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6)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新书发布会
来源: 中国网 2013-10-14 15:06主持人 乔还田: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打造 中国经济升级版》新书发布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会议的嘉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 副院长魏礼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会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北京大学教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厉以宁教授;河南省政府副秘书 长高保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张卓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原常务副院长林兆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学术 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
2013-10-11 09:43:27
主持人 乔还田: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出版方领导有人民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黄书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大卫。我是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乔还田,我代表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两家出版单位向出席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界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3-10-11 09:44:42
主持人 乔还田:
党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提出,全面建设健康的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作为党和国家的政治性、公益性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在十八大召开 前后,在我们社长黄书元的努力下恢复了一大批深入宣传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宣传图书,其中,为加强对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的研 究,使广大干部群众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邀请相关机构与学者撰写了系列性的书籍,并陆续出版,起名为《深化改革开放丛书》,今天发布的是《打造中国 经济升级版》。下面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黄书元同志致辞。
2013-10-11 09:46:32
黄书元: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 开前夕,我们举行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新书发布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人民出版社和会议主办方对莅临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厉以宁先生、 张卓元先生、林兆木先生等著名经济学家,还有长期深入参与中国改革发展决策与咨询的两位领导魏礼群先生、郑新立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出席会议的新 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2013-10-11 09:54:18
黄书元: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挑 战、新机遇而提出的重要方略,因此本书在选题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性、前瞻性。全书由被誉为中国超级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组织编写,书中既有 专家的内涵丰富、新意迭出的综合性研究报告,又有“十二五”知名经济学家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独家新论,体现出不同专家对同一问题的多角度。 本书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意义、目标内涵、主要瓶颈、基本路径和战略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学术创新,本 书的主编、中心秘书长张大卫先生会详细介绍。
2013-10-11 09:55:17
黄书元:
我在这里重点强调和介绍一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书是我社 组织出版的“深化改革开放图书”的重要一本。我们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套书?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广东考察时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 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 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强调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
2013-10-11 09:57:27
黄书元:
对于如何深化改革开放,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 路、新理念,比如习近平主席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生动表达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系全国改革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李克强总 理指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等等,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共鸣。我们组织出来《深化改革开放丛书》, 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对上述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的研究,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深入地了解把握新思想、新举措。目前这套丛书已出版《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和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两书,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编著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著的《改革红利与发展活力》一书也正在 抓紧编校中,即将出版。已经出版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一书,发行是很受欢迎的,也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得到关注。
在此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同样关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书, 以高度的热情向大众宣传本书,介绍本书,推荐本书。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理念一定会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中国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经济,必将取得预期成效。谢谢大家。
2013-10-11 09:59:37
主持人 乔还田:
