑创新需求的情况下,耐用消费品的增长也表现出连续的周期性活动形态。

2013-06-22 14:44:53

[责任编辑:汤欣慧]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