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国家卫计委就卫生计生科技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等工作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

来源: 中国网  2015-09-10 14:19

宋树立:

各位媒体,大家上午好,在一个雨天里,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9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教师节,在这里我们祝全国的教师节日快乐,特别是祝愿在医药卫生、计划生育领域从事教书育人的专家、学者、教师们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2015-09-10 10:00:34

宋树立:

9月1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每年9月的第三个公休日又是全国 科普日,可以说9月份是做健康科普的盛大节日。所以我们特意把今天发布会的主题确定为“科技与我”,并专门邀请到我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同志、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也是医科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以及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明荣,共同结合医学科 普这个专题,向大家介绍我国在科技发展上取得的医学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带给百姓的健康实惠。下面先请秦司长总体上介绍一下情况。

2015-09-10 10:02:19

秦怀金: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向长期关心支持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感谢,尤其是今天冒雨参加发布会,我们表示特别感谢。

2015-09-10 10:03:03

秦怀金: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发展医药卫生科技是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高 的不竭动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 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医药卫生是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十二五”以来,我国也在本领域持续加大投入,组织实施了 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一批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财政投入总计近300亿元。

医药卫生科技的发展,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造就了众 多医学大师和一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2010年至2014年,我国医学SCI期刊论文总量超过23万篇,居世界第2位;2011年以来,医药类专利申请量 已位居世界第一;基因组学、干细胞、免疫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疾病诊防治技术与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至2014年,医药 卫生科研成果共获得20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奖励,其中一等奖9项,占总数(57项)的16%;二等奖198项,占 总数(990项)的20%。在18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中,就有吴孟超院士(2005年)、王忠诚院士(2008年)、王振义院士(2011年) 等3位医学科技领域的获奖者。

2015-09-10 10:14:08

秦怀金:

医药卫生科技的发展,提升了创新能力,丰富了常见、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手段,增强了疾病诊防治的规范化程度,提高了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置能力,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为解决重大健康问题、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有力促进了重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我国重点疾病诊防治技术取得长足进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 复的技术与策略不断更新,为减少发病、实现早诊早治、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新策略。在心脑血管 疾病防治方面,心脑血管病的人群队列研究取得了突破,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人群特点的高血压控制、脑卒中预防治疗及管理模式。在颅脑外科领域取得多项关键 技术突破,进一步优化了外科治疗方案,如王忠诚院士发明了脑干肿瘤等疑难脑病手术方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把我国神经外科手术带入世界领先 行列。在肿瘤防治方面,针对我国常见多发的肺癌、肝癌、食管癌、白血病等,重点加强早期诊断技术研发,提高了早诊率;研制了一批临床诊疗规范和关键技术, 使治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程度大大提高。王振义院士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开创了联合应用反式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急性早幼 粒细胞白血病的先河,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

2015-09-10 10:16:18

秦怀金:

二是有力促进了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提升

“十一五”以来,以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艾 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为重点,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在新型诊断技术、优化临床治疗方案、综合防控策略与措施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为降低 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如,我国自主研发的艾滋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使检测窗口期由22天缩短至11天,已在全国血站投入使用,有效提高血液安全 保障能力,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和控制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重症肝病病死率高的难题,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肝系统,将急性和亚急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 88%降至21%,慢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85%降至57%;新型结核杆菌快速检测试剂使检出率提高20%。

针对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频发、发现难、危害严重、防治手段匮乏 等难点,重点加强了技术体系和能力建设,建成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网络体系”,突破病原体组合筛查等关键技术,使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 的检测鉴定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应急性药物和疫苗研发、应急救治等技术平台,显著提升了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实现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的转变。 特别是在埃博拉疫情防控中,采取协同创新机制,短时间内完成诊断试剂研发并应用于西非实战,自主研发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抗体药物形成技术储备,为实现“打 胜仗,零感染”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甲型H1N1流感防治科学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09-10 10:17:46

秦怀金:

三是有力促进了药物创新能力的提升

坚持以临床用药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 技重大专项,在持续加强药物研发技术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类(种)疾病,采取产学研结 合的方式,加快药物品种创新研发,已累计有85个创新药物获得批准,超过200个新药品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新药盐酸埃克替 尼、治疗晚期胃癌的靶向新药阿帕替尼、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西达本胺等,均已成功上市,填补了临床空白;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Sabin株脊髓灰质 炎灭活疫苗、甲型H1N1流感疫苗、戊型肝炎疫苗等,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完成一批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仿制创新和产业化,大幅降低了临床治疗费 用;技术改造了200余种大品种药物,提高了药物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可及性。

人民群众对提高健康水平的新期待是医药卫生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将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需求,科学谋划部署医药卫生科技工作,为促进人民健康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欢迎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5-09-10 10:19:08

宋树立:

谢谢秦司长。下面继续请高福院士介绍疾病防控科技工作。

2015-09-10 10:21:40

高福: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科技与我”。我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原则就是一流的疾控要靠一流的科技来支撑。大家都知道,最近火的叫做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很重要的问题是,转化医学转化什么?这 需要科技支撑,需要科技的成果来转化。精准医学,如何精准?你怎么能够达到精准?需要科技的支撑。在疾病预防控制这块,科技支撑有好多块,包括公共卫生、 传染性疾病,也包括慢性疾病,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么多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如何发挥“一流的疾控靠 一流的科技支撑”方面的工作。

大家知道,我们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我们国家一向高度重视防控工 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刚才秦司长已经介绍了,国家在科技的投入是相当大的,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其中跟我们比较密切的传染病防 控和公共卫生密切的有两项,其中更重要的一项就叫传染病防控的重大专项。所以由于这些项目的布局,我们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凸显科技所起到的支撑和引 领作用。全国疾控系统统一部署,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在重大传染病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2015-09-10 10:22:28

高福:

举几个例子,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网络体系”,全面提高了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并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等传染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构建了国家传染病病原谱监测技术平台和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全面 提高了传染病的应急监测、预测预警及未知病原体防控、诊断和治疗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次发现了新型布尼亚病毒;2013年3月在一周内快速确 定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也得到了国际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致好评;2014年迅速研发成功埃博拉病毒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通过广大疾控及医护人 员通力合作,最终使埃博拉出血热得以控制,将其拒之国门之外;病死率极高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在我邻国暴发流行,虽有一例输入性病例,但我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和联防联控机制,使疫情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在我国传播和蔓延。

建立了新型的寄生虫诊断和评价体系及抗寄生虫药物靶点预测平台,构建了基于网络直报的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等的实时预警系统,提升了我国寄生虫病综合防控能力。在许多的自然灾害、包括泥石流,确实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重大传染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大幅下降。通过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的 综合干预技术,使艾滋病感染者的健康配偶年新发感染率比2010年下降81%;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感染者实施早治疗降低了HIV传播风险,有关艾滋病毒携 带者什么时候开始治疗非常重要,国际上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要推迟治疗,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告诉我们,我们国家确实在男男同性恋具体实施要早治疗、早干预, 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对儿童实施有效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12个月的病毒学成功率为72.5%。改进乙肝疫苗剂量,使5岁以下儿童乙 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提前3年达到WHO西太地区乙肝防控目标;成功研发60微克乙肝疫苗,将疫苗接种应答率由此前的78.6%提高到 92.8%。传染性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比1990年明显降低,提前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阶段性指标。成功研发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试剂,明显提高 了结核病检出率;在部分区域建立研究示范区,积极探索科技综合防治新模式。综合研究示范区在“十二五”这几年的工作下来,有很大的成就,“十三五”我们准 备继续推广。

谢谢大家,我的总体介绍到这儿。

2015-09-10 10:27:09

宋树立:

下面请顾院长给大家作介绍。

2015-09-10 10:29:56

顾东风: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我首先代表心脑血管防治领域的参加者,向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战线的专家、医师、护士问好,尤其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教师节。

在政府尤其是卫计委过去多年的领导和支持下,全国心脑血管病学界的同仁、专家的共同努力,在过去的5到10年期间,在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在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2015-09-10 10:30:15

顾东风:

由于心血管病的威胁巨大,占到死因构成的40%之多,我国在“十 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都将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并在重大专项、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中重点部署。在此期间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进展和成果。

