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2014年《法治蓝皮书》发布

来源: 中国网  2014-02-24 15:13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 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2014年《法治蓝皮书》发布会现在正式开始。今天这部《法治蓝皮书》是第12部,今天这个时候发布如果和往年的发布从时点 上的选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都是在“两会”之前,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第二部《法治蓝皮书》,尤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发表以后,举国 上下都在深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全方位的改革,包括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发布的。所以说起来意义又是有不一样的解读。

从《法治蓝皮书》本身的层面来说,经过蓝皮书的研发团队在全国法 律研究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在法学所以李林所长、陈甦书记为首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这部蓝皮书在整个蓝皮书系列里,去年得奖考核总分是拿第 一的,应当说,今天我们在这儿无论是从学术的角度,还是对决策参考价值上可能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今天大家所拿到的蓝皮书是刚刚早上从工厂拿来的,所以对于 媒体的朋友来说,我们是在第一时间和大家共同来分享这部蓝皮书。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首先说一下坐在主席台上的几位,首先是这部蓝 皮书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所所长李林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副所长陈甦研究员,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深远先生,广东省依法行政领导办公室小组专职副主任黄文平先生,法制蓝皮书的执行主编田禾女士。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教育部、商 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海南等等来自地方法治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有央视、中国网、人民日报等系列的媒体,我们为大家在北京 持续雾霾天气情况下出席我们的发布会,我代表主办方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进行发布会的第一项议程,首先有请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研究员陈甦同志发言。

2014-02-24 09:42:38

陈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此相聚,共同分享一年一度的《法治蓝皮书》研究成果,我谨代表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对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法治蓝皮书》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为数众多的皮书系列中《法治蓝皮书》以其优质的内容、鲜明的特 色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为大家所熟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法治蓝皮书》是越来越重要的学术品牌,不仅凝聚了众多学者深入调查、潜心研究的学术 成果,也是非常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发布平台,尤其是在《法治蓝皮书》近几年的编创过程中十分注意与中国社科院正在开展的国情调研活动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紧密结合,愈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集中精力关注中国法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并以法学专业能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为已任。

作为2014年出版的《法治蓝皮书》首先系统回顾总结了2013 年度中国法治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巨大成效,也深刻的揭示了法治进步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其次,《法治蓝皮书》还对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形 势进行了预测,为读者观察中国法治的发展进程,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视角。本书不仅基于科学分析的研究报告,从中国法治建设的各个重要片段与方面注入立法、人 权保障、反腐败法治,犯罪形势,证券法律责任、知识产权法院设立、工业园区规范、公共卫生、慈善法治等分析了中国法治发展的有关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 对策性建议,与实际部门密切配合,并充分发挥法律实际,历来是《法治蓝皮书》的特色。在今年的《法治蓝皮书》中特别刊发了广东人大监督共公众参与重大决 策,在本卷蓝皮书的地方法治板块,还专门开辟了浙江法院篇对浙江人民法院系统在司法活动中的创新做法与实践经验,如法院均衡办案,温州金融改革司法保障, 村委会案件审理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研分析。

2014-02-24 09:44:53

陈甦: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决 定》,提供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法治指标体系是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具体方法上的专业表现。法治量化评估立足于法治社会发展现状,用科学建构的数据体系检测、衡量、反映中国的民主、政治、人权保证的实际 情况和发展进程,提高对中国法治现状建设成就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避免凭印象做法治框架评价,凭直觉做法治决策的弊端。特别值得一提的 是,理念的《法治蓝皮书》一直为法治体系而努力,并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像这本2014年《法治蓝皮书》推出了中国政府透明度指示报告、中国海事司法 头透明度指示报告和浙江法院阳光司法指数报告等几大报告,这一系列报告具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法治工程创新组研发,其中有四个报告涉及司法公开工 作的指数测评,这些指数测评报告客观全面的展示了法院、检察院在司法公开中取得的成效,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更是提出了今后推进司法公开 工作的建议,这是我们科学准确、全面客观的认识司法透明度知识情况。其实,《法治蓝皮书》并不是以爆料为已任的载体,而是发布法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我们希 望大家关注的不是个别数据如何博取眼球,而是能够关注到这些数据所构成的系统反映能力以及在获取和运用这些数据的科学过程中,隐藏在背后的学术艰辛与学者 责任。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法学研究所和《法治蓝皮书》的关注和支持,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为法治科学作出贡献。

2014-02-24 09:45:39

谢寿光:

感谢陈甦研究员对《法治蓝皮书》作了非常精炼的阐述。他同时还提 到,对我们大量的调查数据媒体应当正确、客观、全面的使用,不要拘泥于某一个数据的炒作。每年的《法治蓝皮书》在这方面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例,希望今 年,当然社会的宽容和上级领导的“开放度”提高了,中国法制意识和理解、认知程度,对于《法治蓝皮书》12年的发布有长足的进步,相信今年会通过这部《法 治蓝皮书》形成更多的正能量和正效应,拜托大家。

现在有请蓝皮书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所长李林研究员就2013中国法治状况和2014年中国法治建设的分析和预测作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4-02-24 09:46:00

李林:

各位嘉宾,新闻界、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一年一度的《法治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这个地方又和大家见面了,现在我向各位发布2013年中国法治状况和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的有关主要形势的预测。

第一,2014年法治发展的总体情况。我想,一定要关注三个大的 背景。一是2014年党的十八大在法治建设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法学建设新的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 16字法治建设方针的提出应当说使我们法治中国建设和依法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二是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当中提出,要推进法治建设,推 进法治建设和过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法既有一脉相承,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又有理论创新、内容创新的时代特点,这个 创新最重要体现在依法治国、执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体现在三个共同建设、三个一体建设的新的要求上。特别是 三中全会决定把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法治方面的重要任务,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二个大的背景。三是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过 去的政法工作会议叫做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今年从名称上就改为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这样一改,就把我们的政法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等等这样一 些会议并列起来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作了重要的讲话,对我们法治建设,对深化司法改革,对如何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提出了很 多新的高瞻远瞩的要求,所以我想2013年我们总结法治发展一定要放在三个大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来理解。具体来看,2013年法治建设主要是三个大的 方面:一是立法方面。立法委改革提供保障。二是在政府转变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我们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了很多改革,推进了 很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是司法改革。立法方面,2013年立法改革着力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从立法上包括法律的制定、修改、解释 和废止来为改革扫清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这里涉及到法治和改革的关系,我们看到了在2013年中国的立法和30多年前法治和改革的关系上的一个显著的不同, 就是过去改革开放初期,往往是强调先改革、后立法,强调改革可以突破法律法规的规定,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改革可以突破宪法的规定。但是,2013年以来,我 们的全面深化改革更多的是在法律的轨道上,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法律的立、改、废、释来保障、引领和推进改革的发展,这既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气象, 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改革的一个更加成熟、更加积极、稳妥的一种改革路径。

