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
2009-10-20 14:00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将于2009年10月20日至21日两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商机与媒体互动”。
[人民网]:主题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商机及媒体互动”论坛,将于2009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敬请关注! [10:47]
[司仪]: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的是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的主论坛。在这里,我们要有请主持人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评论员朱文晖先生主持今天的主论坛。 [10:06]
[ 朱文晖]: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请大家就坐。全球商报经济论坛的主论坛现在正式开始。 [10:11]
[ 朱文晖]:今天第一部分有三位主讲嘉宾,他们分别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先生以及韩国前任科技部部长姜昌熙先生,以及银监会创新部主任李伏安先生。现在请第一位演讲嘉宾: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先生为大家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10:11]
[尹中卿]: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10:19]
[尹中卿]:我想今天借这个机会讲一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的七个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两个机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五个挑战,最后想讲一下我们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三个建议。 [10:19]
[尹中卿]:我们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应该说,大家很形成共识,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是中国遇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去年11月9号,国务院制定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方案,去年12月8号到10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经济方案进行了部署,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这个方案进行了充实、细化,并且批准了这个规划。 [10:19]
[尹中卿]:一年来,我们中国政府主要通过了四项主要的措施来实施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 [10:20]
[尹中卿]:第一,通过大规模的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性减税、家电和农机具下乡、降低房贷利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些政策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10:32]
[尹中卿]:第二,通过完善出口信贷保险和调整出口退税来减缓出口下降的幅度。 [10:32]
[尹中卿]:第三,通过实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等政策,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10:33]
[尹中卿]:第四,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政策来改善民生。 [10:33]
[尹中卿]:通过这些刺激政策,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果从去年第四季度算起,将近一年时间我们迅速扭转了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七个季度下滑的趋势。我们大家知道,去年第四季度,我们下降到6.9%,今年第一季度企稳止跌,达到6.1%,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达到了7.9%,很多专家、国务院很多部门都预测,今年第三季度形势更加转好,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在9%以上,这样,今年全年完成8%是没有悬念的。我们可以说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第一阶段已经初有成效,我们已经初战告捷。在全世界我们率先走出了经济下滑的低谷。 [10:33]
[尹中卿]:这个月的15号、16号,也就是上个星期,四天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与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劳动和社会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六个部门一起分析了前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因为现在国家统计局的指标是要两天以后,也就是22号才能够公布,我这里只能够对我所了解的一些基本的估计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准确的、详细的数字要等两天以后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的为准。 [10:33]
[尹中卿]:我们在分析第三季度的经济形势的时候,大家认为今年前三个季度、九个月时间,中国经济运行有七个特点: [10:34]
[尹中卿]:第一,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逐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可能会超过12%,所以,前九个月工业利润的降幅收窄,企业的效益显著改善。所以我这里有一个统计图表,把今年前三季度的数字与去年全年的做了一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有黑线的这个是去年全年12个月的走势。可以看出来,今年上半年,包括第三季度我们的工业生产逐渐加快。 [10:34]
[尹中卿]:第二,固定资产的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多亿元,同比增长33%以上,增速比去年上半年同期快约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亿多元,也增长了33%以上。所以,我这里也有一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较,包括去年一年和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长,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今年固定资产的投资要远远高于去年。 [10:34]
[尹中卿]:第三,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前三个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万亿以上,同比增长15%以上,比去年上半年同期回落了7个百分点。 [10:34]
[尹中卿]:给大家回顾一下,这是今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国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所采取的四项措施(PPT),从今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初步实现了V型的恢复增长,第三季度已经明显回暖向好。我说的七个特点,一个是工业生产的增长逐渐加快,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统计图表可以看到,这个红线是今年第三季度的,与去年全年相比,我们看出来这个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和趋势,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说作为拉动这种经济增速上升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GDP的增长达到70%以上,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这样可以看出来我们前三季度的投资明显高于2008年的投资速度。 [10:43]
[尹中卿]:我们看这个增长,当然它与2008年相比还是低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趋势看出来,增幅的降幅逐步收窄,并且从2008年前三季度看,它的环比是逐月上升。我们已经从2月份下降11.6%现在明显收窄了几个百分点,已经逐渐向上翘这个尾巴。 [10:44]
[尹中卿]:第四,进出口规模回升幅度逐渐收窄。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5万多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0%,但是比上半年已经减少2个多百分点,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价格,如果扣除价格下降的因素,我们的外贸规模是增加了。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从2009年前三季度,它的升幅逐步收窄。 [10:46]
[尹中卿]:第五,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环比转涨。特别是7月份为拐点,8月份、9月份就转为上涨。所以,可以看得出来,特别是在7月份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已经在回暖。 [10:47]
[尹中卿]:第六,财政收入增幅止跌回升。前三季度全国的财政收入五万多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加更快。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7月下旬完成了交汇,2009年特别是第三季度,我们的财政收入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当然这个增长很多同志也分析,中央财政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一次性的收入,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上缴了他们的石油特别收益金,烟草公司补缴了税后利润,人民银行上缴了部分收入。从7月份、8月份、9月份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一次性收入增加的,地方财政收入实际上税收总额没有多少增加,更多的是非税收入。这是当前财政收入状况。但是总体上我们有关部门还是很有信心完成2009年的财政收支。 [10:47]
[尹中卿]:第七,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大家知道,今年我们的广义货币M2新增贷款5万亿以上,但是今年上半年,特别是包括第三季度,我们的M2一直保持在25%以上,9月份已经达到了29%。我们的狭义货币M1增长近30%,2008年5月以来首次超过了M2的增速,因为在第二季度的时候,M2还是25%,流通性现金增长也很快,同期增长了3个百分点。我们可以看出来,特别是广义货币的新增贷款,这是上半年乃至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但是天量贷款也为未来的通胀预期增加了可能性。所以,很多同志认为,大量的贷款是有数量的,海量的贷款是有边际的,现在我们的前三季度特别是上半年的贷款是天量贷款,既无数,也没有边。 [10:48]
[尹中卿]:从以上七个方面的数据特点看出,应该说,我们的经济已经实现了企稳向好、触底反弹,初步实现了V型的增长,我认为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介绍的第一个情况,中国经济运行的七个特点。 [10:51]
[尹中卿]:第二方面,我想介绍一下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种机遇和挑战。首先介绍两个机遇。我觉得从机遇的角度讲,随着今年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明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很多专家和部门都预测,2010年中国的经济将可实现比今年更高速度的增长。 [10:51]
[尹中卿]:具体的理由就是两条: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在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中长期发展动力依然充足,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之后,随着四万亿投资计划加快实施,预计消费型增值税,结构性减去政策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企业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将逐步提高。所以,明年的投资,中央政府在四万亿里面的1.18万亿,其中明年还要增长5800亿,特别是对民间投资拉动之后,所以,明年的社会投资,很多人预期将会较快增长。特别是加大了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廉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我们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将会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我们的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 [10:51]
[尹中卿]: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有所好转。最近,全球经济正在走出衰退,美国、日本、欧盟三个主要经济体的形势逐步好转。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也有所回暖。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恢复。所以,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球GDP的环比经济体由负转正,所以,布莱克表示,从技术层面看,美国的经济衰退可能已经结束,IBM也表示,全球的经济复苏已经开始,他们也还调高了对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测。 [10:51]
[尹中卿]:所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中国出口降幅可能会逐步缩小,并逐渐从降幅中恢复过来。正是根据这两个机遇判断,今年保8没问题,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比今年的8%更高。 [10:52]
[尹中卿]:从挑战的角度讲,经济回升的势头还不稳固、不平衡。一些拉动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政策可能会递减。所以我们的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五项。 [10:52]
[尹中卿]:第一,扩大内需在短期内仍受到不少制约。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企业亏损面也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的投资和消费能力受到制约。民间投资尚未实质性启动,政府直接投资性规模也受到挑战。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收,促进农业生产稳产增收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由于一些企业生产和经营困难,农民务工收入增幅放缓,现在的消费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刺激,由于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消费环境亟待改善,所以,中国的消费增长难以在现有水平上再有较大的提高。 [10:52]
[尹中卿]:第二,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高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矛盾仍将延续,为中国的中长期发展带来压力。结构不合理和转变发展方式滞后等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能利用率低于正常水平。部分地区存在着盲目建设倾向,也在一些行业出现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即使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盲目建设的倾向。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目标不容乐观。 [10:52]
[尹中卿]:第三,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明年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我们政策调整总体上是减收大于增收,结构性减税政策也会继续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今年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些预测性因素明年没有了,包括我们今年下半年从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烟草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拿出了几千亿,这是明年不可能再有的。但是,今年我们提高了轻纺、机电等产品的出口退税,这种政策明年还会翘很大的一个尾巴。所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明年的财政收入。 [10:52]
[尹中卿]:部分行业和地区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也很缓慢,世界经济复苏也不确定,所以,明年的外贸进出口也难以全面回升。所以,作为关税和相关的一些税收这种增长也很困难。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明年的财政支出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一个是我们今年的投资要维持它的开工和继续建设加剧,不要有半拉子工程,明年的财政赤字不会低于今年。明年的贷款规模也不会比今年低多少。财政支出的刚性很大,特别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加强“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节能减排这些方面都需要花很多钱,包括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我们现在在学校、医院实行了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这种改革都会增加相应的支出,所以,2010年的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我们的财政收支还是面临很大的困难。 [10:53]
[尹中卿]:第四,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突出。现在中国劳动力工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年现在一般每年都需要安排就业的有2.4万人,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来拉动就业,每年只能解决一半,也就是说还有1200万人是没有办法解决就业问题的。还有一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明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同时还增加了500万初中和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学生需要就业,所以明年的就业压力会很大,很多同志估计,城镇登记就业率会从今年的4.3%上升到4.6%以上。养老、医疗、失业、城乡低保等这些都由地方负责,所以,现在各个地方的支付水平差异很大,地方政府也面临着预算约收怎么平衡的问题。所以,都有必要对社会保障进行改革,构建社会安全网。 [10:53]
[尹中卿]:第五,外部的环境依然严峻。现在尽管一些经济体出现了回稳的迹象,但是一些更重要的经济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回升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复苏的进程将会复杂曲折。现在全球范围内信贷市场风险溢价仍高于危险前的水平,一切金融机构还有大量的损失稍微渐进,金融领域的风险因素依然较多。所以,主要经济体的企业开工率依然不足,失业率不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并趋于强化。所以,这些因素都将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构成一定的制约因素。 [10:53]
[尹中卿]:这是我要介绍的第三个情况,就是经济发展不仅有两个机遇,我们也面临着五项制约因素。 [10:54]
[尹中卿]: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整体进入后危机阶段之后,中国后危机阶段怎么过,危机过后怎么走。这都需要我们提前思考,集中研究。 [10:54]