谢谢黄社长。大家知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个概念是在今年 三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首次提出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的 趋势,针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的重要方略。这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书发行,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撰写,有请多位我国 著名的专家学者撰写了相关的专题文章,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目标内涵、评价指数、主要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我国经济未来发展面 临的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本目的与战略措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际性的经济研究交流与咨询服务机构,被誉为中国最重要的智库之一,下面请国经中心秘书长,本书的主编张大卫同志介绍本书。
2013-10-11 10:05:17
张大卫: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工作的支持,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新书出版的新闻背景和其中综合篇的主要特点内容。
关于新书出版的主要背景,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快速 增长,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经济总量扩张,中国解决了数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人口的就业,我们的发展使数亿人脱贫,都是可以载入史册、造福 人类的一大成就。但是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全球化进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也遇到了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如果再靠要素的粗放投入,靠规模的扩张,已经难 以维系,必须把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转变到深化社会分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组 织创新。因此,中国经济的调整、转移、升级既是客观需要,也是势在必行。
2013-10-11 10:07:18
张大卫: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广东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用了八个字:大势所趋、刻不容缓。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生动形象、鲜明地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指 出要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的动力,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序竞争,他在很多场合对进一步如何打造升级 版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积极部署。
2013-10-11 10:10:33
张大卫: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比较形象也比较生动,容易被理解,现在在全国 已经达到了共识,成为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方略。如果说我们国家的发展每天 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的话,现在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李克强同志最近进一步强调,抓经济工作要牢牢咬住一个目标不放松,就是促使中国经济长期 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他也把深化改革开放、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之间的差距、扩大内需、推动新型城镇化,也都作为升级版的重要内容,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2013-10-11 10:10:35
张大卫:
因而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既是稳增长、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 量效益的需要,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寻找并提供持久东西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增进亿万人民福祉的需要。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经济 学界的各位领导都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作为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认为,有必要、有责任广泛搜集、梳理、归纳大家的意见,使我们的方向、任务更加明 确,更加清晰。同时我们也认为有必要除了方向和重点之外,升级的路径、方法、内涵、目标、动力和评价体系能够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并提供实 践的参考。我认为有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对指导地方发展经济,围绕中国经济升级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机升级方面需要有一些比较清晰的评价体系和目标系 统。
2013-10-11 10:11:49
张大卫: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并且在人民出版社的支持 下出版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首先得到了出版社的高度重视,中间做了很多工作,稿件的征集,书的编写,一直到出版发行,用了很短的时 间。综合篇的内容有很多专家们的想法,都是深思熟虑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有必要把一些观点先拿主要,出版社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这本书得到了国内长期 从事经济研究,知名专家学者,还有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部分学术委员的大力支持,他们对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应该注意的问 题,重点任务、以及战略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形成了理论和实践下的很高的建议,这些建议和意见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013-10-11 10:12:29
张大卫:
作为课题组的同志,也在系统研究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方面做了 努力和工作,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讨论撰写有关报告,国经中心课题组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目标内涵、评价指数、主要动力、主要瓶颈 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本路径以及改革措施。国经中心还通过第48期的《经济每月谈》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主题 邀请了三位学家和学者,围绕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以及它的定义和方针,为今后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经济升级版所 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观点比较新颖,三位专家的精彩讲演也收录到本书之中。这本书有专家学者的专论,经济每月谈中专家的讲演和课题组三部分组成了这 本书的内容。
2013-10-11 10:12:48
张大卫:
第二个方面介绍一下综合篇的特点。一是系统上力求完整。综合篇一 共包括了六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从六个不同的视角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进行了论述,一是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这个宏大的背景入手,着重分 析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二是深入阐述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和目标,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数。三是分析了打造中国经 济升级版所依靠的基本动力。四是分析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破解的主要瓶颈。五是分析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本路径。六是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主 要战略任务。
在观点上力求鲜明。主要突出四个观点:一是由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 理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本内涵,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出发点是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转变。关键是形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核心是培育中国 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方式,落脚点是提升人民福祉。四个观点之下,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体制先行,以动力升级为基础,方式升级为核心,福祉升级为宗 旨,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挖掘内需潜力,激活创新活力来深化开放推力而发挥区域合力,形成促进经济转型和区域发展的动力,来培育更多依靠更多内需拉动、创新 驱动、区域互动的经济发展新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居民收入、资源结构和环境保护都有新的提升,逐年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转变。
2013-10-11 10:14:18
张大卫:
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四个目标:一是要实现体制的升级。关键目标是实现动力的升级,核心目标是实现方式的升级,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福祉的升级。
研究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动力。一个动力是坚持市场化的基本取 向。能够释放出改革的红利。二是加强供给管理,能够激发内需的巨大潜力。三是完善创新机制,能够形成内生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实行积极的开放战略,能够形 成促进改革的推动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合力。六是改善民生,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的活力。
分析了制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瓶颈。一是体制瓶颈,二是需求瓶 颈,三是成本瓶颈,四是模式瓶颈,五是模仿瓶颈,六是规则瓶颈,七是环境瓶颈,八是资源瓶颈,九是创新瓶颈。除了系统性力求完整,观点鲜明之外,再就是力 求比较实用。一方面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系统路径,以制度创新创造新的红利,二是扩大需求来激活内需的潜力,三是实现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 动的转变,四是以改革开放促改革。五是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模式。六是实现从需求管理向更加注重供给管理调整。七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进 行同时进行,另一方面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任务,释放改革红利,积极扩大内需,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推动绿色发展,优先改善 民生,健康区域发展,完善供给管理,创新社会管理。
2013-10-11 10:15:32
张大卫:
注重实效。特别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数,这本书第 36页专门把评价指数作了介绍,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体划为一套可以操作的指标进行测算、评估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评价指数, 有利于各级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认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在编制方法上,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综合指数法,即将一组相同和不同指数 值通过处理,使不同计量的单位性质的只要值标准化,最后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以准确评价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数字越大经济升级的成效越 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数主要根据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可知性性和普遍性。设计了四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 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体制升级指标,动力升级指标,方式升级指标,福祉升级指标。四类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36页有一个简单的介绍,书发行一段时间之 后,我们也认真思考了一下,听了一些方面的意见,感到这个指数还是很初级化的。现在统一体系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体系还是有很大差距,很多数据还缺乏一 些基础性的东西,一些方法还需要改进。
2013-10-11 10:17:04
张大卫:
在现有的指标统计体系内,目前的归纳和提出的系统化处理也不一定 完善,抛砖引玉,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能够引起方方面面深入的研究,尽量把指标体系科学化。比如在体制升级指标中,我们更多希望能够通过释放改革的红利, 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哪些指标最能体现体制改革的指标,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目前主要涉及了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的比例, 生产要素价格审批事项减少的比例,资源价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减少的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减少的比率,看起来也不是很完备。比如有生产要素价格审批的减 少,现在对最终产品的价格审批也在进行,并逐步进行调整。行政事业性的服务收费,这些管控是不是可以更多放开。包括宏观的调控和宏观的管理体系,很多方面 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包括自治、资格的许可认定,实际上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审批的感受并不是发改委的项目核准和项目审批,大量存在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资 格审批和审查,资格、资质、准入等等,我们办一件事情,盖很多章,在社会方芳都存在着,这些方面怎么样去释放,怎么解脱这种对经济发展的束缚,需要我们研 究。
另外在动力、方式、福祉方面,有些指标还不是很完善,比如城镇化 我们怎么考虑。现在讲人口红利,现在的社会劳动总量,劳动量结构的变动,都需要合理的指标体系。我们在考核福祉性指标中,还有考核动力指标方面,比如国民 受教育的程度,这些怎么考量?在选择福祉性指标中,非常重要的一些概念还没有来得及引入,比如环境容量的概念,有一些指标,比如细颗粒物排放,优秀天气, 污水处理率等等这样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