2014-02-24 09:46:29

李林:

我们注意到过去一年当中,修改法律比制定法律的数量明显的增加, 尤其是配合国务院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打包修改法律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打包修改法律是12部,另外一次7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制 定法律,能够更好的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经济体系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这样一个需要,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和法律的依据。国务院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关于行政 法规相应的修改也进行了非常多的工作。法治政府建设,2013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转变政府职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这方面应当都是相当大的。各位朋友都 知道一句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自己革自己命的一项深刻的革命。确实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取消一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一部分审批事 项,而尽可能能够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尽可能下放给地方的下放给地方。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革自己的命,是要把自己的权力放在法 律和制度的笼子里,并且大大减少、缩小权力的范围。这种改革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内容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蓝皮书。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加大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一会儿有专家发布政府公开、政府透明度的报告,里面有很多的数据会给我们一些新的气象和新的理解。

三是司法改革。司法改革里是三中全会里决定里法治改革的重点,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司法改革过程中2013年健全防范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中政委和中央有关部门下达了决定,有关的制度正在完善。

四是法院检察院以公开促公正,大力推动司法公开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会儿几个专家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司法透明度、公开,包括从浙江阳光司法的角度宏观、综观和微观事实的角度给大家做介绍,让大家直接感受到2013年司法改革中司法公开、司法透明取得的显著成效。

2013年司法改革还有加强司法人员队伍建设也特别值得期待,看到成效的实际效果,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司法人员要实行分类管理,同时要给予更多的保障,在这方面,2013年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2014年有更大的工作。

2014-02-24 09:47:18

李林:

讲了2013年的成就,也不回避在法治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和不 足。一是在立法方面,怎么样加强科学立法依然是目前新形势、新的历史任务面前的很大的课题。比如说立法如何增强透明度,使各种各样的信息能够更加公开、更 加充分、更加全面的传导到社会,使社会公众及时全面准确的了解立法信息,并为参与立法、立法的公众参与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源。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法过 程当中的部门保护主义对立法的某些影响依然存在,是不是说在如何提高立法的质量、消除部门特殊利益对立法的某些影响是我们下一步推进科学立法需要关注和解 决的重要问题。三是立法怎样更加紧密的和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相结合,我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现在我们看到,有一些领域的改革正处在和法律的某些规定不太一 致,甚至缺少法律依据的过程下运行,怎么样把这种问题尽快消除掉,尽快把各项改革和重大改革纳入到法制的轨道和框架下进行,就需要通过立法和全面改革的重 大决策的紧密结合,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配套措施的跟进,特别 是要注意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回潮、再清理、再回潮的怪圈子的出现,我们希望用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法律和法规的严格规定,把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成果固定下 来,防止回潮,走出怪圈。政府职能的整合和改革包括调整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司法体制改革面临更多的需要贯彻落实的任务,我们三中全会《决定》讲了很多方 面,比如说省以下的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的管理提升到审议期来,这个提升马上面临立法上的完善,比如说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修改问题、法院组织法和检察 院法治组的修改问题等等,提升到省一级以后,如何管理,如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行的宪法制度相衔接,以及提升到省一级以后,能不能真正解决我们所期待解 决的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的某些问题,特别是司法的地方化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法官公开、法官队伍建设、检察官队伍建设都是我们面临很 大压力的方面。

2014-02-24 10:01:32

李林:

我们对2014年法治建设的期待,2014年我们要注意这样几个 节点:一是今年是1954年宪法颁布60周年,同时也是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这60周年对于2014年整个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背景性意义。二是 今年是全面深化贯彻落实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关键一年,我们能不能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改革事项落实下去,推 进落实成效,这是值得期待的。2014年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执政党将在这一年更加重视和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事业的领导,怎么样真正做到科学立法、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协调发展,怎么样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切实做到领导立法、带 头守法、维护司法、保证执法,不断开放法治国家建设和依法治国事业的新局面,这是2014年特别值得期待的。在这样一个大期待下,立法方面科学立法应该进 一步推进,进一步贯彻落实落到实处,把法律的立、改、废、斥更加紧密的和各项改革结合起来,并同时把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用法律的 形式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质量的提高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细化到我们的立法技术、立法程序、立法体制各个方面,比如向我们立法机 关表决法案草案的时候能不能细化到在有争议的法律条文出现的时候,不是整部法律整体的表决,而是一条一条的表决,这样更有利于代表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意 愿。如果打包表决,人家对其中一条不同意,但是整个是同意的,怎么投票往往陷于很尴尬局面,逐条对有争议的法律条文进行表决,我想可以使人大代表更加充分 的表达自己的立法意志。诸如此类的立法程序应该更加细化,从而更好的保证科学立法的实践。

2014-02-24 10:03:32

李林:

法治政府建设将进一步提速。这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配置资源决 定性作用都客观、必然的推动政府决策的转变,职能的调整,权力的下放,特别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一些审批权力的下放和调整,这方面我想有很多可以值得 期待的改革新成果出现,包括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自发自由裁量权不规范、不细化等等问题在 2014年应该有一些新的气色和变化。

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将按照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蒸发工作会议的 部署,在2014年出现新的局面和新的成效。有关的内容,我在课件里面都有了,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体来说,2013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还面临一些 困难和挑战,2014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将是一个光辉灿烂、迎来新的又一个春天的年份,我们大家共同迎接和参与到2014年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当 中。谢谢。

2014-02-24 10:04:04

谢寿光:

非常感谢李林所长富有激情和2013法治建设进程作了高度的概括,也对2014年中国法治建设的形势和走向作了很重要的分析和研判,我们大家期待和倡议的法治中国的伟大的进程中。

下面开始进行专题报告的发布。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副主任、法治蓝皮书工作室主任、副研究员吕艳滨研究员发言,他发布的主题是“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

2014-02-24 10:04:12

吕艳滨:

谢谢大家,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国务院部门机构调整之后,省级政府和较大市政府范围扩大了,因为过去每次发布完之后,总会有来自于自治区的媒体和朋友来问为什么不测测我们的情况,今年开始把自治区和较大市地方进行了测评。

