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2013年度报告
来源: 中国网 2013-11-15 15:55主持人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会议在本月11日将在波兰华沙举行。今天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3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了。我们很高兴请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报告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中国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有 关考虑。解主任也是大家很熟悉的政府部门领导,下面请解主任作介绍。
2013-11-05 09:44:58
解振华: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每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都召 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国际国内报告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如何履约,如何努力实现我们对外的承诺。今天我们主要是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3年度国家报告,中英文都有,报告里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向国际国内作一个介绍,表明中国政府是负责 任的,而且我们是在认真兑现我们的承诺。
2013-11-05 09:57:30
解振华: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马上就要召开了,本月11日召开,中国代表团 已经组成,我们的第一批人员明天就会启程到波兰华沙参加这次缔约国大会。这次缔约国大会主要有两个议题:一是要落实,一是要开启。落实主要是落实从 2007年开始巴厘路线图所确立的各项谈判任务、各国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及各国作出的承诺。这是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加强政治互信的一个基础,也是为今后各国 进一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基础。第二是要开启德班谈判,也就是要确定从2020年到2030年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行动、政策、措施,这是一 个开启的会议。所以,华沙会议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它为明年的实质性谈判和2015年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们会积极支持波兰东道国,坚 持多边机制,也就是协商一致、广泛参与的多边原则。希望这次会议取得成功。中国代表团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一定会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在这次会议中与 各方加强磋商沟通,增信释疑,推动这次会议成功。这是我们与会的方针和原则。
2013-11-05 09:59:40
解振华:
这个报告主要是向各位介绍我国今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节能、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以及采取的一些低碳发展的试点示范工作,以及正在积极试点开创碳市场所做的一些工作。具体的内容, 材料里都有了。我不在这里耽误大家的时间。因为时间有限,我愿意回答各位媒体朋友就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有关的问题。谢谢大 家。
2013-11-05 10:02:56
主持人 郭卫民:
谢谢解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3-11-05 10:04:53
中央电视台记者: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会议即将在华沙召开,请问中方对此有何期待?谢谢。
2013-11-05 10:05:13
解振华:
这次会议,我刚才讲了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落实,一个是开启。 所谓落实,就是要落实巴厘路线图所确定的在气候变化领域减排、适应、资金、技术转让、透明度等等已经达成的共识。其中特别是减排问题,主要是要落实去年多 哈会议已经确定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希望参加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附件一的国家,也就是这些发达国家要兑现自己的承诺,确定到2020年之前有力度 的减排目标。
2013-11-05 10:05:39
解振华:
同时也希望或者要求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少数发达国 家,也要按照公约的要求,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有可比性的减排承诺,也要有相应的减排指标。第二,也就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关心的资金问题。这次会议上希望发达 国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承诺和公约的要求,快速启动资金,能够在2015年前落实300亿的快速启动资金,到2020年每年能够提供1000亿美金的长期资 金,提出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缓问题、多 边上加强技术转让和增加透明度等落实其他要素的关键内容。
2013-11-05 10:06:50
解振华:
多边机制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落实已经达成的共识,这是多边进程的政治基础,所以我们希望会议在落实这项任务上能够取得成功。
第二项任务主要是开启一个新的谈判,就是德班平台的谈判。德班平 台谈判的任务就是到2015年底第21次缔约国大会上要谈成一个新的协议。我们希望新的协议也是按照已经达成的共识,能够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则,与时俱进,最后能够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符合科学性方面取得积极的进展。
2013-11-05 10:10:53
解振华:
所谓的公约框架,主要是包括刚才我讲的减缓、适应、资金、透明 度、核查等问题,基本原则是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和各自能力的基本原则,而且大家都已经取得共识,要求新的协议能够适用于所有各方。只要符合这些原则, 中国代表团会持开放的态度,我们希望新的协议能够有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气候环境。
第三,我们希望这次华沙会议能够为2015年底新的协议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使明年能够顺利开启实质性的谈判,2015年底能够完成这次谈判,使全球进入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阶段,通过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2013-11-05 10:12:24
路透社记者:
今天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我们看到有一句话,发展中国家只有获得了发 达国家承诺给予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之后才会实施他们的减排目标,这是否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没有获得发达国家的这些支持之下,没有义务开始减少他们 的排放呢?第二个问题,您对于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到底有多大的信心,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欧洲以及许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和其他的问题,而 且现在在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圈当中,对于全球变暖也有一些怀疑的声音,您对于获得这些发达国家的支持到底有多大的信心?第三个问题,上个星期美国的一名官 员发表了一个评论,我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谈判以及新的气候变化协议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我们作出的减排承诺应当基于各自的国情。您认为美国这个官员的评 论是否显示了美方在气候谈判方面有取得一些进展的迹象,是否意味着美国会以一种更加灵活的态度参与到谈判当中?