[尹中卿]:我觉得我们这个论坛就是各种思想、想法碰撞、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10:54]
[尹中卿]:我个人认为,中国进入了后危机阶段,或者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怎么走、怎么过。我们在恢复之后,怎么走路子。我觉得有三个大的问题正在我们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这也是制定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乃至制定“十二五”规划需要研究的问题。 [10:54]
[尹中卿]:第一,后危机阶段的战略选择。我们怎么样在反危机、保增长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增长方式。 [10:54]
[尹中卿]:大家知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六年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开,这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从重视、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说,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赖出口,居民消费不足、内需不足的格局。我们要改变过度依赖物质消耗,忽视科技进步,忽视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制度创新的局面。这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并且我们已经开始在逐步实施,但是最近我们在讨论中就有人提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速急速下滑应对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把科学发展观放到了一边,就是我们是不是中断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所以,有人提出来,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速恢复之后,原来这个增速下滑是一个偶然事故还是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经过了30年就此终结呢?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是要恢复并继续维持危机前的高增长的局面呢,还是要以这次经济危机为契机切实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式? 我们在经济企稳回升和全面复苏之后,我们还是在传统经济增长的路径上继续前行呢,还是会步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轨道?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0:55]
[尹中卿]:我个人认为,经济周期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不以人的喜怒而消失,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有利有弊,不仅会打断经济增长上升趋势来造成破坏性影响,而且也具有强制调整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功能。这次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之后遇到的第一次危机,我们应对这样的危机就是兴利除弊,通过周期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能力,提升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的竞争优势。 [10:55]
[尹中卿]:我们要正确理解经济周期调整的必然性,我们在当前政府主导的刺激政策已见成效,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地把前一阶段以反危机、保增长为主要内容目标的短期应对危机的政策转变为以调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为主要目标的宏观政策,千万要防止短期过急应对政策导致经济调整不到位,防止短期政策损害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10:55]
[尹中卿]: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像美国就提出了“绿色在工业化”,我们中国也需要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结构调整作为促增长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结构改革和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发展方式上来,不断增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活力。 [10:55]
[尹中卿]:第二,后危机阶段的政策选择。我们怎么充实、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实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软着陆,以及调整和退出的衔接。 [10:56]
[尹中卿]:我们知道,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成果。但是我们认为,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目标群,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政策包。我们不能够只强调其中的一项,而要把这个作为综合施策的一个办法,要不断增强我们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来推动我们经济从增速中、下滑中恢复,在恢复之后实现科学发展。 [10:56]
[尹中卿]:所以,我们在后危机阶段就需要高度关注、研究、应对金融危机超常规政策的退出策略。中国所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实际上也是我们应对危机的短期之策。在后危机阶段,我们一定要对退出的机制进行调整,实际我们现在已经在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适度的微调、充实、丰富和完善,我认为,现在需要研究它的退出衔接问题,这种临时政策总要有退出的一个时期。 [10:56]
[尹中卿]: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后危机阶段的应对措施,就是怎么驾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实现我们国家从投资大国、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所以,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要把推动我们的投资自高位恢复到正常,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在30%以上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下去也会出问题的。第二,我们要把促进消费由低位提升至高位。现在我们消费率10%,我们增长15%,我们整个40%,这是不够的。第三,我们从出口依赖转为自主。 [10:56]
[朱文晖]:第二位发言的嘉宾是姜昌熙先生,来自韩国的贵宾,他是前任韩国科技部部长。今天他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未来经济的绿色新增长——低碳生活的机遇与挑战”。 [10:57]
[姜昌熙]: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参加本次非常有意义的论坛,这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所主办的。我们都经历过危机,这是在全球发生的,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金融危机。最近几年,我们开始获得经济的增长。我们希望从经济危机当中走出来,特别是看到中国和韩国都是在经济危机中作为先锋,特别是今年韩国政府正式宣布绿色增长的五年计划,这是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新的道路。 [10:57]
[姜昌熙]:绿色发展是什么意思呢?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传统的方式是取一舍一,你成就了一个,同时又摧毁了一个,但是与此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并非对立,而是二者取长补短,相互增效。所以,在我们看来,绿色的增长就意味着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这是它的含义。 [11:00]
[姜昌熙]:首先,创建绿色的技术,开发并且部署。其次,通过投资这些技术,开发出一些政策的工具,改善公众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全球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11:01]
[姜昌熙]: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通过开发和部署经济。其次,通过法规和奖励等必要的政策和手段。第三,通过普及人们的思考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1:01]
[姜昌熙]:为什么韩国要这么努力的工作来实现绿色增长呢?首先,气候变化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在过去100年中,韩国的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其次,韩国能源进口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400亿美元。所以,在国家安全保障方面,韩国的能源是非常脆弱的。第三,韩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出现持续放慢的状态。这些增长从90年代后期以来急剧下降。更加令人忧虑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长。所以从全局来看,韩国好象是掉进了无可逃脱的陷井。换句话来说,我们正处在急风暴雨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而且我们认为这条道路就是绿色增长。 [11:01]
[姜昌熙]:从这个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环境方面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而且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脆弱的。但是我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我们现在处在改变的非常有利的地位,如果你观察一下,审视一下我们所有的分析,我们的实例就是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很小,但是我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导层非常强大,而且他能够领导我们走得更远、更快。但是,我们的弱点却在于我们的产业结构,这是一种能源密集型的产业,而且威胁是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因为绿色增长是一个没有坐标的水域。 [11:01]
[姜昌熙]:我们的绿色增长的策略有哪些构成要素呢? [11:01]
[姜昌熙]:第一点,以李明博总统为代表的强有力的领导层,给我们制定了一个全国的日程表。而且他成立了一个总统绿色增长委员会。这是一个跨部门的机构,以确保绿色增长能够有一个统一的道路和方法。这个委员会不仅制定策略和行动方案,而且还监督并且协调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 [11:02]
[姜昌熙]:第二点,绿色发展的目标已经被整合进整个社会的所有层面。我们与私企委员会,比如企业、金融业、技术专家,我们都有一个合作伙伴关系,而且我们和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正在建立更多的联系。 [11:02]
[姜昌熙]:第三点,在一些相关领域,我们有着诚信的产业基础,比如半导体、IT,还有一些强有力的参与者,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够向绿色产业进行转化。 [11:02]
[姜昌熙]:最后,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即将开始行动,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个行动。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来促进这一计划。 [11:02]
[姜昌熙]:第一,我们已经打下了一个立法的基础,以推动绿色增长的基本法案。在今年年终的时候,它即将成为正式的法案。 [11:03]
[姜昌熙]:第二,我们将继承60年代和80年代经济计划开发的精神,来制定全国的策略和绿色增长的五年实施计划。 [11:03]
[姜昌熙]:第三,我们将持续扩充绿色增长的预算,不仅是为了绿色新政,而且我们将重新引导公众和私营资金导向,使他们更加侧重政策、研发和民间财政。而且我们还给国家制定了一个中期计划,这是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清晰的信号和更大的势头。 [11:03]
[姜昌熙]:低碳的绿色增长已经在今年2月27号由国务总理提交给了国会。现在气候变化的特别委员会正在审议这个基本法,将由国会来讨论,并且颁布本法案。但是我们在积极推动,使得这一立法能够尽快地得到通过。 [11:03]
[姜昌熙]:下面我将谈一谈绿色新政。新政是在今年一月份宣布的,这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一种措施,一共有九个核心的项目和二十个支持性的项目,总价值120亿美金。许多人谈论最多的一个项目是修复四江的一个项目。韩国面临的巨大危险中,第一个就是水资源。为了确保淡水的足够供应并且强化我们的水资源管理,我们要修复四江。我们将预算从120亿增加到160亿美金。 [11:04]
[姜昌熙]:现在来谈一谈我们的绿色增长长期策略。它使得韩国能够系统地追求并且扩展绿色增长的这一理念。我们有三个目标:增加能源的四种能力、创建新增长的动力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发挥国际的领导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策略,我们有十大政策方向,这些方向指出,我们关注韩国这方面的出发点。以此战略为出发点,我们推出了绿色发展五年计划(2009年到2013年)。我们实现这五年计划,韩国政府投入了900亿美元,在这五年当中要把这笔钱部署完毕。预计绿色投入将占韩国年度GDP的2%。 [11:04]
[姜昌熙]:让我解释一下韩国绿色增长国家战略的十大政策导向。 [11:04]
[姜昌熙]:第一,建设低碳社会。通过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目标作为我们的起点。我们要采取专业化的碳循环监控管理政策,比如,公开碳情报指标、节能减排情报系统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碳的循环,也就是减少再利用我们的资源。而且我们还打算加强南北韩的合作,进行更多的绿化活动。 [11:04]
[姜昌熙]:第二,我们将逐渐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改善我们的能源依赖状况,加强我们的自立能力。我们的能源战略核心是保存能源,扩大绿色能源的使用。 [11:04]
[姜昌熙]:目前韩国的能源比经合组织的单位平均高了83%,而且是那些可替换能源和新生能源所占的比例。为了改善目前的能源状态,我们将大力扶助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煤炭气化复合电力等新生能源产业。2020年我们的核能源设施将扩大到32%。 [11:05]
[姜昌熙]:最后,我们将在国外开发能源。 [11:05]
[姜昌熙]:通过这些共同努力,我们将在2050年实现能源自立。而且面对不可回避的气候变化,我们将强化气候适应力,我们将建立气候标准和早期预警系统,而且我们将把焦点放在最薄弱的环节,以有效的应对由气候变化而潜在的负面影响。 [11:05]
[姜昌熙]:为了改进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水资源上。我们通过修复四江计划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通过引进更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以调节干旱期和适应期。 [11:05]
[姜昌熙]:第四,我们将更加强调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将对绿色技术实行奖励和支持,用于它的开发,而且在绿色研发方面,我们将采取战略性和集成式的方式,从技术开发到实用化,我们对各个阶段的技术都进行了反映,同政府和企业学术界建立了增效的协作关系。我们将对废电子产品进行回收。通过开展废物利用,资源再循环,建立低碳、高效率的国家、社会。 [11:05]
[姜昌熙]:我们想把资源的循环利用从2009年的10%提升到2020年的22%。我们将使传统的行业变得生态友好化,这其中包括钢铁、纤维、生物化学和造船。这个措施将涉及到对每一个价值链的环节进行创新,而且在每一个生产和业务的阶段进行持续性的管理。我们将支持并且强化绿色中小企业,向他们提供咨询和融资。 [11:06]
[姜昌熙]:第六,我们将革新我们的经济,使其更加生态友好。我们将强化高科技的产业,比如,广播通讯融合业、生物医学设备业、机器人业,通过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规章制度,并且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我们将加强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比如,医疗保健、教育、内容业,这方面我们将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融资来做到这一点。 [11:06]
[姜昌熙]:第七,我们将为绿色经济建立一个基础。通过提供健全有效的金融业以及充足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而且我们将提高碳市场的活力,改善可持续性的银行服务和绿色融资,并且引进生态友好的税收、税务,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扩展绿色的经济,创建一个高新优质的绿色就业机会。而且,我们将使土地和运输系统更加环保,以为低碳的绿色增长建立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将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环保化,通过扩充绿色的家庭和办公区域,而且在建立世界级的绿色城市方面走得更远。我们将不断地扩张生态空间,比如森林、农场和城市绿化带。我们将大力推广自行车、铁道等交通工具的使用,2050年,铁道、自行车比例将从26%扩大到30%。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将促进绿色的消费和绿色的生活方式。 [11:06]
[姜昌熙]:为此,我们将实行有效的刺激措施和规章。比如,生态足迹系统和碳标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推动全国的运动,以强化公众的意识。将绿色增长添加进小学的课程当中去,以培养出有绿色意识的公民。 [11:06]
[姜昌熙]:所有这些行动加在一起,韩国将在国际社会当中扮演一个绿色发展的模范角色。能够实现这些韩国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1:06]
[姜昌熙]:韩国将努力与其他国家寻找共同点,探索相互协作的发展计划,以寻得增效。韩国将使发展国家具备寻求变化的能力,探索低碳发展的方向,将在这方面提供帮助。而且韩国应对东亚的气候发展将在今后四年内提供2亿美元的资金建立东亚气候体制,对全球气候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且韩国想要成为最佳实践相关行业专职技术和信息的绿色中心和枢纽。当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法律框架、长期的策略,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一个切实可行的预算,一个公众的意识,所有这些对我们绿色日程的实现都是至关重要的。 [11:06]
[姜昌熙]:我们向企业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他们需要更快地行动起来,而且这不仅仅涉及到企业领域,在不同的利害相关者之间,我们需要寻求更多的共识和持续的帮助。主要是来自于大众。这是我们目前面对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像李明博总统所说的,绿色增长不是一个选择,它是我们韩国唯一的选择,它不是B计划,而是A计划。我们跳出这个策略,跳出深渊,并且使所有的可能性都保持开放状态,我们能够探索所有的可能性。 [11:07]
[姜昌熙]:我认识到,中国对第15届的APEC会议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期间胡锦涛主席强调,2007年的低碳绿色增长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河南省通过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积极响应环境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收获。我衷心的希望中国,特别是河南省,能够和韩国在绿色增长方面建立一个强劲、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谢谢。 [11:07]
[朱文晖]:非常感谢。下面演讲的嘉宾是李伏安先生,银监会创新部的主任。 [11:08]
[李伏安]: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由于时间关系,我借这个机会谈一个问题,讲几点看法。我想他的题目是“本轮银行信贷投放将为中西部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08]
