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5)
“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发展情况(5)
来源: 中国网 2011-03-24 15:45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要实行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一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陈锡文:
到“十二五”规划期末,城镇化率目标是提高到51.5%,提 高4个百分点,每年比率提高0.8个百分点。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真正能够转移出来新增加的常住人口大概在1100万—1200万左右。有关就业,“十二 五”规划提到城镇居民的新增就业是4500万,每年要新增加900万。这五年要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也就是每年要转移800万人。
“十一五”期间完成的情况比这个好,实际完成的城镇新增就业人 口是5700多万,农民转移的劳动力达到4500万人。问题在于,大量进城的农民工没有分享到当地的公共服务。如果按政府提供完整的公共服务水平来说,我 们的城镇化率大概是35%—36%,目前的情况有10—12个百分点统计在城镇居民中的人口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城镇公共服务。德国有40%的居民是居住在 农村,其中绝大多数就业是在城里。说明农村很宜居,美国有22%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日本城镇化率有20%以上的人居民是生活在农村的,但是农民只占到 全国居民的4%。我们要纠正一个认识的偏差,并不是不种地的人都要进城。相反,一些城镇化率超过80%的发达国家反而发生了很多矛盾了,如墨西哥、巴西、 阿根廷。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处理好两个大关系,一是在推进城镇 化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放松新农村建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还会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根据有关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可能会达到15亿左右。到那 时候我们的城镇化率可能会达到70%,但仍有30%生活在农村,也就是4.5亿。1949年毛主席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那一天,中国的人口就 是4亿多。中国的城镇化非常特殊、非常艰难,很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把农村建设好的话,什么小康社会、现代化都无法达到。
2011-03-24 11:40:42
陈锡文:
二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大家也越来越感觉到,大城市的污染、交通、拥挤、紧张等方面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仅靠发展大城市发展解决不了中国的现代化,只有走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才能让十几亿人口生活得更好。
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至今存在不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征 地过程中对农民的补偿低。现在法律规定按土地的原用途补,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改以前按照被征用的这块农地征用之前三年平均每年的产出的6倍—10倍来 补,后来是10倍—16倍,后来又是30倍。如果一亩地达到一吨粮食,产量非常高,2000斤的产量,产值就是2000块钱多一点,30年6万块钱。但地 在我手里是永续使用的,很多都是从太爷爷那里就开始种了,我自己种这个地我的生活费用和你直接给我钱去买是不一样的。如果按征用以后的用途补,一亩地可能 会卖100万、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都有可能。农民首先提出来,既然拿我的地搞非农业,就不能按农业的补。目前来看矛盾比较大,征地制度改革还需要研 究。二是要让农民直接分享土地开发收益。三中全会的决定已经明确,在城镇建设规划区以外,对符合规划的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直接参与多种经营开发。
2011-03-24 11:45:36
郭卫民:
谢谢陈锡文主任非常细致的回答记者提出来的问题,感谢记者朋友们出席今天的吹风会。
2011-03-24 11:48:3
[责任编辑:一叶扁舟]
- 房地产依赖症阻碍创新发展 (2018-04-26)
- 民政部:农村低保确保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2018-04-26)
- 农业农村部:新一轮农业农村投资高潮有望开启 (2018-04-24)
- 银行理财产品竞争激烈 农村金融机构风控能力待加强 (2018-04-23)
- 省领导赴泉州调研农业农村工作 (2018-04-19)
- “数字福建”激活发展动能 (2018-04-19)
- “数字福建”建设:转换发展动能,探路数字中国 (2018-04-19)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举行揭牌仪式 杨洁篪出席 (2018-04-19)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