2013-11-05 10:15:28
解振华:
你实际上问了三个问题,我一个一个的回答。刚才公报里讲发展中国 家在得到资金、技术支持之后才能够采取行动。这句话是公约里的要求,也就是说按照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承担历史的责任,所以他有义务率 先大幅度减排,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技术的情况下在国内采取自主的减缓行动,这是公约的原话、公约的要求。
2013-11-05 10:21:54
解振华:
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我们在没有得 到任何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已经在国内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像减缓、适应、技术开发、提高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这方面都在做。有一个 数字,从工业革命到201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0%,发展中国家占了30%,但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所作的承诺和采取的行动占了总减排 量的70%,而发达国家只占到了30%,所以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多少资金的支持,但已经采取行动了,而且减排量是占绝大多数的。这一点可 以说明,虽然公约有这么一个规定,但是发达国家并没有兑现,而发展中国家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内已经采取了积极的行动,特别是中国,我们没有得到任 何资金、技术转让的支持,但是我们在积极的采取行动,“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15亿吨,“十二五”前两年我们已经减少了 三、四亿吨的二氧化碳。
2013-11-05 10:22:37
解振华:
关于资金的问题,在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当中已经建立了绿色气候基 金,而且成立了基金的理事会,也建立了资金筹资的机制和制度,现在的关键是要尽快注入资金。在去年的多哈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作出承诺,愿意拿出一些 钱,而且也承诺了资金额,而且整个发达国家也承诺到2015年之前要筹措300亿的快速启动资金,到2020年前要达到每年1000亿资金的支持。现在发 达国家经济确实有些困难,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和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我们建立政治互信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如果眼前有经济困难,也不是 长期的,是暂时性的,我们希望还是要明确注资的时间表,能够作出明确的承诺,能够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信心。
2013-11-05 10:24:56
解振华:
关于资金的来源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以公共资金为主,另一种是 以私营部门资金为主。我们主张多元化,要以公共资金为主,私营部门的资金市场融资作为补充,尽可能把这块蛋糕做大,如果要吸引私营部门的资金,主要是政府 要有所作为,要加大减排力度,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制定鼓励性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吸引私营部门资金。
2013-11-05 10:32:36
解振华:
关于你讲上周美国一个评论,希望新的协议能够有创新,能够有些灵 活,要基于各国的国情。我也看到了这个评论,或者是这个讲话,这个讲话是美国气候变化特别谈判代表,他是我的好朋友托德·斯特恩先生讲的。我们的观点是, 只要符合公平、共同但有区别和各自能力的原则,新的协议适用于所有各方。对大家已经达成的共识,我们是持灵活的态度,而且我们事先不预判结果,还有两年的 谈判时间,我们希望这个协议大家都能够接受但大家都不太满意,这个协议就是多边谈判的结果。
2013-11-05 10:32:46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
最近中国周边国家日本和韩国有些媒体报道说,他们的大气也受到中 国华北和北京区域的雾霾和燃煤的影响,差不多已经进入冬天,对于中国这些周边国家的说法,你有什么看法?中国受到影响的形象怎么改善?报告里面谈到很多工 作的成果,但是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有没有不达标的情况,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谢谢。
2013-11-05 10:34:56
解振华:
你这个问题跟气候变化也有关系,因为现在中国大气污染还是比较严 重,特别是雾霾的天气几乎是常态化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内外都很关注。雾霾的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 尽合理造成的,其实它的根源还在化石能源,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另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造成的。
2013-11-05 10:36:19
解振华: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已经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也就是社会上讲的“大气10条”,已经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也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我们采取35项措施, 把任务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我相信,随着“大气10条”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5-10年的时间,按照“大气10条”的要求,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 改善。
实际上采取这么多措施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空气质量改善的问题,第一是减煤,第二是控车,控车实际上是减少石油的消耗,第三是降尘,如果把这几个措施实施到位,空气质量会得到改善。