[李伏安]:第一,本轮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战略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之所以这么看,基于以下几点,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已经为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经济社会管理和人才支援的支持。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战略,陆续提出了我国经济东、中、西部经济平衡发展的多项重大措施和战略安排。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逐步发展为以外贸为主导,外向型为特征的经济格局。东部地区在过去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乃至在过去二三十年长期占有着较大份量的经济和金融资源。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实施一直受到有限的经济金融资源的瓶颈制约。 [11:08]
[李伏安]:正是本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才让世界经济格局进行重大调整。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主动调整,率先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重大措施。四万亿的政府投资部署以及它带动的数万亿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才有可能并事实上已经将绝大部分投放在中西部地区,而且大部分都投向了一些将有效支持中西部地区未来十年、二十年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 [11:09]
[李伏安]:在这次中西部发展实施过程当中,由于这些信贷和财政资金的投入,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城市交通乃至城际快速交通等一系列重要设施均得到了建国60年来从未有的发展。因此,只要我们管理好、把握好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认真扎实地管理好各类建设项目、管理好这一过程中的各种经济金融风险,这次危机过后,中国的经济将会有一个更加平稳、更加长期、持续发展的新经济。 [11:09]
[李伏安]:第二,当前中国银行业是有能力管理好这一轮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的。首先,中国银行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银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今天的中国银行业机构的信贷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公司治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以及信息管理技术装备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水平。虽然这一水平与国际上先进银行业的做法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这样一个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这一轮信贷投放,各家银行、各类金融机构均把信用风险的管理作为贷款发放审批、贷后跟踪管理的重要内容,大量运用了各种专业化的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 [11:09]
[李伏安]:另一个方面,国家的有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府治理能力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各个地方均把打造“信用大省”、“诚信地区”作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广大的中国企业和居民,对诚信良好信用记录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认为,这一轮的信贷投放和发展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在我们继续管理好各种行业结构和产业调整的风险的前提下,不会产生大规模的新的不良贷款。 [11:09]
[李伏安]:第三,本轮经济的发展,中国金融业还要靠更多更好的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来支持。 [11:10]
[李伏安]:新的经济发展中,中国的广大企业、居民个人,乃至地方政府都已经并且将继续对我们的金融服务提出更多的新的服务需求。在建项目的风险管理,这些项目未来持续的现金流的管理,企业多种筹资、融资工具的综合运用,中国广大居民的个人财富的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的需求,都需要靠银行的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乃至金融组织的创新来满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金融创新,支持金融创新,鼓励金融创新。 [11:10]
[李伏安]:大家都已经认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所谓金融创新导致的,但是我认为,要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过度的金融创新,滥用金融创新,没有有效监管的金融创新造成的。我们鼓励各类银行、各类金融机构的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但更需要广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参与者能够充分地认知并管理好各类金融创新的风险。我们将坚持鼓励金融创新和监管好金融创新的风险并举的方针,使中国的金融业能够以自身的稳健经营支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我相信,这次会议的讨论对于中西部地区有效认知金融风险、认知金融发展的机遇、寻找新的金融方式和金融工具支持金融经济的发展,管理好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特殊发展当中的金融风险,一定会使我们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平稳。预祝这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1:12]
[朱文晖]:感谢李主任非常精彩、非常简短的演讲。本来我们会有很多问题要请教他,但是因为李主任要赶飞机。 [11:12] [page]
[朱文晖]:现在请下一位演讲嘉宾,他是国务院发展中心卢中原主任。他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澄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误区”。 [11:13]
[卢中原]:大家好。我要澄清几个什么认识误区? [11:14]
[卢中原]:第一,中国经济是消费不足。中国老百姓不消费,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消费增长太慢,这是一个经济误区。我们不说以前,我们就说今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增幅按照实际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一到八月份累计高达16.9%,大家注意,是实际增幅,而不是现价。我们中国的GDP,一到二季度累计是7.1%,一到二季度我们的消费增幅是多少呢?仍然在16%以上。比GDP增幅高了9个点,这怎么能说明中国的消费增长慢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许多敏锐的观察者和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家,包括欧美一些大的投行、机构投资者也在得出一些客观的判断。比如摩根斯坦利的一位美国人,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就说到中国老百姓根本不是不敢花钱的问题,中国的中产阶级现在正在大把大把地花钱。他说中国现在增长的问题不是消费增长太慢,而是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我认为这个分析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11:15]
[卢中原]:今年一到九月份,中国的汽车销售量高达966万辆,是全世界汽车销售的第一位。这里主要是家庭消费。中国现在的楼市在大幅度反弹,销量增幅高达35%以上。一个楼市、一个车市,这两大耐用消费品,这么大幅度的反弹,怎么能说中国经济当中的消费增长乏力,中国老百姓不愿意花钱,中国的消费不足呢?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到很多城市去,城市到处都是堵车,一堵堵两个小时,我一点都不生气,我非常高兴,我说这是我们这个城市在发展,有活力、有生机的表现,当地群众热烈鼓掌。为什么呢?就是这样的,中国现在就是在发展,为什么要发展,要改造道路,老百姓要买车,要买房子,买房子以后要买车,车和房子连续互相推动,就要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由消费拉动的城市改造,必然拉动投资。为什么说中国消费不足呢?这是立不住的。我们从实际数字来看,这个数字也是大大快于GDP的增幅。你还想要中国老百姓消费增长多快呢?25%?30%?超过投资增幅?不可能的。因为老百姓的消费是根据个人现期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决定的,他不可能超过自己家庭预算去盲目地购买、盲目地消费。因此目前保持16.9%的平均增幅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你还要我们的老百姓去花多少钱,他的收入增幅决定他的消费增幅。 [11:15]
[卢中原]: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收入再增加得快一点,让老百姓的消费也增加得快一点。这是我们讲的现在的问题、现在的情况。 [11:27]
[卢中原]:我们再看过去90年代整整十年的时间,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开支,就是老百姓花钱的统计,不是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开支的增幅在全世界是最快的。这说明什么呢?值得大家去深思。就是中国城乡老百姓消费结构在升级,由过去吃穿用的改善上升到住行条件,就是居住、出行条件的改善,而住和行就是买房子和买车都是十万元级、百万元级的耐用消费品,它的产业关联程度非常之高,它拉动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中长期经济发展来源于结构变动和技术创新。正所谓老百姓消费结构升级才拉动中国投资,如果我们仅仅看到拉动中国投资,而没有看到消费结构升级,大家就看走眼了,因此,一定要看准中国。我们的消费潜力这么大,能够带来无穷的商机。 [11:27]
[卢中原]:第二个误区,中国这一轮投资过多地向基础设施投资,就是这一轮的拉动又是投资过重了,而且向基础设施倾斜太多,用通俗的说法就是“铁公鸡”,就是铁路、公路、机场这三大投资占的比重很高,有些境外的分析还说中国这一轮四万亿政府投资当中,不要忘了这四万亿不完全是中央政府投资,其中只有1.18万亿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剩下的两三万亿是拉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这四万亿不都是中央财政投资。同时这两年四万亿的投资当中,大量的投入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住房,就是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在本质上不是投资,而是消费。为什么?因为低收入群体根本没有钱去买房子,只有政府投资,然后,低价租给他们,让他们变成住房消费。这种保障性住房在性质上不属于投资,而是居民的消费,它直接拉动的是居民消费。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在分析这些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这些都混在一起,说是基础设施投资占了80%。我们算一算,根本到不了80%。保障性住房就占了很大的比重。 [11:33]
[卢中原]:“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这三大块占的比重并不高,还有很大的比重是投向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这是保障什么呢?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这个和一般的基础设施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就看不清了。比如我建立一个水利工程,它是基础设施,但是它是造福于我们后代的。现在大家知道世界上关注的气候变化,都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向生态领域投资,建水利工程,这难道不是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吗?还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是投向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这一点又不要忘了,这也是支持我们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进步投资,这一部分投资,我认为越多越好。 [11:36]
[卢中原]:因此我们简单的批评用投资拉动中国经济,这是缺乏分析的。首先,投资结构不是这样,相当一部分不能把它算为投资,是低消费群体的直接住房消费,这个一定要清楚。 [11:38]
[卢中原]: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是投入了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和生态技术,这一点也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使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可循环、有低碳的倾向。一定要这样分析中国的投资。这是从短期来看。 [11:43]
[卢中原]:我们再看中长期,中国的投资为什么会比较快?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工业化没有完成,我们的工业产值,就是第二产业的产值占50%,但是我们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当中,农民(第一产业农业当中的就业)仍然高达40%以上,也就是中国就业比例当中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工业化处于迅速完成的阶段,大概到本世纪20年代、30年代,我们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同志们、朋友们、海外的乡亲们,你们好好看看中国,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但是你们长期生活在二三百年工业化史已经完成的后工业化国家,怎么能够用那样的国家来判断中国呢?怎么能用那个国家的低投资率来判断中国呢?应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东亚这边的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他们的投资率仍然比较高,仍然大大高于西方国家。他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投资率仍然高于西方,而我们工业化没有完成,我们投资率高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一点。 [11:46]
[卢中原]:这个结论就是什么呢?中国的投资率不要盲目地去批评它,这个投资率高了,增长速度快了,如果它的结构是合理的,投向了节能减排技术、生态建设、投向民生改善,这样的投资越高越好,而不是越低越好。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一个重大的内需来源。 [11:52]
[卢中原]:第三个误区,中国的出口是中国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并且有人说,主要是海外的人,这一轮世界经济衰退、经济危机是中国的出口导致的,中国的出口过度,老百姓不消费,美国老百姓过度消费,中国的过度出口支持了美国的低物价。主要因为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要调整自己的结构,中国老百姓多消费、少出口,美国老百姓多储蓄,少消费,然后世界经济就平衡了。这个说法是似是而非的,很不准确。 [11:53]
[卢中原]:我告诉大家几个数字。2005、2006、2007这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0%以上,这三年,我们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余额)对当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到底有多大呢?2.2到2.7个百分点。10%以上的两位数增长减去两个多百分点,剩下八到九个点是谁拉动的?中国的内需,就是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而这三年,中国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是相对平衡,当年的贡献大概是4个点左右,各自四个点左右,加起来八到九个点,然后两个多点的进出口,这就是当年中国GDP增长10%以上的结构。2005、2007两年,中国消费当年的贡献略大于投资。由此我们进一步证明,中国的消费并不低,老百姓消费并不少,增长并不慢。 [11:53]
[卢中原]:我们再看2005年以前,2001、2002、2003、2004年,净出口对当年GDP的拉动连一个百分点都不到,只在0.1%到0.7%之间,2001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遭遇冲击以后的第三年,我们那时候经济达到了8.3%的增长速度,当时净出口贡献是负0.1%,就是没有贡献,当年的8.3%是谁拉动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这样看起来,我们中国这么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不是出口为主拉动的,不是外需为主拉动的,是我们两大内需拉动的。而且这两大内需在一些年份,在2005、2006、2007这三年是相对平衡的,甚至消费的贡献大于投资了。这个要做数据的分析,不分析的话,大家老是听着,人云亦云,那是说服不了问题的。找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要找的比较准确才好。 [11:57]
[卢中原]:还有人说,你讲的这个说服不了我。因为你中国的出口不仅仅表现在出口对GDP的拉动上,还表现在对投资的拉动上,因为国家的政策鼓励出口,大量的出口拉动了投资,因此我们中国形成了投资和出口贡献太大,消费被挤压。这个说法,我认为也是似是而非的。你光看到了出口拉动了投资,为什么不看出口拉动消费呢?因为在我们中国出口当中一半以下是一般贸易,一半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主要是我们中西部的农民到这个加工贸易这边来,加工贸易吸纳了我们大量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收入问题,因此才有大量农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的增加。为什么不算这个账呢?我一说这个,反驳我的人点点头,你说这个还是有道理的。 [11:57]
[卢中原]:我们再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比较高,高达37%。我们前面给大家分析了,最重要的是看当年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现在不大,就两个多点。因此,未来,外需对我们的影响再严重,我们也能靠自己的内需把它补上。因为我们内需潜力非常之大,工业化、城镇化的双加速,城乡居民的消费在升级,凭这些,我们的内需潜力和动力是足够的,我们不怕外需少了,少了不就两个多百分点吗?但是我们仍然努力稳定外需。不是说不要外需了,我们积极地扩大外需,努力地稳定外需,使我们这个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比较协调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37%的外贸依存度,就是出口依存度,简单地说,就是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没有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是因为它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它用不着在本国生产了再出口。所以,你算它的国民净收入要远远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就是GNI,要远远大于GDP,而我们中国,我们海外投资很少,因此我们大量地是靠国内出口拉动GDP,因此我们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显得比较大。 [11:57]
[卢中原]:我们当然希望走出去投资了,但这也需要有比较好的国际环境才行。而且,有我们的比较优势,还有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价值的分工等等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我们现在还需要运用好我们这个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来发展我们的出口。但是,我个人认为,出口对中国来说很重要,但是,实在没有了,我们靠两大内需,也是可以弥补上的。请大家相信中国。 [11:57]
[卢中原]:谢谢大家。 [11:57]
[朱文晖]:谢谢卢主任非常精彩的对我们几个认识误区的澄清。我确实也是受益匪浅。下面我们需要对一些新问题了解一下澳大利亚朋友的看法。因为最近澳大利亚第一个加息的,而且它已经推出政策了,推出政策的第一个市场需求就是拉动了澳大利亚的需求。今天我们专门请到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苪捷锐先生给我们讲一讲,他的题目就是澳大利亚和中国怎么样共同推进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我们有请苪捷锐大使。同时大使还非常乐意和下面互动,我们一会儿留两个问题供大家提问,和大使互动。 [11:58]
