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总结“十一五”规划“十二五”发布会

来源: 中国网  2011-02-22 16:57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是: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我们请来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先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杜渊泉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和“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先请邵宁先生介绍情况。

2011-02-22 09:05:25

邵宁:

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机会和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见面,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对各新闻媒体、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工作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事业所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中央企业“十一五”发展成就及“十二五”前景。就这个题目,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份背景材料,供各位参考。下面,作为开场白,我向各位谈一点我个人对国有企业问题的看法。

2011-02-22 09:58:15

邵宁:

应该说,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状态是比较好的。概括地讲,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在重大活动和抢险救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在前些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推进。比如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建立,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制度初步形成,企业改制上市、引入了市场的资金和约束,企业重组优化了资源配置等等。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改革是一个核心性的命题。不进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国有企业生存都难,更谈不上有所发展。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当初是做为计划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建立的,这些企业的结构特征、管理体制、社会定位、职工观念与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完全没有关系。改造这样一个庞大的国有经济系统,使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时间了。

2011-02-22 09:59:04

邵宁:

所以,研究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观察中国国有企业的状态,是需要一种历史感的。这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20年前,我们还在推行企业承包制,产权当时还不敢碰。在10年前,三年改革脱困还没有完全结束,当时做的事是企业改制和企业破产。到今天,改革的实践以及我们对改革的认识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同样的,目前国有企业的状态并不是改革的终点,而是下一阶段改革的起点。我相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国有企业还将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国有企业在体制上会与市场经济进一步融合,竞争性的国有企业会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公益性国有企业会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讲这样一些内容的开场白,是想强调一种历史的、过程的观察方法。对于处于改革过程中的事物,只有这样看才能看得准、看得客观,并且具有建设性。同时,我也想为下面回答问题埋一个伏笔,有些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往后看看、向前看看,这样才能看得清楚、才能讲得清楚、才能更好地和大家沟通和交流。

[责任编辑:一叶扁舟]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 >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