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社科院《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2015)》发布暨研讨会

来源: 中国网  2015-04-22 16:11

李周:

2015年《农村绿皮书》发布会暨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介绍一下与会的专家和出席人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潘盛洲,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张顺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 东阳。参加会议的还有媒体朋友和我所的研究人员和一些研究生。

2015-04-22 08:58:19

李培林:

各位专家学者媒体的朋友们,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2015年《农村绿皮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2015年《农村绿皮书》出版发布会暨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2015-04-22 09:00:03

李培林:

2014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粮食产量实现11连增,粮 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依然相对比较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自2004年以来连续11年超过6%, 实现11连快,而且到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已连续五年增长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下降到2.7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 缩小,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民生已经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为各项深化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 实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以及社会和谐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也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和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04-22 09:01:13

李培林: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 设,为今年和未来几年农业、农村工作指明方向,布置了任务。如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让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开 花结果是一个亟待破题的重要课题,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绩突出,形势可喜,但是农业连年增产背景下进口却连年增 长,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导致农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农业开发过渡,污染加剧诱发的产能生态透支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任务日益艰巨,城镇 化快速发展给中国经济加入了助推剂,但是城镇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与土地占用使用方式的冲突愈演愈烈,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改善了农村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状况,但通过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带来的各种冲突对农村社会稳定和治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完善粮 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建立农业科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 制,改善乡村治理登记制。

2015-04-22 09:06:23

李培林:

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农村 在新发展阶段上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确保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加速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由中国社会科学 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合作撰写的《农村绿皮书》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出版23年,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经济社会形势分析系 列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已成为国内外读者系统完整地了解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途径,希望《农村绿皮书》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楼,广泛协同社会力量,为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国家的决策提供更加详细有力的依据,以及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 康就没有全国建成小康社会,这比我们过去来说提出来的要求更高。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是不平衡、不全面,不协调,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 距,现在提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也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必须建成小康社会,如何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恐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015-04-22 09:07:52

李培林:

我们院出版80多种皮书,这些书我大部分都看了,写作最为规范、 最像一本专著、有完整的结构,多数皮书像一个论文集。这本书也有它的弱点,发布的时间已经过了,每年大家都要等完整的数据,多数皮书是1-3月份的数据就 写了,所以发布的时间恰恰是大家关注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时间,这本书发布比较晚,希望媒体朋友能对这本书加大宣传力度。这本书在皮 书评价当中已经超过了《经济蓝皮书》,希望大家从这里能够挖出一些深度报道,预祝这次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5-04-22 09:09:07

李周:

谢谢李培林院长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会,为我们致词,同时也给《农村绿皮书》做了很简要和很精准的评判,同时对我们绿皮书肯定也提出了要求。按照李培林院长的要求,我们提前出版,在内容上更上一层楼,谢谢李培林院长。

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作主题发言。

2015-04-22 09:10:03

杜志雄: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由我代表课题组做主题报告,正像李培 林院长所说的,我们的绿皮书对2014年的评判稍微晚了一点。我的报告分三块,一是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做了概括。二是对2015年的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做预测。三是对今年绿皮书专题里提出来的核心和重要的观点和大家做分享。

2015-04-22 09:10:34

杜志雄:

第一,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第一产业在国民经 济总产值当中的比重继续下降,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4.1%,连续第六年保持4%-4.5%的实际增长区间,反映出第一产业增长的相对稳定 性。2014年农业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的比重为9.2%,比2013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受国家惠农政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 制的改革,国际市场中以城乡居民食物相对结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继续增长,实现了11连增,棉花和糖料等作物有所减少,大部分畜产品和水产品保持增长 态势。农产品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利差在2012年急剧扩大的基础上继续回落,全年农产品净出口总额达到19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增速 进一步回落。农产品进口增长3.1%,出口增长6.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利差505.8亿美元,减少了0.9%。农产品进口额增速低于出口额,贸易利差 缩小,并不是由于农产品进口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价格下降所带来的。

2015-04-22 09:11:37

杜志雄:

水产品和园艺产品贸易顺差,对减少整体农产品国际贸易利差的贡献 非常突出,全年水产品直接贸易顺差是125亿美元,蔬菜的贸易顺差接近120亿美元,水果贸易顺差10.6亿美元。农产品生产品价格稳中有降,总体上 2014年全年农产品生产品价格比上年下跌0.2%,结束了2010—2013连续四年上涨的态势,不同农产品生产品价格的运行继续呈现分化的态势。受目 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影响,棉花生产品的价格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跌,第四季度比2013年同季棉花收入下跌了30%,2014年国家废除了全国棉花临时收储政 策,并在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棉花收储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由于国内棉花库存较高,国内市场棉花价格相对较低,秋季新棉上市后,平均支付出厂价 格由2013年的每吨大约2万元下跌到2014年第四季度后期的不足1.4万元。

2015-04-22 09:23:02

杜志雄:

2014年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启动了大豆价格改革,而且国际大豆市 场价格明显下跌,但是由于国产的大豆用途和进口大豆存在一定差异,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传导并不明显,全年国产大豆生产品价格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比上 年上涨大约1.5%。居民食品消费者价格持续上涨,涨幅回落,2014年居民食品消费价格虽然继续上涨,但是涨幅回落,是2010年以来涨幅最小的,全年 食品消费价格上涨3.1%,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不同类型食品消费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前几年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食品消费价格普遍上涨,涨幅 比较大的态势不再呈现。

农产品生产的价格和居民食品消费价格走势的变化,一方面会带来生 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反映农产品和食品总体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宽松的转化。同时反映不同类型农产品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差异性,提出了农业结 构调整的迫切要求,支持农产品全面增产,可能不再是现代化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最为显著,国家统计局于 2015年正式公布了城乡口径统一新口径城乡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计算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包括在城镇地区常驻的农民工,2014年全 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同比增长11.2%,提出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5.2%,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老口径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是9892元,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19497,比2013年增长12.7%,在这个里面工资性收入增长13.7%,今年净收入 增长7.7%,财产净收入增长14.1%,财产性收入增长比较快,可能得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的净收 入增长达到40.3%,转移净收入的增长13.9%。

2015-04-22 09:26:19

杜志雄:

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稳健提高,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工 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39.6%,比2013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转移性净收入占17.9%,比2013年提高0.4个百分点,财产性净收入占 2.1%,与2013年持平,家庭经营净收入占40.4%,比2013年下降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缩小到3:1的区间,2014年老口径的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7:1,新口径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常驻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2:1,连续第五年 呈现出缩小的态势。2014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保持快于东部地区的势头。

2015-04-22 09:26:25

杜志雄:

第二,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预测。讲预测之前值得指出的是,与往年一样,这方面的预测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绿皮书》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是课题组预测的结果,不代表国家统计局的观点。

2015-04-22 09:27:10

杜志雄:

粮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继续收窄,预测2015年粮食总产 量6.1亿吨,增长0.5%左右。油料小幅增长,糖料一定幅度减少,棉花减少幅度可能较大,预计油料产量3560万吨,增长1%左右。糖料产量约1.3亿 吨,下降3%左右,棉花产量约580万吨,下降6%左右。畜产品水产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测2015年肉类总产量约8900万吨,增长2.2%左右,其 中猪肉产量约5700万吨,增长0.5%。预测2015年水产品产量约6700万吨,增长4%左右。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在2014年小幅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 降趋势,预测2015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下降3%左右,其中粮食生产品价格下降1%左右,渔业产品生产品上涨2%左右。食品消费者价格将同比小幅下降, 预测2015年食品消费者价格同比下降2%左右,其中粮食消费价格下降1%左右,邮资消费价格下降5%左右,肉禽及其制品消费价格下降3%左右,蔬菜消费 价格下降4%左右,水产品消费价格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总体上涨了2%。农产品进口规模继续扩大,2015年农产品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利差 可能会减少到500亿美元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适度增长,预计2015年农民收入仍然能够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预测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1万 元左右,按照新口径统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之比,这两个比例进一步缩小到2.9:1。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速度与2018年持平,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到9%以下,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6万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4%的水平。这是对2015年的预测。