测评指标。国务院部门主要是围绕政府工作、年度报告、规范性文 件、综合性文件进行的。省级政府增加了行政审批和环境保护测评,测评方法仍然按照过去主要以网站的信息公开为主,同时我们在关注主动公开信息的情况下也会 进行依申请公开的信息验证,有三个板块前10位部门和地方。发现了一些亮点,最大的进展,觉得几年比较下来,在目录建设上面进步非常明显,过去有不少政府 部门没有公开目录,这次测评发现绝大部分被测评对象都有目录,而且可以在线查阅很多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也有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比如规范性文件从起草过程中 的公开为例,到规范性文件的草案信息以及相关的征集渠道完备情况相对有明显的改善。

发现的问题。首先,主动公开信息仍然不理想。政府机关基本工作信 息、领导情况、机构设置情况公开的还不够全面,与本部门职责有关的法规、测评文件来看,很多地方政府有专门针对某一个部门发布了一些法规、规章规范性文 件,但是在他的网站上找不到。另外,行政审批的信息公开仍然不是很理想,行政审批改革当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加强行政审批的流程、结果等等信息公开。 我们今年这次测评选择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等几个领域进行了一些验证,其中食品安全这一块,由于去年的机构改革,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发生了变化,但是测 评当中一些地方到下半年机构调整还没有完成,主要是当地质检部门,发现质检部门在公开涉及到食品安全信息、办证、流程、指南、办证结果等方面的公开情况非 常不理想,一是申请公开还有待规范,对地方政府申请了城市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处理能力等等信息。向国务院部门申请在编的公务员、事业性人员、聘用人员等 等人数信息,申请的时候发现,有很多部门开通了网上的申请平台,但是这个平台是无效的,有的说是在指南里开通了某一个渠道,但是这个渠道走不下去了,申请 渠道还不够畅通。

2014-02-24 10:16:37

吕艳滨:

另外,申请处理的不规范,因为不少部门回复我们的申请不是用正式 书面的回复,而是在电话里简单说说,可能他担心留下什么样的证据,或者不愿意挺麻烦,而且答复的不规范,不能在规定15个工作日内进行答复。另外,在拒绝 答复的时候他们有很多的理由,比如我不符合加工汇总,你申请公开信息和我这个没有直接关系,还有涉及国家秘密或者属于内部信息。而事实上我们要申请这些信 息绝大应主动公开的信息。最明显的一年,今年在向国务院部门申请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少部门申请的公务员人数,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我 们不能公开。我们就很纳闷,会涉及国家秘密,最后查出的依据是80年代的一个保密规定,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想,最近国务院刚刚发布了保密法的条例,国家在保 密和公开方面又做了进一步的借鉴,但实际上大量的保密规范已经落实了,它还在发生效率,就以人员信息公开,很多地方政府,包括法院、检察院已经非常详细的 在网上披露了人员在岗信息和其他更敏感的信息。可是在国务院部门这里,大部分在保密。像地震局做了一个小册子,详细统计了在岗人员信息,比如性别比、年龄 比。

最后,现在政府部门都在轰轰烈烈的建网站,都在轰轰烈烈的刷微 博、刷微信,可是我们还要注意到另外一个现象,在网上确实是门庭若市,可是在现实往往是拒人千里。我举几个例子,每年发布会之前都会邀请某一个测评板块有 排名前十的部门参加我们地方的例会,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在发邀请的时候,有的部门电话打不通了,有的部门电话打通了表示不接受,这让我们感觉到到法治中国 建设任重道远。还有一个政府部门不得不点一下名,就是江苏省政府,这个部门办公室值班员告诉我们,他们很不高兴,表示你们怎么不懂得规范呢?你们社科院法 学所怎么能有权力给我们省级政府发发函呢?请你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其他部门给我们发函。我们作学术研究都是比较呆板,也比较有点书呆子气,但是我们也较 真,这个行为规范是谁定的,定的依据是什么,难道说一个老百姓给政府发一个信息,发一封信,发个传真都不可以吗?难道真的要让老百姓去信访局吗?现在搞群 众路线教育,在搞“四风”,我们通过这次验证发现,这个活动真的是太有必要了。我们觉得这个活动真的是应该大搞下去,而且应该注重它的效率。

2014-02-24 10:17:22

谢寿光:

感谢吕艳滨的发言。现在我们有请王小梅助理研究员做关于中国司法透明度的指数报告。大家欢迎。

2014-02-24 10:17:45

王小梅:

大家上午好。我来发布2013年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这是我们暨2012年、2013年之后第三次发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

和政府透明度测评一样,我们今年的测评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少数民 族、自治地方和法院纳入测评范围,所以高级法院由原来的26个现在增加到31个,中级法院由原来的43个增加到49个,并且我们首次将对高人民法院司法公 开情况纳入到测评范围,对他进行了测评。另外我们的测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对法院的网站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评估。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指标与往年相比有了 优化和调整,原因2013年司法公开迎来新的机遇,国家有很多的会议专门提到司法都名都和司法公开。所以,我们的指标会对新的形势进行一个展示。另外,我 们为了推动司法公开从形式公开向实质公开的转变,我们减少了形式测评的事项,增加了实质公开的事项。经过调整,我们的司法透明度现在由四大板块组成,涵盖 了最高人民法院三大平台建设,并且增加了审务公开。这是我们测评的结果,其实我们对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进行了排名,上海高院和宁波中院分别取 得了高级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中国司法公开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014-02-24 10:19:50

王小梅:

第一,司法公开制度建设迎来了新的高峰。为了推动司法公开,最高院在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出台了一系列的司法公开文件,2013年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文件,为中国司法公开起到一个指导性作用。所以我们说,制度建设迎来了新的高潮。

第二,司法公开集约化路径愈发的明朗化。原先司法公开在推动初 期,是各个法院把自己的信息在自己网站上进行公开,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建立统一司法公开平台,对一些信息进行集中的发布。2013年,增加了两个全国 性的平台,另外还有各个省在自己辖区范围内建立裁判文书网和庭审直播网,实现了区域内的平台公开。

第三,司法形式不断创新。很多地方老百姓不注意法院的公开审判,有些在当地开发了法院频道,进一步扩大了受众的范围。有一些法院已经开通了“12368”,这是司法服务热线,相当于法院系统的110,还有一些微博、微信、手机APP也蓬勃发展。