[苪捷锐]: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参加这个论坛,今天早上,我想花点时间谈谈几个领域,澳大利亚、中国可以为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贡献的领域。而且能够在亚太区和全球开辟贸易和投资流。 [11:58]
[苪捷锐]:首先,我想先谈一谈澳大利亚和中国双边关系的实例。 [11:58]
[苪捷锐]:澳大利亚和中国一直在努力工作,致力于一个平衡和有益的关系,长期的经济关系和长期人员之间的交流,强化了这一点,中国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天然的经济合作伙伴,我们的经济有着密切的互补性。其他的国家在互补性方面比不过我们这两个国家。在2008和2009年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而且在澳大利亚历史上,我们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家。我们现在有着13万中国的学生和旅游者,而且我们的旅游者达到36万,学生是3万,而且我们现在的华裔人数达到了60万,除了英文、中文,粤语成了澳大利亚第二大语言,包括普通话和粤语,澳大利亚和中国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比如说保持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在G20团体中,共同发挥领导作用。上周,中国的一个部长出席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而且我们的总督见了李克强副总理,在哥本哈根谈判当中,我们交换了双方的理解和共识。 [11:58]
[苪捷锐]:因为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衰退,全球的经济终于开始复苏,又开始扩张,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和中国是进行财政刺激措施的两大经济,而这两个计划,我们占GDP的总额都是在世界上最高的,因为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中国的出口要比其他国家好得多,在这十几年里面。澳大利亚到中国的出口量每年的增幅是37%,而且已经连续八个月是这样。我们十个贸易伙伴中的八个都在增长,澳大利亚是经合组织中唯一的国家,是在经济衰退中受损最小的。所以,我们两国应该在促进全球的贸易和投资领域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得我们的经济尽早地回到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11:58]
[苪捷锐]:在三个领域里,我们可以进行有建设性的合作。第一,WTO和多哈回合的贸易谈判,这个回合在G20匹斯堡的峰会上再一次提及。在2001年推出的时候,这是涉及的一个多边贸易谈判框架,我们要共同应对一些挑战。我认为这是全球性的。 [11:59]
[苪捷锐]:经济下滑是由全球经济危机引发的,使得政府能够尽快地回到谈判桌旁,然后通过谈判继续前进。在新德里举行的WTO部长会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人们能够重启多哈回合谈判,重新谈判。澳洲商务部长和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都重新回到了这个会议,而且他们都赞成重启这个会议。而且在新德里的这次会议上,多哈回合的80%已经完成了,但是还有剩下的一些问题比较艰难。这需要一些政府继续推进。 [11:59]
[苪捷锐]:正是这个经济下滑,使得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个动因。WTO的多边框架,在这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是非常密切合作的,他们有一种共识,而且希望这个自由贸易的谈判能够尽快地结束。而且澳大利亚在去年和中国达成了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贸易区的同行也加入进来。这个双边协议是指我们和美国的双边协议。而且我们和韩国也有,和日本也有这样的双边协议。但是我们对于和中国达成这个协议也是非常重视的。 [11:59]
[苪捷锐]:去年不是一个好年,但是,我们还是想寻求一个互惠,我们和中国的主席和总理都谈判过,双方领导人都显示了政治意志。关于双边贸易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它为我们长期互惠的双边贸易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59]
[苪捷锐]:我想今天出席会议的很多人都知道,澳大利亚是外国投资最开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中国。2007年,澳大利亚在中国的投资有200亿澳元。在2007年末,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是60亿澳元。2007年末,中国在澳大利亚股份制的投资增长了6倍。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框架,能给中国的投资者更多的机会,在澳大利亚施展他们的才能。我现在在想,澳大利亚和中国在新的G20的框架里有我们新的作用。在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方面,恢复投资流方面,我们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G20认为是最好的论坛,让全球的领导人能够协同一致走出金融危机,它能够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提供集体性的回应,它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包括进来,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在具体的政策和结果方面具有一个一致性。所以,匹斯堡峰会G20的领导人们达成一致,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论坛,而且在这个上面达成一致,就是2010年到2011年的全球经济计划,中国和澳大利亚在这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工作。 [11:59]
[苪捷锐]:我们在G20的峰会上是想建立一个共享的框架,使得我们的刺激计划能够继续实施,直到我们的经济危机终结,走出衰退。而且我们认为全球的金融机构应该要改革,要能够反映现代经济中新兴国家的份量。而且,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让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全球的金融监管中,在IMF中得到更多的选举权。而且澳大利亚现在还期待着和中国,以及G20的其他成员,能够为明年G20的会议做出一个日程表。 [12:02]
[苪捷锐]:与中国和其他贸易合作伙伴一道,希望澳大利亚和中国能够共同推进贸易和投资流。一个持续性的发展,在全球和地区的层面上。我们双方共同的利益是很深厚的,是明确的,大家都看得到,我们应该携手,更加密切,双边更加建设性的,全球的,以此使亚太区和全球获益。 [12:02]
[朱文晖]:大使愿意和我们台下的听众交流。大家谁有问题,可以向大使提出问题。 [12:03]
[提问]:作为一个国家驻中国的大使,中国走向国际,参与对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就是国际合作贡献方面的时候,作为一个国家、地区的搭档,澳大利亚有哪些政策? [12:03]
[苪捷锐]:有些问题已经写在我的发言稿里了。特别是帮助中国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伙伴,是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非常重视。我之前已经说过,G20是非常重要的,而澳大利亚在整个G20框架里面所做的,不管是从公共方面,或者从私人方面所做的,特别是在匹斯堡会议中。虽然中国已经在IMF里面了,但是要帮助中国获得更多的投票权,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建立那些在国际上的金融组织,使中国话语权能够更加强大。 [12:04]
[苪捷锐]:因为目前的IMF(世界银行)都没有反映出中国或者其他的新兴市场的话语权,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话语权,还有其他方面,也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融入WTO和APEC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和我们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非常持续的,这也是我们地区性的目标,在亚太区里面能够帮助中国建立他们新的经济实力,也能够保证在本地区里面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12:04]
[朱文晖]:谢谢大使。今天上午最后的一位演讲嘉宾,也应该是最精彩的一位,他是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冯并先生。 [12:05]
[冯并]:大家好。刚才听了很多精彩的发言,很有启发。发言者从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从未来经济的一些新的增长亮点,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从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等等各个方面都发表了一些精彩的观点。我要讲的是从企业的角度,从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提一些补充的意见。 [12:06]
[冯并]:中心的意思是,企业要抓住与本次经济危机相伴而生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新驱动中推动社会经济的新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12:06]
[冯并]:最近一段时间,的确,很多情绪都在社会,以及我们这个论坛中蔓延。不论是各国的政要或者是企业的领导人,包括我们经济学界的一些著名的理论学家们,对于本次金融危机的转回表示了一种乐观,或者是一个积极、肯定的态度,这当然是一种好事情。 [12:06]
[冯并]:特别是中国的事情,势必引起更多正面的关注。因此国家发改委的有关人士讲出一句话,叫“今年保8,基本无忧”。我看我们《河南商报》一天的头条标题也是这个标题。昨天的飞机上看到《环球时报》有一篇来自国外评论的报道,就是说在这次危机当中中国是最大的赢家。我想“保8”估计不会有问题,但是,此事就断定中国是最后的赢家,恐怕还为时过早。我看了一下文章,它是另有所指,指的就是中国应对这场危机的措施是得力的,扩大内需的效果也是显著的。把这次危机所给我们造成的,特别是把经济影响减到了最低限度,也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是赢。而且这种赢是和世界人民,和各国是共同的。 [12:06]
[冯并]:但是从发展的跨越性和可持续性来讲,我们的路还是漫长的。特别是企业的路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个努力不是说我们还沿用旧的模式,一直就这么走下去,既然复苏了,我们在原地继续干起来。而是要创新和变革。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与本次危机相伴而生的金融的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科技兴国、创新驱动,并在结构调整中抓住科学发展的主动权。这个新机遇,机会应该已经诞生了,说它是在危机中诞生的,说它是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对旧的产业结构,包括对旧的经济体制,当然主要是金融体制发生的一种激烈的碰撞也好,机会的的确确出现了。正像中国的总理温家宝先生在前不久所讲的,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所以,从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因为这应该是一种历史的规律,或者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规律。 [12:08]
[冯并]:我们远的不讲,就以日本来讲,在70年代初,特别是1973年的时候,世界上发生了石油危机,这对于当时的日本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因为它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当时达到了90%以上。为了应对这次危机,他们出台了一系列节能降耗、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一批高效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脱颖而出;一批低效率的、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退出了市场。外部恶劣的环境给日本企业造成了压力,同时也成为激发日本企业开发节能新技术的创新的动力,促使日本的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大幅度降低,也让包括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汽车在内的日本节能产品有许多成为世界级的品牌。 [12:08]
[冯并]:我们这次也要看到,针对去年上半年开始发生的金融危机,欧美发达国家一方面在忙于处理因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忘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新兴产业的政策,特别是在生物技术、新能源、原材料、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等新兴产业方面,出台了很多的刺激的措施,带动了新的一轮以创新为动力的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开展。 [12:08]
[冯并]:应该说,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同时也在着眼于危机后,或者是危机中的一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他们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把希望寄托在全球科技,很有可能即将进入一次新的创新密集的时期,甚至还会出现一系列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发明不断出现的时代。 [12:08]
[冯并]:因此,在我国,正是战胜这场国际的金融危机也必须化危为机,看到事情的两个方面,要利用科学技术寻求突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也就是要抓住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占领经济、科技的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渠道。 [12:09]
[冯并]: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我们彻底改变我国有许多企业虽然很大但是不强的现状。 [12:10]
[冯并]:各位先生也知道,强调企业自主创新,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内涵。 [12:10]
[冯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应该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主要途径。在这里面,企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说它是操作者、操作主体,就是说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关键。 [12:11]
[冯并]:自主创新不是说说就能创新的,从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企业经过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一个国家,这个道路也是很艰难的,但是目标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虽然我们的企业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是,总体上讲,目前应当说是处于一种创新驱动的历史阶段将要到来的一个重要节点上。所以,我们要更多的支持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成就。同时,也要看到,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不管是哪种所有制的企业,企业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新的特征。 [12:11]
[冯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由单一的技术创新向整合研发:设计、工艺制造、产业链、价值链的工业方向发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就是试图把整合的效率提到更高的议事日程,就是建立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双赢机制。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自主创新模式很有可能要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历史阶段不同,区别于有些国家的企业。但是,这很可能是我们一个特点。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技术,你也可以找到它的专利发明者,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者,但是他在实施的时候往往有一种集合的效应,这是我们目前自主创新出现的一个新的动向。 [12:16]
[冯并]:第二,我们看到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不同。因此我们一方面看到,大家在应对金融危机这个方面,我们的改革是不退步的。现在应该说,大部分科技型的原来事业单位基本上都转型了,我们下去搞一些调查研究,这个院那个院全部都成为企业。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独立地和其他企业合作,就造成了一种新的局面。 [12:16]
[冯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由单一的技术创新向整合研发:设计、工艺制造、产业链、价值链的工业方向发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就是试图把整合的效率提到更高的议事日程,就是建立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双赢机制。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自主创新模式很有可能要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历史阶段不同,区别于有些国家的企业。但是,这很可能是我们一个特点。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技术,你也可以找到它的专利发明者,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者,但是他在实施的时候往往有一种集合的效应,这是我们目前自主创新出现的一个新的动向。 [12:17]
[冯并]:再一个,我们也看到,随着自主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主导性和政府的引导性也互动起来了,那就是说在这方面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党中央和国务院前一个时期以及最近出台了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多种政策,包括完善和落实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这里面也包括落实科研经费,当然,自主创新当中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投入不足,投入不足,说来说去就是企业缺乏资金。当然,越不投入,或者投入水平很低,就实现不了最终的目标。 [12:18]
[冯并]:要看到,我们的产品、技术如果一直在一个平台上,在同质化的平台上不断地复制,最终的结果,你得到的利润是最低的,你的积累也是最少的,那么,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下决心大投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12:19]
[冯并]:同时要看到,经过30年,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企业也出现了一些自主创新方面的标杆企业和标杆项目。比如,高速铁路,大家都知道,都要引进这个技术。我们的铁路重在技术,大秦铁路,一列车就是100万吨,一天是多少列车。这个重载技术也只有在我们国家,当然包括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的。我们的青藏铁路。还有很多企业,比如华为,都是在这些方面做出成就和努力的企业。说明只要我们的企业能够向这个方向努力,能够更多地尊重人才、使用人才,更多地把资金投向自主创新方面来,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12:19]
[冯并]:我想我们的企业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考验,能够抓住和这次金融危机伴生的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就会有新的未来。当我们的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是硕果累累的时候,我想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也就明晰起来,我们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然要出现的一种最终结果。那个时候,我们来讲我们是赢家,大约是完全能够成立的。谢谢大家。 [12:19]
