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09-11-13 11:00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11月12日(周四)上午9:00,在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举行“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郑新立:
同志们早上好!今天是入冬以来第三场大雪,路上泥泞,很不好走,与会的同志这么踊跃地参加经济每月谈,使我们会议组织者非常感动。今天的话题是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和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围绕这个议题,我们请来了三位长期跟踪经济形势,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的同志,而且他们三个人年富力强,现在正是出成果的时候,三位同志现在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一位是姚景源同志,大家都很熟悉,经常在媒体上与大家见面,掌握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在掌握经济信息上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第二位是信息中心的范剑平同志,也是长期跟踪经济形势,特别是在消费经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第三位是魏加宁同志,在发展中心主要是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经常有非常重要的观点提出来。所以我相信这三位同志今天的演讲以及演讲之后与大家的交流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首先请三位系统地讲讲自己的观点,剩下的时间与大家进行充分交流,大家听完之后认真思考,提出一些问题,与三位专家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同志发表演讲,大家欢迎!
2009-11-12 09:00:37
姚景源:
郑主任是我的首长、学长、兄长,他是我的老领导。昨天上午我们已经把10月份的基本数据做了发布,大家都知道了,工业16.1%的增长速度,投资是33.1%,消费如果扣掉价格因素是17.7%,总体状况包括物价CPI同比是负0.5%,唯一没有猜到的是环比负0.1%。在理解、解读这些数据时,我着重谈两点。一个是工业,一个是价格。
2009-11-12 09:00:51
姚景源:
为什么要谈工业?我曾经讲过,中国经济关键要看工业,因为工业左右全局。工业往上走,整个经济往上走,工业往下走,整个经济就往下走。大家更多的应该看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什么是规模以上?现在划线到产值500万以上,这个数据主要囊括了中国最主要的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从工业的情况来看,大家知道这场危机冲击我们的出口,导致出口受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首先表现为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去年第一季度16.4%,二季度15.9%,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当月是8.2%,去年11月份5.4%,今年1、2月份3.8%,这是多年来的最低点。
2009-11-12 09:03:50
姚景源:
正是在去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而且去年下半年开始,应该说国务院每个星期都有政策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的判断形势,果断采取措施之后,中国体现在工业上方面,今年1、2月份是3.8%,3月份是8.3%,4月份7.3%,5月—10月的状况,8月份12.3%,9月份13.9%,10月份16.1%。我为什么今天要讲16.1%,你要把它划一条横线拉过去,相当于去年一季度16.4%的水平。看中国工业发展的曲线,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是4个月,就是去年11月、12月,今年1月、2月。
从中国工业的走势来看整个中国经济。大家都还记得年初经济学家们曾经争论,说中国经济今年究竟是V型走势、U型走势,还是W型走势,还有人提出L型走势。到现在,我们只剩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看全年的数据,中国经济实现的还是V型的反转,这应该是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够战胜这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应该归功于一揽子方针,归功于我们万众一心所战胜的困难。从整个工业的走势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一个继续的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的基本阶段。而且还要看到,回升向好的基础在进一步巩固。这是一个基本面。
2009-11-12 09:05:10
姚景源:
另一方面,我看到16.1%的时候,我想来想去,觉得有一个事情要跟大家讲清楚,16.1%已经相当于去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说中国经济现在又过快了?这是一个问题。看16.1%应该这么看?第一,16.1%这一点没有问题。我们可以从日均水平看,比如现在是39个大类,全面增长,整个工业是39个大类,其中大行业是全面增长,10月份比9月份加速增长的有28类。从产品产量上看,现在重点监控494种重要产品,其中80%的产品产量都在加快增长。比如大家很关心的钢铁、原煤、汽车、发电量、用电量,这些都有数据支撑,整个16.1%的增长的数据是匹配的。
从地区来看,我们在31个省市区当中,26个地区的工业增速在加快。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经济大省的经济增速10月比9月份明显加快。山东10月比9月工业增长速度加快了4.0%,上海工业增速今年10月比9月加快了3.1个百分点,浙江加快了2.5个百分点,江苏加快了1.9个百分点,福建加快了1.6个百分点,广东加快了0.7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从行业上还是产品产量,还是区域上,都支撑和表明整个工业状况现在正处在企稳回升、企稳向好、增速加快的阶段。
2009-11-12 09:06:16
姚景源:
那么我要讲一个问题。16.1%的速度虽然和去年一季度大体相当,但是问题一定要看到,现在10月份的速度是在去年低基数状态下,去年10月份是8.2%,因为这是同比数字,所以我的统计难度在于社会上不太理解同比的意义。我要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清楚,现在是16.1%的增速,之所以这么高是和去年10月份比。而去年10月份正是我们遭受金融危机比较大的时候,当月是8.2%。
我今天讲这个事的意义在于,恐怕明年后两个月,包括明年上半年的情况都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去年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半年经济在持续下行,到年底下行更厉害,四季度又是谷底,所以同比数据会高。一方面要看到整个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的基数低。16.1%且不可盲目乐观。
2009-11-12 09:07:18
姚景源:
还有一个好消息。从企业的利润角度上,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是受冲击很大的,今年一、二月份时,全国企业利润是负37.3%,现在从7月份开始出现转折,7—9月现在都是由负转正。前9个月,我们在39个大行业当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长,其中9月份当月有34个行业利润在增长。目前企业利润的状况是9月当月全国22个地区是24.8%。从现在来看,整个工业是最值得我们加以把握的,因为工业统筹全局,而工业能够在10月份达到16.1%,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于去年1季度,所以应当说它标明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过去了,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在进一步得到巩固,它也表明明年整个经济增长的走向。当然,你一定还要看到整个数是同比,由于去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10月份仅仅是8.2%,我们现在在一个低基数上有的这样的成绩,所以且不可盲目乐观。这是我要谈的第一点。
2009-11-12 09:10:10
姚景源:
第二点,我来谈物价。物价主要谈CPI,社会上普遍预计,包括各位在内,大家都预计CPI10月份降幅会进一步收窄。我看到各单位的预测,大概10月份的CPI是负0.3%—0.7%之间,但是实际是负0.5%,应当说和社会预计是一致的。CPI一方面看它是负值,但是下降的幅度在收窄。第二,大家没预测到的就是环比是负0.1%,因为8月份比7月份的环比是正0.5%,9月比8月环比是正0.4%,连续两个月的环比CPI出现正值,是我们很多人对通货膨胀预期,对物价走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析依据。但是10月份是环比负0.1%,多数人没有预测到,多数人认为还是正的,环比进一步出现正值。
2009-11-12 09:11:17
姚景源:
为什么环比出现负0.1,也就是10月份比9月份的物价水平下降0.1%,下降的主要原因集中在食品,肉禽蛋菜,包括鲜果。这两天的大雪一下,恐怕鲜菜的价格又要上来了,但这是短期波动。我在思索10月份的价格,按道理来讲,10月份有两个节日,一个国庆,一个中秋,这个月份由于两个节日会使大家的消费量增加,从而还会拉动价格,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但是现在来看,10月份的食品、肉、禽、蛋、菜、果的价格是在回落的。什么原因?一是这两年由于猪肉涨价,农产品涨价,导致经济波动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扶持力度,所以今年粮食还是一个好收成。夏天丰收成定局,早稻丰收成定局,秋粮也基本是好收成。前段时间我到黑龙江去看,田间地头看到水稻没有问题,但是大豆减产,大豆现在不计算到粮食中。这样的话,粮价稳定就为整个经济的稳定和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的肉禽蛋的价格还是在回落。
2009-11-12 09:12:28
姚景源:
关于价格走势,我们还剩两个月时间,年底整个同比有可能走到正数,因为基数在逐步降低,到年底可能会转正。但是,整个物价是低位。
2009-11-12 09:13:59
姚景源:
我现在就谈谈关于通胀预期问题,我始终是一个观点,我认为目前无通胀。现在CPI10月份当月负0.5%,1—10月还是负0.1%,全年就剩两个月,这种状态怎么能叫通胀呢?我说过,从CPI的角度来看,食品价格在回落,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在回落,电视机价格在下降。一说电视机,我们两口子就上火,原来的电视是29寸,就能看20几个台,这是十年前的事。后来我爱人买了一个增频器,结果一年不到就坏了,就这样一直换,一致买。后来我们说买一个好电视吧,买一个液晶等离子。最开始我清楚的记得,8年以前我们两个人看等离子是10万块钱,42寸。那个时候买不起,后来等到5年前,我们家买了42寸等离子,3万元。现在一进商场就上火,才几千块钱。电视机降,汽车价格也在降。CPI当中就是服装涨,原来都认为服装降,这个行业受冲击大,但是10月份服装涨了,可能和换季有关系。
2009-11-12 09:14:42
姚景源:
关于通胀问题,我认为2009年没有通胀,这一点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但是现在确实有预期,现在的预期还弄得挺强烈。我觉得分析通胀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任何通胀都是货币现象、货币原因,就从货币当中推导出通胀预期、通胀风险。我主张认真把它摆出来,摆出有哪些因素抑制通胀,另一方面有哪些因素导致通胀风险,然后再进行分析。
2009-11-12 09:17:54
姚景源:
我认为现在抑制通胀的因素,第一就是农业的稳定,粮食生产的稳定。农业的稳定、粮食生产的稳定,或者粮价稳就是百价稳,就会为价格稳定奠定好基础,连续六年的粮食丰收为中国价格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产能过剩。大家知道产能过剩是经济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突出问题,你说什么东西少。比如钢铁,现在是6亿6的产能,在建的还有5800万吨,需求是4亿7左右。在产能过剩状况下,价格工业用地还是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格很难提起。
2009-11-12 09:18:42
姚景源:
第三,经济生活当中最突出的矛盾还是需求不足。尽管我们取得了战胜这场困难的决定性成果,但是根本上中国经济的问题还是总需求不足。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这是今年乃至明年,今后很长时间经济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典型的通货膨胀应当是需求拉动,我们又处在需求不足的状况,我觉得这几个因素会有利地约束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然,通货膨胀也会有一些因素导致,是风险所在。比如输入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现在经济全球化,它瞬间就会导致国内产生问题,这一点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2009-11-12 09:19:14
姚景源:
但是我想就世界经济大宗原材料价格来讲,我认为总体状况是,世界经济现在虽然在复苏,但是它复苏的过程肯定是缓慢曲折的过程,比如现在还剩两个月乃至明年,不会在世界经济当中出现由于旺盛的需求而导致大宗原材料产品价格暴涨。可能会有投机性原因,但是投机性原因是短期的,不会在一个长时间左右整个世界经济局面。这是第一,输入型风险有,但是如果看整个世界经济,由于世界经济过早过快复苏会产生旺盛需求,进而拉动大宗产品价格,这个可能性不大。当然,短期波动会有,投机性因素。油价前段时间大家都说,油价上来了,有人又炒作,要过一百、两百美元,这两天正在往下降。
2009-11-12 09:20:35
姚景源:
第二,个别产品的短缺。比如2006年猪肉短缺,由于个别产品的短缺导致全局性的问题,这个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来看,从今年的状况看,目前还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比如猪肉,现在加大了扶持农民养猪力度,存栏、出栏状况非常好。粮食一方面丰收,另一方面库存又充裕。猪保持了良好的出栏状况,存栏状况也很好。总体状况来说,个别商品短缺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我们既然知道这一点就要防患于未然。
2009-11-12 09:22:18
姚景源:
第三,流动性。比如M2的增速,新增信贷。现在1—9月,全国新增信贷是86665亿人民币,这个信贷数量确实比较大。我曾经讲过,我要批评信贷发放。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选择科学,你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比如我们要保增长,我认为保增长要有它的成本,为了保增长我们不得不放慢结构调整的步伐。当然今年结构调整也有进步,但毕竟是慢于保增长。你要为了保增长,就必须要放慢结构调整的步伐。
为了保增长,必须要投放相当数量的信贷。为什么?现在情况好了,去年下半年这场危机突如其来,当时上万家企业停产,我在东莞看很多外商老板都跑了。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的状况,上千万农民工被迫回到家里,当时的局面必须要把经济稳定,不能让它往下掉。如果经济下行,不仅是经济,社会都不稳定了。所以第一位的目标一定是保增长,为了保增长就要有一些代价,这是必须要付的成本。就像我们有病似的,有病要吃药,但是吃任何药都有副作用,但不能因为有副作用就不吃药。我们吃药,随着病的好转,我们就可以减少吃药。
2009-11-12 09:24:08
姚景源:
第一,我觉得现在有些网民、有些舆论不要批评这些东西,我们为了保增长必须要付代价,这是正常的,这就叫经济学,经济学就是选择科学。信贷方面还有几个数,我们投放8万6千亿,今年1—9月,企业新增存款4万8千亿,新增存款当中如果和去年同时比,净增3万4千亿。企业利润1—2月份负37.3,企业上哪儿来的这么多存款?我把数字摆出来,你们来分析。这两个数大家不一定清楚,1—9月份全国新增贷款86665亿人民币,但同时企业新增存款4万8千亿,比去年净增3万4千亿。这是第一笔账。
2009-11-12 09:25:16
姚景源:
第二,我们考虑现在流动性问题时还要看到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经济学的经典公式,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货币发行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现在整个社会去年下半年遇到这么大的危机,货币流通速度是减缓的,这种状况下,虽然信贷货币投放量增加了,但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在减缓。我举个例子,过去货币流通速度一年5次,发了一万亿,差不多等于5万亿。现在货币流通速度就一次,发4万亿是过去的4倍,还不到原来整个货币流通量的状况。回过头来我还不主张用这些模型去推导,这个东西太简单,简单的推出通胀不太准。
2009-11-12 09:30:10
姚景源:
我们可以回顾历史。历史上没有单纯的因为流动性问题出现过通货膨胀,它一定要伴随着经济过热,历史上一定是经济过热,再加上货币投放。比如1994年的CPI是24.1%,1994年投资增长率超过60%,所以一定是经济过热再加上货币投放。单一的货币投放速度不会导致这个问题,它是一个综合问题。2006—2008年这几年物价上涨,一个是生猪短缺,供给问题,另外是输入性通胀,还有经济通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情况。
只要我们把整个宏观经济把握在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只有经济平稳,我们才能做第二件事,就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如果我们把保增长更多的思路放在调结构上,经济在平稳增长基础上,我们可以抓调整结构。这个时候我们抓调整结构就不是刻意追求增长速度。第三个问题就是稳定管理和通胀预期。
谢谢各位。
2009-11-12 09:30:31
郑新立:
非常感谢姚景源同志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大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他讲了一个观点,就是用工业增加值10月份的增长速度,以及好多产品实物量的增长,证明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在巩固。第二个观点,他讲到通胀,CPI,还分析了今年1—9月货币的发行。在这个分析中,他用大量数据和事实为我们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忧虑。现在很多同志担心,明年会不会通货膨胀又来了,他的这些数据证明了,至少现在来看,通货膨胀的担心还是不必要的,主要矛盾还是需求不足。我非常赞成姚景源同志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他也提出要保增长,就必然要付出代价。你想保增长,又不想增加贷款,不想付出代价,那是不可能的。姚景源同志的分析非常精辟,数据、信息非常好,非常丰富。再次感谢姚景源同志!