2013-10-11 10:18:49
张大卫:
总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指标体系设立、指数的确定是一个 新鲜事物,提出来很有代表性,但要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希望这本书出版之后能够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让大家共同努力,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做好。 书出版之后,不是问题的结束,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中国经济的升级能够进行长期的跟踪和分析。一方面能够进行横向的比较,将中国和发达国 家进行比较,找出中国经济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面存在的成就和问题,分析未来的走势和可能采取的措施。另一方面要进行纵向比较,对中国及各省 区市连续若干年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结构分析和区域分析,总是经济升级的特点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群众路 线实践教育活动中有一个重要讲话,讲到如何考评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这是严肃的问题。提出来发展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发展速度慢一点,经济低一点,中央、 老百姓都认为你的发展是健康的、好的;如果发展方式不改变,认为增长速度越快越好,离价值目标的实现就远。
我们要根据要求总结经济升级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出下一步努 力的方向。我们设计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初步的、探索性的,通过深入,使内涵更进一步丰富,并且实践性进一步深化,不断推进、修订和完善,如何使 这套动态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站得住,更为准确地反映我国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之路上的位置。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适时发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 数。希望各位师长、各位专家、在座的朋友为我们指导。最后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扬帆远航的动力。谢谢大家。
2013-10-11 10:21:39
主持人 乔还田:
非常感谢张秘书长的讲话,以后我们要加强合作,一定为你们服务好,做出更多有特点、有亮点,为实现中国梦有指导意义、借鉴意义的好书。下面请参与本书专题撰写的各位专家学者发言,首先请德高望重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厉以宁先生发言。
2013-10-11 10:27:30
厉以宁: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道路和发展经济学的新进展”,分四个问题讲:
一、传统发展经济学的成绩和局限性。传统发展经济学主要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期开始兴起,当时研究的主要是亚洲、非洲,后来包括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在摆脱过去殖民地或附属国地位时如何走上工业化道路。中国的张培刚先生在 这个领域内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的著作被公认走在发展经济学的前沿。发展经济学当时主要研究什么问题?就是这样一些发展中国 家如何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如何解决资本、技术、人才、就业、农村等难点问题,这里涉及到制度的调整,但主要是从传统体制过渡到资本体制,他们主要 是研究农业在工业社会的过渡,也涉及到体制的问题,但他们讨论了几个问题,都是从摆脱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在体制问题上存在局限 性,因为他们不曾涉及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正因为在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后面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 时还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
2013-10-11 10:28:28
厉以宁:
第二大问题,中国的双重转型,就是发展转型和体制转型。从 1978年开始,中国经历了双重转型,一个是发展转型,就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二是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转型是并存 的,是重叠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单独谈发展转型,那是困难重重。因为传统体制对经济的束缚是不一样的,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是前资本主义的东西,所以容易 摆脱传统体制转向资本主义体制。计划体制就不行了,既要体制转型,又要保持资本主义,全世界没有先例。体制转型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对发展转型有极大的制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农业社会难以真正走向工业社会,在农业基地化存在的情况下,农村、农民依然贫困。摆脱传统体制相对说来要容易一些,摆脱计划体制束缚 要困难得多。所以中国的双重转型叠加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双重升级,体制转型也要升级,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
2013-10-11 10:36:45
厉以宁:
再就是作为中国的转型,前提就是思想解放、理论解放。这就使人回 想起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怎么转型?没有先例,根据中国的经验,计划经济链条是对薄弱环节突破的。什么是最薄弱的环节?就是 农村、农业、农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村的承包制就开始了。农村承包制开始是一个突破,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经营权,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劳动力多余, 于是第二个改革跟着就出现了,也是在农村,乡镇企业兴起,利用农村多余劳动力,自己去寻找工厂下脚料,特别是自己打开销路。这就是当时乡镇企业面临的问 题。同样是在农村,所以80年代前期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些穿着西装的农民,打着领带,拎着大包小包,坐长途汽车,他们干什么去了?他们都是乡镇企业推销 员,带着自己的产品,带着样品去推销。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在计划体制外出现了一个新市场——乡镇企业商品市场。当时的计划体制就这样开始动摇了。
2013-10-11 10:38:57
厉以宁:
1980年,在靠近香港的深圳就出现了经济特区,按照市场经济规 则运行,和内地不一样。内地还是计划经济,内地只有个体工商户。深圳开始雇工超过七八个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开始产生。农村承包制的推动,乡镇企业的兴起和经 济特区的建立,是中国体制转型最早的试验,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下了三块大石头。从此中国的经济就不能再平静下来了,改革就是这么突破的,这就是中国道路的开 始。所以中国发展经济实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学,中国的发展经济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国的发展经济学之所以在全 世界是创造性的,是因为我们的背景和西方发展的背景不一样。他们研究的是从传统经济体制走向资本主义体制,我们研究的是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制度是 不变的,制度可以调整,但是不变的。