2015-04-22 09:27:46

杜志雄:

第三,对现在农业发展若干侧面的观察与展望。与往年绿皮书一样, 本年度的绿皮书围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主题,我们有七个专题与现代农业建设高速相关的若干侧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当然 农业现代化或者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包括的内容也不只这七个方面,包括结构调整等等,但是我们在这本今年的绿皮书里主要是对七个方面做回顾和展望。

一是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司、合作社 等经营主体不同,家庭农场及农业,生物是直接的生产主体。这个地方我们强调的是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差别。总体上看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问题大,因为家庭农 场与传统的小规模农户具有规模功能上的差别,所面临的问题更具有特殊性和紧迫性。在经历一两年快速发展以后,从相对长的时期来看,一是家庭农场成为新型农 业经营,或者是农业生产主体形式,还需要一个小常识,一个小进步。二是家庭农场数量将继续快速增长,但要加强监管以促使其健康发展。三是家庭农场发展的扶 持性进一步深化,某些关键因素扶持政策,特别是这其中的承包土地的抵押贷款全能的发挥,这方面的政策需要破题。四是家庭农场与合作社合作是家庭农场发展一 个必要的趋势,这是关于家庭农场。

2015-04-22 09:28:46

杜志雄:

二是农民合作社在现代农业中的功能和作用显著增强,但是农民合作 社带动能力优待提高,农民合作社管理和规范,外部监管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和扶持政策技术不足等制约合作社功能发挥的新老问题依然存在。从未 来发展看,农民合作社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领办人群体企业家化,合作社公司化特征将更加突出。把农民成员身份多元化,合作社成员意志性特征更加显著。合作 社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会加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需要适时修改,以引领农村合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合作社法修改重点围绕四个方 面,一是业务调整范围的适度扩展,二是对农民成员建立完善。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人地位问题。四是规范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

2015-04-22 09:37:34

杜志雄:

三是龙头企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发挥龙头企业在构建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当中的引领作用,龙头企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机 遇。从今后一个时期看,龙头企业要把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放在首位,要把重新定位和开拓市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促进各类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加强 龙头企业的创新,注重龙头企业的市场定位及市场开发。从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趋向来看,一是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分享机制。二是需要出台扶持政策 提高龙头企业收益能力。三是要努力消除龙头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制约。

2015-04-22 09:42:40

杜志雄:

四是土地流转的问题。经过大规模的流转,不管是高层决策部门还是 地方政府农民,及农地的流入方,都在重新认识反思这场大规模的农地流转。在去年年底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扭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意见》当中要 求“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重点扶持适度规模经营”等等。行政部门通过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中央精 神,对于规范引导农地的健康有序流转,无疑将会起到重大作用。经过2014年大规模农地流转以后,农民对于农地流价格、方式、合同、期限等都会有更多更全 面的认识。在流转农地的时候也会更加谨慎和规范,农地流转是市场发展的需要,2015年各个地区农地流转的速度、方式和规模仍然会存在较大差异。那些外出 劳动力较多、经济较发达、农业生产规模效率高的区域,农地流转的规模会更大,速度也可能更快一些。而华北平原、关东平原等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业生产规模可 以通过外包农业服务的方式来实现。

2015-04-22 09:43:45

杜志雄:

五是农机化。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今年极为强硬,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快速增加,2013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47%,2004到2013年提高27个百分点,这比1981年到2003年只提高10.89个百分 点。农机化新一步发展仍然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生产环节不平衡、整体保有量不足而部分机具已经饱和亟需优化结构、主要农机装备利用率低且呈下降趋势等 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当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中国农业机械化存在几个方面的走势和特点,第一,粮、棉、油关键环节生 产机械化将进一步发展。第二,跨区作为进一步萎缩,为家庭农场和合作经营农场提供服务。第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趋于稳定,对市场干预程度日益变小。

以上是我对专题做的研判和对趋势的展望。谢谢大家!

2015-04-22 09:44:47

李周:

我们所跟国家统计局合作完成的,同时我们合作方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下面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发言。

2015-04-22 09:46:36

谢寿光:

尊敬的李培林院长,潘盛洲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 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农村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这也是《农村绿皮书》第23次发布。我首先代表绿皮书的出版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研发机构 表示祝贺,向关心支持这部绿皮书研创,以及它的推广和传播的相关机构,特别是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村绿皮书》由于长期坚持的严谨、规范,应当说在我们接近 300种每年发布的各类皮书里属于核心品牌,2014年评价结果在终审阶段,在综合评分里是进入前10。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中,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 年度性最重要的书,中央提出建立智库的标准来看,这部绿皮书我觉得应当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年度性关于“三农”问题的最重要的智库报告。社会影响力之所以没 有像经济蓝皮书和社会蓝皮书、法治蓝皮书那么火爆。除了研究的主题相对更加专业以外,更重要吸纳了多家单位,有点受限,正式研创单位是农发所,可能会形成 更加大的社会影响,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今天这部绿皮书不只是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重要的智库报告,如果把23部绿皮书连接起来,实际上是中国 20多年“三农”绿皮书的变迁史、发展历史,所以我最近在推广皮书数据库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高校的研究机构说,如果你现在做有关“三农”问题的博士论文 和硕士论文,如果不看农村绿皮书可以说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质量要打折扣,这是有不只一个教授在不同场合提到这样的判断。不只是一个智库产品,作为年度性 的出版物有很高的价值。这个绿皮书是成为全球认识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一个重要全球的窗口。他们始终认为我们研究团队的客观、科学研究力度和方法, 时间上尽管发布晚,对国外的研究者来说认为这是最新的。

2015-04-22 09:47:15

谢寿光:

今年3月底我在芝加哥美国亚洲年会上,有不少著名高校关于当代中 国问题研究中心,非常关心绿皮书的数据,不只是看我们纸制书,要的是数据库,翻译上的问题也是我们要着手解决的。对于出版者来说我为有这样的研发团队20 几年的密切合作感到非常荣幸,我们也很希望这部绿皮书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实际工作部门能够更多的关注它,特别是媒体能把这里面相当多的成果加以客观转化, 真正发挥更大效益。作为出版方我也说一下,这里面所有的观点和研究结论只代表课题组,不代表国家统计局,媒体上发布绿皮书的时候不要说国家统计局和农村社 科院和农发所,就是农发所课题组发布绿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免得引起误解,甚至干扰相关决策。最后再次感谢李周所长为首的潘书记、杜所长和我们长 期合作,也祝我们这部绿皮书发布成功,发挥更大的智库效益,把这绿皮书越办越好。

2015-04-22 09:48:46

李周:

谢社长给我们绿皮书很高的评价,希望我们今后能共同合作,把绿皮书越做越好。绿皮书的发布会暂时告一段落,下面进入专家研讨阶段。首先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2015-04-22 09:55:18

潘盛洲:

首先对能有机会参加《农村绿皮书》发布会表示感谢,刚才听了杜志 雄所长对绿皮书做了介绍,去年国家农村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去年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特别是“三农”有关部门的大 力支持,特别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去年农业农村发展形势非常好,尽管我们遇到很大困难,刚才从谢社长介绍当中知道,粮食产量实现11连增,超过 12000亿斤粮食,这确实非常不容易,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农民收入也实现了11连快,达到人均农民纯收入达到9892块钱,按照新的口径,人均可 支配收入突破10000块钱,是10487块钱。

更准确的说是5连快,自己跟自己相比人均纯收入11连增,从 2004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更快,所以在2010年之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别是不断扩大的,农民收入跟自己相比确实不断增加,连续加快,城镇 居民2010年之前可支配收入比农民增长的还快,那个快是跟自己比较,现在提到5连快,这个表述比较准确的。

2015-04-22 09:55:39

潘盛洲:

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这个不容易。去年还解决1232万人贫 困人口脱贫问题,这也是非常突出的成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刚才李培林院长讲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最困难的难题在农村,农村恰恰 在贫困地区,去年解决1232万人脱贫的问题,这个成绩是非常突出的。还有一个就是也解决了6600多万人的农村饮水问题,我觉得这也是改善农民生活一个 很重要的指标,去年农业农村发展确实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下一步特别是从2015年到2020年,再有五年多的时间,使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期,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这种大的宏观环境下,农业农村怎么样更好地发展,特别是中央提出来我们要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能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多难题和困难 需要我们克服,而且我们确实面临比以往更加复杂的问题。

