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3)

来源: 中国网  2011-06-13 15:59

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定于2011年6月11日上午8时在北京会议中心8号楼三层多功能厅召开。论坛主题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可持续繁荣”。会议邀请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以及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和国外高校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与会,并将首次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统计报告”。

 

主持人:

非常感谢。下面有请林兆木教授演讲,他的题目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几个重大问题》。

2011-06-11 11:31:46

林兆木: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各位朋友,上午好。“十二五”规划我认为最 大的亮点就是根据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确定了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但我认为在现有的结构、体制和利益格局 之下,实施“十二五”规划最大的难点也在于贯彻这个主题和主线。所以规划制定之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研究,为了贯彻这一条主题主线,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哪 些重大的问题。

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有三个问题,第一,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对投资和消费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第三,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力度。

我提供给会议方内部研究报告,主要是围绕第一个问题讲,也就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也稍微涉及到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其他方面的关系由于篇幅的关系没有讲。已经有了一个书面报告,下面我就遵守会议规定的15分钟的发言时间,我讲以下几个要点:

2011-06-11 11:32:12

林兆木:

“十二五”前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最主要的问题是抑制通货膨胀。 从过去我们实施五年规划的实践经验来看,经济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有曲折起伏的。对“十二五”时期来说,可能也是如此。“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 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以及能源、粮食供求和价格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从 国内来看,“十二五”前期主要是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也因为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导致在“十二五”末期就是在2013年以后或者是下半年以后,由于前 期的冲击过大,导致了经济速度的下滑以及经济紧缩的趋势。有人可能不理解,现在不是抑制通胀嘛,怎么会通缩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转化的。我们在1994 年、1995年的时候,当时主要是应对通货膨胀,1997、1998年之后,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马上转化为产能严重过剩,一下就导致通货紧缩。 所以我认为“十二五”面临复杂的问题,同时我觉得还有防范金融风险、保证能源安全等问题,这是在“十二五”要更好地应对。

2011-06-11 11:33:41

林兆木:

“十二五”前期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问题,刚才张卓元教授做了很多 分析,他的许多观点我都表示赞成。我做一些补充,主要是结合“十二五”时期。我认为“十二五”时期,还是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危险。最主要的是除了目前的预 测,今年的油价下半年可能会回升,目前虽然有一些回调,但根据国际上的许多预测,今年下半年会有所回升,会在110—220美元/桶之间振荡。从中长期来 看,2015年以前国际油价可能会继续走高,这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石油开发项目延误,2011年到2013年期间,石油产能的增量可能出现 下降。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全球石油需求将会继续增加,由于美元长期贬值趋势,也会继续推高国际石油价格。

2011-06-11 11:37:23

林兆木:

从国内的因素来看,我觉得成本推动是“十二五”时期通货膨胀的一 个显著特点,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多年来这方面的欠帐比较多,集中到现在要进行偿还。资源成本的上升,现在也到了需要调整价格和税费的时候。融资成本的上 升,随着利率政策的调整,“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继续推进汇率改革,这也会使得融资成本上升。

2011-06-11 11:39:01

林兆木:

这两年为了应对危机,我们的信贷规模和货币投放大幅度增 加,2009年—2010年贷款规模增长57.9%,而按现价计算的GDP这两年增长32.2%,贷款规模增长比现价GDP增长高出25.7个百分点。广 义货币M2在2002年是18.5万亿元,到了2010年上升到72.6万亿,增长了三倍。占GDP的比重由154%增长到182%。这种情况将会对“十 二五”前期的通胀产生很大的滞后影响。这几年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增加,我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是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土地和房地 产大量进入交易市场,地价、房价上涨过快,也需要更多的货币来交换。第二是货币政策宽松,过多的货币导致商品劳务和资产价格的上涨,而价格上涨又要求更多 的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两者互为因果,互为推动。第三,我国现行的外汇结售汇体制,使得央行外汇储备的继续增加,被动投放基础货币。我再讲一个数字,国家外 汇储备2002年年底的时候才2864亿美元,而今年一季度增加到30447亿美元,也就是八年又一个季度增加了27600亿美元,为了这些外汇占款,中 央银行投放了19万亿人民币。央行通过发行央票等很多措施回收流动性,但实际上也很难完全吸收。这也是归结货币信贷过量投放引起“十二五”前期通货膨胀的 一个重要原因。这几个原因我觉得比较复杂的一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我们不掌握主动权;二是各种成本要素的推动,正是因为多年的欠债,现在到了偿还期,刚性很 强,同时食品、能源等需求弹性较少,因为工资、粮食价格都会加入所有商品的成本,所以“十二五”时期抑制通胀尤其要防止工资投入价、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 格、上游产品价格和下游产品价格互相推动、轮番上涨的形势。