第四,司法人员信息部再神秘。以前我们提到测评的时候很多法院同 志反映,我们的司法人员的信息不想在网上公开,现在法院作为公共机构,它的财政预算应该是财政上的,司法人员和信息应该在网上公开。所以,2013年可喜 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法院公开了详细的法院信息,包括法院领导的工作、学习经历,让我们了解到是什么样的一批人在推动司法公开或者在进行审判案件。

裁判文书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开通了中国裁判文书网,这是一个全国 集中的平台,有些法院在推出典型案例中附有裁判文书,在上网裁判文书的时候会在后面对案件进行一个系统的点评,方便公众了解或者认识到裁判文书有哪些案 点。还有就是裁判文书在做出之后发现不少法院会很及时的进行公开,我们比对了裁判文书作出的日期和上网日期,也的是在30日内就很快可以上网。

最后,执行难是困扰法院的一个顽疾,法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把一些不履行义务的名单进行公开,就是我们说的“老赖”名单,我们看到检测法院在信息网站上是不是公开了“老赖”名单,我们发现有一半的法院有这样的信息公开。

2014-02-24 10:20:17

王小梅:

另外,在今年司法公开测评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还是有相当 一部分。一是司法公开不均衡现象很明显。不均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地区之间不均衡。我们会发现除了个别之外,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好于欠发达地区,还有沿 海地区好于内陆地区。同一个法院不同板块不均衡, 石家庄中院,在测评当中发现立案庭审板块的了零分,而执行板块得了85分。后来我们查了一下,自己的网站是河北高院来建的,但是有专门的执行网是执行局来 建的,所以里面的信息公开的非常好。这说明一个法院内部公开的程度也不一样。

二是司法公开不光是单向公开,还应该注重与公众的互动。裁判文书 上网以后应该注重收集,公众对裁判文书的反映,但是我们发现有90%以上的法院没有开通这样的反馈渠道,当然个别的法院还是开通的。今年增加了一个电话验 证的环节,对法院公开的咨询电话打电话进行咨询,我们发现有不少的法院没有公开咨询电话,有的法院公开了咨询电话,但是打不通,长期处于占线状态和无人状 态,有一些打过去被告知是私人电话,还有一个法院公开电话打过去之后是酒店的电话,问情况就说这是原来是法院电话,但是不再用了,可是法院并没有对这个电 话进行更新。所以,咨询电话是法院的一张名片,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问题的处理。

三是信息公开滞后。诉讼指南信息更新滞后,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 法近些年来进行修改,但是诉讼信息公开还是用以前的指南,有可能会误导公众和当事人。另外信息发布滞后:年度工作报告,每年3月份之前地方人大都开完了人 大代表会,开完以后法应该及时上网,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是8、9月份才上网,公开是为了监督,上网这么滞后,就丧失了上网或者公开的意义。当然预决算信息业 存在这样的问题。

2014-02-24 10:20:32

王小梅:

四是信息发布不规范。有很多法院一股脑把信息放在网上,没有分门别类,还有一些建立了相应的栏目,但是内容和栏目不匹配,给我们公众找相应的信息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们就感叹找一个信息好难。

五是司法公报公开。最高院有司法公报,中院也应该有公报公开,可以免费打开相关内容和浏览,法院公报现在没有,有很多是对外有偿的,所以我们说司法公开这一点应该是引起注意的。

六是旁听制度落实不够。旁听案件是公众参与审判的一个很重要的渠 道,今年发现对于法院公开的咨询电话打通这个电话以后进行咨询旁听事宜,最后打电话的结果是很多法院普遍对旁听设置门槛,比如普遍要求公众携带身份证,有 的要求直接联系主审法官。还有就是电话打通了,但是接线人员对旁听事项很不熟悉,一问三不知,我们认为很遗憾,旁听制度应该进一步落实。

最后在蓝皮书报告里提出几点建议,蓝皮书里会有反应,希望大家关注蓝皮书。谢谢大家。

2014-02-24 10:22:22

谢寿光:

感谢王小梅女士。下面,有请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张文广发布中国海事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这是首次发布,大家欢迎。

2014-02-24 10:31:58

张文广:

各位嘉宾上午好。下面发布中国海事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对专门法 院进行测评在全国还是第一次,海事法院性质上属于专门法院,其设置与行政区划不相吻合,海事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同级,管辖国内和涉外的第一审海事海商案 件,2014年对海事法院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是中国成立海事法院30周年。项目组选择对海事法院评测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大家非常清楚,21世纪是海 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将海洋提到党和国家 工作大局中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布海事司法透明度报告,可以促进海事法院更好的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二,提升海事“软实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 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航运大国、造船大国、港口大国和贸易大国。但是,伴随着硬实力的增长,我国的海事软实力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加大海事法院的公开程度有助于提升中国海事软实力,助力中国争夺制定国际海事规则的话语权。

第三,国际航运中心和自贸区的建设。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沿海港 口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也有多个城市建立自贸区,在国家层面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自贸区已经获得中央的批准。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建设航运中心和 自贸区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推动司法公开,有利于执行海事法院的司法服务水平。

第四,为探索专门法院司法公开提供借鉴。海事法院具有司法公开的 先天优势,其司法公开的经验可以为其他法院所借鉴,总体上来说,海事法官的素质高、裁判文书制作比较规范,海事法院的公开意识比较强、海事法院的案件性质 适合公开。有一个数据,中国海事法院每年审理的海事海商案件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法院审理同类案件的总和,中国的海事审判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 为中国司法的对外窗口。上述四个理由是项目组选择了对海事法院测评的理由。

2014-02-24 10:32:29

张文广:

本次测评对象是涵盖了全国所有的海事法院,实际也只有10家,测 评的时间是在2013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对海事法院网站进行统一的测评。指标和体系和刚刚介绍的司法透明度指标体系一样,分为四大板块,但是权重 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海事司法透明度指数在指标体系方面跟司法透明度指标体系相呼应,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的我们尽量保持指标体系一致。

第二,海事司法透明度指数加大了裁判文书的比重,这是实物界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