下面请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同志演讲,他讲的题目是《今明两年中国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大家欢迎!
2009-11-12 09:31:20
范剑平: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我对当前形势、明年走势和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我个人的一点建议。我讲三个问题,第一,谈谈经济回升。从全世界来讲都有点超出预期,目前经济回升的态势。第二,想对未来整个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我个人认为这次世界经济复苏可能不像短期数据所显示的那么乐观,应该说前面还有很多难点。第三,讲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注意哪些。
2009-11-12 09:32:03
范剑平: 首先,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前低后高。一季度6.1%,二季度7.9%,三季度8.9%。从10月份的工业数据和发电量的数据来看,四季度我国GDP增长速度在10%左右,应该说和现在的工业和发电量数据大体上可以推出这样的水平,那就是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8%,这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根据现在的走势来看,全年在8.3%左右,应该是可能的。
特别要强调今年的整个经济增长,前三个季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是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是7.3个百分点,其实国内需求投资和消费加起来已经到了11.3个百分点的水平,这就比改革开放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9.8%还高。之所以现在大家仍然感觉到经济并不是很景气,原因就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所以外贸的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前三个季度对GDP的拉动是负的3.6个百分点,而不得不用我们的投资和消费、国内需求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
2009-11-12 09:33:05
范剑平:
在整个经济增长中,还是要看环比的增速,这对判断未来走势更有意义。二季度是这次经济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把当季的环比增速折成年的话,就可以达到16%以上。三季度环比增速下降,折年率以后只有8.7%左右。10月份的工业数据,国家统计局昨天特意公布了环比的测算结果,9月份和8月份相比,9月份的环比增长是1.1%,但是10月份和9月份相比,环比增长只有0.8%。受去年基数因素的增长,同比看起来越来越高,但是从环比来看,二季度最高,其实三季度都在逐步的放缓。由于去年基数的原因,再加上今年企稳向好的势头得到巩固,两点结合在一起,同比增速不断提高的势头就不用担心了。假如GDP增长速度到了10%,甚至以上,很多人又担心是不是过热了,完全没有这个担心的必要,还要更多从环比增速来看。
2009-11-12 09:35:13
范剑平: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三季度的情况,不仅是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世界各国三季度的数据也非常漂亮。去年从二、三季度,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先后出现比较明显的负增长,这次出现至少四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属于经济学典型的经济衰退。还有三大GDP都开始出现环比正增长,特别是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三季度高达3.5%,大大好于市场预期。但是如何看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回升超出预期的现象,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我们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回升,我们不能光看GDP,还要把GDP分出来看,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它的回升。
2009-11-12 09:37:54
范剑平:
从全球来看,共同的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以后出台的刺激政策。这次大家都认为,这次的衰退是60年来史无前例的,所以出台的政策力度也是史无前例的。这么大的经济刺激,到三季度陆续开始见效,应该说史无前例的刺激力度是经济回升的最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以外,从三季度开始,企业开始回补库存也逐步成为经济回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库存化,库存调整在经济波动中,尤其在短期波动中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可能有很多人认为企业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东西卖不出去,企业的库存就大了;经济好的时候,企业的东西好卖,所以库存就小。恰恰相反,企业库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主动管理的结果。
2009-11-12 09:39:13
范剑平:
从各国的经济数据证明,一般在经济上升期,尤其在经济繁荣期,那个时候往往也是价格的上涨阶段,甚至是加速上涨阶段,所以企业在这一阶段倾向于扩大库存。比如企业库存一般分成两部分,一是产前原材料的库存,二是产后的库存?
从产前的原材料库存来看,如果企业感觉自己所用的原材料未来价格看涨,甚至加速上涨的,企业如果有资金,它会倾向于提前购买,或者增加购买原材料。再加上有很多中间商存货,等待涨价。往往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大家倾向于增加库存的因素会放大市场上一些产品的需求信息,好象让大家感觉到产品销售非常火爆,抢手得很,价格猛涨。实际是因为成千上万家企业都共同增加库存,再加上中间商的行为,它会放大需求的信号,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2009-11-12 09:40:56
范剑平:
产成品库存也是同样,企业保持了多大的库存规模,往往是根据自己在过去几周的销售情况来看。如果自己的产品在经济繁荣期销售很好,它觉得销售的很火爆,就会多存一点货,为了保证各种品种不断档,这样就会增加库存。我国在上一轮经济周期,我们国家企业库存如果从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速来看,应该是在2008年8月达到最高峰,当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幅高达25.8%。但是一旦经济发生逆转,企业无论是产前库存还是产后库存都有一个过程,本身经济一旦逆转,价格下行,企业不会做去增加原材料的库存,中间商也会大量甩货。
如果这时候进一步放大信号,好象觉得什么都卖不出去,价格进一步下跌,搞得很恐慌。实际库存化的过程就会放大这些信号,产成品的库存也会使企业感觉到由于自己的销售不畅,要压缩产成品库存,有的企业就会减产,甚至停产来解决自己的产成品库存。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2月表现出的发电量增长,很多企业表现各种产品出现减产的情况,这些都与企业库存有很大关系。
2009-11-12 09:43:33
范剑平:
今年二季度开始,三季度就更加明显,企业就开始回补库存,这个现象在全球都存在。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当经济数据开始逐步向好,企业感觉到经济信心又回来了,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的库存都会增加一点。二是最近企业急急忙忙回补库存,和美元在7、8、9三个月明显持续下行、贬值有关,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涨有关,也就是说开始逐步形成通胀预期。在通胀预期的刺激下,很多企业开始大量购买原材料,担心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这个过程世界各国主要是这三个原因,美国可能更特殊,三季度GDP意外的好,是与美元贬值有很大关系。就是说在美国3.5个百分点的中间,有将近2个百分点是来自于美国的贸易逆差减少所造成的。由于美元贬值,所以美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口减少,造成他们的贸易逆差下降,对GDP形成了两个百分点的正贡献。
这种主要由于进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带来的GDP的增长,就会出现一方面GDP数据非常好看,但另一方面失业率在进一步攀升。10月份美国失业率突破了10%,进一步上升。因为它靠减少进口拉高GDP的情况,就会出现就业的所谓经济增长现象。这对美国来讲,除了刚才讲的三个原因,还有这样一点特殊原因。
2009-11-12 09:47:27
范剑平:
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全面回升,尽管短期数据非常好,但是这样的势头能否持续,一个是正确的刺激政策是不是可以长期持续,另外企业回补库存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大家也都知道,至少在刚刚结束的G20财长会议上,各国政府的财长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刺激政策虽然现在暂时不用退出,但是大家也都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持这样的力度就行了。谁都知道依靠政府短期政策刺激带来的经济回升,伴随着将来政府一个是刺激政策本身不再有新的增量的加大,另外将来适当时机还要退出,所以由它所带来的经济回升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回补库存,我们说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经济学上一般研究的最短的周期叫基钦周期,基钦周期的调整就是库存调整。在基钦周期,大家一般认为差不多就是三年左右,其中一半是上升期,一半是下降期。如果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经历了基钦周期的去库存化,连续几个季度经济下滑,三季度又开始基钦周期回补库存带来经济回升,但是企业回补库存如果说基钦周期所造成的经济上升,一般来讲也就是四个季度,也就是企业回补库存的过程差不多四个季度。所以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数据还是比较好看的。如果政府的政策好,在明年上半年之前没有明显的退出动作,而回补库存会刺激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短期来看回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2009-11-12 09:48:32
范剑平:
一旦企业完成了库存回补以后,如果要将经济由回升推向复苏,可能还需要新的力量。我们特别要强调,经济回升和经济复苏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经济回升,但是我们不认为世界上出现的现象已经可以叫它“经济复苏”。实际上在我国官方最近所使用的词始终都是讲“企稳回升”的情况,或者“经济回升”的基础,或者“回升向好的势头”,基本上没有用“复苏”这个词来描述当前经济的走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回升”和“经济复苏”两者有联系,但是又有区别。我们说什么叫复苏,在经济学上,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投入,这就是经济复苏的最重要的概念。
我们说经济回升可以是政府投资拉动,但是经济复苏必须要企业投资。这是经济回升和经济复苏的不同点。当前的经济回升在很多国家主要是靠政府的刺激政策,或者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的,所以只能叫经济回升,不能叫经济复苏。第二,企业的投资如果只是投在回补库存上,而不是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那也不能叫经济复苏,只是经济回升。所以我们说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一定是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固定设备更新投资。
2009-11-12 09:50:21
范剑平:
展望未来,企业什么时候有望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从过去的历史经济周期来看,当世界经济经历一次大衰退以后,世界经济要走上坚实的复苏之路并不是靠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其实决定性因素还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带来的新一轮投资增长点、经济增长点逐渐明朗,企业才会对固定设备更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而这次恰恰全世界科技革命并没有重大科技成果突破。
2009-11-12 09:51:26
范剑平:
目前我们讲的很多新兴产业,什么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工程、航天技术等等,现在可以讲很多未来的新兴产业,但是所有这些新兴产业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讲,现在都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酝酿期。这些成果无论从成本,还是从效益来看,都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因此它们还没有能够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投入。所以从酝酿期到大规模投入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新兴产业投资增长不明朗的背景下,全世界要实现经济复苏,应该说未来的道路将是非常曲折和艰难的,需要做很多工作,培育新兴产业,推进科技革命尽快取得重大突破,能够使全世界未来新一轮新兴产业的增长点逐步明朗化。
2009-11-12 09:52:26
范剑平: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马上要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对未来新能源产业会创造一些政策性的条件。比如现在新能源从成本来讲远远不如传统能源,怎么让新能源科技大家愿意持续投资,因为新能源搞了二十多年,为什么到现在迟迟不能取得重大突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能源,尤其是石油价格周期性波动非常大。每次价格高的时候,大家就愿意投;油价一跌,大家就不愿意投。为了让大家持续的愿意投资,将来很可能有类似碳税的,就是给传统能源加上政策成本,使得将来使用传统能源的成本和使用新能源的成本大体相当,这样新能源就会获得比较好的投资政策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望将来新能源取得新突破,以至于人类成功的攻克能源经济的束缚,也许这次科技革命取得成功一次,人类在两三百年内不用再为能源发愁了。前景很光明,但是短期来看远水解不了近渴。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经济从目前来看复苏动力是不足的。要想把经济回升成功的推向经济复苏,我们说一方面要看到整个全球新一轮产业增长点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有大规模的固定设备更新投资热情的情况下,保持一定力度的政府投资是必要的,否则我们保不住8%。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必要的代价,未来我们在保8%的基础上,如果明年、后年对经济增长速度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还想保9%、保10%,而且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保增长速度的话,恐怕就是我们复苏并非必要的代价。
2009-11-12 09:55:39
范剑平:
现在在我们国家可能就有这么一种倾向,因为我们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于是大家就倾铺摊子。2009年到10月份为止,新开工项目增长80%多。这些新开工的项目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规律来讲,它的施工高潮应该在第二、第三年。明年、后年,我国已经开工的项目在建规模和续建规模很大,应该说不用对投资规模有太大的担心。反倒是,如果我们不能适可而止,明年我们还继续的大规模铺新摊子,将来可能就有两个方面对我们造成压力。第一是当我们需要宏观调控政策、扩张性的政策需要退出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因为我们铺的摊子过大,将来骑虎难下,造成退出的麻烦。也就是说,你今天的成绩反而成了将来的麻烦,这种事我们绝对不能干。
第二是现在政府的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积极性很高,大家都愿意上。但是任何政府都是有限制的,你的财力是有限的。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顾财力的限制,而大规模的举债搞固定资产,未来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讲,我们完全可以不用付出那样的代价,政府负债过高,特别是现在政府负债的过程都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进行的,而地方融资平台很多行为现在并不是很规范。短期来看,支持经济增长的功劳很大,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为了支持短期的经济增长,长远来看我们留下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将来处理这些风险的麻烦也很大,这样就更没必要了。
2009-11-12 09:57:00
范剑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应该力争的局面是经济的双稳运行。也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在今年实现8%或更高的速度,明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并不具备科技重大突破,并不具备新兴产业投资增长点很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要承认目前世界局势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把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就定在8%,实际运行结果可能比8%更高一点,这应该是我们现阶段更切合实际的目标。
2009-11-12 09:59:45
范剑平:
如果我们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就定在8%,这个速度与过去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或者说长期潜在增长能力9.8%相比,我们在下方运行的话,明年通胀的风险也不会有。经济总体来讲产能过剩是主要矛盾,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明年CPI的上涨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翘尾因素,全年CPI的水平控制在3%以内,根据我们的测算可能在2.5%左右,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认为,争取经济和物价双稳运行更加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和我们的潜力。
2009-11-12 10:00:37
范剑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对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是在保增长的同时,我们把更多工作的重心放到调结构方面,同时要开始关注通胀预期。我们提出:一是明年更多的是“稳增长”比“保增长”的提法更符合2010年的实际。因为保增长含有一点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但是明年国际、国内情况,回升的势头我们应该实现8%,甚至更高的目标,有很多有利条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稳增长就可以。
2009-11-12 10:01:34
范剑平:
这里面主要考虑到明年完全存在两方面的可能性,一方面如果一味强调保增长,以至于我们大铺投资的摊子,我们有可能出现投资的过快增长。如果连续几年投资过快增长,未来还是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防止,比如说经济没问题,短期数据很好,所以我们很快的准备退出,如果政策本身不退出,你保持这个力度,实际政策效率本身是有一个边际递减,就会有一个减落。比如刺激老百姓买车的1.6升政策,即使今年年底你不宣布明年不搞了,即使明年继续延续这个政策,明年恐怕汽车销售增长不一定像今年这么好。任何一个政策都是在实施初期效果最高,慢慢就会有边际效益递减。
2009-11-12 10:02:53
范剑平:
如果我们稳增长,就意味着不能着急的让我们的政策考虑退出的问题。长期退出的前景并不是一路看好的,没有问题的,世界经济现在真不敢说没有二次探底的风险。最近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在各场合也谈到,如果世界经济的回升不能够成功的推向复苏,那么世界经济再次出现二次探底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们觉得首先要稳增长,而稳增长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握好政府投资的节奏和力度。
2009-11-12 10:05:11
范剑平:
我认为,可能2010年还是应该把政府投资的主要精力,第一放在已经开通的项目上,保证4万亿的中央投资按时施工,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对地方搞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已经开工的,也要千方百计的干好,干完。对进一步再铺摊子,我们应该慎重一点,如果不是国民经济所急需的,我们可以缓一缓。同时对政府投资的内容在保民生方面要更加突出。比如地方政府投资很多项目中,保障性住房的进展并不是理想。所以我们说,可能在民生工程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而对于一些周期特别长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可以适当控制一下。
中国在2010年外贸恐怕不可能过热,消费也不可能过热,民间投资也不可能过热,唯一要防的就是政府投资自身会出现过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一点把握好,2010年稳增长的目标就能实现。如果我们把这个管好,我们的货币政策也就好管,财政政策也好管,我们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真正回到适度宽松的区间来运行,我们应该有很好的基础。从政策建议来讲,我就讲2010年关键是要把握好政府自身投资的节奏和能力。谢谢!
2009-11-12 10:06:43
郑新立:
范剑平同志用数量分析方法向我们非常清晰的、科学的分析了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根据他的分析结果提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外贸负拉动3.6个百分点。这个分析对我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驱动力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轮廓。另外,他还提出回升不等于复苏,世界经济二、三季度出现的回升不等于世界经济就出现了复苏,这个观点也是很有意义的。真正的复苏有待于科技进步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来拉动经济增长,光靠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实现回升,是很难保持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第三,他提出明年政策要用稳增长代替保增长,这也是很有见地的,提出要继续保持今年扩大内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投资的过快增长。范剑平同志的分析很有见地。
下面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同志做《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取向》的演讲,大家鼓掌欢迎!
2009-11-12 10:07:38
魏加宁: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与大家交流。前面两位老师讲的都非常好,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成,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去年温家宝总理讲看经济形势要看三天:看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个概括是非常准确的。我个人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在宏观经济判断上有四种倾向:一种是低估了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低估了金融危机本身的严重性,也低估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低估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2009-11-12 10:12:18
魏加宁:
第二种倾向是将中国当前的经济困难统统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其实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泡沫早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到来之前就已经破裂了,在我们对泡沫经济的研究中发现,每次泡沫破裂的时候都会出现需求的萎缩,去年是两个泡沫,一个就是美国的泡沫破裂了,中国的泡沫也破裂了,所以需求就急剧萎缩。
2009-11-12 10:12:58
魏加宁:
第三种倾向是将当前的经济困难统统归罪于宏观调控,认为都是宏观调控惹的祸。而我们认为宏观调控本身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过去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每次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次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个宏观调控本身是必要的。但是宏观调控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调控方式上过于陈旧,项目审批、贷款规模控制等计划时期的政策,另外就是整个调控的时间,节奏上也慢半拍。由于慢了一些,等大家的观点和认识都统一了,各部门一起出手,政策也都到位了的时候,经济也已经出现拐点了,泡沫也开始破裂了。所以在后半节,调控就变成了顺周期调控,加速了经济下滑。
2009-11-12 10:13:23
魏加宁:
第四种倾向是将长期问题短期化。将模式问题、机制问题视为暂时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和短期的,只要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了,中国经济的困难就解决了。所以把希望寄托于世界经济上,没有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本质。
我认为从发展模式上看,过去我国是靠压低各种要素价格取得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一方面福利损失巨大,另外就是不可持续。再一个就是从宏观机制上看,我国实行积极引进外资加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进而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长过快,进而导致了外汇占款的投放过多,进而导致了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又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上涨过快,从而又吸引更多的热钱进入,外面的热钱进入增多,又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进一步加大,这也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应该说不是一个暂时的,而是带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不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好转,我们的问题就能都解决的。
2009-11-12 10:15:09
魏加宁:
下面我谈谈主要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刺激经济政策,一个是4万亿的投资计划,一个是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我个人觉得,由于2008年我们低估了形势,所以2009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过度反应,这是很自然的。我认为政策出台过于密集,出现了超短期化的现象,由于政策的内容太多了,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我认为政府密集出台的政策有几点值得反思。第一、压制了市场调解机制的作用发挥。市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了,新的政策就又出台了。市场调节机制本身是有一个调节的过程的。第二、改变了市场预期,使得市场期待更多、更新的优惠政策,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延迟了投资和消费决策,大家都往后推,期待政府以后出台更新的优惠政策,从而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延迟投资和消费。大家愿意往后推,希望你出台更新的优惠政策。三、出台政策虽然多,但是感觉过于分散,给人一种缺乏灵魂的感觉。第三、出台的政策虽然多,但是感觉过于分散。第四、货币政策问题,贷款问题。
2009-11-12 10:17:41
魏加宁:
贷款增长存在三个问题,一个是增长速度过快,严格的说上半年与其说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如说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另外就是结构不太合理,我们从年初开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上半年的贷款结构明显存在不合理现象,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再也一部分资金流入到了票据市场,在那里空转,企业在那里套取利。更大一部分的资金流向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贷款的集中度也上升了。刚才说到了存款增长很快,实际这就是一些企业的转存,当然很多民营企业贷款是很困难的,这里存在很大的问题。平台贷款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从平台来讲有问题,从银行来讲有问题,从地方政府担保的也有问题,这些问题就导致了贷款的数量非常快。政府投入导致了经济企稳向好,但是经济形势能否持续下去,不是要看政府的投入力度能否坚持,而是要看政府的投资能够带动多少民间的投资,这是最关键的。
2009-11-12 10:21:06
魏加宁:
第三大部分我想谈谈关于明年的经济走势。明年的经济主要威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出口的问题依然比较困难,不容乐观。但是现在很多专家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这方面,对中国经济威胁更主要的是来自国进民退,这对中国经济是非常巨大的威胁。另外一个威胁就是泡沫经济,因为泡沫经济使得搞自主创新的人都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我认为主要的威胁就是这三方面的威胁,更重要的就是要看到后两个方面。
2009-11-12 10:23:18
魏加宁:
中国如果继续实行过度宽松的经济政策的话,就有可能助长泡沫的形成。但是如果过早的收紧货币政策又担心二次探底,所以现在需要政策的转换。国外经验也证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刺激需求政策,要么是导致滞胀,如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要么就是导致泡沫经济,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所以从长期看这个政策可能会导致更不好的结果。我个人认为,2010年应该进行政策的转换,更多的用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代替凯恩斯的政策措施,与其振兴产业不如搞活企业。
2009-11-12 10:24:59
魏加宁:
顺便提一下,日本学者在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就总结了一个观点。80年代后半期,日本讲扩大内需和扩大总需求概念搞混了,扩大内需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的战略,扩大总需求是一个短期的宏观政策,把两者搞混的结果就是日本以为扩大总需求就是在扩大内需,结果就导致了泡沫经济,这是日本人作出的总结。
最后我谈一下关于扩大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一派人是“保增长”派,他们主要担心经济下滑,担心中国经济刹车容易,启动难。另外一派叫做“结构调整”派,经济启稳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到浙江考察的时候提出了要调整过剩产能的问题,国务院也公布了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的重大政策。大家认识到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新的问题就是怎么调呢?是政府亲自关、停、并、转呢,还是政府把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由价值引导企业。
2009-11-12 10:27:38
魏加宁:
我认为现在需要新的思路,需要政策转换。国外的经验也证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政策,要么就是滞胀,像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达10年的滞胀。要么就是泡沫经济,像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所以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刺激需求最后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这是从长期看。
我认为2010年应当进行政策转换,应当更多的用供给学派的政策的主张来代替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也就是说,与其刺激需求,不如改善供给;与其振兴产业,不如搞活企业。这是我的一个观点。另外,我想顺便提一下,日本学者在泡沫经济破裂以后,事后总结时提出一个观点,他在总结日本经济泡沫教训时提出,80年代后半期日本将扩大内需和扩大总需求两个概念搞混了。扩大内需应该是中长期的战略,而扩大总需求是短期的宏观政策,把这两个搞混的结果,日本以为扩大总需求就是在扩大内需,结果就导致了泡沫经济。这是日本人在泡沫经济破裂以后作出的总结。
2009-11-12 10:28:38
魏加宁:
第三派就是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统一起来。几个面都要照顾到。还有一派的观点就是改革派,他们主张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结构调整都需要依靠改革,要以改革为动力。他们比较鲜明的代表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许小年,他觉得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凯恩斯而是邓小平,他觉得更多的要依靠改革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以上是我讲的基本的观点,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2009-11-12 10:31:26
郑新立:
非常感谢魏加宁同志的精彩演讲。他的演讲分析和回顾了近一年来我们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正面作用以及负面的影响,还有怎么改进,他的观点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他提出我们要吸取日本资产泡沫的教训,能够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此要不断改善我们的宏观调控,要通过市场的作用建立经济增长内升型的机制。他的发言很有见地,非常好。今天三位专家的发言准备的内容很丰富,也很精彩。下面我们利用20分钟的时间大家提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讨论。
2009-11-12 10:32:31
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嘉宾:
各位专家好,我是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的。我在发改委做北京市的十二五期间的投资规划。我有两个问题想了解一下,第一,未来十二五期间整个国家GDP的增长水平是多少?过去30年是9.8%高速的增长,从日本和其他国家来看以后显然很难维持这个高速增长。
在十二五期间,GDP的增速会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我看过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一个预测,一般情况下是8.3%,是在2001年到2005,这个预测比较早,最近几年情况显然没有考虑。我想了解,最近在十二五期间总体GDP的增长区间大概是怎样的?