2013-11-05 10:38:32
解振华:
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一是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 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它是零碳的能源,是清洁能源。既要发展经济,还要减少污染的排放。三是增加森林碳汇,植树造林,这也有助于 降尘。应该说解决空气污染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很多政策措施上都是比较一致的,而且解决的问题大体上是同根同源。所以我们在“大气10条”、节能减排和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和采取的行动,基本是一致的。只要能够真正落实,我相信大气的质量能够提高,能够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其实关键的问 题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提高公众和全社会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大家都有责任来采取行动。
2013-11-05 10:41:18
解振华:
你刚才问中国有什么困难,实际上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刚刚超过6000美金,还有9000多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现在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正是爬坡阶段,我们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 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种挑战,困难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有信心来解决问题。解决困难主要是依法管理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现 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今后要严格的执法。第二要靠技术创新,所以要发展经济,还要保护环境,除了执法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是技 术创新,只有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技术,才能真正解决我们面临的挑战。
2013-11-05 10:43:49
解振华:
总之一句话,我们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来面对多重挑战,既要依法管理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又要积极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无论是区域合作,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合作,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2013-11-05 10:46:55
中国新闻社记者:
您刚刚提到本次谈判最重要的特点是要启动德班平台,我们知道,一 直以来气候谈判一个重要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有明显界限的。但是这次我们现在关注的一个消息,因为德班平台有一个原则是 适用于所有方,我们现在看到一个趋势是,有些国家试图模糊这个平台,现在又有担忧的声音认为,一旦有这种模糊的界限会导致发达国家推卸本该承担的责任和让 一些发展中国家担负不符合发展阶段的责任。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代表团准备在这次谈判中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怎样在这种新形势下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 作?谢谢。
2013-11-05 10:48:09
解振华:
最近我参加今年缔约国大会的预备会,在这之前又参加了经济大国能 源安全与气候变化各国领导人代表的会议。这两次会上,各个主要国家和主要集团的代表都参加了,没有一个国家公开表示反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一个 非常好的现象。过去只要一谈,总有人试图淡化或者是否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现在这两次重要的会议上,没有人反对,大家认为这已经是有共识了,现在的 关键问题是怎样在新的协议当中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自能力的原则和适用于所有各方的共识。
2013-11-05 10:50:25
解振华:
这些原则如何理解呢?我们理解,气候变化是对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这个大船上,我们只能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团结应对气候变化。所谓同舟共济就是大家如果不努力,气候变化的危险时刻都在威胁着整个人类,所以我们必须要积极地采取行动。
2013-11-05 10:53:03
解振华:
这是共同的这一部分,也就是适用于各方和共同。但是区别和各自能 力,那就要体现在各尽所能,因为各国的历史责任不一样,各国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各国的发展水平、技术能力不一样,各国的国情不一样,所以各个国家都要尽自 己所能来做符合自己发展阶段、符合自己国情的事情,尽自己的努力来采取积极的措施。
2013-11-05 10:54:29
解振华:
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减排,也适用于资金、技术、核查等等的一系列要素,所以各国都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承担与自己的责任、发展阶段、国情相适应的义务。
2013-11-05 10:55:43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
您说过全世界需要一个国际的解决办法,我们看到现在中国有碳交易试点,美国没有全国的碳交易,在澳大利亚也没有碳交易,您觉得他们的想法怎么样?对澳大利亚、美国有什么意见?第二个问题,您觉得将来在中国会有一种碳税、碳排放税吗?