2015-04-22 09:57:17

潘盛洲:

对农业生产来说,现在我们国家尽管取得了11连增的好成绩,粮食 产量连续打破历史记录,创历史记录。大家都知道现在农业生产面临的环境和形势非常复杂,困难越来越多,比较形象的说法,我们现在农业生产发展面临上下左右 全方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上下大家都知道,领导同志也多次强调,抑制农业下面是从地板价不断的网上提升,而农产品的价格是从天花板的价格是从上面往下,左 右是农业的黄箱政策。现在农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都有对农业补贴有一个限制,不能超过农业产值8%,我们现在接近这个水平,某些超过这个水平。从右边是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生态环境,包括资源,包括生态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厉害,包括农业资源后备资源不足等等,下一步农业生产确实面临上下左 右四个方面的挤压。

2015-04-22 09:58:05

潘盛洲:

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到2020年要建 成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对农产品需求除了量,更重要的是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么困难复杂的条件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确勉励困难很大,农民收 入面临困难更大。现在农民人均收入结构家庭收入已经下降到40%多一点,40.4,农民外出打工收入39.6%,而且增量部分里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增量绝大 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工作性收入更加紧密的与我们宏观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从高速增长进入增高速增长,肯定都要受影 响,不光是农民人均收入,城镇的也要面临收入下降,或者是增速缓慢的压力,而且我觉得下一步现在城镇居民这些年,包括农村人均纯收入,包括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增长速度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是我们这些年城镇居民收入,很大一块或者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所谓的经济增长速度拉起来的,收入结构也是有 改善的,农民居民收入结构改善了,改善的程度和步伐不大,比较慢。

2015-04-22 10:02:30

潘盛洲:

如果收入分配结构不做大的改善、完善,城镇居民收入主要靠经济增 长速度拉动增长,下一步不光增加农民纯收入,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我们都要面临很多严峻挑战。现在增长速度主要靠GDP增长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今后一个 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要保持住增长速度,保持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保持住农民由五连快到六连快,继续快下去,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我 们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农村城乡差距大,农民城乡居民差距收入是一方面,更大表现是农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与大中城市相比差距太大。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 现在回去一看,农民无论是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吃的没问题,收入也比过去增加了,但是农村的生活环境没有改善多少,我们老家变化并不大,甚至过去一些比较 好的生态环境,比如河流现在没水了,还有垃圾污水,这都是问题。要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要实现这个目标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

2015-04-22 10:03:23

潘盛洲: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们国家粮食安全,使农业更强,采取 的措施很多,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农民培养,这些年来随着外出农民打工越来越多,农村相当多孩子对 教育越来越不重视。一方面一些产业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需要合格的工人,特别是技能型工人严重不足,那么多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结构性问题非常 突出。去年外出农民工已经超过2.7亿人,有相当多企业合格的工人招不到,这2.7亿里有相当多人找不到工作。下一步怎么对新型农民,包括农民工进行职业 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包括土地流转,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上下左右都有制约因素,我们要打破上下左右的制约,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扩大农业的 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农机化综合水平去年达到59.47%,确实提高很快,现在看远远不够。土豆产量潜力非常大,国 内生产最大的拖拉机30马力之下,像国外一样生产大马力的,一下打60公分,50公分,土豆产量翻一番,土豆是耐旱的,我们国内还生产不出来,包括生物技 术应该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要提高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提高农业增产能力,因素很多,措施很多,最主要的是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增加科技比重,增 加农民收入最主要的按照绿皮书提到的,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在增量当中占大头,很主要的是跟中国宏观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最主要的是跟新型城镇化联系在一起。下一步应该加快推荐新型城镇化,我们国家发展扩大最主要的潜力在城镇化上。

2015-04-22 10:04:39

潘盛洲:

现在有2.7亿多农民工,不要说其他的,全部转换成城镇居民,发 改委宏观研究院研究的课题,一个农村人口要转成城镇居民需要相关投资至少八个万到13万,取中间的就是10万左右,2.7亿农村人口转成城镇居民,光基础 设施各种投资至少27万亿,2.7亿农民转成城镇居民,本身的消费要比农村人口消费高出一大块,这也是有关专家做的测试。平均一个城镇居民年支出要比农村 居民高出1万多块钱,如果转成城镇居民,光衣食住行的消费增加3万亿支出,3万亿加2.7万亿,如果能把这2.7万亿的农民工消化了,拉动投资消费至少有 30万亿,30万亿是什么概念,我们2014年全社会商品零售额消费掉不过26万亿,这个30万亿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实现,但是我觉得方向目标必须明确。 工业化是增加供给的,城镇化就是增加需求,这是世界发展的规律,下一步应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加大力度,给农民工更多在城镇落户 的机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2015-04-22 10:11:42

潘盛洲:

二是提高农民农村农业增加收入的一些机会。中央领导同志包括去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直强调,要在农村大力发展第六产业,农村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养羊是第一产业,宰羊是第二产业,卖羊、吃羊肉等是第三产业。把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这方面潜力很大,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潜力非常大,包括发展农村旅游各种方 式,潜力非常大。实现农村供给,我觉得重点抓两个方面,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做下去,农村合城乡差距那么大,农村基础设施怎么样向城镇延伸, 到现在还有20多万人口用不上电,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环境治理加强投入,包括污水处理等等,国家正在加大这方面力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农 村危房改造我要比去年加大力度,增加100万户,达到336万户。这些都是在财力甚至一些方式方面都可以改革创新,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尽 快实现农村供给这个目标。

2015-04-22 10:13:48

潘盛洲:

谢谢潘主任给我们做了非常系统的研判和分析,做了很好的展望。

下面其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发言,大家欢迎。

2015-04-22 10:14:48

方言:

谢谢社科院农村所每年都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正如刚才李院长和谢总 编讲的,对绿皮书的重要性和时效性都做了很好的介绍,我非常赞同。刚才谢社长讲的一个观点我特别赞同,农业要回头看,十几年白皮书的研究对每年生产形势的 研究有很多基础、历史性的材料,我非常赞同。社科院的绿皮书可以公开发行,我们做农村经济分析,我从1988年调来一直监测农情。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 当时的农产品的情况和价格趋势,和当时国家采取的政策有历史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当时出台的政策和现在出台的政策进行比对,当时出台的政策哪些是正向的,哪 些是反向的,对我们今后未来,特别是制定年度政策有很大启发。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产业非常重要,“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产业,如果产 业不发展农民无法致富,研究产业经济,特别是在农业上研究农业本身的问题关注度不如研究体制问题、收入问题、城乡统筹问题关注度那么高。实实在在的,如果 倒回产业看,产业提供的全部是数据,相对其他文字上的东西多一点,绿皮书这么多年是历史的积累,历史的回顾,又可以公开引用。

2015-04-22 10:15:18

方言:

现在是信息社会,提个建议,有一些包括国家库存的情况,还有一些 政策追踪,建议在绿皮书里能够在今后加强,这里面受到资料和数据的限制,现在数据和回顾90年代初的数据截然不同,90年代初期的时候很多数据就是不可能 拿出来,现在市场化程度很高,加入WTO,农业支持保护每隔几年向世贸组织通报一次,所以很多数据随着市场化程度开始逐渐揭秘,如果过渡封闭和保密的话, 对整个研究国家政策,特别是跟国外一些市场连通也是不利的,建议绿皮书多做一些关于产品的追踪,有些做深入挖掘,通过绿皮书的方式公布于众,让更多研究学 者、所有大中院校共享。

2015-04-22 10:16:32

方言:

去年我们一直做“十三五”重大课题研究,搞了农产品预测,有些东 西应该让全社会知道。昨天报纸上是一个科研人员报出来关于化肥用量的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对将来农业都影响很大,我们每个人既是经 济工作者,研究农业的,同时我们也是消费者,这些都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有些东西通过绿皮书的方式做深入研究,统计局数据非常全面,有这样一个平台非常 好。