[朱文晖]:谢谢冯会长非常精彩的演讲。由于中午的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我们今天上午的主论坛到此结束。 [12:19]
[司仪]: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的是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的主论坛。在这里,我们要有请主持人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评论员朱文晖先生主持今天的主论坛。 [10:06]
[ 朱文晖]: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请大家就坐。全球商报经济论坛的主论坛现在正式开始。 [10:11]
[ 朱文晖]:今天第一部分有三位主讲嘉宾,他们分别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先生以及韩国前任科技部部长姜昌熙先生,以及银监会创新部主任李伏安先生。现在请第一位演讲嘉宾: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先生为大家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10:11]
[尹中卿]: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10:19]
[尹中卿]:我想今天借这个机会讲一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的七个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两个机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五个挑战,最后想讲一下我们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三个建议。 [10:19]
[尹中卿]:我们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应该说,大家很形成共识,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是中国遇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去年11月9号,国务院制定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方案,去年12月8号到10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经济方案进行了部署,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这个方案进行了充实、细化,并且批准了这个规划。 [10:19]
[尹中卿]:一年来,我们中国政府主要通过了四项主要的措施来实施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 [10:20]
[尹中卿]:第一,通过大规模的政府公共投资、结构性减税、家电和农机具下乡、降低房贷利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些政策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10:32]
[尹中卿]:第二,通过完善出口信贷保险和调整出口退税来减缓出口下降的幅度。 [10:32]
[尹中卿]:第三,通过实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等政策,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10:33]
[尹中卿]:第四,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政策来改善民生。 [10:33]
[尹中卿]:通过这些刺激政策,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果从去年第四季度算起,将近一年时间我们迅速扭转了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七个季度下滑的趋势。我们大家知道,去年第四季度,我们下降到6.9%,今年第一季度企稳止跌,达到6.1%,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达到了7.9%,很多专家、国务院很多部门都预测,今年第三季度形势更加转好,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在9%以上,这样,今年全年完成8%是没有悬念的。我们可以说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第一阶段已经初有成效,我们已经初战告捷。在全世界我们率先走出了经济下滑的低谷。 [10:33]
[尹中卿]:这个月的15号、16号,也就是上个星期,四天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与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劳动和社会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六个部门一起分析了前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因为现在国家统计局的指标是要两天以后,也就是22号才能够公布,我这里只能够对我所了解的一些基本的估计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准确的、详细的数字要等两天以后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的为准。 [10:33]
[尹中卿]:我们在分析第三季度的经济形势的时候,大家认为今年前三个季度、九个月时间,中国经济运行有七个特点: [10:34]
[尹中卿]:第一,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逐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可能会超过12%,所以,前九个月工业利润的降幅收窄,企业的效益显著改善。所以我这里有一个统计图表,把今年前三季度的数字与去年全年的做了一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有黑线的这个是去年全年12个月的走势。可以看出来,今年上半年,包括第三季度我们的工业生产逐渐加快。 [10:34]
[尹中卿]:第二,固定资产的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多亿元,同比增长33%以上,增速比去年上半年同期快约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亿多元,也增长了33%以上。所以,我这里也有一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较,包括去年一年和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长,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今年固定资产的投资要远远高于去年。 [10:34]
[尹中卿]:第三,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前三个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万亿以上,同比增长15%以上,比去年上半年同期回落了7个百分点。 [10:34]
[尹中卿]:给大家回顾一下,这是今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国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所采取的四项措施(PPT),从今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初步实现了V型的恢复增长,第三季度已经明显回暖向好。我说的七个特点,一个是工业生产的增长逐渐加快,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统计图表可以看到,这个红线是今年第三季度的,与去年全年相比,我们看出来这个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和趋势,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说作为拉动这种经济增速上升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GDP的增长达到70%以上,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这样可以看出来我们前三季度的投资明显高于2008年的投资速度。 [10:43]
[尹中卿]:我们看这个增长,当然它与2008年相比还是低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趋势看出来,增幅的降幅逐步收窄,并且从2008年前三季度看,它的环比是逐月上升。我们已经从2月份下降11.6%现在明显收窄了几个百分点,已经逐渐向上翘这个尾巴。 [10:44]
[尹中卿]:第四,进出口规模回升幅度逐渐收窄。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5万多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0%,但是比上半年已经减少2个多百分点,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价格,如果扣除价格下降的因素,我们的外贸规模是增加了。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从2009年前三季度,它的升幅逐步收窄。 [10:46]
[尹中卿]:第五,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环比转涨。特别是7月份为拐点,8月份、9月份就转为上涨。所以,可以看得出来,特别是在7月份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已经在回暖。 [10:47]
[尹中卿]:第六,财政收入增幅止跌回升。前三季度全国的财政收入五万多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加更快。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7月下旬完成了交汇,2009年特别是第三季度,我们的财政收入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当然这个增长很多同志也分析,中央财政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一次性的收入,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上缴了他们的石油特别收益金,烟草公司补缴了税后利润,人民银行上缴了部分收入。从7月份、8月份、9月份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一次性收入增加的,地方财政收入实际上税收总额没有多少增加,更多的是非税收入。这是当前财政收入状况。但是总体上我们有关部门还是很有信心完成2009年的财政收支。 [10:47]
[尹中卿]:第七,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大家知道,今年我们的广义货币M2新增贷款5万亿以上,但是今年上半年,特别是包括第三季度,我们的M2一直保持在25%以上,9月份已经达到了29%。我们的狭义货币M1增长近30%,2008年5月以来首次超过了M2的增速,因为在第二季度的时候,M2还是25%,流通性现金增长也很快,同期增长了3个百分点。我们可以看出来,特别是广义货币的新增贷款,这是上半年乃至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但是天量贷款也为未来的通胀预期增加了可能性。所以,很多同志认为,大量的贷款是有数量的,海量的贷款是有边际的,现在我们的前三季度特别是上半年的贷款是天量贷款,既无数,也没有边。 [10:48]
[尹中卿]:从以上七个方面的数据特点看出,应该说,我们的经济已经实现了企稳向好、触底反弹,初步实现了V型的增长,我认为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介绍的第一个情况,中国经济运行的七个特点。 [10:51]
[尹中卿]:第二方面,我想介绍一下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种机遇和挑战。首先介绍两个机遇。我觉得从机遇的角度讲,随着今年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明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很多专家和部门都预测,2010年中国的经济将可实现比今年更高速度的增长。 [10:51]
[尹中卿]:具体的理由就是两条: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在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中长期发展动力依然充足,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之后,随着四万亿投资计划加快实施,预计消费型增值税,结构性减去政策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企业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将逐步提高。所以,明年的投资,中央政府在四万亿里面的1.18万亿,其中明年还要增长5800亿,特别是对民间投资拉动之后,所以,明年的社会投资,很多人预期将会较快增长。特别是加大了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廉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我们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将会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我们的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 [10:51]
[尹中卿]: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有所好转。最近,全球经济正在走出衰退,美国、日本、欧盟三个主要经济体的形势逐步好转。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也有所回暖。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恢复。所以,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球GDP的环比经济体由负转正,所以,布莱克表示,从技术层面看,美国的经济衰退可能已经结束,IBM也表示,全球的经济复苏已经开始,他们也还调高了对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测。 [10:51]
[尹中卿]:所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中国出口降幅可能会逐步缩小,并逐渐从降幅中恢复过来。正是根据这两个机遇判断,今年保8没问题,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比今年的8%更高。 [10:52]
[尹中卿]:从挑战的角度讲,经济回升的势头还不稳固、不平衡。一些拉动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政策可能会递减。所以我们的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五项。 [10:52]
[尹中卿]:第一,扩大内需在短期内仍受到不少制约。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企业亏损面也处于较高水平。企业的投资和消费能力受到制约。民间投资尚未实质性启动,政府直接投资性规模也受到挑战。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收,促进农业生产稳产增收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由于一些企业生产和经营困难,农民务工收入增幅放缓,现在的消费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刺激,由于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消费环境亟待改善,所以,中国的消费增长难以在现有水平上再有较大的提高。 [10:52]
[尹中卿]:第二,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高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矛盾仍将延续,为中国的中长期发展带来压力。结构不合理和转变发展方式滞后等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能利用率低于正常水平。部分地区存在着盲目建设倾向,也在一些行业出现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即使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盲目建设的倾向。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目标不容乐观。 [10:52]
[尹中卿]:第三,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明年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我们政策调整总体上是减收大于增收,结构性减税政策也会继续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今年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些预测性因素明年没有了,包括我们今年下半年从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烟草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拿出了几千亿,这是明年不可能再有的。但是,今年我们提高了轻纺、机电等产品的出口退税,这种政策明年还会翘很大的一个尾巴。所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明年的财政收入。 [10:52]
[尹中卿]:部分行业和地区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也很缓慢,世界经济复苏也不确定,所以,明年的外贸进出口也难以全面回升。所以,作为关税和相关的一些税收这种增长也很困难。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明年的财政支出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一个是我们今年的投资要维持它的开工和继续建设加剧,不要有半拉子工程,明年的财政赤字不会低于今年。明年的贷款规模也不会比今年低多少。财政支出的刚性很大,特别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加强“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节能减排这些方面都需要花很多钱,包括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我们现在在学校、医院实行了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这种改革都会增加相应的支出,所以,2010年的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我们的财政收支还是面临很大的困难。 [10:53]
[尹中卿]:第四,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突出。现在中国劳动力工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年现在一般每年都需要安排就业的有2.4万人,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来拉动就业,每年只能解决一半,也就是说还有1200万人是没有办法解决就业问题的。还有一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明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同时还增加了500万初中和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学生需要就业,所以明年的就业压力会很大,很多同志估计,城镇登记就业率会从今年的4.3%上升到4.6%以上。养老、医疗、失业、城乡低保等这些都由地方负责,所以,现在各个地方的支付水平差异很大,地方政府也面临着预算约收怎么平衡的问题。所以,都有必要对社会保障进行改革,构建社会安全网。 [10:53]
[尹中卿]:第五,外部的环境依然严峻。现在尽管一些经济体出现了回稳的迹象,但是一些更重要的经济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回升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复苏的进程将会复杂曲折。现在全球范围内信贷市场风险溢价仍高于危险前的水平,一切金融机构还有大量的损失稍微渐进,金融领域的风险因素依然较多。所以,主要经济体的企业开工率依然不足,失业率不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并趋于强化。所以,这些因素都将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构成一定的制约因素。 [10:53]
[尹中卿]:这是我要介绍的第三个情况,就是经济发展不仅有两个机遇,我们也面临着五项制约因素。 [10:54]
[尹中卿]: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整体进入后危机阶段之后,中国后危机阶段怎么过,危机过后怎么走。这都需要我们提前思考,集中研究。 [10:54]
[尹中卿]:我觉得我们这个论坛就是各种思想、想法碰撞、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10:54]
[尹中卿]:我个人认为,中国进入了后危机阶段,或者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怎么走、怎么过。我们在恢复之后,怎么走路子。我觉得有三个大的问题正在我们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这也是制定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乃至制定“十二五”规划需要研究的问题。 [10:54]