第二个问题讲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因为北京投资和消费基本是各50%。但是最近几年消费在逐渐增长,现在基本是四六开,消费占了将近60%。根据我们的预测,投资在北京的趋势还有加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们都知道今年大概到5000亿规模,这是不可能的。我想知道投资维持什么样的规模能够支撑起增长?主要考虑当期效益和远期投入进去会有后续效益,它考虑到当期和长远效率,投资维持在什么样的比例能够支撑起经济保持比较健康平稳的增长?谢谢。
2009-11-12 10:33:04
郑新立:
你的问题从近期提到中期、长期,请范剑平同志先回答一下。
2009-11-12 10:40:57
范剑平:
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要讲平均的增长速度,我们首先还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仍然属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阶段,任何经济运行也有周期性,但是从现在来看,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十二五时期有可能是一个前低后高,到那个时候科技革命的成果对实体经济来讲可能这些因素在后期更充分的显现出来。
第二,关于投资和消费的问题,可能北京和全国不太一样。从全国来讲,我们讲到中国之所以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阶段,因为在2013年前我国人口红利仍然处于上升时期,劳动适应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2013年继续上升。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大概还有十年时间是维持在高位水平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储蓄率在“十一五”时期仍然是比较高的。
在这么高的储蓄率情况下,我们国家仍然要保持前部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从要更充分的利用国内的资源角度来看。另一个角度仍然要注重投资效率,如果投资效率降低,同样规模的投资可能带来的实际GDP增长、增量它不仅仅取决于投资,还取决于效率。这就是更多的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而政府投资适当的控制一下比例和规模,可能是提高投资效率,从过去经验来看应该是值得重视的路径。像现在这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规模扩大政府投资毕竟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更多的是要看民间投资来支持。
2009-11-12 10:41:13
魏加宁:
关于“十二五”的事情,我觉得十二五可以做三种情景分析。一种情景是中速增长,它的状态是中速增长的状态,条件一个是宏观经济政策不要发生大的失误,另外一个条件是改革上维持现状,不进行全面改革,这样有可能维持中速的经济增长。第二种情景,不进行大的改革,维持现状,但是宏观经济政策又出现了失误,那么就会出现低速增长,甚至有可能在个别时间爆发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等情况。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地方平台的事情,实际上现在等于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两颗手榴弹往一起捆,这个危险就比较大了。这是最坏的一种情景。第三种情景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发生大失误,能够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改革全面推进,这样的话中国经济就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高速增长。这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根据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当中我们发现,每一次改革形势大好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就会迅速升温,从80年代起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改革形势好,经济很快升温,甚至到过热的局面。所以我们认为有三种条件的搭配组合,它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景。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2009-11-12 10:43:24
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赵磊:
我是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提到未来宏观调控的取向,我想问一下我们的难点在什么地方?第二,提到将来回升不等于复苏,复苏重点在于如何找到新兴产业的投资。现在国家出现了一些能源,像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一方面我们要求新的投资能够持续,另一方面出现了产能过剩,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谢谢。
2009-11-12 10:47:13
范剑平:
在宏观调控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我们至少要要求现在实行的政策不能为了短期的增长,而在将来长期找麻烦。应该是短期政策更好的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这可能是未来我们在宏观调控中更加需要注意的,因为它毕竟和经济当时大幅下滑时采取的措施不完全一样。关于现在出现的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现象,主要还是阶段性的现象。
所谓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严格讲起来还是结构性的过剩。主要是国内的一些企业现在在新能源的投资方面仍然不愿意往核心技术研发上进行投资,而一味地想直接把外国的风机买来,我装几个叶片就号称自己是新能源的投资。像这种急功近利的,从后部搞起的投资一下搞出八十多个风电整机厂,这种一哄而上的投资首先违背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节约式发展。
另外由过去主要靠大规模引进,而我们现在要提倡自主创新,与这种政策取向相违背。当然在风电和新能源上投多少,如果真正是在进行自主研发,这种投资在中国肯定不会过剩。所以现在所谓的过剩,是指那种简单的把人家的核心技术、核心设备买来,外面装一个壳,准备以此发大财的,这样的简单的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的问题是研发投资严重不足。
2009-11-12 10:48:05
魏加宁:
关于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难点,我刚才提到过,现在是两难的境地。继续坚持有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过早退出又怕二次探底,实际是两难的境地,所以需要政策转换。第二,关于新兴产业的所谓产能过剩的矛盾。从几个角度要入手,一是从能源需求的角度来看。比如交通是一大块,如果我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电动汽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交通方式如果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就可以电力化。能源需求电力化以后,能源供给就可以多样化。能源供给方面我赞成范主任讲的,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我们需要作出努力。
现在还有一个事情,现在所谓表面过剩有体制的问题,实际上有电力管理体制的问题,有定价机制的问题,以及供电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这个产能过剩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2009-11-12 10:48:26
现场嘉宾:
第一个问题,你刚才提到稳增长,调结构的问题,稳增长是我们当时的目标,比如在防通胀和调结构里,哪个效率更高?另外,防通胀是指房价的通胀还是资产的通胀?去年还提到了保民生的问题,为什么这次没有提民生的问题?
再问魏加宁老师,你刚才提到几个政策选项,包括调结构,目前风险问题。您倾向哪个方向?谢谢。
2009-11-12 10:51:00
范剑平:
任何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都是根据宏观经济的形势、变化随时发生变化的。但是我认为在中国现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上,这恐怕仍然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现在当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好势头时,我们应该可以腾出更大的精力,把调结构应该完成的任务好好抓一抓。最近也要出台对九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和投资方面的有关政策,银监会有关文件都含有这样的意味。当然,在调结构方面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工作要做。
至于说到通胀预期问题,我非常同意姚景源的看法,当前没有通胀,但是已经有了通胀预期。这恐怕不光是中国一个国家,如果将来世界各国能够协调,在最适当的时机让国家的政策逐步的退出,也可能让通货膨胀停止,而不会发生真正的、严重的、恶化的通货膨胀,有预期未必将来就会变成很严重的通胀,关键是我们要把握好。为了使将来进退自如,我们在稳增长方面从现在就应该考虑没有必要的代价避免付出,为未来我们能够自如的退出创造有利条件。在中国可能要管理通胀预期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的问题,也包括我们的投资政策,甚至包括整个宏观调控政策都需要为之作出努力。
2009-11-12 10:51:41
魏加宁:
很明显,我很倾向于第四种观点,改革派。我认为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调结构,都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比如扩大内需,我们涉及到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所以我曾经提出来像铁路垄断体制改革应该提上日程,让民间资本能够进入。调结构也是这样,靠政府自己说哪个行业过热,就把它关停并转;还是说靠市场。如果靠市场,也就需要通过改革价格的形成机制,然后把价格理顺,让价格信号引导企业调结构。无论从扩大内需还是从调结构来讲,都需要依靠改革。所以我主张要加强改革的作用,这是我的观点。
2009-11-12 10:53:12
记者:
刚才几位提问者都是从国内的角度向专家提出问题,我下面想从国际角度提几个问题。首先,范老师在演讲当中说到世界主要几个经济体的形势,主要形势是回升,但是没有复苏。我想问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有哪些?目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是否有利?谢谢。
2009-11-12 10:55:37
范剑平:
中国和国际经济的关系,可能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大家的很多看法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常常把国际看作是一个环境,而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遭受这么大的影响,现在越来越能够看到我们是世界经济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外围环境那么简单,和我们的联系非常大。过去大家可能更多的看到的是外贸,经常用外贸依存度来看我们和国际经济的关系,这次外贸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迄今为止,我国外贸未来的复苏是非常艰难的。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各国尽管都讲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但实际围绕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台之密集,尤其是9月份以后这段时间,当各国经济开始出现回升以后,反而使世界各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围堵,是政策出台最密集的时候。认为国外经济回升了,我们的出口就可以明显好转,恐怕没那么简单。
2009-11-12 10:56:00
范剑平: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汇率既没有在初期出现像其他国家的大幅贬值,最近很多国家又恢复升值,我们的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在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最近几个月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假设国际上给我们人民币升值的很大压力,未来人民币还有升值的压力的话,我们的外贸回升可能会压力更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外贸的角度来看,国际环境并不是非常有利的。至少我认为2010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规模,尤其是出口规模要想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都很难,难以超越2008年的水平。所以2010年我们的外贸恐怕不乐观。
2009-11-12 10:56:31
范剑平:
另外就是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除了外贸还有很多渠道,一个就是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国际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期。很多企业认为我们是搞实体经济的,对虚拟经济的波动过去没有太重视,这次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热钱的进进出出,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使得我们很多企业的实体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难以进行,那种亏损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企业经营不善,而是原材料大幅度波动。因为按照长期协议价,大量的高价原材料还在不断进口进来,按照协议还得收,但另一方面你的产品销售大幅下跌,就出现小麦比面包还贵的现象,使我们的很多企业出现巨亏。
在未来,像中国这样主要是制造业,而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在虚拟经济中更占有优势,他们在虚拟经济中的兴风作浪对我们搞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可能要重新来认识这些问题。
2009-11-12 10:57:45
范剑平:
还有现在来看,国际热钱的进进出出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难度也在加大。现在的标准说法叫“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有的时候往往并不是我国货币当局就完全能够控制住货币的局面。因为因为一个国家的货币投放一个是信贷,一个是外汇债款。当外汇债款渠道热钱流入过多,即使把国内的信贷控制的很紧很死,把国内企业弄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全社会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仍然可能会存在。而事实上,我们还不能完全被国际热钱牵着鼻子走,还必须要保持国内实体经济正常的资金需求,同时还要和国际热钱周旋。所以这对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
总之一句话,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要用新的视角来认识,不简单的只是我们的外部环境,实际上我们已经深深的和世界其它经济体相互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我国的宏观调控,还是我们企业的经营,更多的要用国际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2009-11-12 10:59:24
现场嘉宾:
我想问一下魏老师,为什么说国进民退是一种威胁?科学的国进民退是什么?您理解的国进民退是什么?现实的国进民退是什么?谢谢。
2009-11-12 11:00:01
魏加宁:
从历史上看,我们从公私合营开始,一步一步走到国有经济占到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最后把民营经济排除出去,最后走上计划经济,结果是短缺经济,大家什么东西都买不到,买什么都要排队,这是历史的教训。现在国有企业应该在什么地方?按照现在正统的说法,是要收缩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但事实上大量的国企仍然在竞争性领域,大量的国有企业在与民争利。比如酒店行业,国有资产在酒店行业占到50%以上,有必要吗?民营企业为什么不好呢?反过来说,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现在非常担心这一轮的刺激经济的结果,大量的央企在拿地,当地王,回过头搞酒店、饭店,他们可以不计成本,且又可以拿到政府的大客户,民营企业竞争得过吗?类似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的国有企业不是在向国民经济命脉收缩,而是在向竞争性领域进军。
2009-11-12 11:00:19
魏加宁:
第二,即使按照现在的说法要收缩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这个提法也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发展民营企业?因为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你把效率不高的国有企业收缩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国有经济是更安全的,还是更不安全了?好比一个运动员四肢发达,看着身体非常健康,但是关键部位心血管有问题,血流不畅,你说他能够成为好运动员吗?
2009-11-12 11:02:46
魏加宁:
所以按照正统的说法,收缩到国民经济命脉领域,这里面也潜伏着问题。还是应当按已故经济学家董辅礽先生所说的,国有企业就应该收缩到公益事业。它所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社会公平,国有企业应该在这些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做到,而是倒着走。十年前提出往重点领域收缩,现在不但没有收缩,反而还往竞争领域走,这样将给中国经济未来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搞不好有一天我们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2009-11-12 11:03:11
郑新立:
今天上午我们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同时大家非常踊跃地提出了很多问题,专家们都做了很好的回答。今天上午的话题是当前最重要的话题,因为接近年底,党中央、国务院都在思考明年的大政方针政策,所以我们的讨论非常重要。我们的好意见、好建议将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来。
经济每月谈已经是第五期了,感谢同志们的积极参与,我们办的水平越来越高,讨论的越来越深入,希望我们的每月谈能够继续办下去。大家对怎么办好每月谈,包括每个月讨论的议题,请哪些专家也请大家提出建议,报到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部。我们共同努力,把经济每月谈办好。从下个月开始,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经济频道也将参与,现场录制,有可能的话把最精彩的演讲和问答在电视里播放,以扩大我们的影响。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9-11-12 11:04:04
同志们早上好!今天是入冬以来第三场大雪,路上泥泞,很不好走,与会的同志这么踊跃地参加经济每月谈,使我们会议组织者非常感动。今天的话题是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和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围绕这个议题,我们请来了三位长期跟踪经济形势,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的同志,而且他们三个人年富力强,现在正是出成果的时候,三位同志现在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一位是姚景源同志,大家都很熟悉,经常在媒体上与大家见面,掌握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在掌握经济信息上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第二位是信息中心的范剑平同志,也是长期跟踪经济形势,特别是在消费经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第三位是魏加宁同志,在发展中心主要是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经常有非常重要的观点提出来。所以我相信这三位同志今天的演讲以及演讲之后与大家的交流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首先请三位系统地讲讲自己的观点,剩下的时间与大家进行充分交流,大家听完之后认真思考,提出一些问题,与三位专家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同志发表演讲,大家欢迎!