第三,以形式审查为主,今后将增加实质性审查的权重。

测评的排名如图所示,需要讲的是排名第一的是宁波海事法院,但是 得分也是刚刚跨过及格线。宁波海事法院得分比较理想,我想和浙江法院的阳光司法工程不无关系。另外,宁波海事法院一直重视网站建设,所以在这次排名中宁波 海事法院排名第一。广州海事法院排名第二,广州海事法院司法公开意识应该是开创国内法院司法公开之先,早在2011年,广州海事法院就承诺,将全部审判文 书上网,而且广州海事法院受最高人民法院的委托,具体负责中国涉外商事审判网的运作,但是由于广州海事法院在裁判文书公开合同板块的得分不太理想,最终没 能跨过60分的门槛。排名最后的海事法院是大连海事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青岛海事法院至今没有开通法院,大连虽然有栏目,但是没有内容,青 岛海事法院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个网站通告,其在中国涉外商事审判海事审判网上的更新也不是太理想。

2014-02-24 10:33:41

张文广:

本次测评发现海事法院在司法公开方面具有以下的亮点:一是善于利 用新媒体。我刚才已经提到,海事法院在司法公开意识在全国法院系统里都是比较前的,早在2011年广州开始法院成为全国首个将裁判文书上网的法 院,2012年1月1恩日中国涉外商事审判网在问上公布,截至今天发稿日,我刚刚查了一下,海事法院在利用新媒体方面表现非常的突出,10家海事法院中共 有9家海事法院开通了官方微博。上海海事法院在留言板上基本上做到了有问必答。恩及时发布分类统计信息。重视裁判文书的上网,基本上所有的海事法院、海事 法院网站不管是通过其官方网站还是通过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在2013年公布了裁判文书并且完整。

下面谈一下不足。一是与公众期待不符。仅有1家海事法院跨过60 分大关,近半数得分都是在40分以下。二是网站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具体表现为多平台运行,但更新不一致,网站版式和栏目设计差异较大,重点不突出。门户 网站缺乏与全国平台之间的有效链接。网站检索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三是裁判文书公开提升的空间很大,主要表现为上网不及时,在课题组的抽样调查中,我们仅 发现一份裁判文书上网时间符合要求。获取裁判文书不便利,多数海事法院没有对裁判文书进行分类,而且裁判文书的检索不完善。典型案例公布不理想,非常少的 海事法院提供典型案例。四是执行公开有待加强。近半数海事法院没有设置有效地执行栏目,仅三成海事法院网站设置了执行线索栏目,七成海市法院在执行曝光方 面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普遍缺乏与全国性平台有效链接。部分法院有这个链接,但是有一些链接是旧网址,无法打开。

针对上述我们提出四个建议。一是中国应将海事司法公开提至战略高 度,以公开促改革、以公开促公信。二是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法律制度,对司法公开提出刚性要求,变“软要求”为“硬约束”,使海事法院司法公开不应领导人的 改变而改变,不应领导人的看法的改变而改变。三是将海事法院网站定位为政务网站,采取独立网站加统一平台的模式。四是建立“中国海事裁判文书网”,在中国 裁判文书王上设立“海商海事”栏目,发布年度海事审判白皮书。

介绍完毕。

2014-02-24 10:33:55

谢寿光:

下面有请蓝皮书的执行主编田禾研究员发布浙江法院阳光司法执行报告。

2014-02-24 10:34:21

田禾: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前面我的同事发布了两个关于司法公开的报告,一是中国司法透明度,二是海事法院的透明度。我今天给大家在这里发布的是浙江省全部法院的司法测评报告,这和我们前面报告是一个互补的报告,更清晰向我们展示中国司法公开的推进。

从司法公开推进路线可以看出,2011年就推出了司法透明 度,2012年指标微调以后我们推出了另一个司法透明度,到了2013年司法透明度形成了从全国到专门到地方的整体性的司法部门的指数。我们设计的指标的 体系依据法律,老是有法院同志问我,你们究竟测评的是什么?你们是进行满意度调查吗?我在这个地方和大家说一下,我们测评的不是满意度调查,测评的是法律 要求应当具备的,是我们测评的指标,法律没有规定的我们不会测评,我们测评的不是满意度调查,因为满意度调查对一个当事人来说,如果这个当事人败诉的话, 你要是去调查,他永远是不满意的。

2013年司法透明度推出到今年第四个报告,推到第三个报告的时 候,终于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回应,这是学术研究推动司法进步的典型表现。最高院2013年发了一个通知,希望全国所有法院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审判流程公 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刚才王小梅介绍的,这里面包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人员信息公开,对于很多法院人来说,尤其是对检察院的人来说,他们很不 愿意公开,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调查,经常拿短信说,当事人就给我发短信,说在什么什么地方等你,你说要把信息公开了,不是更被动了。但是,我觉得公开还是不 公开,都会找到你的信息,你现在没有公开,不是也找到了嘛。所以,浙江阳光司法指数原来是浙江大学研发的,经过我们的优化,他们七个板块我们浓缩为五个板 块,在我们司法透明度基础上增加了保证机制。

如图所示,板块分布情况和权重情况,大家有兴趣可以翻看一下报告,不详细介绍了。

2014-02-24 10:34:48

田禾:

浙江一共有105家法院,但是后两家法院是新建起来的,我们一共 测评了103家法院,其中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11家中级人民法院、1家海事法院,90家基层人民法院。我们的方法,和中国司法透明度不是很一样,中国司 法透明度基本上是以网站为视角,我们在做阳光司法指数测评的时候,采用了更多的实质性的考察方法,我们调研当地的情况、抽查的案件,对于我们一些无法掌握 的信息进行了自报,我们还进行了电话验证,当然电话验证也出现了前面说的出现的情况,我们一个电话验证打过去是物业的电话。

跟浙江高院合作,我觉得需要特别提出,浙江高院特别了不起,他们 不怕露丑,他们把后台系统给了我们,我想在座的大家不知道,了不了解后台系统,就是他们的内网和所有信息数据都在这个内网里面,我们在北京就可以进入他们 的内网,能够看到他们的全部的信息。我想这是很多法院都做不到的,他们也不敢做。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对浙江高院表示敬意,我觉得你们这个举动确实推动了 中国司法公开的进程。

我们测评方法,在调取案卷的时候没有说让你们给我们案卷,那样的 话,浙江高院会故意把办的最好的卷宗推荐给我们,我们是给他们一个尾号,限他们在什么时间给我们送过来,他们基本上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这个案件送过来。我 们抽了20件民商案件查了10件,抽了20件刑事案件,查了10件,行政案件抽了10件查了5件,执行案件抽了20件查了10件,一共调取了7210件案 件,从中抽查了3605件。