[尹中卿]:第一,后危机阶段的战略选择。我们怎么样在反危机、保增长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增长方式。 [10:54]
[尹中卿]:大家知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六年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开,这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从重视、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说,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赖出口,居民消费不足、内需不足的格局。我们要改变过度依赖物质消耗,忽视科技进步,忽视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制度创新的局面。这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并且我们已经开始在逐步实施,但是最近我们在讨论中就有人提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速急速下滑应对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把科学发展观放到了一边,就是我们是不是中断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所以,有人提出来,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速恢复之后,原来这个增速下滑是一个偶然事故还是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经过了30年就此终结呢?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是要恢复并继续维持危机前的高增长的局面呢,还是要以这次经济危机为契机切实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式? 我们在经济企稳回升和全面复苏之后,我们还是在传统经济增长的路径上继续前行呢,还是会步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轨道?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0:55]
[尹中卿]:我个人认为,经济周期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不以人的喜怒而消失,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有利有弊,不仅会打断经济增长上升趋势来造成破坏性影响,而且也具有强制调整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功能。这次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之后遇到的第一次危机,我们应对这样的危机就是兴利除弊,通过周期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能力,提升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的竞争优势。 [10:55]
[尹中卿]:我们要正确理解经济周期调整的必然性,我们在当前政府主导的刺激政策已见成效,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地把前一阶段以反危机、保增长为主要内容目标的短期应对危机的政策转变为以调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为主要目标的宏观政策,千万要防止短期过急应对政策导致经济调整不到位,防止短期政策损害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10:55]
[尹中卿]: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像美国就提出了“绿色在工业化”,我们中国也需要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结构调整作为促增长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结构改革和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发展方式上来,不断增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活力。 [10:55]
[尹中卿]:第二,后危机阶段的政策选择。我们怎么充实、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实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软着陆,以及调整和退出的衔接。 [10:56]
[尹中卿]:我们知道,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成果。但是我们认为,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目标群,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政策包。我们不能够只强调其中的一项,而要把这个作为综合施策的一个办法,要不断增强我们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来推动我们经济从增速中、下滑中恢复,在恢复之后实现科学发展。 [10:56]
[尹中卿]:所以,我们在后危机阶段就需要高度关注、研究、应对金融危机超常规政策的退出策略。中国所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实际上也是我们应对危机的短期之策。在后危机阶段,我们一定要对退出的机制进行调整,实际我们现在已经在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适度的微调、充实、丰富和完善,我认为,现在需要研究它的退出衔接问题,这种临时政策总要有退出的一个时期。 [10:56]
[尹中卿]: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后危机阶段的应对措施,就是怎么驾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实现我们国家从投资大国、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所以,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要把推动我们的投资自高位恢复到正常,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在30%以上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下去也会出问题的。第二,我们要把促进消费由低位提升至高位。现在我们消费率10%,我们增长15%,我们整个40%,这是不够的。第三,我们从出口依赖转为自主。 [10:56]
[朱文晖]:第二位发言的嘉宾是姜昌熙先生,来自韩国的贵宾,他是前任韩国科技部部长。今天他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未来经济的绿色新增长——低碳生活的机遇与挑战”。 [10:57]
[姜昌熙]: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参加本次非常有意义的论坛,这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所主办的。我们都经历过危机,这是在全球发生的,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金融危机。最近几年,我们开始获得经济的增长。我们希望从经济危机当中走出来,特别是看到中国和韩国都是在经济危机中作为先锋,特别是今年韩国政府正式宣布绿色增长的五年计划,这是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新的道路。 [10:57]
[姜昌熙]:绿色发展是什么意思呢?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传统的方式是取一舍一,你成就了一个,同时又摧毁了一个,但是与此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并非对立,而是二者取长补短,相互增效。所以,在我们看来,绿色的增长就意味着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这是它的含义。 [11:00]
[姜昌熙]:首先,创建绿色的技术,开发并且部署。其次,通过投资这些技术,开发出一些政策的工具,改善公众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全球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11:01]
[姜昌熙]: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通过开发和部署经济。其次,通过法规和奖励等必要的政策和手段。第三,通过普及人们的思考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1:01]
[姜昌熙]:为什么韩国要这么努力的工作来实现绿色增长呢?首先,气候变化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在过去100年中,韩国的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其次,韩国能源进口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400亿美元。所以,在国家安全保障方面,韩国的能源是非常脆弱的。第三,韩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出现持续放慢的状态。这些增长从90年代后期以来急剧下降。更加令人忧虑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长。所以从全局来看,韩国好象是掉进了无可逃脱的陷井。换句话来说,我们正处在急风暴雨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寻找一条新的道路,而且我们认为这条道路就是绿色增长。 [11:01]
[姜昌熙]:从这个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环境方面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而且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脆弱的。但是我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我们现在处在改变的非常有利的地位,如果你观察一下,审视一下我们所有的分析,我们的实例就是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很小,但是我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导层非常强大,而且他能够领导我们走得更远、更快。但是,我们的弱点却在于我们的产业结构,这是一种能源密集型的产业,而且威胁是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因为绿色增长是一个没有坐标的水域。 [11:01]
[姜昌熙]:我们的绿色增长的策略有哪些构成要素呢? [11:01]
[姜昌熙]:第一点,以李明博总统为代表的强有力的领导层,给我们制定了一个全国的日程表。而且他成立了一个总统绿色增长委员会。这是一个跨部门的机构,以确保绿色增长能够有一个统一的道路和方法。这个委员会不仅制定策略和行动方案,而且还监督并且协调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 [11:02]
[姜昌熙]:第二点,绿色发展的目标已经被整合进整个社会的所有层面。我们与私企委员会,比如企业、金融业、技术专家,我们都有一个合作伙伴关系,而且我们和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正在建立更多的联系。 [11:02]
[姜昌熙]:第三点,在一些相关领域,我们有着诚信的产业基础,比如半导体、IT,还有一些强有力的参与者,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够向绿色产业进行转化。 [11:02]
[姜昌熙]:最后,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即将开始行动,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个行动。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来促进这一计划。 [11:02]
[姜昌熙]:第一,我们已经打下了一个立法的基础,以推动绿色增长的基本法案。在今年年终的时候,它即将成为正式的法案。 [11:03]
[姜昌熙]:第二,我们将继承60年代和80年代经济计划开发的精神,来制定全国的策略和绿色增长的五年实施计划。 [11:03]
[姜昌熙]:第三,我们将持续扩充绿色增长的预算,不仅是为了绿色新政,而且我们将重新引导公众和私营资金导向,使他们更加侧重政策、研发和民间财政。而且我们还给国家制定了一个中期计划,这是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清晰的信号和更大的势头。 [11:03]
[姜昌熙]:低碳的绿色增长已经在今年2月27号由国务总理提交给了国会。现在气候变化的特别委员会正在审议这个基本法,将由国会来讨论,并且颁布本法案。但是我们在积极推动,使得这一立法能够尽快地得到通过。 [11:03]
[姜昌熙]:下面我将谈一谈绿色新政。新政是在今年一月份宣布的,这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一种措施,一共有九个核心的项目和二十个支持性的项目,总价值120亿美金。许多人谈论最多的一个项目是修复四江的一个项目。韩国面临的巨大危险中,第一个就是水资源。为了确保淡水的足够供应并且强化我们的水资源管理,我们要修复四江。我们将预算从120亿增加到160亿美金。 [11:04]
[姜昌熙]:现在来谈一谈我们的绿色增长长期策略。它使得韩国能够系统地追求并且扩展绿色增长的这一理念。我们有三个目标:增加能源的四种能力、创建新增长的动力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发挥国际的领导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策略,我们有十大政策方向,这些方向指出,我们关注韩国这方面的出发点。以此战略为出发点,我们推出了绿色发展五年计划(2009年到2013年)。我们实现这五年计划,韩国政府投入了900亿美元,在这五年当中要把这笔钱部署完毕。预计绿色投入将占韩国年度GDP的2%。 [11:04]
[姜昌熙]:让我解释一下韩国绿色增长国家战略的十大政策导向。 [11:04]
[姜昌熙]:第一,建设低碳社会。通过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目标作为我们的起点。我们要采取专业化的碳循环监控管理政策,比如,公开碳情报指标、节能减排情报系统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碳的循环,也就是减少再利用我们的资源。而且我们还打算加强南北韩的合作,进行更多的绿化活动。 [11:04]
[姜昌熙]:第二,我们将逐渐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改善我们的能源依赖状况,加强我们的自立能力。我们的能源战略核心是保存能源,扩大绿色能源的使用。 [11:04]
[姜昌熙]:目前韩国的能源比经合组织的单位平均高了83%,而且是那些可替换能源和新生能源所占的比例。为了改善目前的能源状态,我们将大力扶助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煤炭气化复合电力等新生能源产业。2020年我们的核能源设施将扩大到32%。 [11:05]
[姜昌熙]:最后,我们将在国外开发能源。 [11:05]
[姜昌熙]:通过这些共同努力,我们将在2050年实现能源自立。而且面对不可回避的气候变化,我们将强化气候适应力,我们将建立气候标准和早期预警系统,而且我们将把焦点放在最薄弱的环节,以有效的应对由气候变化而潜在的负面影响。 [11:05]
[姜昌熙]:为了改进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水资源上。我们通过修复四江计划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通过引进更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以调节干旱期和适应期。 [11:05]
[姜昌熙]:第四,我们将更加强调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将对绿色技术实行奖励和支持,用于它的开发,而且在绿色研发方面,我们将采取战略性和集成式的方式,从技术开发到实用化,我们对各个阶段的技术都进行了反映,同政府和企业学术界建立了增效的协作关系。我们将对废电子产品进行回收。通过开展废物利用,资源再循环,建立低碳、高效率的国家、社会。 [11:05]
[姜昌熙]:我们想把资源的循环利用从2009年的10%提升到2020年的22%。我们将使传统的行业变得生态友好化,这其中包括钢铁、纤维、生物化学和造船。这个措施将涉及到对每一个价值链的环节进行创新,而且在每一个生产和业务的阶段进行持续性的管理。我们将支持并且强化绿色中小企业,向他们提供咨询和融资。 [11:06]
[姜昌熙]:第六,我们将革新我们的经济,使其更加生态友好。我们将强化高科技的产业,比如,广播通讯融合业、生物医学设备业、机器人业,通过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规章制度,并且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我们将加强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比如,医疗保健、教育、内容业,这方面我们将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融资来做到这一点。 [11:06]
[姜昌熙]:第七,我们将为绿色经济建立一个基础。通过提供健全有效的金融业以及充足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而且我们将提高碳市场的活力,改善可持续性的银行服务和绿色融资,并且引进生态友好的税收、税务,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扩展绿色的经济,创建一个高新优质的绿色就业机会。而且,我们将使土地和运输系统更加环保,以为低碳的绿色增长建立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将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环保化,通过扩充绿色的家庭和办公区域,而且在建立世界级的绿色城市方面走得更远。我们将不断地扩张生态空间,比如森林、农场和城市绿化带。我们将大力推广自行车、铁道等交通工具的使用,2050年,铁道、自行车比例将从26%扩大到30%。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将促进绿色的消费和绿色的生活方式。 [11:06]
[姜昌熙]:为此,我们将实行有效的刺激措施和规章。比如,生态足迹系统和碳标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推动全国的运动,以强化公众的意识。将绿色增长添加进小学的课程当中去,以培养出有绿色意识的公民。 [11:06]
[姜昌熙]:所有这些行动加在一起,韩国将在国际社会当中扮演一个绿色发展的模范角色。能够实现这些韩国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1:06]
[姜昌熙]:韩国将努力与其他国家寻找共同点,探索相互协作的发展计划,以寻得增效。韩国将使发展国家具备寻求变化的能力,探索低碳发展的方向,将在这方面提供帮助。而且韩国应对东亚的气候发展将在今后四年内提供2亿美元的资金建立东亚气候体制,对全球气候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且韩国想要成为最佳实践相关行业专职技术和信息的绿色中心和枢纽。当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法律框架、长期的策略,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一个切实可行的预算,一个公众的意识,所有这些对我们绿色日程的实现都是至关重要的。 [11:06]
[姜昌熙]:我们向企业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他们需要更快地行动起来,而且这不仅仅涉及到企业领域,在不同的利害相关者之间,我们需要寻求更多的共识和持续的帮助。主要是来自于大众。这是我们目前面对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像李明博总统所说的,绿色增长不是一个选择,它是我们韩国唯一的选择,它不是B计划,而是A计划。我们跳出这个策略,跳出深渊,并且使所有的可能性都保持开放状态,我们能够探索所有的可能性。 [11:07]
[姜昌熙]:我认识到,中国对第15届的APEC会议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期间胡锦涛主席强调,2007年的低碳绿色增长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河南省通过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积极响应环境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收获。我衷心的希望中国,特别是河南省,能够和韩国在绿色增长方面建立一个强劲、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谢谢。 [11:07]
[朱文晖]:非常感谢。下面演讲的嘉宾是李伏安先生,银监会创新部的主任。 [11:08]
[李伏安]: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由于时间关系,我借这个机会谈一个问题,讲几点看法。我想他的题目是“本轮银行信贷投放将为中西部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1:08]
[李伏安]:第一,本轮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战略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之所以这么看,基于以下几点,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已经为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经济社会管理和人才支援的支持。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战略,陆续提出了我国经济东、中、西部经济平衡发展的多项重大措施和战略安排。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逐步发展为以外贸为主导,外向型为特征的经济格局。东部地区在过去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乃至在过去二三十年长期占有着较大份量的经济和金融资源。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实施一直受到有限的经济金融资源的瓶颈制约。 [11:08]