2009-11-12 09:00:37
姚景源:
郑主任是我的首长、学长、兄长,他是我的老领导。昨天上午我们已经把10月份的基本数据做了发布,大家都知道了,工业16.1%的增长速度,投资是33.1%,消费如果扣掉价格因素是17.7%,总体状况包括物价CPI同比是负0.5%,唯一没有猜到的是环比负0.1%。在理解、解读这些数据时,我着重谈两点。一个是工业,一个是价格。
2009-11-12 09:00:51
姚景源:
为什么要谈工业?我曾经讲过,中国经济关键要看工业,因为工业左右全局。工业往上走,整个经济往上走,工业往下走,整个经济就往下走。大家更多的应该看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什么是规模以上?现在划线到产值500万以上,这个数据主要囊括了中国最主要的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从工业的情况来看,大家知道这场危机冲击我们的出口,导致出口受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首先表现为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去年第一季度16.4%,二季度15.9%,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当月是8.2%,去年11月份5.4%,今年1、2月份3.8%,这是多年来的最低点。
2009-11-12 09:03:50
姚景源:
正是在去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而且去年下半年开始,应该说国务院每个星期都有政策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的判断形势,果断采取措施之后,中国体现在工业上方面,今年1、2月份是3.8%,3月份是8.3%,4月份7.3%,5月—10月的状况,8月份12.3%,9月份13.9%,10月份16.1%。我为什么今天要讲16.1%,你要把它划一条横线拉过去,相当于去年一季度16.4%的水平。看中国工业发展的曲线,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是4个月,就是去年11月、12月,今年1月、2月。
从中国工业的走势来看整个中国经济。大家都还记得年初经济学家们曾经争论,说中国经济今年究竟是V型走势、U型走势,还是W型走势,还有人提出L型走势。到现在,我们只剩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看全年的数据,中国经济实现的还是V型的反转,这应该是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够战胜这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应该归功于一揽子方针,归功于我们万众一心所战胜的困难。从整个工业的走势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一个继续的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的基本阶段。而且还要看到,回升向好的基础在进一步巩固。这是一个基本面。
2009-11-12 09:05:10
姚景源:
另一方面,我看到16.1%的时候,我想来想去,觉得有一个事情要跟大家讲清楚,16.1%已经相当于去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说中国经济现在又过快了?这是一个问题。看16.1%应该这么看?第一,16.1%这一点没有问题。我们可以从日均水平看,比如现在是39个大类,全面增长,整个工业是39个大类,其中大行业是全面增长,10月份比9月份加速增长的有28类。从产品产量上看,现在重点监控494种重要产品,其中80%的产品产量都在加快增长。比如大家很关心的钢铁、原煤、汽车、发电量、用电量,这些都有数据支撑,整个16.1%的增长的数据是匹配的。
从地区来看,我们在31个省市区当中,26个地区的工业增速在加快。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经济大省的经济增速10月比9月份明显加快。山东10月比9月工业增长速度加快了4.0%,上海工业增速今年10月比9月加快了3.1个百分点,浙江加快了2.5个百分点,江苏加快了1.9个百分点,福建加快了1.6个百分点,广东加快了0.7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从行业上还是产品产量,还是区域上,都支撑和表明整个工业状况现在正处在企稳回升、企稳向好、增速加快的阶段。
2009-11-12 09:06:16
姚景源:
那么我要讲一个问题。16.1%的速度虽然和去年一季度大体相当,但是问题一定要看到,现在10月份的速度是在去年低基数状态下,去年10月份是8.2%,因为这是同比数字,所以我的统计难度在于社会上不太理解同比的意义。我要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清楚,现在是16.1%的增速,之所以这么高是和去年10月份比。而去年10月份正是我们遭受金融危机比较大的时候,当月是8.2%。
我今天讲这个事的意义在于,恐怕明年后两个月,包括明年上半年的情况都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去年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半年经济在持续下行,到年底下行更厉害,四季度又是谷底,所以同比数据会高。一方面要看到整个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的基数低。16.1%且不可盲目乐观。
2009-11-12 09:07:18
姚景源:
还有一个好消息。从企业的利润角度上,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是受冲击很大的,今年一、二月份时,全国企业利润是负37.3%,现在从7月份开始出现转折,7—9月现在都是由负转正。前9个月,我们在39个大行业当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长,其中9月份当月有34个行业利润在增长。目前企业利润的状况是9月当月全国22个地区是24.8%。从现在来看,整个工业是最值得我们加以把握的,因为工业统筹全局,而工业能够在10月份达到16.1%,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于去年1季度,所以应当说它标明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过去了,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在进一步得到巩固,它也表明明年整个经济增长的走向。当然,你一定还要看到整个数是同比,由于去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10月份仅仅是8.2%,我们现在在一个低基数上有的这样的成绩,所以且不可盲目乐观。这是我要谈的第一点。
2009-11-12 09:10:10
姚景源:
第二点,我来谈物价。物价主要谈CPI,社会上普遍预计,包括各位在内,大家都预计CPI10月份降幅会进一步收窄。我看到各单位的预测,大概10月份的CPI是负0.3%—0.7%之间,但是实际是负0.5%,应当说和社会预计是一致的。CPI一方面看它是负值,但是下降的幅度在收窄。第二,大家没预测到的就是环比是负0.1%,因为8月份比7月份的环比是正0.5%,9月比8月环比是正0.4%,连续两个月的环比CPI出现正值,是我们很多人对通货膨胀预期,对物价走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析依据。但是10月份是环比负0.1%,多数人没有预测到,多数人认为还是正的,环比进一步出现正值。
2009-11-12 09:11:17
姚景源:
为什么环比出现负0.1,也就是10月份比9月份的物价水平下降0.1%,下降的主要原因集中在食品,肉禽蛋菜,包括鲜果。这两天的大雪一下,恐怕鲜菜的价格又要上来了,但这是短期波动。我在思索10月份的价格,按道理来讲,10月份有两个节日,一个国庆,一个中秋,这个月份由于两个节日会使大家的消费量增加,从而还会拉动价格,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但是现在来看,10月份的食品、肉、禽、蛋、菜、果的价格是在回落的。什么原因?一是这两年由于猪肉涨价,农产品涨价,导致经济波动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扶持力度,所以今年粮食还是一个好收成。夏天丰收成定局,早稻丰收成定局,秋粮也基本是好收成。前段时间我到黑龙江去看,田间地头看到水稻没有问题,但是大豆减产,大豆现在不计算到粮食中。这样的话,粮价稳定就为整个经济的稳定和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的肉禽蛋的价格还是在回落。
2009-11-12 09:12:28
姚景源:
关于价格走势,我们还剩两个月时间,年底整个同比有可能走到正数,因为基数在逐步降低,到年底可能会转正。但是,整个物价是低位。
2009-11-12 09:13:59
姚景源:
我现在就谈谈关于通胀预期问题,我始终是一个观点,我认为目前无通胀。现在CPI10月份当月负0.5%,1—10月还是负0.1%,全年就剩两个月,这种状态怎么能叫通胀呢?我说过,从CPI的角度来看,食品价格在回落,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在回落,电视机价格在下降。一说电视机,我们两口子就上火,原来的电视是29寸,就能看20几个台,这是十年前的事。后来我爱人买了一个增频器,结果一年不到就坏了,就这样一直换,一致买。后来我们说买一个好电视吧,买一个液晶等离子。最开始我清楚的记得,8年以前我们两个人看等离子是10万块钱,42寸。那个时候买不起,后来等到5年前,我们家买了42寸等离子,3万元。现在一进商场就上火,才几千块钱。电视机降,汽车价格也在降。CPI当中就是服装涨,原来都认为服装降,这个行业受冲击大,但是10月份服装涨了,可能和换季有关系。
2009-11-12 09:14:42
姚景源:
关于通胀问题,我认为2009年没有通胀,这一点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但是现在确实有预期,现在的预期还弄得挺强烈。我觉得分析通胀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任何通胀都是货币现象、货币原因,就从货币当中推导出通胀预期、通胀风险。我主张认真把它摆出来,摆出有哪些因素抑制通胀,另一方面有哪些因素导致通胀风险,然后再进行分析。
2009-11-12 09:17:54
姚景源:
我认为现在抑制通胀的因素,第一就是农业的稳定,粮食生产的稳定。农业的稳定、粮食生产的稳定,或者粮价稳就是百价稳,就会为价格稳定奠定好基础,连续六年的粮食丰收为中国价格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产能过剩。大家知道产能过剩是经济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突出问题,你说什么东西少。比如钢铁,现在是6亿6的产能,在建的还有5800万吨,需求是4亿7左右。在产能过剩状况下,价格工业用地还是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格很难提起。
2009-11-12 09:18:42
姚景源:
第三,经济生活当中最突出的矛盾还是需求不足。尽管我们取得了战胜这场困难的决定性成果,但是根本上中国经济的问题还是总需求不足。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这是今年乃至明年,今后很长时间经济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典型的通货膨胀应当是需求拉动,我们又处在需求不足的状况,我觉得这几个因素会有利地约束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然,通货膨胀也会有一些因素导致,是风险所在。比如输入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现在经济全球化,它瞬间就会导致国内产生问题,这一点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2009-11-12 09:19:14
姚景源:
但是我想就世界经济大宗原材料价格来讲,我认为总体状况是,世界经济现在虽然在复苏,但是它复苏的过程肯定是缓慢曲折的过程,比如现在还剩两个月乃至明年,不会在世界经济当中出现由于旺盛的需求而导致大宗原材料产品价格暴涨。可能会有投机性原因,但是投机性原因是短期的,不会在一个长时间左右整个世界经济局面。这是第一,输入型风险有,但是如果看整个世界经济,由于世界经济过早过快复苏会产生旺盛需求,进而拉动大宗产品价格,这个可能性不大。当然,短期波动会有,投机性因素。油价前段时间大家都说,油价上来了,有人又炒作,要过一百、两百美元,这两天正在往下降。
2009-11-12 09:20:35
姚景源:
第二,个别产品的短缺。比如2006年猪肉短缺,由于个别产品的短缺导致全局性的问题,这个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来看,从今年的状况看,目前还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比如猪肉,现在加大了扶持农民养猪力度,存栏、出栏状况非常好。粮食一方面丰收,另一方面库存又充裕。猪保持了良好的出栏状况,存栏状况也很好。总体状况来说,个别商品短缺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我们既然知道这一点就要防患于未然。
2009-11-12 09:22:18
姚景源:
第三,流动性。比如M2的增速,新增信贷。现在1—9月,全国新增信贷是86665亿人民币,这个信贷数量确实比较大。我曾经讲过,我要批评信贷发放。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选择科学,你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比如我们要保增长,我认为保增长要有它的成本,为了保增长我们不得不放慢结构调整的步伐。当然今年结构调整也有进步,但毕竟是慢于保增长。你要为了保增长,就必须要放慢结构调整的步伐。
为了保增长,必须要投放相当数量的信贷。为什么?现在情况好了,去年下半年这场危机突如其来,当时上万家企业停产,我在东莞看很多外商老板都跑了。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的状况,上千万农民工被迫回到家里,当时的局面必须要把经济稳定,不能让它往下掉。如果经济下行,不仅是经济,社会都不稳定了。所以第一位的目标一定是保增长,为了保增长就要有一些代价,这是必须要付的成本。就像我们有病似的,有病要吃药,但是吃任何药都有副作用,但不能因为有副作用就不吃药。我们吃药,随着病的好转,我们就可以减少吃药。
2009-11-12 09:24:08
姚景源:
第一,我觉得现在有些网民、有些舆论不要批评这些东西,我们为了保增长必须要付代价,这是正常的,这就叫经济学,经济学就是选择科学。信贷方面还有几个数,我们投放8万6千亿,今年1—9月,企业新增存款4万8千亿,新增存款当中如果和去年同时比,净增3万4千亿。企业利润1—2月份负37.3,企业上哪儿来的这么多存款?我把数字摆出来,你们来分析。这两个数大家不一定清楚,1—9月份全国新增贷款86665亿人民币,但同时企业新增存款4万8千亿,比去年净增3万4千亿。这是第一笔账。
2009-11-12 09:25:16
姚景源:
第二,我们考虑现在流动性问题时还要看到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经济学的经典公式,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货币发行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现在整个社会去年下半年遇到这么大的危机,货币流通速度是减缓的,这种状况下,虽然信贷货币投放量增加了,但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在减缓。我举个例子,过去货币流通速度一年5次,发了一万亿,差不多等于5万亿。现在货币流通速度就一次,发4万亿是过去的4倍,还不到原来整个货币流通量的状况。回过头来我还不主张用这些模型去推导,这个东西太简单,简单的推出通胀不太准。
2009-11-12 09:30:10
姚景源:
我们可以回顾历史。历史上没有单纯的因为流动性问题出现过通货膨胀,它一定要伴随着经济过热,历史上一定是经济过热,再加上货币投放。比如1994年的CPI是24.1%,1994年投资增长率超过60%,所以一定是经济过热再加上货币投放。单一的货币投放速度不会导致这个问题,它是一个综合问题。2006—2008年这几年物价上涨,一个是生猪短缺,供给问题,另外是输入性通胀,还有经济通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情况。
只要我们把整个宏观经济把握在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只有经济平稳,我们才能做第二件事,就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如果我们把保增长更多的思路放在调结构上,经济在平稳增长基础上,我们可以抓调整结构。这个时候我们抓调整结构就不是刻意追求增长速度。第三个问题就是稳定管理和通胀预期。
谢谢各位。
2009-11-12 09:30:31
郑新立:
非常感谢姚景源同志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大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他讲了一个观点,就是用工业增加值10月份的增长速度,以及好多产品实物量的增长,证明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在巩固。第二个观点,他讲到通胀,CPI,还分析了今年1—9月货币的发行。在这个分析中,他用大量数据和事实为我们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忧虑。现在很多同志担心,明年会不会通货膨胀又来了,他的这些数据证明了,至少现在来看,通货膨胀的担心还是不必要的,主要矛盾还是需求不足。我非常赞成姚景源同志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他也提出要保增长,就必然要付出代价。你想保增长,又不想增加贷款,不想付出代价,那是不可能的。姚景源同志的分析非常精辟,数据、信息非常好,非常丰富。再次感谢姚景源同志!
