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经济每月谈:解析我国“高货币之谜”(5)

来源: 中国网  2013-05-22 12:33

第47期“经济每月谈”于5月22日9:00举办。本期主题为:1、解析我国“高货币之谜”;2、介绍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

 

向松祚:

第二个问题是非常麻烦的问题,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不重视金 融的,我们重视税收,古往今来是重视税收,这也可能是中国从秦始皇开始一统天下的时候征税比较容易。但是到了全球范围之内以后,金融的本质是定价权,为什 么英国和美国还要争定价权。为什么中国是制造大国、出口第一大国,我们的盈利能力很差,核心是我们创新水平还没有上来,从另外一个层面是我们没有国际货币 金融体系,我们的话语权很弱。我们所谓“高货币之谜”核心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过度依赖美元。中国新一届的领导人应该有一种全球性的金融战略,中国作为经济 大国和人口第一大国,这么庞大的国家,不能占领全球金融的制高点,不能享有全球金融的话语权怎么行呢?这里的关键点是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谢谢。

2013-05-22 10:43:45

国经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

非常感谢向教授给我们带来很深刻的见解。刚才讲到金融空转的问 题,在价格信号扭曲和利率的双轨制导致这一系列的问题,金融热、经济冷的反差,利率的双轨制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利率水平不一样,资金可得性不一 样。二是大金融机构和小金融机构之间不一样。三是境内资金成本和境外资金不一样。因此导致了同业拆借业务技术上升,因为大银行搞批发,小银行搞零售,有垂 直分工,导致我们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虚增。二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增加,特别是国有企业介入影子银行,导致社会融资总量的上升。三是内外资金价格差距比较大,导 致伪装在贸易项目下的资金热钱流入,像福建、广东地区这些进出口贸易基础的超常规增加已经曝露出来,热钱进来。四是我们地方政府的资金廉价,导致基础设施 投资的扩张,现在借新还旧,债务压力很大,地方政府是借新还旧,倒逼中央银行印钞票等等,根源是价格信号的扭曲,广义货币的供应量很大,最终的结果到了4 月份达到16.1,资金成本在上升,PPI上升是-2.6,贷款实际利率超过9%,贷款六点几减掉2.6%,超过了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回报率。对我刚才的分 析是怎么看?我们双轨制怎么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货币政策现在看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13%的增长率是稳定不了,我们前四个 月的信贷资金投放,特别是社会融资总量在7万多亿,按照这样的速度,今年突破20多万亿,简直是金融大爆炸。在这样的状况是不是可持续,如果延续这样的状 况,显然13%肯定是完成不了。如果适当收紧的话,稳增长的压力很大,这是一个矛盾,从政策目标的取向上您怎么看?谢谢。

2013-05-22 10:45:34

向松祚:

您刚才分析得很对。我刚才讲中国经济的三大失衡,正如你刚才分 析的,第一个是金融体系内部的价格信号是有问题的,你刚才描述的现象都是对的,确确实实存在,而且这个现象比较严重。第二是实体经济和货币金融之间的价格 信号是扭曲的,实体经济平均的利润率都很低,实体经济的税收各个方面负担都很重,很多企业家他们认为做实业越来越没有前途,到浙江、广东很多企业家都说我 要有一部分资金之后要拿去搞一点房地产、金融,这反映的是非常有趣的现象,实体经济利润率越来越低,赚钱越来越难,很多人拿过来到资产市场炒作,我们国有 企业也是这样,国有企业控股了多少信用社、城商行、农商行都控股。这些现象必须要引起我们中国决策层高度的重视,这么搞下去,我认为中国的长期创新能力会 得到极大的削弱,因为实际上创新能力主要是靠企业。我们大学搞科研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要总结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像德国、日本、英国、美国,他们企业内 部的研发是产品创新最核心的动力,因为学校里面科学家搞研究往往不太考虑市场和产业的能力,硅谷是面向产业的,美国也在产业化,如果我们企业家想搞投机性 的炒作,搞房地产,短期利益,我想中国长期的竞争力是非常堪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管理转型,管理转型的核心是要深化改革,各个层面的改革,现在深化改 革这个话大家听的都烦了,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改革是推不下去的。谢谢。

2013-05-22 10:48:00

李德水:

今天这个会开的很好,三位专家做了很精彩的演讲,很有深度,对大家也有很大的启发。大家提出的问题也是非常好,反映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有高度的。最后我小结一下,把大家的演讲和提问的问题以及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跟大家进行交流。

2013-05-22 10:50:23

李德水:

货币化这个概念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提出来的,是一个积极的、正面的东西,我们从实物分房到货币分房,这是一个进步。问题是现在货币供应增长多快,流动性泛滥,这就是问题。今天的题目是“高货币之谜”,为什么会产生和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2013-05-22 10:56:01

李德水:

从大家的讨论当中我概括有四条:

第一个因素,我非常赞同向教授的意见,我们首先要看到国际环境的 变化。这一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欧日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财政政策没有多长时间就山穷水尽、负债累累、无能为力,就依 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无非是低利率、超低利率和发行货币,利率政策也用尽了,像美国早就宣布基准利率0-0.25%,欧元区下个月宣布再贷款利率从 0.75%降到0.5%,存款利率继续保持,贷款的边际利率从1.5%降到1%。日本更是长期实行零利率。利率这个工具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因此就走向主 要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Q1、Q2,欧元区间接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本今年从4月份开始可以说是超量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 策。这样大量的发行基础货币,印钞票,使得国际上的资本严重泛滥,这种国际环境我们能不受影响吗。国际金融市场有这么一种状况,国际资本总在向效益高的地 方流动,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快,平稳良好的状态,投资的机会也很多,即便是换成人民币放在中国的银行里面,就拿利息,我们的利率比他们高多了,再加上人民币 升值的因素,就好几个百分点的回报率。国际资本总是千方百计的从合法的和非法的、公开的或者是地下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流入中国大陆,特别是今年以来,我 们一季度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高达55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101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了1570亿美元。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是3.44万 亿,为了保护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央行不得不被动的去收购外汇,跟它实行对冲,由于外汇占款的数额上涨很快,导致了货币发行就比较多,而且这是基础货 币,在流动中可以有乘数的效应。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3月末突破了100万亿的M2,4月份的M2增长是达到16.3%。

2013-05-22 10:59:51

李德水:

第二个因素,刚才同志们也讲到中国居民储蓄是良好的传统,加上这几年的居民收入增长也比较快,所以储蓄的增长是很快的。我们个人存款在各项存款当中的比重占了45.7%,这个分量是很大的。

2013-05-22 10:59:58

李德水:

第三个因素,从根本来说是增长方式的问题,我们从依靠投资拉动,靠贷款,发行贷款就是印钞票,发行货币的方式转变滞后。

2013-05-22 11:01:11

李德水:

第四个因素,资金在银行体系、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我们4月份当 月,银行间的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金和债务回路方式合计成交25.83万亿元,每天是成交1.23万亿元,当然很多是正常的,有一些是空转的,与实际经济生 活没有什么关系,这种空转的东西,我不是说这些交易不对,这些交易很多是正常的,对于那些空转的,跟实体经济毫无关系的,这种行为和这种金融的活动国外叫 做“僵尸银行”、“僵尸贷款”,包括地方投融资平台,借新债还旧债,跟实际投资活动也没有发生关系,也是一种僵尸状态,是虚增。

2013-05-22 11:01:32

李德水:

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这么多有没有危险?一方面不要惊慌失 措,是可控制的,我们这么多的货币供应,有很多是沉淀的,没有直接进入流通,比如说央行存款准备金,央行票据的发行,这就有将近20万亿的钱沉淀在央行这 个大池子里面,没有进入流通,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在我们其他一些流域也还是沉淀一些资金,包括一些高收入阶层,包括贪官们,他们把那些赃款用塑料袋套着在 这个池子里,没有参加流通,是窖藏起来了。巨额的存款正如动物园里面的老虎,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跑出来的。因为我们的银行存款安全性是以国家信用做担保 的,客观上是这样。这一点我们要心里有数,不必惊慌失措。至于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我认为和通胀并没有绝对的关系,顾名思义,流通中的货币过多,通胀就是这 个意思,确实有内在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货币供应量这么大的情况下,确实潜在的发生通货膨胀的危险,防通胀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能掉以轻心。但是 目前看,实际上工作做好是可以防止的。

2013-05-22 11:02:20

李德水:

我们还要看到在货币供应量这么大的情况下,而我们的小微企业贷 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这说明什么?这是体制的障碍,还有其他的因素。现在金融市场非常活跃,而我们小微企业根据权威的统计调查,一季度有银行借款需求的小 微工业企业中66.1%的企业没有能从银行借到贷款,其中微型企业72.6%想借款一分钱没有借到,这种反差说明什么?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就能解决问题吗? 还是得从改革着手。

2013-05-22 11:02:47

李德水:

出路在哪里?一是根本出路在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二是规范 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的监管,不能够乱套。三是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化,在坚持扩大开放的同时要看好国门,防止国际资本热钱过度的流入,并且突 然的抽逃。我这里想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月16号发布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最近经验和前景的报告做结尾,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央行都开始前所未有的大冒险,当 名义利率降低接近0的水平,无法再降的时候,一些主要央行丧失了传统的货币工具,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的央行都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的货币政策,这些措 施包括为了支持银行贷款的长期流动性供给,为了压低长期利率的资产购买计划等等,说白了,这就是增加基础货币的发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报告还指出发达国 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他们国内的目标,但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美联储的计算,宽松货币政策增加发行的货币,90%以上是流到国外 的,主要是流到新兴经济体。这种“溢出效应”有利有弊,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和拉美构成更大的资金流入风险。特别强调当资本流动过度时还存在着资金 不能反转的风险,提醒这些发展中国家要防止突然反转的风险,导致资本接受国出现政策压力和经济的重大损失和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这一场金融危机告诫人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实在太重要了,但是如果用得不好,走歪了,金融也是现代金融危机的祸端,哪一次金融危机不是金融危机造成的,这一次美国的金融 危机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双刃剑。我们确实应该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经济安全,按照中央去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的那样,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的 金融风险。

2013-05-22 11:03:02

李德水: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谢谢。

2013-05-22 11:04:07

[责任编辑:汤欣慧]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 >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