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如何以市场手段维护银行业稳定?
2009-05-27 13:01一个包括某些大到不能倒的机构的银行体系,美国经济能够承受多久?不久了。我们都应该抱这种希望,因为目前,大型银行在联邦政府保护下筹集短期资金的成本,低于那些可以任其自生自灭的较小型银行。
“大到不能倒”是一种不稳定的制度。大型银行受到基于政治考虑的各种制约,不知道华盛顿接下来又会想出什么主意。同时,就任何一家给定的银行而言,它是小到可以任其倒闭,还是必须在其遭遇困境时给予救援,我们也无从确定。
但这就是我们的处境。在拯救贝尔斯登(Bear Stearns)一年多后,我们仍未对未来制定出一个计划,我们听到的只是华府关于加强监管的含糊其辞——在我看来也是完全空洞——的声明。华盛顿到底有何打算?
我有一项提议,虽然根本算不上新颖,但值得公众认真探讨。银行若要享受持有牌照带来的好处,就必须发行相当于其总负债10%的10年期次级票据。具体规则可以调整,但上述规则足以阐明提议的主旨。次级债将是无担保债务,在银行倒闭情况下,其持有人得到清偿的次序将排在其它所有债务人之后。发行次级债的要求将作为现行股本要求的一种补充。
真正的改革必须满足四项最基本要求,而上述关于次级债的提议能够满足这些要求。首先,银行需要更多资本,以确保联邦存款保险基金不受侵蚀。第二,必须加强市场纪律:每家银行每年必须对相当于其总负债1%的到期次级债进行展期。第三,金融体系要保持稳定,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遭到挤兑。由于次级债到期期限为10年,因此不存在挤兑风险。
第四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除了股权所有人外,某些债权人也必须承担风险,次级债显然能符合这种情形。与股本相比,次级债更有利于增强市场纪律,因为对于一家陷入困境、股价疲软的银行来说,并不能迫使其采取任何举措。但到期次级债却能对银行构成切实约束,银行若无法展期债务,其规模就必须收缩10%,才能与未偿次债余额相匹配。这种制度是稳定的,因为任何一家银行都能通过减少放贷和/或出售其它资产,在一年中缩减10%的规模。由银行自身——而不是监管者——来控制缩减幅度,是非常可取的做法。
我们不能依赖监管机构来预防金融危机的重演。本次危机爆发之前,监管者(包括我本人)并不了解,银行投资组合中的次级抵押贷款有何风险。全球最顶尖金融公司的高管和董事,对此亦不知情。监管者与金融机构未能充分估计风险,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世纪70年代,大型国际银行在拉美国家发放的贷款不断攀升;1982年,墨西哥出现无力还贷,其它国家紧随其后,险些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
长期债券对市场参与者的约束远多于短期债务。举例而言,3个月期定期存单持有者会认为,他们总是可以通过让定期存单到期,来快速退出市场。正因如此,就与同期限国债的息差而言,长期债券的息差系统性地高于短期债券。
银行不会喜欢要求其发行大量次级债的想法,因为次级债将是昂贵的。但银行家必须认真权衡:他们是愿意面对次级债带来的市场纪律,还是华盛顿更严格的监管——包括含糊其辞且反复无常的规定?鉴于当前危机的规模以及纳税人的损失,未来数年,干涉性的监管将成为常态。银行家真的愿意面对难以预测的——高管薪酬方面的规定就是一例——限制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