2011-06-11 11:39:52

林兆木:

关于产能过剩问题。主要由于这些年的高投资引起的,我们这几年的 投资率异常高,上个世纪90年代,投资率平均为37.8%,这已经很高了。但2003—2010年,连续八年上升到40%以上,去年达到了历史顶点为 48.6%。最终消费率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均是60%,2007年到2010年持续下降,降到了50%以下。2010年降到了47.4%。其中居民消费率 90年代平均是45.6%,2005年-2010年连续六年降到40%以下,2008年、2009年都是35.1%,去年降到了33.8%这样一个历史的 低点。投资和消费严重的失衡,实际上意味着这一轮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重化工业来带动,前几年还要靠出口带动,出口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受阻的时候,又通过 提高投资率来弥补这个缺口,这就使得投资和消费进一步失衡。我认为这是导致未来产能过剩的一个很重要的和可能引起经济下滑的因素。美国一个经济学家讲了一 段话,他来中国考察认为,中国内部到处充斥着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过量投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拥有足够的发展速度,再将50%的GDP进行投资的情况下, 最终遭受巨大的产能过剩和令人忧心的不良贷款问题。

2011-06-11 11:42:40

林兆木:

我觉得“十二五”前期,刚才张老师也讲到一个数字,最近两年从历 史规律,凡是党政领导班子换届的时候,从80年代以来,速度都在两位数以上,我觉得这次势头更猛。根据各地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全国是7%, 而对各省、市、自治区“十二五”时期的预期增长目标是24个省市在10%以上,其中有13个要求五年翻一番或者是力争五年翻一番。根据有的专家对各省市的 加权平均大概是在10.5%,超过国家预计的7%的50%,这个高增长又是主要是投资带动,所以这一轮的投资势头还再继续往前发展。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可能 在“十二五”后期,因为产能过剩导致经济下滑,同时贷款问题也会暴露。

关于金融不良贷款问题,最主要是金融有一个“潮水效应”,日本经 济根据他们的研究,认为不良贷款问题在经济繁荣时期看不出来,一般经济下滑、水落石出就看出来了。因为大的银行不能倒,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证明了。但中小银 行是首当其冲,刚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讲到,我国居民贷款比例非常小,我赞成这个观点。我们国家不太可能发生美国的次贷危机。但我们要看到另一方面的 问题很大,就是贷给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和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这有深刻的体制原因,一方面是重化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对GDP和税收 规模贡献大,所以成为了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投资项目的首选。另一方面,因为这种贷款项目是长期的,短时间不良贷款只要能够付息,不良贷款从银行的五级不良 贷款中反映不出来,但从中长期来看这个问题很难说,因为这种项目从我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国家有关部门对1958年以后到9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投资项目做 了分析,其中三分之一从建成之日起一直是亏损。所以对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主导这么多的投资项目,效益如何,目前很难评估,这就隐藏了很大的风险。

2011-06-11 11:45:31

林兆木:

关于能源安全,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问题,过去能源只是支持经济增 长的一个支柱,而现在的能源价格、能源供求越来越成为关系整个经济安全和宏观经济的重大问题。第一是能源需求大,增长速度快。第二是能源,特别是石油 50%以上是依靠进口。据预测到2015年,很可能石油消耗量会达到6亿吨,国内的产量大概是2亿吨多一点儿,这是稳定的。到“十二五”末期,我们很可能 进口10亿吨的原油。刚才也讲到整个供应形势的不确定,能源供求还受很多地缘政治的影响。我在材料中也讲到一个数字,值得我们警惕。2006年当时担任美 国国务卿的赖斯,让美国国务院研究一个课题“中国崛起的障碍有哪些”,他们提出的六个问题,其中一个是中国能源。这是对国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而且中国的 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不足以保障供应地区和海上安全。对这个问题来说,我们根据国内的发展势头和根据工信部的预测,我们很可能到2015年的时候,现在 每辆小汽车的耗油大概是1.8吨。光按小汽车的增长,据工信部的预测我国2015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2010年汽车拥有想是7897万 辆,去年消耗成品油是1.59亿吨,按每辆车成品油消耗2吨来计算,按照“十二五”期间,每辆车耗油量下降5%。光小汽车消耗成品油就是2.34亿吨。按 照每吨成品油平均需要1.8吨原油计算,也就是说光这一项就要4亿吨原油。“十二五”末期原油6亿吨,如果不加以对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的引导,很可能 还会突破。

2011-06-11 11:48:28

林兆木:

我得出的结论是对投资消费解决这四个问题,关键是适当降低投资 率、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率,我的建议是从去年的10.3%,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期经济增长率在7%—8%之间,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解决上 述存在的问题,既能防止通胀,又能抑制产能过剩,又能防范金融风险,还能减少能源方面的安全问题。谢谢大家!