得分结果,103家法院进行了大排名,前10名里面,浙江高院不 在里面,而且也不在20名以内,也不在30名以内,我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宁波,我看了三个司法透明度发布以后,大家也会发现有一个“宁波现象”,宁波在中 国司法透明度测评里面,在中院里面排名是第一名,在海事法院测评里面是第一名,在我们这个阳光司法里面测评排名是第七名,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比宁波做的更 好的,另外还有一个数据,我希望说的是在前10名的法院里宁波占了4家,我觉得这个宁波法院系统有的经验值得总结,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能够在不同的层面 的测评里面,都能够位居前茅。

2014-02-24 10:49:04

田禾:

我们让他们自报了他们的信息,信息公开需要有好的车,也要有好的 路,网宽就是一个好的路,在我们测评的时候发现浙江作为一个发达省份,在信息公开、网宽投入是不平衡的,网宽1000兆的有8家,全部都是宁波的法院,网 宽有100兆的15家有4家宁波的法院,宁波加上中院一共12家,他们所有的法院兆宽在100以上的是他们推进司法公开一个很好的旁证。我们还可以看到有 6家法院带宽在10兆以下,要上他们的网站,能把人给急死,真的上不去,打不开,搜不着,这几家法院有的还在发达地区,传统上还是优秀法院,我觉得需要浙 江法院来总结一下经验。

亮点,数字化法庭普及率特别高,到了94.8%。什么叫数字化法 庭?对于很多不懂的人来说,就是在把传统的法庭上加装了一些设备,让庭审可以录像,能够监控,可以储存,通过监控为例,法官在审案的时候是不是在上面打电 话,或者穿的衣服不对,或者有没有一些其他不当行为,通过监控都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方面。如果当事人和律师对这个审判有疑虑,我们还可以回查,对重要的 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庭审录下来、保存下来,这个方面浙江做得比较好。

普遍建有远程视频提审室。这对非法律专业的人也是有一个问题,在审讯犯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把一个犯人提到另一个地方去,如果建了远程视频室以后不用提审犯人,可以在看守所进行审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全,不用再提审犯人了,还有就是省去了一些人力,节约了很多的成本。

案件信息查询系统普遍率高。很多人不理解,如果不跟法院打交道,用不着这个系统,如果要和法院打交道,是一个当事人的话,可以凭借你的案号到他们专门的系统上去查谁是主办法官,这个案件进展到哪一步了,这个设施的建设对司法公开非常重要。

2014-02-24 10:49:54

田禾:

信息化手段保障裁判文书公开。高院专门开设了检索中心,但是这些 法院在发布裁判文书的时候,也有一个滞后的问题,对于一些法院来说。发布的平台比较集中,比如限制高消费、曝光台、个人未履行生效裁判失信信息、单位未履 行生效裁判失信信息,平台非常集中,对建立诚信社会也是很大的好处。在执行的时候很多法院没有注意到有这个亮点,浙江法院有这个亮点,就是在公开被执行人 未履行义务、曝光信息的时候公开了案件,承办人的信息,有的还公开了执行案件拍卖法的分配方案。我觉得这也值得一提,浙江法院率先在淘宝网上进行司法拍 卖,这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司法腐败往往就发生在这个阶段,淘宝网上公开的司法拍卖,一是降低了佣金。二是防止了串标,对防止司法腐败有很大的作用。

不足,法院网站定位不准。在醒目的位置发布院领导的行踪,我们也 不能要求浙江高院就不发布,因为我们其他的很重要的网站都是在发布领导的行踪,包括中央电视台每天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都是领导的消息,这还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还有就是作为一个法院的网站,用了太多的篇幅展现法院的文化和法官风采,我想这些最好放在内网,外网最好是让老百姓找找司法的信息,打官司的,找 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一些你们的打球、打牌、跳舞,应该放在后面去,因为公众不是很关心这些信息。

不足的还有就是诉讼指南。我看了一下诉讼指南,基本都是发文的照搬,专业性过强,如果不是那个专业的,看那个专业的东西要看半天,要看很久,对公众来说可能更难了。所以,能不能把诉讼指南更通俗化一些,举一些例子,让老百姓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条文表述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裁判文书获取困难。发布不够及时,时间要求也不科学。现在裁判文 书最高院发了一个文件和要求,生效裁判文书就有问题了,什么时候生效了,二审申诉,有没有生效,生效是很难判断的时间点,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学界,还是实物 部门,可能要研究出一个非常科学的时间点,让裁判文书尽早地上网,一审上去,二审上去,都上去,才能看出这个案件判决的过程是不是科学、公正的。

我想说的是,通过我们去年测评,后来又去回访了一次,上面说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多改进,下面朱院长会介绍改进的情况。不管怎么说,让我们携手起来,阳光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可以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的目标。谢谢大家。

2014-02-24 10:50:19

谢寿光:

有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深远来发言,他发言的主题是“构建规范、透明、便民、科技的阳光司法新机制”。

2014-02-24 10:50:45

朱深远:

我今天代表浙江高院几位同事,我们是进京赶考,领取考试成绩。刚 才听了司法透明度指数,海事法院以及浙江阳光司法指数评估报告以后,感到一喜一忧,喜的是前面两个板块里,我们浙江高院、宁波中院和杭州中院榜上有名,比 较靠前,特别是我们首次海事法院的司法透明测评,宁波海事法院为榜首,这一点是我们的惊喜。让我脸红的地方,刚才田禾主任完整地介绍了我们浙江法院相关的 司法测评情况,不足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浙江高院排名,田主任还是很留情的没有说出来,我作为主管这一块的院长,如实的很大家报告一下。我们浙江高院在75 位以后,很不理想,压力很大。

2014-02-24 10:57:49

朱深远:

下面我根据社科院测评报告的情况,以及这些年的做法简要的给大家报告一下。

汇报一下这些年开展阳光司法的情况。浙江的阳光司法是从2011 年正式启动,当时是按照最高法院司法公开的要求,我们浙江搞了一个阳光司法工作,第一年实行全省法院的达标活动,大家制定一定的要求。到2011年底,全 省法院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循环测评。从检查情况来看非常理想,90分以下,但是作为浙江高院的党组领导,分能代表浙江阳光司法的审判,不能反映出老百姓或人 民群众对司法制定权、表达权的迫切愿望,我们想建立长效机制,倒逼司法的公正、公开、透明和公信。