谈一下今年的形势,我们也做了一季度形势分析,从宏观形势来讲有 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好的方面,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夏季粮油总体来讲不错,4月份出现大面积倒春寒,没有做深入分析,气象局有追踪,我这么多年搞农情分 析,会有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时点正好在4月。3月份主要是讲小麦返青。4月份这次会不会影响粮食的质量,4月下旬到5月非常关键,官方也没有对这 个做深入分析。从关注点来看,一些搞期货产品的公司会做深入应用,对粮食成熟度到底影响面多少,要关注,正好今年是第20个年头。面积来看是增加的。我去 贵州调研,贵州是国家长江流域的一个主产区,农民相对比较穷,农民收入在全国是倒数的,即便这样一个城市,它也开始不种油菜了,从点上来讲是下降的,对地 方意向性的调查和大面上的统计和具体点上,中间有一个茬口,到底数据的可信度是多少。我去遵义地区,遵义正好是贵州的平坝地区,现在油菜每亩要补200块 钱同民才种,不补农民就不种。在平坝区大面积搞开发,有开发区,有一些农地明明很好的农田,现在全部包给了种苗和公司搞其他的,可能对农村经济,对于全国 产量和数据要更多依靠观测点,农民收入问题,经营体制问题,是不是可以观测一下具体观测点的粮、棉、油、糖的种植面积以及养畜规模的变化,这个是最真实的 数据,但是这个数据有可能全国大势是相悖的,没有关系,这是我们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这方面还是要加强。不然的话面上的东西出去了,有几个点报的东西,媒体 进行深入追踪,有可能社会对你这个数字发生质疑,作为政府来讲更被动,不如我们多个点调查数据,这样拿出来的数据更有可行性。

2015-04-22 10:18:03

方言:

总体来讲,从年初到现在一直都报,鸡蛋和肉的价格下跌的,随着价 格下跌,生猪的存栏、母猪的存栏都在下降,这是比较好的势头,以前农产品猪价格下跌,但是一直保持不动,有的还增,规模化养殖大面积增加,使得一些有能力 的龙头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是好是坏,好的方面后续可以保持肉类生产稳定,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没有跟踪市场,加大了政府调控市场难度。猪肉价格跌应该是减栏, 但是由于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撑,所以它就不减栏,跟市场政策是相悖的,再加上很多企业不是真正从事农业的企业,是其他行业进入的,对这行的了解相对来讲比较 浅,可能在企业的策略上有一些误导。

2015-04-22 10:24:36

方言:

今年的情况比较好,存栏是下跌的,猪肉存栏的下跌加剧了价格下 滑,一季度是这样的态势。蛋鸡连续30多周全部在下跌,所以整个畜产品的下跌预示着一个情况,这是我个人认为,不一定对,可能跟现在大的形势有关,消费减 少,有一些不太科学的消费减少,说明农产品价格和需求量趋于回归,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我认为有影响市场的方面,如果这个态势能够持续几年,我们农产品生 产就不会占用大量资源,引起粮价这么大的涨幅,造成这么大的污染,未见得不是一件好事,就看这个态势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这是一个回归的情况。

2015-04-22 10:26:43

方言:

整体农业投入情况,去年农业投入增加,整体农业投入增长,固定资 产投入相对来讲比较平稳。这次财政部3月份开始部署关于涉农资金整治行动,为下一步调整农业投入方式做准备,这是非常好的事。去年12月27日人大常委审 议新农村建设,在审议过程当中很多人大常委也提出一些问题,今年人代会有很多代表提出,这么多农业资金能不能整合,能不能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能不能集中 力量办大事,提出了方方面面问题,研究农业保护当中最大农业投入问题,这么多涉农资金补贴,更好的发挥效益,这是要研究的。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来讲,水利 设计是一个亮点,170多项重大工程,其他的关于粮煤油生产基地,包括生态建设在紧锣密鼓的下达计划,能够对经济有所拉动,今年有些问题杜所长都讲了,除 了价格和进口的情况以外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去地方调研,发现土地流转后农民权益保护的问题有点令人担心,去年是土地流转好年份,流转速度非常快,下面具体 调研,多半流到公司和大企业,这不是说不是好事,但有一个问题,现在转包以后800块钱,按当地的主产品产量逐年递增承包费,这是个好事,农民合作社力量 好像还略显不足,因为农民合作社是自己真正的组织,所以最好是通过农民合作社跟大企业的关系,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民的利益,这一点农民合作社在里面发挥的作 用不够,很多大企业直接承包,农民合作社形同虚设,农民合作社组织有一个发展过程,不可能农民一下变成组织者,政府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社真 正把能人变成农民自己的能人,跟大企业进行对接,大企业帮你买产品,你负责农民自己的利益,这样可能对我们将来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土地的收益不要被农村之 外的人更多的占有。

2015-04-22 10:27:27

方言:

关于主产区产能的保护,国家这几年加大对粮食的投入,改善田间的 基础设施,一倒手都种了经济作物。发达地区好一点,西部地区,主产区,冀鲁豫、湖南、湖北全部是这样的情况,作为地方政府来讲两难,中央控制也比较困难, 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划定粮食区要保护产能的问题,执行还是要靠地方政府。建议制定更加明晰的土地利用政策,细化土地利用方式,流转途径方面有一些政策, 这样对于整体保证我们国家主产品安全是长期的。特别是对农村耕地转成设施农业建设比例,恐怕还是要有控制的。作为建设用地来讲是农转非,这是有政策约束 的,包括养猪企业、建猪场,我记得当时研究畜牧业政策的时候要给农地带,这些可能还是要有限制的,从目前的土地科技上来盘,土地还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

2015-04-22 10:29:09

方言:

关于转方式和节约资源问题,转变生产方式仍然是最最重要的,转变 生产方式相对来讲比较缓慢,这里面需要工业的支持,需要科技的支持。这方面略有不足,另外转方式要节约资源,国家从未来一段时间来讲主要是可持续利用发 展,要搞生态安全。生态安全里重点强调生态自然修复,1998年长江大学以后拉开生态建设序幕,我们国家前期是以铺摊子的方式增加总量,增加规模,现在到 了深度研究怎么样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我们最近研究两个“十三五”生态安全任务,要适当减少人工的生态修复措施,最好的是自然修复,要防止片面、单 一的技术,种草就是种草,种树就是种树,下一步一定要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要节约利用资源,特别是在干部考核制度上,对干部的任职,到任到最后离任要进行 生态评估,为了GDP的增长把当地的资源搞的一塌糊涂,就没有办法控制我们国家生态恶化的现象。一个是从技术方面,一个是从干部考虑机制方面。

2015-04-22 10:30:48

方言:

改革任务非常重,此前又出了林区和林场的改革,总体来看林区林场 改革都涉及到很多问题,非常复杂,现在国务院又出台了供销社改革文件,供销社改革主要是偏重于对化学农药掌握了销售渠道,对供销社改革寄予很大期望,按汪 洋同志说的,这是农业领域当中的一支国有队伍,将来和农业部的农技推广队伍形成两条线,既有竞争,同时又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这样可能对深入农村第一线,特 别是田间地头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是有好处的。两家在竞争过程当中怎么样做到互补,这是要磨合的过程。

最后是关于农业科技的问题,最近网上电视上报了很多东西,关于高 度农药问题,昨天中国青年报登了,关于限制高度农药提出了不同看法,这个事情不能交给农民,地方政府要做什么。高度农药禁了很长时间了,不像这次提的那么 明确,这次立法了。这里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实际上从法治角度来讲很多都是立法的,实际上在执行过程当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一个是有了法,关键是基层认 执行的问题。

2015-04-22 10:33:54

方言:

另外一个方面是科技。比如刚才潘主任说农机的问题,2005年我 们国了农村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文件,五年之后又回头看,十二项任务基本上没有达到目标,我们提出了目标,但是没有达到目标,有些个别的目标有所推进,但是 进展缓慢,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科技的问题。广西甘蔗的收获是国外机器,东北大马力跑的拖拉机都是国外的,从整个工业产品来看,国外的产品展主流,农机市场是 面对农民开放的最大市场,现在大马力跑的都是国外的,搞的比较好的是山东,前两天的一个老总说他们开始研发80马力的,80马力作为农业机械来讲还是主力 品种,上百马力的是黑龙江、东北。没有一个大的突破是不行的,农机和农艺到底以谁为主,过去这么多年都是以农艺为主,以种子为主,30多年来一直这样。农 机已经不是一个辅助手段,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环节,从重要生产环节来看,需要我们科技人员转变观念,主要是收获期和播种期的问题,包括在栽培技术方面,过去 都是自己,这是一个大的观念的改变,如果不改变会制约我们科技多少年。现在这个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有一个根本颠覆性的转变,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是现在这 个时期真正到了农机作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国家长远发展,我们近些年都在做研究,这是我的看法。

2015-04-22 10:38:16

李周:

下面请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发言。

2015-04-22 10:53:25

张红宇:

非常感谢能提供这样的机会,每年都有很大的收获,绿皮书既是一个工具书,也是引领一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方向的一个基本资料书,所以对我们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结合今天这个研讨会,我想以提升中国大部分农业的竞争力为题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2015-04-22 10:54:02

张红宇:

第一,怎么样审视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新常态是中央对30多年改革开放间断性的重大判断,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影响非常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本身在新常态下也有一些显著变化,构成了新常态的重要内容。

关于新常态农业和农村经济变化从五个方面总结:一是农产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与工业产品一样,农产品的需求结构也由过去的生产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这是很大的变化。过去低端农产品满足以后,对高端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高端化的变化。

二是供给模式。2010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从2004年开始中 国农产品贸易开始出现异常,过去农产品生产模式更多的是所谓的自给自足,一个市场一个资源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现在一个资源一个市场基础之上,现在越来 越看得清楚,两个资源对解决中国农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或者是保障作用。去年粮食连续11年获得丰收,总量达到12141斤,也就是6.07 亿吨,与此同时,去年进口的农产品从数量上来讲也达到历史新高,去年农产品基础贸易额达到1945亿美元,其中进口1225亿美元,出口720亿美元,逆 差达到505亿美元。

2015-04-22 10:54:21

张红宇:

从进口的农产品品种来看,大宗农产品去年进口大豆,达到7140 万吨,再加上进口的玉米、小麦、水稻、谷物1951万吨,两者相加达到9091万吨,相对于6.07亿吨的粮食总量,在中国的粮食口径来算6.07亿吨的 15%,中国的粮食口径来看,去年大口径粮食依存度已经占到15%,按照国际谷物来看我们有一定回旋余地,去年玉米、小麦、水稻净井口是1951万吨,仅 占6.07亿吨的不到4%,中国提出的谷物基本制品,口粮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农产品供给模式,现在越来越是由自给模式向净进口 来解决,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给模式的常态。这是第二个变化。

三是经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形 式,但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这些年多元化的新的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包括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最新统计, 平均规模50亩的家庭农场已经达到341万家。各种各样的合作社去年年底达到128.9万家,各种各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30万家,其中龙头企业大大小 小12万家,成为我们农业生产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在商品农产品生产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04-22 10:59:52

张红宇:

四是农业资源配置方式,或者说农业资源功能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过去我们所谓的农业资源更多的表现在全部农产品的生产作为保障,比如耕地资源、水资源。现在农产品的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水资源,除了确保农产品供给以 外,生态环境恢复,观光旅游休闲,文化传承也越来越成为农业资源功能新的表现,我以为这种表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用会越来越凸显。

五是农业的调控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后,怎么样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以为在农业方面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怎么样运用有限的政策投入,特别是在财政投入方面,最近两年最大 的变化就是发挥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撬动工商资本,撬动银行资本,这方面的作用我以为是表现非常明显。通过深化改革刺激各行各业经营主体,释放活力来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或者是农村经济方方面面变化甚多,但是我以为最主要的特征还是表现在需求结构、供给模式,经营方式,资源功能 和政府行为五个大方面。

2015-04-22 11:00:16

张红宇:

第二,适应新常态要有所作为。最主要的方面是调结构、转方式、促 改革。从这方面来讲,我以为新常态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六个方面更值得关注:一是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作用,刚才方言同志也讲到这方面的一些观点,我以为科学 技术在新常态下,在现代农业今后的发展中它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要凸显三个技术方面的作用,一个是生物技术,农业的良种,种植业方面的良种,包括畜牧业 方面的,良种在增产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差异。比如玉米生产,我们单产400公斤左右,美国发达国家平均玉米单产水平700公 斤,我们马铃薯平均单产1亩地2吨,发达国家理论上可以达到8吨,畜牧方面技术差别也很大,在座的很多包括媒体的同志也清楚,我们一头奶牛平均的单产一年 大约是4-5吨,发达国家平均单产达到10斤。所以生物技术非常重要。第二是装备技术,我们在农业基建发展方面,不仅作为服务环节,是作为本身能够释放生 产活力,提高产能的方面。越来越要关注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利作用。所以技术不是一个空泛的东西,是生物技术、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三者构成 的,所以现代农业,尤其是在资源环境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外源式的扩张道路,或者回旋余地不大的情况下怎么样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技术因素非常重大。

2015-04-22 11:00:47

张红宇:

二是更加注重专业化、规模化、节约化生产方式发展。我们讲的专业 化就是分工分业,现在讲家庭农场、合作社,很大层面上指专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在很大层面上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益,资源配置效益。规模化,在一定程度 之下适度规模经营,对从事农耕行业,以农耕行业为主业的从业者来讲收入水平和效益有保障,前提就是适度,规模化一定要加力度。节约化,更多的注重资源有效 利用,有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人力资本释放问题,要讲全要素生产效率。当然还要更加注重标准化。品牌农业,包括规模化、工厂化,全产业链条、价值链条,都是 从组织化程度、标准化程度讲。

2015-04-22 11:01:17

张红宇:

三是更加注重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有两个要点,一是怎么样充分发挥 家庭经营,包括分散农户,2.6亿个家庭农户,2.3亿承包农户,不管当前还是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怎么样释放主力军在保证基本农产品 所需方面的作用,后面一定要加“社会化服务”,保基本农产品服务方面,家庭经营加社会化服务。第二个是在解决现代农业示范和引领方面怎么样发挥工商资本的 作用,或者发挥企业进入农业以后从事现在引领的作用,特别是在全产业链,包括供给链、价值链方面发挥引领。

2015-04-22 11:01:36

张红宇:

四是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这也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市场竞 争力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我以为可以聚焦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是比较资源优势,县与县、省与省、国与国之间,资源之间禀赋不一样,跟美国比自然性农产品生 产显然不具优势,但是我于美国这样资源性大国来讲,在农业生产多样化的方面我们资源独具优势,资源比较优势。产业比较优势,规模化的资源性生产,包括粮 食、棉花、油料的生产,与某些资源性大国来讲不具优势,但是我们在畜牧业养殖方面、渔业生产方面、粮食以外的经济作物方面我们具备产业比较优势,比蔬菜、 花卉瓜果,这类生产相对优势非常明显。第三个比较竞争力的优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从资源性生产方面来讲,我们缺乏相应的绝对竞争,但是与 这类的国家相比,我们在需要劳动力密集,需要资本密集,需要技术密集,从长期来看我们是具有相对优势的,与日本韩国这样的小国来讲,我们不仅具有资本密 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这样的相对优势,甚至在资源性农产品生产方面,包括良好,油料的生产方面,我们也应该比日本、韩国这类资源小国有优势,提升大国农 业的竞争力表现在资源比较优势、产业比较优势、竞争力比较优势三个方面。

2015-04-22 11:02:07

张红宇:

五是更加注重职业化农民的培养。聚焦与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化农民 培养,更多讲生产能手。可能会养猪、养鱼,可能就是会种粮食或者蔬菜。二是职业经理人,可能在某个技术方面不擅长,但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对市场的把握这个 角度来讲,从经营分工分业这个角度来讲,可能远远高于普通农民,职业化的农民应该是一个生产能手的培养,一个是职业经理人的培养,这个实践中各个地方表现 都很多。