2013-11-05 10:57:11
解振华:
其实利用市场的办法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里 已经有了一些机制,比如在发达国家之间内部搞碳交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搞清洁发展机制,就是我们说的CDM机制。主要目的是通过市场的办法,用 比较低的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应该说这个制度如果真正组织得比较严密,大家都按照这个规则来办,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
2013-11-05 10:59:35
解振华:
这个机制在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当中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但不 是很大。比如说欧盟建立了碳市场,解决了他们的一些问题。CDM机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还是有不少,至少中国参加了清洁发展机制,我们还是作出 了比较大的贡献,在全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中国占了50%以上,应该说这个机制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美国因为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而且也 没有统一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指标,所以这个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但是加州已经建立并已经在做,所以中国跟加州有省州之间的协议,而且我们跟加州在碳市场方 面也有一些合作。
2013-11-05 11:01:45
解振华:
正像你说的,澳大利亚上一届政府雄心勃勃地要建立一个碳市场,而 且也定价了,一吨碳27澳元,每年要以15%的比例增长。政府更迭之后,新政府宣布不再搞了,这是澳大利亚的情况。欧洲的碳市场搞得比较好,但是现在也不 景气,由原来一吨碳38欧元降到现在一吨碳2欧元,其实主要原因是减排力度不够,配额发的太多了。
2013-11-05 11:04:23
解振华:
中国的碳市场,我们正在试点,今年6月18日,深圳市的碳交易市 场已经上市了,一开始上线是一吨碳将近30元。经过这几个月,现在一吨碳平均稳定在80元左右,整个交易量不是很大,现在交易量达到了12万吨。因为启动 实际交易的试点只有一个市。为什么这个碳市场在短期内增长比较快,主要是减排的力度比较大,它吸取了欧盟的教训,配额发放的比较少,各个企业要真正的实现 减排任务,它会算帐,是买合算还是治理合算。今年年底在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也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目的就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来降低 总体的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2013-11-05 11:06:18
解振华:
至于将来如何,可能各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确定自己的减排机制,全球而言,现在不好预判,要根据谈判最后的结果,看在2015年新的协议当中能否涉及到。
关于碳税的政策,也是根据各国的国情,现在的方法很多,有的是碳税,有的是碳交易,还有对碳排放收费的,各种方法都有,这恐怕还要根据各国自己的国情。在中国,我们现在正在搞碳市场试点。
2013-11-05 11:10:15
中国日报记者:
您刚才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政府对此次华沙会议的一个期待,我们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邀请各国领导人带着大胆的承诺,去参加即将召开的气候变化领导人峰会。请问,中方对于这个会议有什么样的期待?谢谢。
2013-11-05 11:12:33
解振华: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倡导在2014年9月份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要求各国的领导人参加这次就气候变化问题召开的会议,推动整个多边的进程。
我们支持联合国的倡议,但是我们希望这次会议各国领导人能够发挥政治推动力来推动多边的气候变化谈判,争取2015年达成大家都满意的新的协议。
我们也曾经向潘基文秘书长当面建议,这次气候变化峰会一定要请各国领导人发挥政治上的推动力,绝对不要重蹈哥本哈根的覆辙,让各国的元首们去讨论该由部长和谈判代表们解决的那些技术问题,他们是解决政治问题,不要谈具体的技术问题,这一点非常关键。
我们已经约定,在这次华沙会议期间,与潘基文秘书长有一个会谈,主要还是要讨论明年的峰会问题,我们会提出建议,发挥我们积极建设性作用。
谢谢大家,欢迎你们到华沙参会,我们在华沙见面。
2013-11-05 11:13:11
主持人 郭卫民: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3-11-05 11:15:51
[责任编辑:汤欣慧]
- 上一篇: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启动
- 下一篇: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等方面情况
- 英媒:中国仍在上演最好的故事 (2018-04-27)
- 美欲遏制中国收购敏感技术为谈判添砝码 (2018-04-27)
- 解读:“301调查”报告存在哪些法律缺陷 (2018-04-27)
- 中国迈向数字大国 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018-04-27)
- 商务部:61国正式确认参展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8-04-27)
- 油价上升呼唤中国价格 (2018-04-26)
- 中国邀外资共造世界级芯片产业 美媒:令人意外 (2018-04-26)
- 中国不遵守WTO规则?外交部回应 (2018-04-2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