[李伏安]:正是本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结构,才让世界经济格局进行重大调整。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主动调整,率先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重大措施。四万亿的政府投资部署以及它带动的数万亿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才有可能并事实上已经将绝大部分投放在中西部地区,而且大部分都投向了一些将有效支持中西部地区未来十年、二十年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 [11:09]
[李伏安]:在这次中西部发展实施过程当中,由于这些信贷和财政资金的投入,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城市交通乃至城际快速交通等一系列重要设施均得到了建国60年来从未有的发展。因此,只要我们管理好、把握好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认真扎实地管理好各类建设项目、管理好这一过程中的各种经济金融风险,这次危机过后,中国的经济将会有一个更加平稳、更加长期、持续发展的新经济。 [11:09]
[李伏安]:第二,当前中国银行业是有能力管理好这一轮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的。首先,中国银行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银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今天的中国银行业机构的信贷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公司治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以及信息管理技术装备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水平。虽然这一水平与国际上先进银行业的做法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这样一个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这一轮信贷投放,各家银行、各类金融机构均把信用风险的管理作为贷款发放审批、贷后跟踪管理的重要内容,大量运用了各种专业化的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 [11:09]
[李伏安]:另一个方面,国家的有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府治理能力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各个地方均把打造“信用大省”、“诚信地区”作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广大的中国企业和居民,对诚信良好信用记录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认为,这一轮的信贷投放和发展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在我们继续管理好各种行业结构和产业调整的风险的前提下,不会产生大规模的新的不良贷款。 [11:09]
[李伏安]:第三,本轮经济的发展,中国金融业还要靠更多更好的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来支持。 [11:10]
[李伏安]:新的经济发展中,中国的广大企业、居民个人,乃至地方政府都已经并且将继续对我们的金融服务提出更多的新的服务需求。在建项目的风险管理,这些项目未来持续的现金流的管理,企业多种筹资、融资工具的综合运用,中国广大居民的个人财富的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的需求,都需要靠银行的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乃至金融组织的创新来满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金融创新,支持金融创新,鼓励金融创新。 [11:10]
[李伏安]:大家都已经认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所谓金融创新导致的,但是我认为,要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过度的金融创新,滥用金融创新,没有有效监管的金融创新造成的。我们鼓励各类银行、各类金融机构的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但更需要广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参与者能够充分地认知并管理好各类金融创新的风险。我们将坚持鼓励金融创新和监管好金融创新的风险并举的方针,使中国的金融业能够以自身的稳健经营支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我相信,这次会议的讨论对于中西部地区有效认知金融风险、认知金融发展的机遇、寻找新的金融方式和金融工具支持金融经济的发展,管理好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特殊发展当中的金融风险,一定会使我们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平稳。预祝这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1:12]
[朱文晖]:感谢李主任非常精彩、非常简短的演讲。本来我们会有很多问题要请教他,但是因为李主任要赶飞机。 [11:12] [page]
[朱文晖]:现在请下一位演讲嘉宾,他是国务院发展中心卢中原主任。他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澄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误区”。 [11:13]
[卢中原]:大家好。我要澄清几个什么认识误区? [11:14]
[卢中原]:第一,中国经济是消费不足。中国老百姓不消费,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消费增长太慢,这是一个经济误区。我们不说以前,我们就说今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增幅按照实际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一到八月份累计高达16.9%,大家注意,是实际增幅,而不是现价。我们中国的GDP,一到二季度累计是7.1%,一到二季度我们的消费增幅是多少呢?仍然在16%以上。比GDP增幅高了9个点,这怎么能说明中国的消费增长慢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许多敏锐的观察者和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家,包括欧美一些大的投行、机构投资者也在得出一些客观的判断。比如摩根斯坦利的一位美国人,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就说到中国老百姓根本不是不敢花钱的问题,中国的中产阶级现在正在大把大把地花钱。他说中国现在增长的问题不是消费增长太慢,而是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我认为这个分析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11:15]
[卢中原]:今年一到九月份,中国的汽车销售量高达966万辆,是全世界汽车销售的第一位。这里主要是家庭消费。中国现在的楼市在大幅度反弹,销量增幅高达35%以上。一个楼市、一个车市,这两大耐用消费品,这么大幅度的反弹,怎么能说中国经济当中的消费增长乏力,中国老百姓不愿意花钱,中国的消费不足呢?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到很多城市去,城市到处都是堵车,一堵堵两个小时,我一点都不生气,我非常高兴,我说这是我们这个城市在发展,有活力、有生机的表现,当地群众热烈鼓掌。为什么呢?就是这样的,中国现在就是在发展,为什么要发展,要改造道路,老百姓要买车,要买房子,买房子以后要买车,车和房子连续互相推动,就要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由消费拉动的城市改造,必然拉动投资。为什么说中国消费不足呢?这是立不住的。我们从实际数字来看,这个数字也是大大快于GDP的增幅。你还想要中国老百姓消费增长多快呢?25%?30%?超过投资增幅?不可能的。因为老百姓的消费是根据个人现期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决定的,他不可能超过自己家庭预算去盲目地购买、盲目地消费。因此目前保持16.9%的平均增幅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你还要我们的老百姓去花多少钱,他的收入增幅决定他的消费增幅。 [11:15]
[卢中原]: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收入再增加得快一点,让老百姓的消费也增加得快一点。这是我们讲的现在的问题、现在的情况。 [11:27]
[卢中原]:我们再看过去90年代整整十年的时间,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开支,就是老百姓花钱的统计,不是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开支的增幅在全世界是最快的。这说明什么呢?值得大家去深思。就是中国城乡老百姓消费结构在升级,由过去吃穿用的改善上升到住行条件,就是居住、出行条件的改善,而住和行就是买房子和买车都是十万元级、百万元级的耐用消费品,它的产业关联程度非常之高,它拉动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中长期经济发展来源于结构变动和技术创新。正所谓老百姓消费结构升级才拉动中国投资,如果我们仅仅看到拉动中国投资,而没有看到消费结构升级,大家就看走眼了,因此,一定要看准中国。我们的消费潜力这么大,能够带来无穷的商机。 [11:27]
[卢中原]:第二个误区,中国这一轮投资过多地向基础设施投资,就是这一轮的拉动又是投资过重了,而且向基础设施倾斜太多,用通俗的说法就是“铁公鸡”,就是铁路、公路、机场这三大投资占的比重很高,有些境外的分析还说中国这一轮四万亿政府投资当中,不要忘了这四万亿不完全是中央政府投资,其中只有1.18万亿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剩下的两三万亿是拉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这四万亿不都是中央财政投资。同时这两年四万亿的投资当中,大量的投入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住房,就是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在本质上不是投资,而是消费。为什么?因为低收入群体根本没有钱去买房子,只有政府投资,然后,低价租给他们,让他们变成住房消费。这种保障性住房在性质上不属于投资,而是居民的消费,它直接拉动的是居民消费。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在分析这些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这些都混在一起,说是基础设施投资占了80%。我们算一算,根本到不了80%。保障性住房就占了很大的比重。 [11:33]
[卢中原]:“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这三大块占的比重并不高,还有很大的比重是投向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这是保障什么呢?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这个和一般的基础设施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就看不清了。比如我建立一个水利工程,它是基础设施,但是它是造福于我们后代的。现在大家知道世界上关注的气候变化,都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向生态领域投资,建水利工程,这难道不是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吗?还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是投向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这一点又不要忘了,这也是支持我们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进步投资,这一部分投资,我认为越多越好。 [11:36]
[卢中原]:因此我们简单的批评用投资拉动中国经济,这是缺乏分析的。首先,投资结构不是这样,相当一部分不能把它算为投资,是低消费群体的直接住房消费,这个一定要清楚。 [11:38]
[卢中原]: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是投入了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和生态技术,这一点也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使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可循环、有低碳的倾向。一定要这样分析中国的投资。这是从短期来看。 [11:43]
[卢中原]:我们再看中长期,中国的投资为什么会比较快?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工业化没有完成,我们的工业产值,就是第二产业的产值占50%,但是我们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当中,农民(第一产业农业当中的就业)仍然高达40%以上,也就是中国就业比例当中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工业化处于迅速完成的阶段,大概到本世纪20年代、30年代,我们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同志们、朋友们、海外的乡亲们,你们好好看看中国,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但是你们长期生活在二三百年工业化史已经完成的后工业化国家,怎么能够用那样的国家来判断中国呢?怎么能用那个国家的低投资率来判断中国呢?应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东亚这边的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他们的投资率仍然比较高,仍然大大高于西方国家。他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投资率仍然高于西方,而我们工业化没有完成,我们投资率高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一点。 [11:46]
[卢中原]:这个结论就是什么呢?中国的投资率不要盲目地去批评它,这个投资率高了,增长速度快了,如果它的结构是合理的,投向了节能减排技术、生态建设、投向民生改善,这样的投资越高越好,而不是越低越好。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一个重大的内需来源。 [11:52]
[卢中原]:第三个误区,中国的出口是中国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并且有人说,主要是海外的人,这一轮世界经济衰退、经济危机是中国的出口导致的,中国的出口过度,老百姓不消费,美国老百姓过度消费,中国的过度出口支持了美国的低物价。主要因为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要调整自己的结构,中国老百姓多消费、少出口,美国老百姓多储蓄,少消费,然后世界经济就平衡了。这个说法是似是而非的,很不准确。 [11:53]
[卢中原]:我告诉大家几个数字。2005、2006、2007这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0%以上,这三年,我们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余额)对当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到底有多大呢?2.2到2.7个百分点。10%以上的两位数增长减去两个多百分点,剩下八到九个点是谁拉动的?中国的内需,就是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而这三年,中国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是相对平衡,当年的贡献大概是4个点左右,各自四个点左右,加起来八到九个点,然后两个多点的进出口,这就是当年中国GDP增长10%以上的结构。2005、2007两年,中国消费当年的贡献略大于投资。由此我们进一步证明,中国的消费并不低,老百姓消费并不少,增长并不慢。 [11:53]
[卢中原]:我们再看2005年以前,2001、2002、2003、2004年,净出口对当年GDP的拉动连一个百分点都不到,只在0.1%到0.7%之间,2001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遭遇冲击以后的第三年,我们那时候经济达到了8.3%的增长速度,当时净出口贡献是负0.1%,就是没有贡献,当年的8.3%是谁拉动的?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这样看起来,我们中国这么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不是出口为主拉动的,不是外需为主拉动的,是我们两大内需拉动的。而且这两大内需在一些年份,在2005、2006、2007这三年是相对平衡的,甚至消费的贡献大于投资了。这个要做数据的分析,不分析的话,大家老是听着,人云亦云,那是说服不了问题的。找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要找的比较准确才好。 [11:57]
[卢中原]:还有人说,你讲的这个说服不了我。因为你中国的出口不仅仅表现在出口对GDP的拉动上,还表现在对投资的拉动上,因为国家的政策鼓励出口,大量的出口拉动了投资,因此我们中国形成了投资和出口贡献太大,消费被挤压。这个说法,我认为也是似是而非的。你光看到了出口拉动了投资,为什么不看出口拉动消费呢?因为在我们中国出口当中一半以下是一般贸易,一半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主要是我们中西部的农民到这个加工贸易这边来,加工贸易吸纳了我们大量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收入问题,因此才有大量农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的增加。为什么不算这个账呢?我一说这个,反驳我的人点点头,你说这个还是有道理的。 [11:57]
[卢中原]:我们再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比较高,高达37%。我们前面给大家分析了,最重要的是看当年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现在不大,就两个多点。因此,未来,外需对我们的影响再严重,我们也能靠自己的内需把它补上。因为我们内需潜力非常之大,工业化、城镇化的双加速,城乡居民的消费在升级,凭这些,我们的内需潜力和动力是足够的,我们不怕外需少了,少了不就两个多百分点吗?但是我们仍然努力稳定外需。不是说不要外需了,我们积极地扩大外需,努力地稳定外需,使我们这个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比较协调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37%的外贸依存度,就是出口依存度,简单地说,就是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没有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是因为它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它用不着在本国生产了再出口。所以,你算它的国民净收入要远远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就是GNI,要远远大于GDP,而我们中国,我们海外投资很少,因此我们大量地是靠国内出口拉动GDP,因此我们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显得比较大。 [11:57]
[卢中原]:我们当然希望走出去投资了,但这也需要有比较好的国际环境才行。而且,有我们的比较优势,还有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价值的分工等等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我们现在还需要运用好我们这个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来发展我们的出口。但是,我个人认为,出口对中国来说很重要,但是,实在没有了,我们靠两大内需,也是可以弥补上的。请大家相信中国。 [11:57]
[卢中原]:谢谢大家。 [11:57]
[朱文晖]:谢谢卢主任非常精彩的对我们几个认识误区的澄清。我确实也是受益匪浅。下面我们需要对一些新问题了解一下澳大利亚朋友的看法。因为最近澳大利亚第一个加息的,而且它已经推出政策了,推出政策的第一个市场需求就是拉动了澳大利亚的需求。今天我们专门请到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苪捷锐先生给我们讲一讲,他的题目就是澳大利亚和中国怎么样共同推进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我们有请苪捷锐大使。同时大使还非常乐意和下面互动,我们一会儿留两个问题供大家提问,和大使互动。 [11:58]
[苪捷锐]: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参加这个论坛,今天早上,我想花点时间谈谈几个领域,澳大利亚、中国可以为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贡献的领域。而且能够在亚太区和全球开辟贸易和投资流。 [11:58]
[苪捷锐]:首先,我想先谈一谈澳大利亚和中国双边关系的实例。 [11:58]