第一、人群高血压控制状况得到改善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 理”项目,通过推广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推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总共管理的患者有300万。规范化管理1 年后,高血压控制率从基线时的18.7%上升至76.6%。2009年启,国家把基于指南进行高血压管理纳入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内容,在全国推进高血 压社区管理。截至目前为止,估计管理患者超过8500万。通过管理使患者的控制率得到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基层高血压的防治。目前高润霖院士牵头的高血压调 查项目部分省份资料提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达到51%、47% 17%,较2002年大幅改善(分别为30%、24%、6%),也佐证了这几年开展高血压管理的效果。

第二、心血管病的高死亡率得到改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的提升,脑卒中导致的死亡有所控 制,尤其是城市社区,出现了下降趋势。总死亡率由2004年的134.75/10万,降为2008年的128.33/10万;城市129.44/10万到 112.42/10万,农村137.44/10万到136.90/10万。

但期间我国的心肌梗死死亡率明显增加。农村地区从2005年开始,急性心梗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第三、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死亡率下降

随着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重视以及相应防治工作的开展,该病的死亡率开始下降。从1990年到2008年的资料来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农村,从1990年的160/10万,降至2008年的110/10万。

2015-09-10 10:35:34

顾东风:

第四、主要心血管病的诊治关键技术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冠心病外科微创技术、重症冠心病临床评估体系、主动脉夹层治疗 策略、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技术、疑难先心病外科治疗、肺动脉栓塞症诊治水平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突破。一站式杂交(hybrid)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结果发现Hybrid技术在降低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方面具有优势。国家卒中注册研究提示抗凝治疗可改善首次卒中的严重程度。新药依那普利+叶酸可以进一步预 防脑卒中的发生。吴以岭教授团队研发出的中药芪苈强心胶囊使心力衰竭患者获得显著的疗效,这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还不多见。这些技术的改进使得安全性得到 进一步提高,操作更加易行;某些技术还填补了空白,使原先的不可能变为可能。随着技术的普及推广,会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第五、在病因研究、危险因素控制和人群防治方面成绩斐然。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个“顽症”,在基因水平的研究成果对于此类患者 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对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早期管理,不仅使大量患者避免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如得以广泛推广可以改观现在控制率低下的状况。“中国 心血管疾病发展趋势和防治策略研究”成果对于从人群层面开展心血管病防治,使居民减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是 “预防为主”策略的真正体现。

谢谢大家。

2015-09-10 10:36:51

宋树立:

下面请王院长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情况。

2015-09-10 10:37:21

王明荣: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值此教师节之际,我受国家癌症中心的委托向全国从事癌症防控事业的教师们,祝节日快乐。下面,我向各位简要介绍我们国家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科技进展和主要成果。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肿瘤防控研究列入了《国家中 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公 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中重点部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进展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恶性肿瘤综合防治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早诊早治及规范化诊治 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我国食管癌、肝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诊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创建了我国食管癌早诊早治技术 体系,建立了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基地,筛查高危人群25万人次;建立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食管癌智能化网络监查平台,评估3万余例患者,食管癌规范化治疗 符合率达90.8%,整体5年生存率提高5%-10%。

第二,近年来,包括分子靶向药物等创新药物研发蓬勃开展,多个抗 肿瘤新药获批上市。例如,用于治疗肺癌、胰腺癌等的盐酸吉西他滨,治疗效果相同,价格仅为进口药的一半,不仅使国内众多患者受益,而且已出口至包括美国在 内的多个国家。治疗肺癌的盐酸埃克替尼作为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上市的肺癌靶向抗癌药,打破了进口靶向药的垄断局面,并以低于进口药30%-40%的价 格让更多的肺癌病人用上靶向抗癌药,疾病控制率80%,治疗有效率30%,平均生存期从原来的3-6个月延长到一年以上。

第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诊断新产品用于临床。例如,国内首个辅助肿瘤病理诊断的“VEGF ELISA试剂盒”,已在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等多个针对靶向药物靶点的检测试剂盒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谢谢大家。

2015-09-10 10:37:56

宋树立:

谢谢秦司长和三位专家的介绍。之前我们给大家发了材料,为了能够 让大家理解和传播好科技给老百姓带来的影响和实惠,专门用案例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展示,请大家结合这些案例做好报道。今天到场的几位专家都在我国重大疾病 防控的前线工作,手里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的主题向他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你所代表的媒体。