下面请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同志演讲,他讲的题目是《今明两年中国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大家欢迎!
2009-11-12 09:31:20
范剑平: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我对当前形势、明年走势和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我个人的一点建议。我讲三个问题,第一,谈谈经济回升。从全世界来讲都有点超出预期,目前经济回升的态势。第二,想对未来整个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我个人认为这次世界经济复苏可能不像短期数据所显示的那么乐观,应该说前面还有很多难点。第三,讲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注意哪些。
2009-11-12 09:32:03
范剑平: 首先,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前低后高。一季度6.1%,二季度7.9%,三季度8.9%。从10月份的工业数据和发电量的数据来看,四季度我国GDP增长速度在10%左右,应该说和现在的工业和发电量数据大体上可以推出这样的水平,那就是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8%,这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根据现在的走势来看,全年在8.3%左右,应该是可能的。
特别要强调今年的整个经济增长,前三个季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是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是7.3个百分点,其实国内需求投资和消费加起来已经到了11.3个百分点的水平,这就比改革开放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9.8%还高。之所以现在大家仍然感觉到经济并不是很景气,原因就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所以外贸的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前三个季度对GDP的拉动是负的3.6个百分点,而不得不用我们的投资和消费、国内需求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
2009-11-12 09:33:05
范剑平:
在整个经济增长中,还是要看环比的增速,这对判断未来走势更有意义。二季度是这次经济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把当季的环比增速折成年的话,就可以达到16%以上。三季度环比增速下降,折年率以后只有8.7%左右。10月份的工业数据,国家统计局昨天特意公布了环比的测算结果,9月份和8月份相比,9月份的环比增长是1.1%,但是10月份和9月份相比,环比增长只有0.8%。受去年基数因素的增长,同比看起来越来越高,但是从环比来看,二季度最高,其实三季度都在逐步的放缓。由于去年基数的原因,再加上今年企稳向好的势头得到巩固,两点结合在一起,同比增速不断提高的势头就不用担心了。假如GDP增长速度到了10%,甚至以上,很多人又担心是不是过热了,完全没有这个担心的必要,还要更多从环比增速来看。
2009-11-12 09:35:13
范剑平: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三季度的情况,不仅是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世界各国三季度的数据也非常漂亮。去年从二、三季度,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先后出现比较明显的负增长,这次出现至少四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属于经济学典型的经济衰退。还有三大GDP都开始出现环比正增长,特别是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三季度高达3.5%,大大好于市场预期。但是如何看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回升超出预期的现象,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我们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回升,我们不能光看GDP,还要把GDP分出来看,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它的回升。
2009-11-12 09:37:54
范剑平:
从全球来看,共同的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以后出台的刺激政策。这次大家都认为,这次的衰退是60年来史无前例的,所以出台的政策力度也是史无前例的。这么大的经济刺激,到三季度陆续开始见效,应该说史无前例的刺激力度是经济回升的最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以外,从三季度开始,企业开始回补库存也逐步成为经济回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库存化,库存调整在经济波动中,尤其在短期波动中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可能有很多人认为企业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东西卖不出去,企业的库存就大了;经济好的时候,企业的东西好卖,所以库存就小。恰恰相反,企业库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主动管理的结果。
2009-11-12 09:39:13
范剑平:
从各国的经济数据证明,一般在经济上升期,尤其在经济繁荣期,那个时候往往也是价格的上涨阶段,甚至是加速上涨阶段,所以企业在这一阶段倾向于扩大库存。比如企业库存一般分成两部分,一是产前原材料的库存,二是产后的库存?
从产前的原材料库存来看,如果企业感觉自己所用的原材料未来价格看涨,甚至加速上涨的,企业如果有资金,它会倾向于提前购买,或者增加购买原材料。再加上有很多中间商存货,等待涨价。往往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大家倾向于增加库存的因素会放大市场上一些产品的需求信息,好象让大家感觉到产品销售非常火爆,抢手得很,价格猛涨。实际是因为成千上万家企业都共同增加库存,再加上中间商的行为,它会放大需求的信号,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2009-11-12 09:40:56
范剑平:
产成品库存也是同样,企业保持了多大的库存规模,往往是根据自己在过去几周的销售情况来看。如果自己的产品在经济繁荣期销售很好,它觉得销售的很火爆,就会多存一点货,为了保证各种品种不断档,这样就会增加库存。我国在上一轮经济周期,我们国家企业库存如果从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速来看,应该是在2008年8月达到最高峰,当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幅高达25.8%。但是一旦经济发生逆转,企业无论是产前库存还是产后库存都有一个过程,本身经济一旦逆转,价格下行,企业不会做去增加原材料的库存,中间商也会大量甩货。
如果这时候进一步放大信号,好象觉得什么都卖不出去,价格进一步下跌,搞得很恐慌。实际库存化的过程就会放大这些信号,产成品的库存也会使企业感觉到由于自己的销售不畅,要压缩产成品库存,有的企业就会减产,甚至停产来解决自己的产成品库存。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2月表现出的发电量增长,很多企业表现各种产品出现减产的情况,这些都与企业库存有很大关系。
2009-11-12 09:43:33
范剑平:
今年二季度开始,三季度就更加明显,企业就开始回补库存,这个现象在全球都存在。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当经济数据开始逐步向好,企业感觉到经济信心又回来了,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的库存都会增加一点。二是最近企业急急忙忙回补库存,和美元在7、8、9三个月明显持续下行、贬值有关,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涨有关,也就是说开始逐步形成通胀预期。在通胀预期的刺激下,很多企业开始大量购买原材料,担心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这个过程世界各国主要是这三个原因,美国可能更特殊,三季度GDP意外的好,是与美元贬值有很大关系。就是说在美国3.5个百分点的中间,有将近2个百分点是来自于美国的贸易逆差减少所造成的。由于美元贬值,所以美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口减少,造成他们的贸易逆差下降,对GDP形成了两个百分点的正贡献。
这种主要由于进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带来的GDP的增长,就会出现一方面GDP数据非常好看,但另一方面失业率在进一步攀升。10月份美国失业率突破了10%,进一步上升。因为它靠减少进口拉高GDP的情况,就会出现就业的所谓经济增长现象。这对美国来讲,除了刚才讲的三个原因,还有这样一点特殊原因。
2009-11-12 09:47:27
范剑平:
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全面回升,尽管短期数据非常好,但是这样的势头能否持续,一个是正确的刺激政策是不是可以长期持续,另外企业回补库存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大家也都知道,至少在刚刚结束的G20财长会议上,各国政府的财长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刺激政策虽然现在暂时不用退出,但是大家也都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持这样的力度就行了。谁都知道依靠政府短期政策刺激带来的经济回升,伴随着将来政府一个是刺激政策本身不再有新的增量的加大,另外将来适当时机还要退出,所以由它所带来的经济回升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回补库存,我们说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经济学上一般研究的最短的周期叫基钦周期,基钦周期的调整就是库存调整。在基钦周期,大家一般认为差不多就是三年左右,其中一半是上升期,一半是下降期。如果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经历了基钦周期的去库存化,连续几个季度经济下滑,三季度又开始基钦周期回补库存带来经济回升,但是企业回补库存如果说基钦周期所造成的经济上升,一般来讲也就是四个季度,也就是企业回补库存的过程差不多四个季度。所以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数据还是比较好看的。如果政府的政策好,在明年上半年之前没有明显的退出动作,而回补库存会刺激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短期来看回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2009-11-12 09:48:32
范剑平:
一旦企业完成了库存回补以后,如果要将经济由回升推向复苏,可能还需要新的力量。我们特别要强调,经济回升和经济复苏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经济回升,但是我们不认为世界上出现的现象已经可以叫它“经济复苏”。实际上在我国官方最近所使用的词始终都是讲“企稳回升”的情况,或者“经济回升”的基础,或者“回升向好的势头”,基本上没有用“复苏”这个词来描述当前经济的走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回升”和“经济复苏”两者有联系,但是又有区别。我们说什么叫复苏,在经济学上,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投入,这就是经济复苏的最重要的概念。
我们说经济回升可以是政府投资拉动,但是经济复苏必须要企业投资。这是经济回升和经济复苏的不同点。当前的经济回升在很多国家主要是靠政府的刺激政策,或者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的,所以只能叫经济回升,不能叫经济复苏。第二,企业的投资如果只是投在回补库存上,而不是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那也不能叫经济复苏,只是经济回升。所以我们说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一定是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固定设备更新投资。
2009-11-12 09:50:21
范剑平:
展望未来,企业什么时候有望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从过去的历史经济周期来看,当世界经济经历一次大衰退以后,世界经济要走上坚实的复苏之路并不是靠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其实决定性因素还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带来的新一轮投资增长点、经济增长点逐渐明朗,企业才会对固定设备更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而这次恰恰全世界科技革命并没有重大科技成果突破。
2009-11-12 09:51:26
范剑平:
目前我们讲的很多新兴产业,什么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工程、航天技术等等,现在可以讲很多未来的新兴产业,但是所有这些新兴产业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讲,现在都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酝酿期。这些成果无论从成本,还是从效益来看,都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因此它们还没有能够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投入。所以从酝酿期到大规模投入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新兴产业投资增长不明朗的背景下,全世界要实现经济复苏,应该说未来的道路将是非常曲折和艰难的,需要做很多工作,培育新兴产业,推进科技革命尽快取得重大突破,能够使全世界未来新一轮新兴产业的增长点逐步明朗化。
2009-11-12 09:52:26
范剑平: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马上要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对未来新能源产业会创造一些政策性的条件。比如现在新能源从成本来讲远远不如传统能源,怎么让新能源科技大家愿意持续投资,因为新能源搞了二十多年,为什么到现在迟迟不能取得重大突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能源,尤其是石油价格周期性波动非常大。每次价格高的时候,大家就愿意投;油价一跌,大家就不愿意投。为了让大家持续的愿意投资,将来很可能有类似碳税的,就是给传统能源加上政策成本,使得将来使用传统能源的成本和使用新能源的成本大体相当,这样新能源就会获得比较好的投资政策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望将来新能源取得新突破,以至于人类成功的攻克能源经济的束缚,也许这次科技革命取得成功一次,人类在两三百年内不用再为能源发愁了。前景很光明,但是短期来看远水解不了近渴。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经济从目前来看复苏动力是不足的。要想把经济回升成功的推向经济复苏,我们说一方面要看到整个全球新一轮产业增长点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有大规模的固定设备更新投资热情的情况下,保持一定力度的政府投资是必要的,否则我们保不住8%。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必要的代价,未来我们在保8%的基础上,如果明年、后年对经济增长速度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还想保9%、保10%,而且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保增长速度的话,恐怕就是我们复苏并非必要的代价。
2009-11-12 09:55:39
范剑平:
现在在我们国家可能就有这么一种倾向,因为我们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于是大家就倾铺摊子。2009年到10月份为止,新开工项目增长80%多。这些新开工的项目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规律来讲,它的施工高潮应该在第二、第三年。明年、后年,我国已经开工的项目在建规模和续建规模很大,应该说不用对投资规模有太大的担心。反倒是,如果我们不能适可而止,明年我们还继续的大规模铺新摊子,将来可能就有两个方面对我们造成压力。第一是当我们需要宏观调控政策、扩张性的政策需要退出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因为我们铺的摊子过大,将来骑虎难下,造成退出的麻烦。也就是说,你今天的成绩反而成了将来的麻烦,这种事我们绝对不能干。
第二是现在政府的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积极性很高,大家都愿意上。但是任何政府都是有限制的,你的财力是有限的。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顾财力的限制,而大规模的举债搞固定资产,未来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讲,我们完全可以不用付出那样的代价,政府负债过高,特别是现在政府负债的过程都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进行的,而地方融资平台很多行为现在并不是很规范。短期来看,支持经济增长的功劳很大,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为了支持短期的经济增长,长远来看我们留下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将来处理这些风险的麻烦也很大,这样就更没必要了。
2009-11-12 09:57:00
范剑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应该力争的局面是经济的双稳运行。也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在今年实现8%或更高的速度,明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并不具备科技重大突破,并不具备新兴产业投资增长点很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要承认目前世界局势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把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就定在8%,实际运行结果可能比8%更高一点,这应该是我们现阶段更切合实际的目标。
2009-11-12 09:59:45
范剑平:
如果我们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就定在8%,这个速度与过去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或者说长期潜在增长能力9.8%相比,我们在下方运行的话,明年通胀的风险也不会有。经济总体来讲产能过剩是主要矛盾,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明年CPI的上涨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翘尾因素,全年CPI的水平控制在3%以内,根据我们的测算可能在2.5%左右,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认为,争取经济和物价双稳运行更加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和我们的潜力。
2009-11-12 10:00:37
范剑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对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是在保增长的同时,我们把更多工作的重心放到调结构方面,同时要开始关注通胀预期。我们提出:一是明年更多的是“稳增长”比“保增长”的提法更符合2010年的实际。因为保增长含有一点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但是明年国际、国内情况,回升的势头我们应该实现8%,甚至更高的目标,有很多有利条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稳增长就可以。
2009-11-12 10:01:34
范剑平:
这里面主要考虑到明年完全存在两方面的可能性,一方面如果一味强调保增长,以至于我们大铺投资的摊子,我们有可能出现投资的过快增长。如果连续几年投资过快增长,未来还是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防止,比如说经济没问题,短期数据很好,所以我们很快的准备退出,如果政策本身不退出,你保持这个力度,实际政策效率本身是有一个边际递减,就会有一个减落。比如刺激老百姓买车的1.6升政策,即使今年年底你不宣布明年不搞了,即使明年继续延续这个政策,明年恐怕汽车销售增长不一定像今年这么好。任何一个政策都是在实施初期效果最高,慢慢就会有边际效益递减。
2009-11-12 10:02:53
范剑平:
如果我们稳增长,就意味着不能着急的让我们的政策考虑退出的问题。长期退出的前景并不是一路看好的,没有问题的,世界经济现在真不敢说没有二次探底的风险。最近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在各场合也谈到,如果世界经济的回升不能够成功的推向复苏,那么世界经济再次出现二次探底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们觉得首先要稳增长,而稳增长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握好政府投资的节奏和力度。
2009-11-12 10:05:11
范剑平:
我认为,可能2010年还是应该把政府投资的主要精力,第一放在已经开通的项目上,保证4万亿的中央投资按时施工,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对地方搞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已经开工的,也要千方百计的干好,干完。对进一步再铺摊子,我们应该慎重一点,如果不是国民经济所急需的,我们可以缓一缓。同时对政府投资的内容在保民生方面要更加突出。比如地方政府投资很多项目中,保障性住房的进展并不是理想。所以我们说,可能在民生工程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而对于一些周期特别长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可以适当控制一下。
中国在2010年外贸恐怕不可能过热,消费也不可能过热,民间投资也不可能过热,唯一要防的就是政府投资自身会出现过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一点把握好,2010年稳增长的目标就能实现。如果我们把这个管好,我们的货币政策也就好管,财政政策也好管,我们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真正回到适度宽松的区间来运行,我们应该有很好的基础。从政策建议来讲,我就讲2010年关键是要把握好政府自身投资的节奏和能力。谢谢!
2009-11-12 10:06:43
郑新立:
范剑平同志用数量分析方法向我们非常清晰的、科学的分析了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根据他的分析结果提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外贸负拉动3.6个百分点。这个分析对我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驱动力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轮廓。另外,他还提出回升不等于复苏,世界经济二、三季度出现的回升不等于世界经济就出现了复苏,这个观点也是很有意义的。真正的复苏有待于科技进步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来拉动经济增长,光靠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实现回升,是很难保持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第三,他提出明年政策要用稳增长代替保增长,这也是很有见地的,提出要继续保持今年扩大内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投资的过快增长。范剑平同志的分析很有见地。
下面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同志做《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取向》的演讲,大家鼓掌欢迎!
2009-11-12 10:07:38
魏加宁: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与大家交流。前面两位老师讲的都非常好,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成,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去年温家宝总理讲看经济形势要看三天:看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个概括是非常准确的。我个人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在宏观经济判断上有四种倾向:一种是低估了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低估了金融危机本身的严重性,也低估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低估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2009-11-12 10:12:18
魏加宁:
第二种倾向是将中国当前的经济困难统统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其实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泡沫早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到来之前就已经破裂了,在我们对泡沫经济的研究中发现,每次泡沫破裂的时候都会出现需求的萎缩,去年是两个泡沫,一个就是美国的泡沫破裂了,中国的泡沫也破裂了,所以需求就急剧萎缩。
2009-11-12 10:12:58
魏加宁:
第三种倾向是将当前的经济困难统统归罪于宏观调控,认为都是宏观调控惹的祸。而我们认为宏观调控本身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过去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每次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次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个宏观调控本身是必要的。但是宏观调控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调控方式上过于陈旧,项目审批、贷款规模控制等计划时期的政策,另外就是整个调控的时间,节奏上也慢半拍。由于慢了一些,等大家的观点和认识都统一了,各部门一起出手,政策也都到位了的时候,经济也已经出现拐点了,泡沫也开始破裂了。所以在后半节,调控就变成了顺周期调控,加速了经济下滑。
2009-11-12 10:13:23
魏加宁:
第四种倾向是将长期问题短期化。将模式问题、机制问题视为暂时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和短期的,只要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了,中国经济的困难就解决了。所以把希望寄托于世界经济上,没有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本质。
我认为从发展模式上看,过去我国是靠压低各种要素价格取得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一方面福利损失巨大,另外就是不可持续。再一个就是从宏观机制上看,我国实行积极引进外资加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进而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长过快,进而导致了外汇占款的投放过多,进而导致了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又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上涨过快,从而又吸引更多的热钱进入,外面的热钱进入增多,又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进一步加大,这也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应该说不是一个暂时的,而是带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不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好转,我们的问题就能都解决的。
2009-11-12 10:15:09
魏加宁:
下面我谈谈主要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刺激经济政策,一个是4万亿的投资计划,一个是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我个人觉得,由于2008年我们低估了形势,所以2009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过度反应,这是很自然的。我认为政策出台过于密集,出现了超短期化的现象,由于政策的内容太多了,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我认为政府密集出台的政策有几点值得反思。第一、压制了市场调解机制的作用发挥。市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了,新的政策就又出台了。市场调节机制本身是有一个调节的过程的。第二、改变了市场预期,使得市场期待更多、更新的优惠政策,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延迟了投资和消费决策,大家都往后推,期待政府以后出台更新的优惠政策,从而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延迟投资和消费。大家愿意往后推,希望你出台更新的优惠政策。三、出台政策虽然多,但是感觉过于分散,给人一种缺乏灵魂的感觉。第三、出台的政策虽然多,但是感觉过于分散。第四、货币政策问题,贷款问题。
2009-11-12 10:17:41
魏加宁:
贷款增长存在三个问题,一个是增长速度过快,严格的说上半年与其说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如说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另外就是结构不太合理,我们从年初开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上半年的贷款结构明显存在不合理现象,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再也一部分资金流入到了票据市场,在那里空转,企业在那里套取利。更大一部分的资金流向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贷款的集中度也上升了。刚才说到了存款增长很快,实际这就是一些企业的转存,当然很多民营企业贷款是很困难的,这里存在很大的问题。平台贷款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从平台来讲有问题,从银行来讲有问题,从地方政府担保的也有问题,这些问题就导致了贷款的数量非常快。政府投入导致了经济企稳向好,但是经济形势能否持续下去,不是要看政府的投入力度能否坚持,而是要看政府的投资能够带动多少民间的投资,这是最关键的。
2009-11-12 10:21:06
魏加宁:
第三大部分我想谈谈关于明年的经济走势。明年的经济主要威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出口的问题依然比较困难,不容乐观。但是现在很多专家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这方面,对中国经济威胁更主要的是来自国进民退,这对中国经济是非常巨大的威胁。另外一个威胁就是泡沫经济,因为泡沫经济使得搞自主创新的人都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我认为主要的威胁就是这三方面的威胁,更重要的就是要看到后两个方面。
2009-11-12 10:23:18
魏加宁:
中国如果继续实行过度宽松的经济政策的话,就有可能助长泡沫的形成。但是如果过早的收紧货币政策又担心二次探底,所以现在需要政策的转换。国外经验也证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刺激需求政策,要么是导致滞胀,如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要么就是导致泡沫经济,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所以从长期看这个政策可能会导致更不好的结果。我个人认为,2010年应该进行政策的转换,更多的用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代替凯恩斯的政策措施,与其振兴产业不如搞活企业。
2009-11-12 10:24:59
魏加宁:
顺便提一下,日本学者在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就总结了一个观点。80年代后半期,日本讲扩大内需和扩大总需求概念搞混了,扩大内需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的战略,扩大总需求是一个短期的宏观政策,把两者搞混的结果就是日本以为扩大总需求就是在扩大内需,结果就导致了泡沫经济,这是日本人作出的总结。
最后我谈一下关于扩大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一派人是“保增长”派,他们主要担心经济下滑,担心中国经济刹车容易,启动难。另外一派叫做“结构调整”派,经济启稳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到浙江考察的时候提出了要调整过剩产能的问题,国务院也公布了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的重大政策。大家认识到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新的问题就是怎么调呢?是政府亲自关、停、并、转呢,还是政府把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由价值引导企业。
2009-11-12 10:27:38
魏加宁:
我认为现在需要新的思路,需要政策转换。国外的经验也证明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政策,要么就是滞胀,像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达10年的滞胀。要么就是泡沫经济,像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所以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刺激需求最后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这是从长期看。
我认为2010年应当进行政策转换,应当更多的用供给学派的政策的主张来代替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也就是说,与其刺激需求,不如改善供给;与其振兴产业,不如搞活企业。这是我的一个观点。另外,我想顺便提一下,日本学者在泡沫经济破裂以后,事后总结时提出一个观点,他在总结日本经济泡沫教训时提出,80年代后半期日本将扩大内需和扩大总需求两个概念搞混了。扩大内需应该是中长期的战略,而扩大总需求是短期的宏观政策,把这两个搞混的结果,日本以为扩大总需求就是在扩大内需,结果就导致了泡沫经济。这是日本人在泡沫经济破裂以后作出的总结。
2009-11-12 10:28:38
魏加宁:
第三派就是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统一起来。几个面都要照顾到。还有一派的观点就是改革派,他们主张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结构调整都需要依靠改革,要以改革为动力。他们比较鲜明的代表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许小年,他觉得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凯恩斯而是邓小平,他觉得更多的要依靠改革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以上是我讲的基本的观点,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2009-11-12 10:31:26
郑新立:
非常感谢魏加宁同志的精彩演讲。他的演讲分析和回顾了近一年来我们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正面作用以及负面的影响,还有怎么改进,他的观点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他提出我们要吸取日本资产泡沫的教训,能够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此要不断改善我们的宏观调控,要通过市场的作用建立经济增长内升型的机制。他的发言很有见地,非常好。今天三位专家的发言准备的内容很丰富,也很精彩。下面我们利用20分钟的时间大家提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讨论。
2009-11-12 10:32:31
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嘉宾:
各位专家好,我是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的。我在发改委做北京市的十二五期间的投资规划。我有两个问题想了解一下,第一,未来十二五期间整个国家GDP的增长水平是多少?过去30年是9.8%高速的增长,从日本和其他国家来看以后显然很难维持这个高速增长。
在十二五期间,GDP的增速会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我看过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一个预测,一般情况下是8.3%,是在2001年到2005,这个预测比较早,最近几年情况显然没有考虑。我想了解,最近在十二五期间总体GDP的增长区间大概是怎样的?