六是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归纳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资源节约可持 续,2020化肥农药要零增长,要减量,在农业排放方面,有五个方面,化肥、农药、农膜、秸秆、动物粪便,怎么样节约相关资源,特别是在化肥、农药、农膜 怎么样减少投入。第二个是资源功能释放方面,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怎么样与生态环境的维持,包括乡村观光旅游休闲方面,把过去关于农业农林牧渔这个外部 边界大大的拓宽,这就是农业功能的释放。第三个是资源补偿,现在要减少排放,长江源头要退耕还林还湖,一定要从经济角度来讲,给农民合理的补偿。要更加注 重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利用,资源功能释放,资源补偿三个聚焦点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资源节约利用方面,我们现在提出秸秆怎么样让它作为饲料,现在很多专 门做饲料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苞都是可以利用的。秸秆就地还田,第三个利用方式就是沼气化,农药怎么样减少,通过机械的改进提升农药的利用效率,原来的双肩 跨的喷雾器通过无人机来喷放,利用效率就大大提升,化肥的利用也是这样,一个缓控释肥一个配方施肥,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减少化肥绝对使用量的增加。

2015-04-22 11:02:41

张红宇:

第三,有所作为。一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要把握规律,我观察 30多年中国现代农业的实践,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后,中国现在农业的发展,不管怎么发展,世界现在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定可以体现在自身方面。尽管中国农 业现代化在很大层面有多元化的特征,世界农业现代发展史一般阶段一定要经历,过去讲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生态模式,传统农业的方式现在要转变为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要把握这个规律,绕不开。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怎么样通过政府行为调整发挥市场作用,特别是在市场配置资源方面,通过财政杠杆撬动, 通过价格、补贴,那是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政府行为导向明确,特别是在新常态下,GDP增长放缓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政府行为调整 怎么样体现在相关补贴政策、价格政策、投入政策方面,刚才潘主任和方司长讲了很多。

2015-04-22 11:03:17

张红宇:

第四,改革创新。一是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土地制度改 革,深化经营制度改革,包括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都是着眼于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改革要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怎 么样让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是改革要有利于产业改革,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5-04-22 11:05:49

李周:

下面请国务院发展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发言。

2015-04-22 11:06:17

叶兴庆: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第23本绿皮书的发布会,今年的绿皮书跟 往年差不多,既是对2014年年度数字做了深入解读,同时也对农业发展过程中若干重大专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是我们查数字、找观点的一个很方便的参考读 物。既有统计年鉴的特点,也有一种学术制度的特点,技术资料性也有很强的观念性。绿皮书在我的书柜里是摆的最前的,而且也是放在最醒目位置的,也是可以伸 手拿到的,中间缺了我要找他们补上,这是对绿皮书的评价。

刚才方言司长讲了很重要的观点,分析农产品形势的时候,如果统计 局的身份不方便,农发所发挥专家的优势,对一些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专题进行解读。同时可以利用社会上的一些农产品的产品分析师,他们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对市 场信息资料的掌握,这样出版周期会缩短,不一定要等到统计局年度数据都出来,也可以得出来一些重要的结论。

2015-04-22 11:06:32

叶兴庆:

现在农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天花板、地板、红灯、黄灯,这样一个 时间节点上,我们要考虑中国农业的中长期发展问题,确实需要冷静思考,需要稍微超脱一些,对中长期农业发展确实应该有一个顶层考虑。我的基本观点是,中国 农业真正要强,在我们这种资源禀赋下,中国要强,农业要强,农业怎么强,我个人的看法,真正要做到农业强的目标,恐怕要善于做减法,要以退为进,中国农业 要强起来做减法,减法在哪里,有四道减法题做。这中间的逻辑非常清晰,就是要减农业劳动力。

我们现在的农业劳动力占全世界劳动力的比重,2013年的数字是 31.4%,2014年的数字我没找到,恐怕还在30%左右,农业劳动力集合量不到农民工的总量,农民工2.7亿,农民劳动力集合量大概是2.4亿,农业 占GDP的比重,2014年9.2%,30%多的劳动力只创造了9.2%的社会财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么低,收入水平不可能很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上是对应的,3:1的收入差距,实际上也就是3:1的农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差距,所以要增加农民收入,根本的出口是要提高农业劳动生 产力,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要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根本的出口也是在提高劳动生产力。

2015-04-22 11:10:41

叶兴庆:

我也分析了一下2013年中国跟美国几种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比较, 不讲价格比较,讲成本比较,我们的成本这两年前面超过了美国农产品的成本,我们的成本为什么上升那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我们农业劳动力的成本在 上升,在农产品成本里劳动力成本的总量和占比快上升。2008—2013年三种粮食2008年31%,2013年42%,上升11个百分点,物质服务费用 的比重成本上是从从51%降到40%,下降11个百分点,土地成本都是18%,五年没有大变化,物质费用下降,人工成本占比上升,这是中国农业软肋,我们 说价格倒挂也好,通过贸易顺差也好,进口增长也好,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村劳动生产力太低,农产品劳动成本太高,要把做劳动力的减法作为农业要强起来的第一道 减法题,这道减法题做起来很难。

农业社会劳动力到现在这个程度,剩下再搞农业的人都是40、50 这种人,再进一步往外展移非常难,跟10多年前的社会劳动力展移不一样,现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很难离开家庭长期外出务工,下一步非常担心农业社会劳动力 转移,或者是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重下降很有可能陷入僵局,量多了降不下来,出不去,要解决这个问题从农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下工夫,从农业外部角度 来看,这些40、50的能够近距离展现非农产业,就近能够找到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下一步整个产业转移,向中西部向县里转移,包括城镇化的主战场怎么新中 西部向县里转移的问题。

2015-04-22 11:12:22

叶兴庆:

对规模经营怎么看,农业规模经营方式是多元化,不是单一的,从我 们价值观、理念上或者是政策导向上看,这么多农业经营方式究竟应该把谁放在第一位,谁在第二位,我们不能够禁止,只要不违法,没有改变土地用途,没有强 迫,都有进来的理由。从价值观上,从政策导向上因此一个优先性,比如通过农户间自发流转形成的农户,这是我们第一优先性。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委托流转来 培养出的一批家庭农场,包括上海松江这样的地方,这种做法应该是第二优先性。土地股份合作社只能排在第三优先性,注册公司进入农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怕 只能排在最后,应该还是有一个优先性。

第二道减法题就是要减边际产能,很多自然环境代价是外部成本,如 果内部化,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边际产能是应该退出来的,比如8000多万亩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土地。从投入产出讲不一定是边际土地,如果把环境的 因素考虑进来成本很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边际土地。再比如5000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里面中度和中毒污染5000万亩,部分边际土地怎么退出来的 文化,最高洪水位控制线以下的,被侵占的湿地,这部分产能也是典型的边际产能,也应该退出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所增加的产能,如果把负面的东西考虑进来, 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大大超出了最优使用量,超出的部分已经边际退出,下一步要把广义边际产能的退出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我们的农业才能强起来。

2015-04-22 11:13:11

叶兴庆:

第三道减法题,目前没有优势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有一部分 恐怕要退出来,今年一号文件已经放出很强的政策信号,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的要求,促进国际国内要素自由有序流动,自然高校配置和市场 适度融合,这是我们整个经济要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我们想农业虽然是一个特殊产业,但是农业在这个问题上恐怕不能例外,整个国家经济要建立开放性 经济新体制,农业一样要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按照这个要求,今年的一号文件大家认真看一下,在很多地方,包括调整农业结构地方,包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的地方都讲了要求,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先性。我们到底对农产品的自给水平怎么样科学确定,没有百分之百的概念, 要科学确定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的优先性,有些东西要优先发展,但是有些东西不一定保,有些东西不一定要去追求。真正中国农业要强起来,也是根据这 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讲的导航灯,自然禀赋是定位仪。

2015-04-22 11:15:03

叶兴庆:

中国农业中长期发展,要在全球范围里有全球视野,在全球市场里根 据我们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考虑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考虑农业产业的优先发展性,这样有一部分我们没有优势的,特别是土地密集型有些农产品的生产要退出 来,只有退出来我们才能前进。在花卉、蔬菜这方面的我们往前走。

第四道减法题就是我们的黄箱支持政策力度在某些方面也要减下 来,2001年加入WTO的时候承诺,我们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进入到WTO,但是我们享受的待遇比发展中国家低,比发达国家高,发展的结果的黄箱是 10%,发达国家5%,我们是8.5%,非特定产品和特定产品8.5%,非特定的空间很大,非特定空间8000亿—9000亿,目前远远不够。特定产品的 8.5在几个敏感产品上其实都已经突破8.5%,比如新疆棉花,去年公布棉花目标价格按照皮棉是1980一吨,折成籽棉是大概就是8.4元一公斤,新疆算 起来,市场价大概是6块多一点,一公斤差2块钱,差两块钱你就要补给他两块钱,当时承诺了,差两块钱相当于我们的产值6块多钱的30%多,这只是棉花。其 他几个,如果严格来讲,包括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跟市场正规价之间的价差占稻谷、小麦之间的比重恐怕也是比较危险的。

2015-04-22 11:16:06

叶兴庆:

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把黄箱的这部分减下来,现在减下来的基本思路 就是去年一号文件讲的,搞部分价格补贴。去年棉花和大豆,下一部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到底怎么做。今年2015年也是在市场预期之外,并没有扩围,还是这两 个品种,操作上有些问题,特别是价差补贴究竟跟什么挂钩,是跟当期的面积产能挂钩还是往期的,如果是跟当期的面积产能挂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只是解决 了一个纺织工业棉价格跟国际上并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农业补贴政策合规性的问题。如果是跟往期产量农业面积挂钩,那我们可以解决合规性的问题,但是这个面 积和产量就保不住了,因为跟过去的面积和产量挂钩的话,现在拿了补贴不一定用,是一种两难选择,下一步动的方向对黄箱要慎重。要加大绿箱的支持,现在考虑 对现有的农业补贴,这个补贴是广义的补贴,包括价格手段和直接成本,要统筹考虑,面向未来,从农业科持续发展角度,从农业政策合规性的角度对我们支持保护 体系重新构造,这篇文章也是很关键的。

2015-04-22 11:16:58

叶兴庆:

这四个减法要做,最关键的是第五道减法题,要减不合时宜的观念,只有这个减法做好了,前面四个才可以做。我就说这些。

2015-04-22 11:17:42

李周:

下面请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张顺喜,大家欢迎。

2015-04-22 11:18:02

张顺喜:

我对绿皮书的体会十分真实,感受十分深刻,赞美的话我也不多说, 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刚才都做了比较全面的主题报告,潘主任和专家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很多高见,我也很受启发和教育,借此机会我也谈一点看法。刚才 领导和专家们讲的都是长远问题、重大问题。我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2015年的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我想就今年的农村经济形势谈一点认识,说点理由。

2015-04-22 11:18:15

张顺喜:

刚才的这些领导从农业长期发展、农业科持续发展、农业竞争力这些 方面谈了很多很好的观点,我很受启发,也很赞同。作为一个年度当期的经济形势分析,我们要更多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任务来看待这个形势。如果按照这 个逻辑来看,我觉得我们需要对今年和当今农民增收的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如果说今年农业农村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我个人觉得很可能在农民增收上会出 问题,或者说今年农业农村任务有什么完成不够好,最后成绩单不够漂亮的话,可能在农民增收这个问题上所谓的短板。为什么这么说?有两个理由:

2015-04-22 11:18:38

张顺喜:

一是从任务要求和农业生产发展相比,农民增收面临的任务更重,而 且约束力更强,中央的要求更硬。我们都知道农业农村工作的两大中心任务,一个是农业土地发展,一个是农民增收。加了一个农业科持续发展,在传统的两个农村 工作的中心任务中,从今年中央和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来看,农民增收的任务明显比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任务更重,从农业生产发展来讲,总体的要求是保持稳定发 展,刚才叶部长也说了从一号文件也好,包括有些部门提的目标也好,1000多亿斤是指可以允许下降这么大余地,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今年是 12000多亿斤,所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比往年不是提高了,至少体现在产量这个层面上是有所下降的。看农民收入,尽管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影响,我们 也适时调节农民增收目标,去年7.5%,虽然超过,今年是7.0,如果将基数增加的粮食下沉,今年需要增加的绝对额还是提高的,这是从任务要求来看。

2015-04-22 11:20:51

张顺喜:

从约束力来讲,对农业生产一直是提农业发展定性的,对农民增收有 明确指标,并且这个指标还是仅有的借用了我们在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两个仅有的定向指标之一,就是农民收入要翻一番。随着2020年的逐步 临近,时间结点越来越迫近,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科技进步这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数据进行对比的。而反映在对约束力更强的,从我个人观察来看体现在 政府工作部署中也越来越对这个指标要求明确。潘主任刚才讲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的农民收入增长用五连快,由过去自给的较低的速度上升到较高的,我们说到八 连快、九连快、十连快,去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用了11连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了5连快,既有考虑所谓准确性的因素,速度快,有一个参照物,可能也是发出 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要对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的要求可能会更加明确和具体。从任务量和对任务完成的要求上来看,农民增收更 重,约束力更强。

2015-04-22 11:23:11

张顺喜:

二是从完成任务的难度来看,前面讲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农 业、农村、农民都会有影响,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都会带来影响。但是我个人认为,与农业受到的影响相比,农民收入受到的影响不但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更重 要的是我们还没有应对手段。从农业来看,尽管刚才叶部长讲了,我们现行政策还需要完善,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目前已 经有一套基本成熟或者完整的政策制度保护体系,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完善的工作,从这套底细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还是能够基本将外部的冲击和影响控制在一定 范围。

2015-04-22 11:24:25

张顺喜:

目前总体来讲,农业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的形势还是可控的,但是农民 增收情况就明显不同。一方面从农民增收受到影响来看,农民增收最主要的来源是工资性收入,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民工人数不断下降,去年只有1.8%, 人均工资水平也不断下降,去年已经从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变成了,9%点几,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扩大,这种状况可能还会继续。家庭经济收入来看,预测一片 绿,家庭经济收入要增长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农民增收面临新常态受到的冲击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与此同时,农民增收有关部门和政府对农民增收有立案 建议的办法,比如调动粮食产量,增加农民积极性,基本上可以稳住大局,但农民增收由于既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拿不出一个可以立即见效的措施,尽 管刚才很多领导也说了,我们要转方式、调结构,事实上,在这些方面,目前有的地方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些措施要不是比较长期才能见效,能不能真正 带动农民增收还有待观察。

2015-04-22 11:25:38

张顺喜:

比如第六产业,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这个问题不仅在实践上 见到的成效还不多,有关方面对这个问题也还有一些担心。据我了解,很多领导在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定要保住关键,关键是要农民更多的 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不要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变成了工商圈地和剥夺农民的又一个新高潮。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政府可用的可以立竿见影的政策措施不多,很 难取得像支持农业那样的成效。但是农民增收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一个中心任务,农民增收反过来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这个任务完不成,或者农民收入增长又陷入前几年那种停滞状态,可能会影响我们目前已经进行了支持,或者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可能会有这 些工作部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在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时,要对农民增收问题给予一些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我们在为具有很强决策咨询服务做这些 应用的同时,要更多的考虑我们所提供的政策建议,能够要更多的兼顾到农民增收这方面,有可能更容易打动决策者。

我就汇报这么多,谢谢大家。

2015-04-22 11:26:42

李周:

谢谢张司长,是非常明确的主席,也点出希望我们系统研究问题。下面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东阳发言。

2015-04-22 11:27:44

王东阳:

我刚才看了一下农村绿皮书,这本书的第一个是信息量特别大,因为 还跟国家统计局在一起,所以有先天优势,这个是非常不错的。第二点我刚才花了很短的时间翻了一下,这本书的观点非常鲜明,而且提出了一些重大判断。比如, 第一是对今年农产品整个产量,是对粮食的预测是0.5%,也就是6.1亿吨,换句话说2015年应该是12连增,按照社科院农村所的预测,而且肉类是 2.2%,水产品是4%,只有两个是减产,一个是食糖、一个是棉花,减了6%,剩下大的产品都是增加。

书上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今年整个农业生产形式肯定是没有问 题的,在新常态下,农业今后的发展走势一个重大判断,我想这是第一次。第二个我看了这个书上写的观点很鲜明,就是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情况,比如耕地的宏观管 理两条数据问题,差异很大,还提出了质疑。第二个家庭农场对当前家庭农场井喷式的发展提出了两方面的怀疑。一个是套牌,一个是企业套钱,政策不稳定,跟整 个官方正式的报告,包括农业部的农业发展报告所做的问题中间的一些结构是不一样的,写的特别尖锐,而且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数据,4亿亩流转的耕地中间有 两亿亩都非粮化,也就是根据这个数字判断家庭农场在粮食安全大的前提下,家庭农场可能不代表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可能应该按照你的判断推断 出来的一个发展漏洞,专业农场应该是未来的主体,我是从这绿皮书看到,根据掌握的数字和我们的分析走势,得出了这个结论。

2015-04-22 11:28:21

王东阳:

第四个方面我看了一下,写的是农村农机的,你们书上得出了一个重 要判断,就是农机已经趋于饱和,这是对农村农业机械化到底能走什么样的路子,包括农机政策,到底怎么确定农机化的路子,这里又得出了一个重大的判断,动力 器械已经饱和,开始下降,已处于拐点,不仅提出了这个判断,还提出了发展的思路、就是今后以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为方向,两个判断中间有两个支撑,一个是减 少高油耗的发动机,第二个是推广扶持作业,实际上是节约配套的问题,从我具体的了解来说,中国的情况还得分一分,中国情况真的不一样,跟美国真的不一样, 我对你们这个有一点异议,东北的地方跟你们的观点差不多,但是中国南方土地很少,还有就是丘陵山区,实际上南方主要的抛荒,主要就是因为机械没跟上去,而 且小机械整体生产水平不行,都是进口的,而且价格也很贵,我觉得大方面做了一些判断,但是具体的情况还要细分一下。因为绿皮书毕竟是很快的东西,是在前面 的东西,我觉得至少在皮书方面来说是达到目的。

2015-04-22 11:32:51

王东阳:

我想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比较支持叶兴庆同志的意见,“四 减”的问题,为什么我这么想,我们老说中国农产品供需处于紧缺阶段,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方面,但是要从不同的格局情况下得不同的结论,比方说对于我们每一个 现在在座的消费者来说,中国农产品,中国市场供应的农产品不紧缺,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收入是 提高的,购买力是提高的。

第二个我想说我们要改变一个观点,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 期,我们的市场实际上在农产品市场相当以当年美国人对中国人开放农产品市场,通过农业的积累解决这个工业化问题,现在等于说我们要开放我们的农产品市场, 给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提供农产品市场,为什么不能这么想呢?所以我们为什么把我们的耕地搞的那么紧绷,用那么多的化肥,那么多的产能,价格也 比别人高,放在库里还搞烂了。我们已经到了给别人开放市场,别人通过我们的市场来解决工业化结尾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概念。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不存 在农产品的贸易安全问题,因为我们到巴西、一路一带等地区都去看了,所有的这些国家都希望中国能不能给我们开放,能不能多买我们的农产品。

我整体感觉,这个绿皮书的观点非常鲜明,而且得出了很多大的判断,对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建议方面还是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的。我就说这些多,谢谢。

2015-04-22 11:35:41

李周:

谢谢王东阳开诚布公的做评价和判断,下面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发言。

2015-04-22 11:37:44

宋洪远:

对皮书的功能和作用,我对叶部长的评价感触很深,不是每本书都 有,我发布会大概参加了两次。还有一个是王东阳第一次参加,对这本书的成果做了很好的点评,尤其是两点我也有同感,要斟酌一下。比如家庭农场,土地到底干 什么,对农业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比较大的问题。第二个工业机械化也是。将来的科技主要是机械的问题。从日韩的经验,一家一户都买机械,有一个总 量过剩的问题,特别是在不同的区域和品种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只关注先进的大机械,不更多采用实用机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方向性的问题,我觉得可以 深入研究一下,比如家庭农场调查,流转里面的用途,到底是经管司的数据,还是我们的数据,还是农民自己搞的,因为很多人感觉不太一样。

2015-04-22 11:38:10

宋洪远:

第三个我想说的是,前面几个领导大家都讲到了,尤其是潘主任把 “强富美”,强农业,富农民,美农村,都讲完了,就是小康的一个观念。根据我自己的思考,提一个主要的问题,希望我们在座的去研究一下。强农业,正的负的 都说了,富农民主要是从农民收入说的。下面我想说的是美农村,美农村这个事尤其我们这个村研究更多的都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充其量扩展到文化、生态,现 在我觉得这个事做好做不好有一个很核心治理体系。春节期间在网上传一个人写的东西,上海的一个博士生回到河南的周口老家,我就是那的人,体会特别深,我觉 得真的把农村美起来,长期持续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很大的问题。

2015-04-22 11:42:35

宋洪远:

我给大家说一点数,比方说治理体系最重要的农村是向政府和村民组 织的组织结构,这个组织结构新世纪以来变化太大了,由原来的5万来个,变到现在的3万来个,这个组织怎么减的,有两个方向,对强的对大的下放权利,对弱的 恰恰是收,收完以后这个层基本没有什么东西了,首先这个组织架构的设置是不是有一定的问题。第二个是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现在看起来以 后的老龄化是非常明显了,而且农村老龄化的速度还是很严重的。劳动力大家也知道了,一个是可转的越来越少,这个观点讨论很多年了,留下来的问题也很突出。 第一是从乡村结构来看,组织体系怎么建立。第二个是从人口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治理体系又怎么安排。第三个是我们只关注了乡和村这一级的组织架构,社会组 织的问题。2008年三中全会决定专门讲了三句话,讲培育社会组织的问题,这次又写了公益类、慈善类和服务类。

2015-04-22 11:43:11

宋洪远:

农村社会不是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的问题,关键是社会怎么治理 的问题。这样我就想,比方说三层乡镇、政府、基层政权,村级自治组织,乡镇自理过去都是有钱的人自己拿钱弄得还挺好,现在公务员自己发工资,给他钱了还不 好,所以机制到底怎么研究还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既然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其实是一个基础,农村治理体系怎么构建,这么 多年还停留在原来讲的机构怎么改革、村级自治组织怎么完善,没有大的变化。即便你把这个治理体系构建起来了,到底有没有能力,没有什么能力去治理,如果一 个体系、一个组织没有能力去治理,根本就谈不上治理,治理能力到底应该怎么办。

2015-04-22 11:44:31

宋洪远:

过去强调公共财政,就是搞县以下,就到县以下就差不多,下面没有 什么公共财政,最多对中西部地区有一个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解决吃饭的问题,还谈不上治理和管理,我想提这一个问题,大家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如果不重视乡 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恐怕等到出了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就是颠覆性的,比农民收入多少钱,农业多少产量,我估计这个问题还要大。

2015-04-22 11:45:28

李周:

谢谢宋洪远,我觉得他讲的很重要,他从乡村的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 发表了一个很好的想法,很值得我们重视。首先是由我们主管科研的李培林研究院到会致辞,也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杜志雄是代表我们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做 了一个主题报告,我们主办方谢寿光所长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综合的评价,到会的几位专家从各个方面对2015年的形势的预测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各个的侧重点 都不一样,有从长期的、全面的,也有从一个特定问题来讲述。专家的发言应该对我们做研究的同志会有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借助这个机会再次向他们表示感谢。最 后也要感谢媒体的同志来关注我们的皮书,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也感谢今天到会并坚持到最后的同事和同学。谢谢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2015-04-22 11:46:23

[责任编辑:邹文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