2011-06-11 11:51:11

主持人:

感谢林老师的精彩讲演,因为他讲的这个非常有意义,先是有通胀的压力,后面是经济有衰退的可能。这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下面有请胡乃武教授讲2011年通货膨胀走势与治理对策。

2011-06-11 11:53:53

胡乃武: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我的发言题目是《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的走势与治理对策》。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第二,2011年通货膨胀的走势;第三,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流动性过剩。造成 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根据中央银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外汇占款余额为24万亿元,比上月增加了3017亿元,1至4月份新增外汇 占款达到14348亿元。巨大的外汇占款大大增加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从而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成本的过快上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无论是人工成本、土地价格,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明显。据国家统计局2010 年统计公报,全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9.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5.5%。2011年原材料、燃料等成本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此 外,2011年劳动工资将会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都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从而推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第三,输入型价格的上涨。2011年,国际原油 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金属矿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达到10%左右。西方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再加上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 和大宗商品存在供需缺口,都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

2011-06-11 11:54:15

胡乃武:

二,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的走势。

2011年我国将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全年通胀率预计为4%—5%,通胀的高点将出现在第二季度,之后将在略有下降的基础上趋于稳定,前年将呈现“前高后稳”的态势,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不确定性:

第一,2011年物价上涨仍有较大的过剩的流动性基础,流动性回 收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存在不确定性。首先,长期的高速货币发行导致目前累积的流动性存量较大,只要2011年M2的增速达到14%以上,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率 (M2/GDP)就将再创历史新高。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预测2011年M2增速将有可能达到16.9%,因此流动性过剩问题仍难以得到明显的缓 解。其次,2010年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导致2011年的信贷规模惯性较大,贷款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其次,热钱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持续高位运行将使外汇 占款比重依然较大,从而将部分抵消掉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最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将倒逼中央银行增大货币发行。

2011-06-11 11:56:23

胡乃武:

第二,2011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可能将进一步上涨。首先,部分粮 食主产区出现大面积干旱,2011年要实现粮食连续8年增产难度较大。其次,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和美元贬值压力将会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就会给 我国农产品价格带来较强的输入型价格上涨的压力。再次,2011年我国“民工荒”现象加剧,农民工工资将进一步上涨,由此会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此外,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新国八条”等政策的出台将会使大量闲散资金由房地产市场流入农产品市场,进而推动2011年的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最后,2011 年我国继续上调稻谷和小麦等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虽然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粮食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是会进一步推动已经持续上 涨的粮食价格。

第三,受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2011年全球经济超预期反弹等因素的影响,包括石油、农产品和基础原材料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升高,从而会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基本上是良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基调已回归稳健。因此,2011年会发生温和的通货膨胀,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预测,2011年全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6%,2012年为3.3%。

2011-06-11 11:57:30

胡乃武:

三,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2011年全年尤其是上半年应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着 力回收过剩的流动性,积极应对当前的通货膨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2全年增速超过16%的预期目标;动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力争全年新增信贷规模控制在7 万亿元之内;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进程,2011年升值幅度可达到3.5%。

第二,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宏观管理。从治理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后遗症出发,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为防止经济泡沫的蔓延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同时,货币管理与信贷监管应延伸到银行的表外业务和民间融资活动。

第三,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微观管理。一方面,应当对涨价敏感的低 收入人群进行利益补偿,建立特殊人群价格补贴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市场秩序的治理,防止各种游资利用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心理进行投机活动。此外,还应对 新闻媒体进行管理,切断物价上涨的“新闻效应”和“传染效应”的形成渠道。

2011-06-11 12:00:55

胡乃武:

第四,加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管理。一是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加大进口力度,以平抑本国短缺商品的价格;二是可以适度进行人民币升值,以对冲国际价格的上涨;三是强化对国外游资的管理,特别是针对特殊行业国际游资存在的新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

第五,加大供给管理的力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大支农力度,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二是健全关键物资的储备制度;三是控制部分价格敏感性产品的出口。

第六,强化政府对货币政策和投资政策的管理。一是改变货币政策“政出多门”的状况;二是约束和防止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带来的信贷倒逼。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曾真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