第二个问题讲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因为北京投资和消费基本是各50%。但是最近几年消费在逐渐增长,现在基本是四六开,消费占了将近60%。根据我们的预测,投资在北京的趋势还有加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们都知道今年大概到5000亿规模,这是不可能的。我想知道投资维持什么样的规模能够支撑起增长?主要考虑当期效益和远期投入进去会有后续效益,它考虑到当期和长远效率,投资维持在什么样的比例能够支撑起经济保持比较健康平稳的增长?谢谢。
2009-11-12 10:33:04
郑新立:
你的问题从近期提到中期、长期,请范剑平同志先回答一下。
2009-11-12 10:40:57
范剑平:
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要讲平均的增长速度,我们首先还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仍然属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阶段,任何经济运行也有周期性,但是从现在来看,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十二五时期有可能是一个前低后高,到那个时候科技革命的成果对实体经济来讲可能这些因素在后期更充分的显现出来。
第二,关于投资和消费的问题,可能北京和全国不太一样。从全国来讲,我们讲到中国之所以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阶段,因为在2013年前我国人口红利仍然处于上升时期,劳动适应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2013年继续上升。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大概还有十年时间是维持在高位水平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储蓄率在“十一五”时期仍然是比较高的。
在这么高的储蓄率情况下,我们国家仍然要保持前部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从要更充分的利用国内的资源角度来看。另一个角度仍然要注重投资效率,如果投资效率降低,同样规模的投资可能带来的实际GDP增长、增量它不仅仅取决于投资,还取决于效率。这就是更多的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而政府投资适当的控制一下比例和规模,可能是提高投资效率,从过去经验来看应该是值得重视的路径。像现在这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规模扩大政府投资毕竟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更多的是要看民间投资来支持。
2009-11-12 10:41:13
魏加宁:
关于“十二五”的事情,我觉得十二五可以做三种情景分析。一种情景是中速增长,它的状态是中速增长的状态,条件一个是宏观经济政策不要发生大的失误,另外一个条件是改革上维持现状,不进行全面改革,这样有可能维持中速的经济增长。第二种情景,不进行大的改革,维持现状,但是宏观经济政策又出现了失误,那么就会出现低速增长,甚至有可能在个别时间爆发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等情况。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地方平台的事情,实际上现在等于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两颗手榴弹往一起捆,这个危险就比较大了。这是最坏的一种情景。第三种情景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发生大失误,能够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改革全面推进,这样的话中国经济就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高速增长。这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根据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当中我们发现,每一次改革形势大好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就会迅速升温,从80年代起每次都是这样,只要改革形势好,经济很快升温,甚至到过热的局面。所以我们认为有三种条件的搭配组合,它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景。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2009-11-12 10:43:24
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赵磊:
我是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提到未来宏观调控的取向,我想问一下我们的难点在什么地方?第二,提到将来回升不等于复苏,复苏重点在于如何找到新兴产业的投资。现在国家出现了一些能源,像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一方面我们要求新的投资能够持续,另一方面出现了产能过剩,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谢谢。
2009-11-12 10:47:13
范剑平:
在宏观调控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我们至少要要求现在实行的政策不能为了短期的增长,而在将来长期找麻烦。应该是短期政策更好的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这可能是未来我们在宏观调控中更加需要注意的,因为它毕竟和经济当时大幅下滑时采取的措施不完全一样。关于现在出现的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现象,主要还是阶段性的现象。
所谓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严格讲起来还是结构性的过剩。主要是国内的一些企业现在在新能源的投资方面仍然不愿意往核心技术研发上进行投资,而一味地想直接把外国的风机买来,我装几个叶片就号称自己是新能源的投资。像这种急功近利的,从后部搞起的投资一下搞出八十多个风电整机厂,这种一哄而上的投资首先违背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节约式发展。
另外由过去主要靠大规模引进,而我们现在要提倡自主创新,与这种政策取向相违背。当然在风电和新能源上投多少,如果真正是在进行自主研发,这种投资在中国肯定不会过剩。所以现在所谓的过剩,是指那种简单的把人家的核心技术、核心设备买来,外面装一个壳,准备以此发大财的,这样的简单的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的问题是研发投资严重不足。
2009-11-12 10:48:05
魏加宁:
关于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难点,我刚才提到过,现在是两难的境地。继续坚持有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过早退出又怕二次探底,实际是两难的境地,所以需要政策转换。第二,关于新兴产业的所谓产能过剩的矛盾。从几个角度要入手,一是从能源需求的角度来看。比如交通是一大块,如果我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电动汽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交通方式如果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就可以电力化。能源需求电力化以后,能源供给就可以多样化。能源供给方面我赞成范主任讲的,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我们需要作出努力。
现在还有一个事情,现在所谓表面过剩有体制的问题,实际上有电力管理体制的问题,有定价机制的问题,以及供电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这个产能过剩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2009-11-12 10:48:26
现场嘉宾:
第一个问题,你刚才提到稳增长,调结构的问题,稳增长是我们当时的目标,比如在防通胀和调结构里,哪个效率更高?另外,防通胀是指房价的通胀还是资产的通胀?去年还提到了保民生的问题,为什么这次没有提民生的问题?
再问魏加宁老师,你刚才提到几个政策选项,包括调结构,目前风险问题。您倾向哪个方向?谢谢。
2009-11-12 10:51:00
范剑平:
任何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都是根据宏观经济的形势、变化随时发生变化的。但是我认为在中国现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上,这恐怕仍然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现在当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好势头时,我们应该可以腾出更大的精力,把调结构应该完成的任务好好抓一抓。最近也要出台对九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和投资方面的有关政策,银监会有关文件都含有这样的意味。当然,在调结构方面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工作要做。
至于说到通胀预期问题,我非常同意姚景源的看法,当前没有通胀,但是已经有了通胀预期。这恐怕不光是中国一个国家,如果将来世界各国能够协调,在最适当的时机让国家的政策逐步的退出,也可能让通货膨胀停止,而不会发生真正的、严重的、恶化的通货膨胀,有预期未必将来就会变成很严重的通胀,关键是我们要把握好。为了使将来进退自如,我们在稳增长方面从现在就应该考虑没有必要的代价避免付出,为未来我们能够自如的退出创造有利条件。在中国可能要管理通胀预期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的问题,也包括我们的投资政策,甚至包括整个宏观调控政策都需要为之作出努力。
2009-11-12 10:51:41
魏加宁:
很明显,我很倾向于第四种观点,改革派。我认为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调结构,都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比如扩大内需,我们涉及到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所以我曾经提出来像铁路垄断体制改革应该提上日程,让民间资本能够进入。调结构也是这样,靠政府自己说哪个行业过热,就把它关停并转;还是说靠市场。如果靠市场,也就需要通过改革价格的形成机制,然后把价格理顺,让价格信号引导企业调结构。无论从扩大内需还是从调结构来讲,都需要依靠改革。所以我主张要加强改革的作用,这是我的观点。
2009-11-12 10:53:12
记者:
刚才几位提问者都是从国内的角度向专家提出问题,我下面想从国际角度提几个问题。首先,范老师在演讲当中说到世界主要几个经济体的形势,主要形势是回升,但是没有复苏。我想问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有哪些?目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是否有利?谢谢。
2009-11-12 10:55:37
范剑平:
中国和国际经济的关系,可能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大家的很多看法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常常把国际看作是一个环境,而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遭受这么大的影响,现在越来越能够看到我们是世界经济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外围环境那么简单,和我们的联系非常大。过去大家可能更多的看到的是外贸,经常用外贸依存度来看我们和国际经济的关系,这次外贸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迄今为止,我国外贸未来的复苏是非常艰难的。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各国尽管都讲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但实际围绕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台之密集,尤其是9月份以后这段时间,当各国经济开始出现回升以后,反而使世界各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围堵,是政策出台最密集的时候。认为国外经济回升了,我们的出口就可以明显好转,恐怕没那么简单。
2009-11-12 10:56:00
范剑平: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汇率既没有在初期出现像其他国家的大幅贬值,最近很多国家又恢复升值,我们的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在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最近几个月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假设国际上给我们人民币升值的很大压力,未来人民币还有升值的压力的话,我们的外贸回升可能会压力更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外贸的角度来看,国际环境并不是非常有利的。至少我认为2010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规模,尤其是出口规模要想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都很难,难以超越2008年的水平。所以2010年我们的外贸恐怕不乐观。
2009-11-12 10:56:31
范剑平:
另外就是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除了外贸还有很多渠道,一个就是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国际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期。很多企业认为我们是搞实体经济的,对虚拟经济的波动过去没有太重视,这次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热钱的进进出出,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使得我们很多企业的实体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难以进行,那种亏损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企业经营不善,而是原材料大幅度波动。因为按照长期协议价,大量的高价原材料还在不断进口进来,按照协议还得收,但另一方面你的产品销售大幅下跌,就出现小麦比面包还贵的现象,使我们的很多企业出现巨亏。
在未来,像中国这样主要是制造业,而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在虚拟经济中更占有优势,他们在虚拟经济中的兴风作浪对我们搞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可能要重新来认识这些问题。
2009-11-12 10:57:45
范剑平:
还有现在来看,国际热钱的进进出出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难度也在加大。现在的标准说法叫“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有的时候往往并不是我国货币当局就完全能够控制住货币的局面。因为因为一个国家的货币投放一个是信贷,一个是外汇债款。当外汇债款渠道热钱流入过多,即使把国内的信贷控制的很紧很死,把国内企业弄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全社会流动性过于宽松的局面仍然可能会存在。而事实上,我们还不能完全被国际热钱牵着鼻子走,还必须要保持国内实体经济正常的资金需求,同时还要和国际热钱周旋。所以这对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
总之一句话,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要用新的视角来认识,不简单的只是我们的外部环境,实际上我们已经深深的和世界其它经济体相互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我国的宏观调控,还是我们企业的经营,更多的要用国际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2009-11-12 10:59:24
现场嘉宾:
我想问一下魏老师,为什么说国进民退是一种威胁?科学的国进民退是什么?您理解的国进民退是什么?现实的国进民退是什么?谢谢。
2009-11-12 11:00:01
魏加宁:
从历史上看,我们从公私合营开始,一步一步走到国有经济占到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最后把民营经济排除出去,最后走上计划经济,结果是短缺经济,大家什么东西都买不到,买什么都要排队,这是历史的教训。现在国有企业应该在什么地方?按照现在正统的说法,是要收缩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但事实上大量的国企仍然在竞争性领域,大量的国有企业在与民争利。比如酒店行业,国有资产在酒店行业占到50%以上,有必要吗?民营企业为什么不好呢?反过来说,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现在非常担心这一轮的刺激经济的结果,大量的央企在拿地,当地王,回过头搞酒店、饭店,他们可以不计成本,且又可以拿到政府的大客户,民营企业竞争得过吗?类似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的国有企业不是在向国民经济命脉收缩,而是在向竞争性领域进军。
2009-11-12 11:00:19
魏加宁:
第二,即使按照现在的说法要收缩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这个提法也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发展民营企业?因为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你把效率不高的国有企业收缩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国有经济是更安全的,还是更不安全了?好比一个运动员四肢发达,看着身体非常健康,但是关键部位心血管有问题,血流不畅,你说他能够成为好运动员吗?
2009-11-12 11:02:46
魏加宁:
所以按照正统的说法,收缩到国民经济命脉领域,这里面也潜伏着问题。还是应当按已故经济学家董辅礽先生所说的,国有企业就应该收缩到公益事业。它所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社会公平,国有企业应该在这些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做到,而是倒着走。十年前提出往重点领域收缩,现在不但没有收缩,反而还往竞争领域走,这样将给中国经济未来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搞不好有一天我们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2009-11-12 11:03:11
郑新立:
今天上午我们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同时大家非常踊跃地提出了很多问题,专家们都做了很好的回答。今天上午的话题是当前最重要的话题,因为接近年底,党中央、国务院都在思考明年的大政方针政策,所以我们的讨论非常重要。我们的好意见、好建议将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来。
经济每月谈已经是第五期了,感谢同志们的积极参与,我们办的水平越来越高,讨论的越来越深入,希望我们的每月谈能够继续办下去。大家对怎么办好每月谈,包括每个月讨论的议题,请哪些专家也请大家提出建议,报到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部。我们共同努力,把经济每月谈办好。从下个月开始,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经济频道也将参与,现场录制,有可能的话把最精彩的演讲和问答在电视里播放,以扩大我们的影响。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9-11-12 11:04:04
- 上一篇:2009年世界肺炎日新闻发布会
- 下一篇:中美元首会晤并共同会见记者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