可以看到,没有先例就需要探索,既然探索,用当时的话叫“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和后来提出来的顶层设计是不矛盾的,因为它们更有实用范围。任何改革初期都要试点,试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是试点成功之后开始推广时需要中央做主决策,这样才能全面推广。
2013-10-11 10:41:27
厉以宁:
第三个问题,中国经济学家的集体介入,从改革开放一开始,中国经 济学家是积极介入中国双重转型的研究,在全世界是没有的。这么多经济学家,都在围绕这个问题争论发展转型,争论体制转型、二元结构的转型。这打破了过去长 期的经济学界争论的为中国经济增添活力,每个人都在各抒己见,都在探索之中,没有先知先觉者,大家都在探索,因为不知道怎么样一步一步使中国经济学发展起 来。
当时的老中青三代经济学家都投身于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因为中 国的发展是特殊的,双重转型的发展,双重转型的叠加。但中国经济学家的努力是成功的,作为双重转型问题成为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普通老百姓都关心的问题, 改革使大家生活上起了变化,所以不可能倒退。传统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是传统体制的摆脱,因为资本主义比它优越,前资本主义没有发生过倒退的现象,但在中国如 果不是经济学家来积极建议,进一步探索研究,中国的改革可能是停顿的,过一段就停下来,所以倒退是不可能的。
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老经济学家纷纷去世,直到最近于光远先生 去世,但中年经济学家已经步入老年阶段,当年的年轻经济学家也进入中年,但更多的青年经济学家加入研究队伍,所以经济学的讨论、探索还在继续,因为中国双 重转型是不可阻挡的。然而中国道路的成就并不在于在国外发表多少篇文章,发表得再多,不联系中国实际,对中国的改革没有用处。中国大量的发展问题是国内来 看的,中国经济学的积极贡献反映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成就。
2013-10-11 10:44:20
厉以宁:
第四个问题讲中国经济学积极的贡献时,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世界上 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学家能够研究这么透彻的中国问题,而且是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但中国的经验未必都是成绩,中国人的道路蕴藏着 极大的积极性。经济学家发现问题也蕴藏着积极性,这是自发的。人都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为了下一代生活得更好的愿望,中国经济学家写了多少没有发布的内部报 告,正是通过经济学家的贡献,国外发表文献不解决中国问题。民间积极性的发挥是靠改革的转型发展起来的,因为改革与体制转型不一样。中国仍然在走自己的道 路,国外的经验可以做参考,但是要以中国自己的经验为主。
三个层次产生了红利,一个是原有的资源红利,包括廉价劳动力,包 括丰富的土地,或者是比较丰富的矿产,这都是原有资源的红利。这在改革初期有,但以后这些红利就逐渐消失了。第二个红利是发展方式转变的红利,我们正在转 变发展模式,体制要跟着改,要释放出新的红利。改革是最大红利,这个成立。再一个是社会和谐的红利,这个红利真正是体制代表的,这是最大的红利。国外唱衰 中国,之所以不符合实际,因为他们对中国有偏见,他们的偏见早就有,多数人是不了解中国,或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最近我由文化部派到德国、西班牙两个国家去 讲解当前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他们都不了解,所以他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中国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走自己的路,靠自己来建,自己来创造。
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因为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发展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升级版,光有发展转型不够,光有体制转型也不够,二者重叠才是中国改革的希望。谢谢大家。
2013-10-11 10:46:26
主持人 乔还田:
感谢教授独到见解的演讲。下面请国经中心的执行副理事长、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发言。
2013-10-11 10:51:32
魏礼群:
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很高兴参加今天由国际交流中心和人民出 版社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新书发布会,这部书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去年底为了贯 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这个课题还在研究当中。今年6月份,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全球化》杂志上发表。之后出版《打造中国经 济升级版》这本书,希望把这篇文章收进来。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近我看到《新华文摘》等一些刊物转载。
9月25日,我在广西调查研究时发现,在广西举办的“时代知识前沿讲座”,我也讲《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本书里面的一篇文章,也受到主编的重视。围绕这篇文章,我把一些主要观点和精神给各位做一个解读。
2013-10-11 10:51:48
魏礼群:
这篇文章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二是经济强国 的内涵和目标。三是世界上经济强国的启示。四是建设经济强国的机遇与挑战。五是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大背景就是党的十八 大提出来“两个100年”的宏伟目标,以及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提出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来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 样一个目标任务。从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的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我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打造中国经 济升级版,实现中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基本任务。
2013-10-11 10:53:38
魏礼群: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刚才厉以宁教授讲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 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再一个是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完善。所以研究这样一个题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任务,也和这本书的主题连起来看,就是 我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升级,往哪里升和怎么样升级,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讲了中国成为经济大国,用五个方面的指标介绍了我们是经 济大国的标志:一是从2010年开始,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是部分省市经济总量或者人民币GDP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山东、广东、江苏这 些省市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是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从去年开始,制造业产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了。四是我们的进出口贸易世界第二,出口 已经世界第一了,进口世界第二。五是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我认为外汇储备要继续对外开放,继续增加外汇储备,支持改革发展。