2015-09-10 10:41:08

健康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请问秦司长,之前刚刚发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 管理办法,对新技术科研的规范管理有很重要的举措,请问秦司长,科教司在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方面是怎么考虑的,来具体引导和保障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进一步提 升,从而以科技成果来惠及民生。第二个问题,请问顾院长,刚才您介绍心血管领域我们做出了很多成绩,有多项成果获得大奖,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心血管研究 领域在“十三五”期间怎么具体的落实实践以科技支撑与创新发展战略来推动心血管领域的科技疾病的防治水平?

2015-09-10 10:50:24

秦怀金:

刚才提到医药科技未来怎么部署,最近我们发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对于正在发展的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一方面要鼓励它进行搞研究,同时要规范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也是我们科技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大家知道,医药科技是我们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领域,它跟人 民群众的健康,跟老百姓重大疾病的防控紧密相关,同时也是我们国家转型升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需要。近期国家在鼓励科技创新,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出台 了很多政策,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推出了政策措施。作为医药卫生计生科技管理部门,首先要把国家一系列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在我们人口健康 科技领域中得到非常好的落实。当前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谋划好“十三五”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发展规划,包括路线图、时间表。“十三五”期间国家会在人 口健康领域加大科技投入,最核心的就是要围绕着国家的战略,围绕着群众健康的需求。

第二方面,要继续推动跟人口健康领域相关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按照新的科技体制改革精神组织、实施、推动。

第三方面,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做好协同创新,做好科技资源整合、公开、共享,提高医学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第四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医学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医学 科技领域的科技成果,新技术、新药物、新产品,都要用于人体,必须经过严格的市场准入,相关政策非常重要,要有一系列的准入政策、使用政策。鼓励科技创 新,不但是要提高创新能力,还要研究怎么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更好地应用、更快地用于提高老百姓健康水平上,同时做好保证老百姓的安全。

第五方面,要做好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着深化医改,围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围绕基层老百姓的需要,做好适宜技术的推广,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药卫生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

2015-09-10 10:51:54

顾东风:

在既往“十一五”、“十二五”科技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在心血管领域中间,以防治需求为导向,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是“建立体系”。在人群层面,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体系,用中国的大队列、大数据资料,来开发我国人群使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体系,用这样的体系筛查的指标,对我国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进行区分,分清低、中、高危人群,有利于目标定向防治,这样可以节省经费成本。

第二,是“加速推进”。在既往有标志性的、分散的临床试验和注册 研究取得的突破技术之上加速推进。推荐中国人群常用的降压、调脂、抗凝治疗的具有循证医学以及具有经济成本效益的科学证据,用这些证据来丰富完善我们国人 的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临床治疗规范和路径,用科技研发的力量来推进国家层面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提高,从而使这样的科技创新惠及广大民众。比如,今后几 年之内,在高血压防控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的防控水平,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第三,是“中国创造”。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中间,我们要建立医 院、研究机构、企业研发的共同体,打造心血管疾病的新技术孵化和临床转化中心,促进国产创新/仿制药品、材料、器械、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要加快这个 流程,使得技术到到临床应用的时间要极大的缩短,惠及民众。

第四,是“攻坚克难”。精心组织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疑难复杂危重 心脏病救治的科学研究,提高救治水平,比如复杂的杂交手术,来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改善远期的预后。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村目前心肌梗死病死率远远高于 城市人群,通过这样的攻坚克难,提升科技能力改变农村心肌梗死的救治率,提高生存率,使科技创新让广大的农村患者也能够受惠。

2015-09-10 11:02:26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高院士,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在埃博拉防控上开展了哪些科学研究,对于抗击埃博拉甚至其他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有什么样的作用?第二,请问王院长,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新药的盐酸埃克替尼的临床实验医院,能否介绍一下该药对于治疗肺癌的意义和效果?