[苪捷锐]:澳大利亚和中国一直在努力工作,致力于一个平衡和有益的关系,长期的经济关系和长期人员之间的交流,强化了这一点,中国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天然的经济合作伙伴,我们的经济有着密切的互补性。其他的国家在互补性方面比不过我们这两个国家。在2008和2009年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而且在澳大利亚历史上,我们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家。我们现在有着13万中国的学生和旅游者,而且我们的旅游者达到36万,学生是3万,而且我们现在的华裔人数达到了60万,除了英文、中文,粤语成了澳大利亚第二大语言,包括普通话和粤语,澳大利亚和中国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比如说保持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在G20团体中,共同发挥领导作用。上周,中国的一个部长出席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而且我们的总督见了李克强副总理,在哥本哈根谈判当中,我们交换了双方的理解和共识。 [11:58]
[苪捷锐]:因为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衰退,全球的经济终于开始复苏,又开始扩张,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和中国是进行财政刺激措施的两大经济,而这两个计划,我们占GDP的总额都是在世界上最高的,因为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中国的出口要比其他国家好得多,在这十几年里面。澳大利亚到中国的出口量每年的增幅是37%,而且已经连续八个月是这样。我们十个贸易伙伴中的八个都在增长,澳大利亚是经合组织中唯一的国家,是在经济衰退中受损最小的。所以,我们两国应该在促进全球的贸易和投资领域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得我们的经济尽早地回到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11:58]
[苪捷锐]:在三个领域里,我们可以进行有建设性的合作。第一,WTO和多哈回合的贸易谈判,这个回合在G20匹斯堡的峰会上再一次提及。在2001年推出的时候,这是涉及的一个多边贸易谈判框架,我们要共同应对一些挑战。我认为这是全球性的。 [11:59]
[苪捷锐]:经济下滑是由全球经济危机引发的,使得政府能够尽快地回到谈判桌旁,然后通过谈判继续前进。在新德里举行的WTO部长会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人们能够重启多哈回合谈判,重新谈判。澳洲商务部长和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都重新回到了这个会议,而且他们都赞成重启这个会议。而且在新德里的这次会议上,多哈回合的80%已经完成了,但是还有剩下的一些问题比较艰难。这需要一些政府继续推进。 [11:59]
[苪捷锐]:正是这个经济下滑,使得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个动因。WTO的多边框架,在这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是非常密切合作的,他们有一种共识,而且希望这个自由贸易的谈判能够尽快地结束。而且澳大利亚在去年和中国达成了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贸易区的同行也加入进来。这个双边协议是指我们和美国的双边协议。而且我们和韩国也有,和日本也有这样的双边协议。但是我们对于和中国达成这个协议也是非常重视的。 [11:59]
[苪捷锐]:去年不是一个好年,但是,我们还是想寻求一个互惠,我们和中国的主席和总理都谈判过,双方领导人都显示了政治意志。关于双边贸易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它为我们长期互惠的双边贸易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59]
[苪捷锐]:我想今天出席会议的很多人都知道,澳大利亚是外国投资最开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中国。2007年,澳大利亚在中国的投资有200亿澳元。在2007年末,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是60亿澳元。2007年末,中国在澳大利亚股份制的投资增长了6倍。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框架,能给中国的投资者更多的机会,在澳大利亚施展他们的才能。我现在在想,澳大利亚和中国在新的G20的框架里有我们新的作用。在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方面,恢复投资流方面,我们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G20认为是最好的论坛,让全球的领导人能够协同一致走出金融危机,它能够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提供集体性的回应,它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包括进来,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在具体的政策和结果方面具有一个一致性。所以,匹斯堡峰会G20的领导人们达成一致,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论坛,而且在这个上面达成一致,就是2010年到2011年的全球经济计划,中国和澳大利亚在这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工作。 [11:59]
[苪捷锐]:我们在G20的峰会上是想建立一个共享的框架,使得我们的刺激计划能够继续实施,直到我们的经济危机终结,走出衰退。而且我们认为全球的金融机构应该要改革,要能够反映现代经济中新兴国家的份量。而且,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让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全球的金融监管中,在IMF中得到更多的选举权。而且澳大利亚现在还期待着和中国,以及G20的其他成员,能够为明年G20的会议做出一个日程表。 [12:02]
[苪捷锐]:与中国和其他贸易合作伙伴一道,希望澳大利亚和中国能够共同推进贸易和投资流。一个持续性的发展,在全球和地区的层面上。我们双方共同的利益是很深厚的,是明确的,大家都看得到,我们应该携手,更加密切,双边更加建设性的,全球的,以此使亚太区和全球获益。 [12:02]
[朱文晖]:大使愿意和我们台下的听众交流。大家谁有问题,可以向大使提出问题。 [12:03]
[提问]:作为一个国家驻中国的大使,中国走向国际,参与对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就是国际合作贡献方面的时候,作为一个国家、地区的搭档,澳大利亚有哪些政策? [12:03]
[苪捷锐]:有些问题已经写在我的发言稿里了。特别是帮助中国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伙伴,是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非常重视。我之前已经说过,G20是非常重要的,而澳大利亚在整个G20框架里面所做的,不管是从公共方面,或者从私人方面所做的,特别是在匹斯堡会议中。虽然中国已经在IMF里面了,但是要帮助中国获得更多的投票权,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建立那些在国际上的金融组织,使中国话语权能够更加强大。 [12:04]
[苪捷锐]:因为目前的IMF(世界银行)都没有反映出中国或者其他的新兴市场的话语权,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话语权,还有其他方面,也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融入WTO和APEC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和我们澳大利亚政府的政策非常持续的,这也是我们地区性的目标,在亚太区里面能够帮助中国建立他们新的经济实力,也能够保证在本地区里面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12:04]
[朱文晖]:谢谢大使。今天上午最后的一位演讲嘉宾,也应该是最精彩的一位,他是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冯并先生。 [12:05]
[冯并]:大家好。刚才听了很多精彩的发言,很有启发。发言者从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从未来经济的一些新的增长亮点,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从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等等各个方面都发表了一些精彩的观点。我要讲的是从企业的角度,从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提一些补充的意见。 [12:06]
[冯并]:中心的意思是,企业要抓住与本次经济危机相伴而生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新驱动中推动社会经济的新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12:06]
[冯并]:最近一段时间,的确,很多情绪都在社会,以及我们这个论坛中蔓延。不论是各国的政要或者是企业的领导人,包括我们经济学界的一些著名的理论学家们,对于本次金融危机的转回表示了一种乐观,或者是一个积极、肯定的态度,这当然是一种好事情。 [12:06]
[冯并]:特别是中国的事情,势必引起更多正面的关注。因此国家发改委的有关人士讲出一句话,叫“今年保8,基本无忧”。我看我们《河南商报》一天的头条标题也是这个标题。昨天的飞机上看到《环球时报》有一篇来自国外评论的报道,就是说在这次危机当中中国是最大的赢家。我想“保8”估计不会有问题,但是,此事就断定中国是最后的赢家,恐怕还为时过早。我看了一下文章,它是另有所指,指的就是中国应对这场危机的措施是得力的,扩大内需的效果也是显著的。把这次危机所给我们造成的,特别是把经济影响减到了最低限度,也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是赢。而且这种赢是和世界人民,和各国是共同的。 [12:06]
[冯并]:但是从发展的跨越性和可持续性来讲,我们的路还是漫长的。特别是企业的路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个努力不是说我们还沿用旧的模式,一直就这么走下去,既然复苏了,我们在原地继续干起来。而是要创新和变革。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与本次危机相伴而生的金融的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科技兴国、创新驱动,并在结构调整中抓住科学发展的主动权。这个新机遇,机会应该已经诞生了,说它是在危机中诞生的,说它是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对旧的产业结构,包括对旧的经济体制,当然主要是金融体制发生的一种激烈的碰撞也好,机会的的确确出现了。正像中国的总理温家宝先生在前不久所讲的,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所以,从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因为这应该是一种历史的规律,或者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规律。 [12:08]
[冯并]:我们远的不讲,就以日本来讲,在70年代初,特别是1973年的时候,世界上发生了石油危机,这对于当时的日本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因为它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当时达到了90%以上。为了应对这次危机,他们出台了一系列节能降耗、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一批高效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脱颖而出;一批低效率的、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退出了市场。外部恶劣的环境给日本企业造成了压力,同时也成为激发日本企业开发节能新技术的创新的动力,促使日本的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大幅度降低,也让包括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汽车在内的日本节能产品有许多成为世界级的品牌。 [12:08]
[冯并]:我们这次也要看到,针对去年上半年开始发生的金融危机,欧美发达国家一方面在忙于处理因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忘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新兴产业的政策,特别是在生物技术、新能源、原材料、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等新兴产业方面,出台了很多的刺激的措施,带动了新的一轮以创新为动力的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开展。 [12:08]
[冯并]:应该说,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同时也在着眼于危机后,或者是危机中的一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他们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把希望寄托在全球科技,很有可能即将进入一次新的创新密集的时期,甚至还会出现一系列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发明不断出现的时代。 [12:08]
[冯并]:因此,在我国,正是战胜这场国际的金融危机也必须化危为机,看到事情的两个方面,要利用科学技术寻求突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也就是要抓住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占领经济、科技的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渠道。 [12:09]
[冯并]: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我们彻底改变我国有许多企业虽然很大但是不强的现状。 [12:10]
[冯并]:各位先生也知道,强调企业自主创新,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内涵。 [12:10]
[冯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应该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主要途径。在这里面,企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说它是操作者、操作主体,就是说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关键。 [12:11]
[冯并]:自主创新不是说说就能创新的,从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企业经过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一个国家,这个道路也是很艰难的,但是目标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虽然我们的企业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是,总体上讲,目前应当说是处于一种创新驱动的历史阶段将要到来的一个重要节点上。所以,我们要更多的支持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成就。同时,也要看到,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不管是哪种所有制的企业,企业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新的特征。 [12:11]
[冯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由单一的技术创新向整合研发:设计、工艺制造、产业链、价值链的工业方向发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就是试图把整合的效率提到更高的议事日程,就是建立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双赢机制。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自主创新模式很有可能要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历史阶段不同,区别于有些国家的企业。但是,这很可能是我们一个特点。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技术,你也可以找到它的专利发明者,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者,但是他在实施的时候往往有一种集合的效应,这是我们目前自主创新出现的一个新的动向。 [12:16]
[冯并]:第二,我们看到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不同。因此我们一方面看到,大家在应对金融危机这个方面,我们的改革是不退步的。现在应该说,大部分科技型的原来事业单位基本上都转型了,我们下去搞一些调查研究,这个院那个院全部都成为企业。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独立地和其他企业合作,就造成了一种新的局面。 [12:16]
[冯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由单一的技术创新向整合研发:设计、工艺制造、产业链、价值链的工业方向发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就是试图把整合的效率提到更高的议事日程,就是建立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双赢机制。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自主创新模式很有可能要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历史阶段不同,区别于有些国家的企业。但是,这很可能是我们一个特点。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技术,你也可以找到它的专利发明者,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者,但是他在实施的时候往往有一种集合的效应,这是我们目前自主创新出现的一个新的动向。 [12:17]
[冯并]:再一个,我们也看到,随着自主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主导性和政府的引导性也互动起来了,那就是说在这方面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党中央和国务院前一个时期以及最近出台了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多种政策,包括完善和落实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这里面也包括落实科研经费,当然,自主创新当中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投入不足,投入不足,说来说去就是企业缺乏资金。当然,越不投入,或者投入水平很低,就实现不了最终的目标。 [12:18]
[冯并]:要看到,我们的产品、技术如果一直在一个平台上,在同质化的平台上不断地复制,最终的结果,你得到的利润是最低的,你的积累也是最少的,那么,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下决心大投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12:19]
[冯并]:同时要看到,经过30年,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企业也出现了一些自主创新方面的标杆企业和标杆项目。比如,高速铁路,大家都知道,都要引进这个技术。我们的铁路重在技术,大秦铁路,一列车就是100万吨,一天是多少列车。这个重载技术也只有在我们国家,当然包括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的。我们的青藏铁路。还有很多企业,比如华为,都是在这些方面做出成就和努力的企业。说明只要我们的企业能够向这个方向努力,能够更多地尊重人才、使用人才,更多地把资金投向自主创新方面来,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12:19]
[冯并]:我想我们的企业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考验,能够抓住和这次金融危机伴生的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就会有新的未来。当我们的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是硕果累累的时候,我想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也就明晰起来,我们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然要出现的一种最终结果。那个时候,我们来讲我们是赢家,大约是完全能够成立的。谢谢大家。 [12:19]
[朱文晖]:谢谢冯会长非常精彩的演讲。由于中午的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我们今天上午的主论坛到此结束。 [12:19]
- 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2015-01-21)
- 南非《商报》:因特网推动中国农村振兴 (2013-09-09)
- 债基持续火爆 年内已发18只 (2013-03-21)
- 年内新基总数破150只无悬念 吸金难敌去年 (2010-12-14)
- 兴业银行荣膺“2009中国最佳科技应用银行”奖 (2010-10-28)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