我们现在是经济大国,还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的标志是什么?我 进行了一些分析,根据我们的分析,经济强国的内涵有六个方面:一是具有世界排名考前的经济规模,并拥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水平。人均收入一万美元的国家才算经 济强国,我们是六千多美元。二是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核心的管理技术,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强国最主要的是这些国家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 力。三是具有高端化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在全球产业过程中建立有利地位。四是高度的城市化,并生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城市群。五是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 际货币,发达稳健的经营体系。六是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这是经济强国的内涵,与这些内涵相比较,我们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2013-10-11 10:54:19
魏礼群:
我们离经济强国的目标。我们有五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国内生产总值 在世界的占比。二是科技创新水平的指数。据统计,到2011年,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排位世界第18位,排在前五位的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三是 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强国的服务业水平占整个经济的比重达到70%以上,我们去年才是43%。四是城市化率,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在70%以 上,我国去年的统计口径是全国是52.67%,去掉常住人口,我们的城市化率才35%左右。五是货币占比,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上的比重还不到1%,美元、欧 元、英镑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中占62%、26%、14%、17%。用其他的指标也可以定义经济强国,我主要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根据强国的内涵和目标,分两步走,可以达到强国目标:第一步,到 2020年,第一个一百年,我们可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第二步,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我们可以达到强国。当然有的指标可能比较小,比如城镇化,没有 必要追求70%、80%以上的城镇化作为标准,中国人口这么多,不一定和实践相吻合。
2013-10-11 10:55:29
魏礼群:
第三部分是世界经济强国的启示。以史为鉴,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和先 进经验,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所以提出来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发展,一般来说有七个重视:一是重视抓住发展机遇。二是重视技术创新。三是重视人力资源投资。 四是重视城市化推进。五是重视体制机制变革。六是重视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七是重视对外开放扩大。我认为这七个方面是经济强国走过的道路,而且是他们的成功 经验。
第四部分是我们国家建设经济强国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经济强国是我 们的目标,我们能不能建成经济强国,要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第四部分着重提出来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挑战。从国际方面来说,有几方面,一、经济全球化发展, 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二、世界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四是转型期内世界大战打不 起来,对我们的发展有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内方面,我们也有很多有利条件,发展的实力,我们的基础更加深厚,我们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和空间。包括 城镇化,能够加快发展阶段。对外开放程度逐年提高,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2013-10-11 11:00:39
魏礼群:
我们也要看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 道路平坦的,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国际来说,全球经济市场正日益激烈,世界经济要发展还有很长的路。全球性的这对我们的升级发展有影响。国内的战略调整, 特别是产能过剩,在困扰我们经济的变化发展。现在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原创性的发明、关键技术不行,中国的关键技术对外引进是50%以上。资源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所以有很多困难。
2013-10-11 11:01:35
魏礼群:
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基本情况、标志,由此提出来我们实现经济大 国向经济强国的发展,或者用这本书的名字说就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七个方面:一是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我 认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经济规模要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扩大经济增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加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公平分配。中国要保 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要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刚才厉以宁同志讲发展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也有一个基本观点,现在我们很少讲了——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两个转变,九五计划时就明确提出来,但是转变发展方式、内涵,基本要求就是经济学主要讲费用和效益,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特别要注重效益, 投入和产出现在讲得不多了,我们还是要把它作为重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二是实行优化经济结构战略,着力提高结构优化升级。我认为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区域结构,光叫产业结构不够。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促进企业发展。
2013-10-11 11:02:14
魏礼群:
三是进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最重要的支撑。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要完善课题创新,要转换体制。
四是实行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定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速度,规模、结构、布局、方式。大家都有共识,怎么样实现城镇化,中央决定要推进城镇化规划。要制定城镇化和城镇发展规划,让城镇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五是实行海洋强国战略,着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十八大提出来要建 设海洋强国,建设经济强国最重要的就是建设海洋强国。现在我们国家对外贸易90%是通过海洋运输的,我国已经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直接关系到我 国经济命脉的转型,所以我们要提高海洋的资源开发能力,要坚持保护海洋,要有效管理,维护海洋权益,开展多方面的海洋合作,加强海洋行动管理体制和海上执 法建设。