我们和浙江大学联合研制了一个阳光司法指数,通过指数的形式建立 长效机制,动态跟踪和反映,特别是要通过动态跟踪和反映督促浙江阳光司法工作,研制了有期限的指数评估体系,之后组织就有人来对他测评,后来我们考虑再 三,还是要请一个有权威的、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进行合作。刚才田禾主任也谈到,合作之后,我们和浙大设计的指数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在田禾主任更专业、更 独到的视角下,对我们原来的指标进行了优化、浓缩,更能反映浙江司法的情况,对指数进行了测评。

测评是从去年4月份开始,我们对下面法院怎么要求的,社科院要来 测评,要不要打个招呼,以社科院专家眼光和视角,以他们的方法来优化测评情况。他们不打招呼,不动员,不通知,不布置也不提示科目,只是给这些专家带个 路,至于怎么弄,就按照专业的要求来,测评报告出来之后出乎意料,和当时反馈的情况相差非常大,特别是高院、中院作为司法公开指数推动者、设计者成绩不理 想,压力很大。每一次接到田主任板块的测评报告,我们战战兢兢,但是高院党组很清楚,要及时利用好非常有价值、有分量的报告。接下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怎 么运营测评结果整改提高。

2014-02-24 10:58:15

朱深远:

第一,社科院报告里指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一一对应,要求全省 法院针对每一个报告所有反映测评出来的内容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在立案庭审方面,我们主要强化审判信息流程公开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加 强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告知。对网站的运行情况,页面的设置上、内容的更新和便利性进行积极整改。在裁判文书公开上,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意外,除了法 定不公开的以外,其他所有的裁判文书都要一律上网,在执行方面的公开,主要是执行的网站信息平台只能和法院的网站进行有效链接。

第二,强化阳光司法的深化。社科院报告里提出的整改意见,我们下一步怎么深化。去年下半年,我们根据社科院的测评报告,以及打造三大阳光司法的平台,我们浙江高院对最高司法体制三个公开司法平台进行了要点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司法公开。

第三,建立强化保障。刚才田主任也讲到,我们有几个法院,特别是 一些处在经济发达地带的法院,带宽都保障不了。我们一方面落后的法院院长实行约谈制度,限期改进跟上,同时也给予适当的机制上的支持,今后和财政部争取之 后,去年年底又筹集了4300万的基金,下发了下级各级法院,基于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为阳光司法提供基础。

经过测评以后,我们从自身改革上讲起到了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原 来司法公开,领导层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普遍的法官对这个事情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推开之后,特别是报告之后,感觉差距返还上比较明显,认为公开不是一种权 力,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这变成了全体法官的共识。

二是内容上的公开。原来的公开是通过评审,通过公民旁听的形式, 比较单向,现在比较全方位,从立案开始到庭审、审判、宣判、执行,各个环节都实行全方位的公开。至于立案方面,我们实行一站式服务,特别是这次社科院报告 出来之后,司法服务热线,我们最近准备在全省建立起来,全省用一个新的名片,为老百姓提供一个新服务的渠道。

2014-02-24 11:15:28

朱深远:

三是运输方式上的公开,我们从原来的当面变成了互动的形式,司法 公开就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开对我什么好处,让老百姓感受公开,从整体的效应来提高司法的信任,除了指数的要求,还建立了年度的,比如知识产权,连续五年 开会邀请中外媒体参加,还有司法公开活动、开放日活动,每个月一次,坚持下来,还有人民陪审员非常高,达到了93%。

四是手段方法上的转变。原来的公开是书面的,现在是信息化的公 开,特别是为了适应现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葛雷新媒体微信微博,我们全省也建立了一个新的系统,裁判文书涉及的软件,你过来的所有信息都要上去的。还有司 法网的工作,到年底成效也非常明显,淘宝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当事人非常好。我说还应该加一条,零收益分配,法院还是倒贴了,要把部门配好,上到视频 上,法院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还倒贴了。当事人一分佣金都不用交,这个制度对于防止腐败和专横是非常好的,实行起来效果应该是比较理想的。

报告一下去年4月份搞了以后,101家都有网店,拍卖1946件,成交额42亿元,成交量96.5,比传统的拍卖高出了19和20个百分点,零佣金。按照原来的方法,这也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做法。

最后给大家汇报一下今天社科院五大板块全部发布了,我们继续对照 你们的要求,我们也很期待,今年4月份,田主任和李主任第二次对我们测评,我也相信第二次我站在这里,下一次会更足,问题会少一点,改进和努力会明显提 高,也欢迎兄弟法院的同事来浙江给我们进一步指导和指教,谢谢大家。

2014-02-24 11:15:45

谢寿光:

感谢朱院长的报告,这是发布会上的一大创新之处,对这个东西真正产生了价值和效应,这个研究会带来实际的成果,希望和浙江高院有更多的合作,希望你的测评报告下一步会单独出报告书。

接下来由栗燕杰研究员发布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

2014-02-24 11:16:03

栗燕杰:

非常高兴代表由我来发布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2013年度,这 是继去年第一次在全国首次发布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后第二次发布,先看一下今年的测评板块,和去年一致,也是分为四个基本的板块。发生的变化是对检务指 南的测评内容有所下降,对工作信息的内容有所上升。对一些检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而没有必要在地方网站寻找。在测评对象上2012 省检察院和市检察院不同,包括增加了最高检察院和在省级之间的自治区检察院和较大市自治区所在地的检察院的变化,81家检察院和2012年相比是增加的。

下面是省级检察院排名情况和去年比较接近,变化比较大的是较大市 的变化情况,去年最高得分较大时间检察院不到40分,今年较大市超过50分的已经有5家检察院,进步比较明显。人员信息公开,检察院提供监督员的基本信息 比例在增加,省监察室有12家,较大市有11家。案件查询系统的探索,广州模式,向当事人提供查询密码,可以在网上当事人和代理人都可以查询。二是重庆模 式,输入当事人姓名,可以搜索到当事人相关和案件的信息情况。郑州模式,主动公开检察院案件办理的情况。

尤其需要点名以下四个检察院,特别用红字标注,因为这几个检察院 测评的时候是没有网站的,今年非常惊喜的发现这四家检察院都开通了网站,特别值得的是贵阳检察院,去年测评的时候特意打电话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没有网站? 他们说我们的信息要保密,我们的工作没有办法让公众知道。到了2013年9月份,贵阳市检察院官方网站正式开通,并且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帮助,当然我们 也很乐意帮助他们,所以要点名表扬一下他们。新建的网站发现在省级检察院没有新建的网站的情况。

2014-02-24 11:16:21

栗燕杰:

另外,法律文书的公开,现在判决书盼望,包括刑事判决书,检察院 对于起诉书的公开一直保守的态度,在第一次测评当中只有一个检察院公布了起诉书,就是郑州市检察院,而今年欣喜的发现一共有4家检察院公布了,在公布的方 法有不同的做法,有些检察院公布了起诉书的数据库,进步非常明显,还有检察院公布了典型的起诉书。在统计数据公开方面,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公开已经成为一个 规定动作,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最好的是最高检察院,从1980年工作报告到2013年工作报告完全上网,有人说,为什么1979年没有公布上网,我 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因为1979年最高人民法院还没有恢复建院,1980年恢复以后全部公开上网。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在整个政府公开信息 大背景下,政府法院进行了探索,检察院公开的越来越多,公开的形式检察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包括实体性检务中心,还有官方网站,手机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号 和官方微博,还有检务公开墙和其他的探索。

存在问题,一是公开性专业性需加强,二是停滞不前的现象明显。很 多检察院暴露一些问题,一年过去了,很多检察院网站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唯一变化的是领导的行踪,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而和公众有关系的信息却没有完全任何 变化。三是工作信息的公开比较滞后。滞后表现在可以跟第四个连在一起说,就是网站信息存在谬误,滞后和谬误有什么关系?2010年中国修改了国家赔偿法, 很多检察院没有更新,这种滞后给当事人显然带来一个谬误的效果。五是公开时效性有欠缺。有一些网站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工作报告,却没有 2013年工作报告,我想问题是没有及时公开工作报告,我相信在2014年或者在2015年,最晚在2016年肯定会看到2013年的工作报告,检务信息 公开让我们望眼欲穿。六是信息安全保障部力。有一些省级网站打以后存在一个提示,该网站存在木马,请问是否进入,进入以后就蓝屏了。这不应该是官网存在的 情况。

建议,树立公开为原则的观念,这种观念需要制度层面的支撑,因此我们建议出台统一检务公开规范,理顺检务公开体制机制,以信息化支撑检务公开。

谢谢大家。

2014-02-24 11:17:05

谢寿光:

感谢栗燕杰研究员非常生动的报告。下面请广东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发言,发言主题是“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014-02-24 11:30:28

黄文平:

尊敬的李林所长、陈甦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 今天有幸能够在社科院的这个讲坛上进行一个简短的发言。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这本蓝皮书收藏了两篇有关广东的法 治发展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涉及到广东人大监督,这篇文章当中主要涉及广东的地方立法、监督的工作,所以我今天这个发言就围绕这个题目就是公开、透明,围绕 这个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情况。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大出现了一个“广东人大现象”, 很多媒体同事、法治研究工作的同志都知道,过去我们称广东人大现象,更多的是从人大监督的角度来关注地方人大的工作发展。近年来,特别是这一两年来,从广 东省人大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广东的人大现象更多的转到了地方立法,也就是怎么样提高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从这个角度不断地进行了一些探索,广东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开展立法大调研了解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期盼。立法 的调研从制度上来说,是一个工作的程序,从目的上讲,调研是为了立法的规划和立法的项目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比如说去年4-6月,广东新一届的人大常委 会,在制定未来五年的立法规划时组织了一个立法大调研,五个调研组到了全省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县区广泛征求意见,有2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29名专家 学者通过召开70多场的座谈会,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130多条,同时还向各级的人大代表、各地市以上的人大常委会还有专家学者书面征求意见,一共得到了 263个立法项目,做法过去有,但是力度从来没有过的。

第二,加强了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新一届的人大常委会,去年制定 了5个方面的立法公开制度,就是立法公开、立法论证、立法修正、立法评估、立法咨询5个方面。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必须开展立法调研,制定一部法规的时候 必须开展立法调研,必须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必须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必须开展立法论证,必须进行表决前的评估,必须征求立法咨询专家意见,是为了强化立法的 科学性和民主性而采取的举措。

2014-02-24 11:30:43

黄文平:

第三,组建了专家学者参与的两个平台,搭建科学立法的新载体。广 东为了强化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有两个平台应该是首创的。首先建立了地方立法评估和咨询服务基地,这个服务基地一共有9个高等院校的有关部门,主要 是法学研究部门,建立了9个地方立法评估服务基地,然后在9个评估基地当中,他们互相结成了一个地方立法高校联盟,这个基地是服务于地方立法广东人大立 法。第二个平台建立了立法专家咨询部和财经专家咨询部,聘请了66名立法专家和30名专业人家作为财经咨询专家,这是从立法专家学者参与平台所做的工作。

第四,探索法规的第三方评估起草机制,过去我们的立法主要是政府 部门的立法,提出法规规章和草案,或由人大有关委员会提出法规的草案,广东探索既非人办也非政府提出立法规划和草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去年广 东尝试为了解决信访不信法,这个问题决定制定广东信访条例,为了这个条例广东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立法的技术上,广东法工委将这个法规的起草委托了三个不同 的高等院校和基地,这个工作有点类似于招投标的性质。得到了三份不同的法规草案,最终广东人大的法工委把三份不同的法规草案进行了认证,最后得出一个比较 满意的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也是为了避免立法过程当中的部门立法的尝试。

第五,开展立法论证评估制度,促使立法质量的提高。立法论证和评估提到,表决前的评估,这个做法也是比较新的。法规要提交最后表决了,有关的委员会还要对这个法规进行它的科学性,出台实际和立法的一些社会影响等等,而要做一个评估。

2014-02-24 11:31:34

黄文平:

第六,建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在线工作平台,这也是工作的举措,今年第一次使用。人大常委会普通都是邀请代表和公众旁听,但是基层的代表没有什么机会能够看到或直接参与到代表审议,广东人大做了一个尝试,在线通过互联网直播,可以让基层的代表有机会发表他们的意见。

第七,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第三方评估和第三方起草一样,这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立法的科学性,保证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采取的举措。

以上几个方面主要是一个简单的介绍,也是对大家关注“广东现象”进行的一个概括介绍。

借此机会,我也邀请在座专家到广东指导工作,同时也欢迎新闻界的朋友能够到广东来做进一步的采访。社科院法学所在广东建立了一个社会广东法治基地,我们作为基地的看护人,我们会一如既往做好我们的服务工作。谢谢。

2014-02-24 11:31:55

谢寿光:

感谢黄主任的发言,今天我们的发布会所有议程全部完成,谢谢各位的参与。谢谢各位媒体。

2014-02-24 11:32:04

[责任编辑:汤欣慧]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