2015-09-10 11:21:47

高福: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您这个问题包括两层含义。这次我国防控埃博拉 病毒取得的成就,和对于未来防控这些急性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意义。这次防控埃博拉我们积累了好多经验,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把以埃博拉为代表的海外、境外的新 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去到疾病爆发地点,这个地点不是我们国家,所以实现了我们国家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由我们国家前移到了非洲,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 绩,确实做到了零感染、万无一失,我们队伍去了,回来了,积累了许多许多的经验,相信对我们国家以后防控这样的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们国家关口前 移防控传染病的战略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次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大家看到刚才秦司长举的例子,这次在非洲防控这些病人,关键是像这 样的病人早发现、早干预、早发现,我们国家有自己研发的抗原核酸检测试剂,这是科技支撑的作用。早干预,我们国家很快就储备了抗体药物,这个抗体药物储备 以后,很快在英国给一个护士用了,效果很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这些事情是很明显的。最后一条,我们国家在这次埃博拉防控上不仅是出人出钱,还有科 技,我们帮助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规律,我们在很重要的国际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2015-09-10 11:22:48

王明荣: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关于靶向药的问题。我讲三个数据,它的疾病控制 是79.8%,客观缓解率是30.1%,而价格仅是进口药的30%-40%。顺便我也稍微延伸一点点,这个例子仅仅说明我们国家在靶向药的研发上已经取得 了重大突破,这是一个开始。目前据我所知,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靶向药有很多很多,相信在三五年内会有很多国内的靶向药。国产靶向药的问世主要是打 破西方靶向药的垄断,降低价格,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2015-09-10 11:24:58

凤凰卫视记者:

我关注的是关于艾滋病的问题。刚才诸位专家提到艾滋病的治疗,但 是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治疗药物主要都还是进口药物,在药物研发这块有没有一些进展?另外关于艾滋病的,京、津市卫计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学校对学校艾 滋病感染情况进行报告,很多的组织在担心这样会不会暴露学生的身份?另外近期也有多个学校暴露了学生的身份,要求学生休学甚至退学的情况,卫计委这块是否 有回应?

2015-09-10 11:26:16

高福:

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好,我们也看到一些报道,可能我们现在面临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在一些学校,包括在一些高校出现了艾滋病病例。我想我们的政策还是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出现个别的情况,我相信这只是个例,我们基本原则是没有变的,国家的政策还是要保护患者的隐私。

有关药物研究,大家知道,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疫苗已经二期临床了,药物方面,我们目前应用的还是以西方研究的药物为主,但是在我们的研发,也有药物在研究队列里面。同时大家也知道,整个艾滋病研究里面,中医中药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5-09-10 11:27:38

宋树立:

刚才我开场的时候就说,我们今天主要是健康科普,讲的是“科技和 我”。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委网站上发布了一个文件,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到了,文件的名字叫“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发布指南”。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 可及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健康问题。中国科协和百度曾经联合发布了一个《中国网民科技需求搜索行为报告》,发现在八项科普信息当中,健康方面的信 息搜索占比是57%,健康一条的搜索超过了其他七项科普信息的搜索总和,说明我们的广大群众是高度关注健康问题的。可是目前的一些健康类相关作品,无论是 传统形式的出版物,还是新媒体形式的宣传作品,整体表现为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群众对于健康的认识,有的信息甚至是虚假的和反科学的。所以,为了 满足老百姓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我们觉得有必要制作关于健康科普信息的生成和发布指南。我们这个指南要求,健康科普信息的生成要遵循着科学性、适用性的原 则,传播要遵循适用性、可及性和经济性的原则,主要的内容在委网站上都已经有了。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试行的情况,来开发出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不同 传播形式的作品指南和规范,同时已经着手建立健康科普的专家库,结合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来开发健康知识传播的资源库,专家库的名单我们会在网上向 大家公开,资源库我们也将面向社会、媒体、公众开放。我们还要成立健康科普媒体联盟,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和参与健康知识科普工作。曾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 家跟我说,健康领域的传播需要两方面的专家队伍,一个是懂健康专业的媒体队伍,一个是懂传播知识的专家队伍。我们今天请来的是懂传播的专家,在座的是懂专 业的媒体,这两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我们把健康知识传播好、普及好,造福老百姓。让我们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落地生根,让广大的公众能够切实地感受 到。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记者。

2015-09-10 11:28:12

[责任编辑:邹文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