六是实行全面推进改革建设,着力构建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是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个方面制度更加成熟。三中全会也作出了部署。
七是要实行更加积极的主动开放战略,提高开放水平。创新开放模 式,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内陆开放,特别向西部开放。建设推进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进口与出口并重,提高应用外资的整体效应。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要 创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模式,提高我们国家的经济能使我们在世界经济变换中始终能够奋勇前进。
我们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还需要继续深化,相信实行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谢谢。
2013-10-11 11:07:08
主持人 乔还田:
谢谢魏院长的发言。下面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会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发言。
2013-10-11 11:09:42
郑新立: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出版发行,感谢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和本书 编辑组的同志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去年人均GDP达到了6090美元,未来十年如果能 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我们就可以实现双对增(音)的目标。到2022年,就可以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 2012年是6090,再翻一番解决12000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分界线,也就是说我们在十八大新选出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再经过十年的奋斗,中国13亿人口就可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对世界经济格局和人类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2013-10-11 11:10:40
郑新立:
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打造经济的升级版, 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高增长的老路,通过打造升级版来实现稳增长,实现到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和2022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 列的目标。打造升级版最重要的是要过四到槛,要实现四个硬指标:
第一、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赶上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现在农业 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二、三产业的28%,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的比例是36%,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是10%,用36%的劳动力创造了10%的价值,这决 定了农民收入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比较大。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创造出来财富,劳动生产率低,所以生产差距缩小不了。打造升级版,第一个硬任务就是要通过加快 农业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生产率能够接近社会平均生产率,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变成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产业。
2013-10-11 11:14:05
郑新立:
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要有相应的增加,如果今后八年成立化率能够保 持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市化率就可以达到62%,到2030年就可以达到70%,基本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任务,城乡差距就会明 显缩小。根据国外的经验,凡是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是赶上或者超过了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城市化率都达到70%左右。如果我们还 是农村有6亿多人口,农业劳动力还有2亿8千万人,一个人种10亩、8亩地,我们是不可能跨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也不可能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所以这是未 来十年要啃的一个硬骨头。路子就是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跟城里拉平,也能过上现代化生活,我认为这是打造升级版、跨越中等收入 陷阱要解决的第一位的任务。
2013-10-11 11:15:38
郑新立:
第二、我们的产业结构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向技术 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转变。我们的产品出口结构中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比重要达到2/3以上,现在基本上还是出口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进口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品,比如说现在一年进口的芯片就花了2000亿美元,合人民币12000多亿,如果在国内生产,消耗会大幅度下降。另外进口的精 细化工产品2000多亿美元,这些如果能够在国内生产,也能够产生1亿多万的人民币,不仅可以减少进口的依赖,而且可以成为出口的拳头产品。所以我们的产 业结构如果还是靠钢铁、水泥、电解铝,靠这些来打天下,靠衬衣、玩具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打天下,就难以走出陷阱,经济上的速度也不可能快,会掉下来,落到中 等收入陷阱了,关键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2013-10-11 11:22:02
郑新立:
第三、环境污染的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当然GDP消耗要继续大幅 度下降,“十一五”时期,我们定的指标是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20%,最后这个指标没有实现,也接近实现了,降低了16%多,成效很明显。如果“十二 五”、“十三五”这十年每个五年计划能够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再下降20%,到2025年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就能够下降40%以上,接近美国单位GDP 的能源消耗了。美国GDP总量是我们的2倍,能源消耗美国和我们差不多。所以我们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经过十年的 努力,到2030年,如果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美国一样,环境污染的压力、资源消耗的压力将会大幅度下降,大气污染的问题也应当得到解决。
2013-10-11 11:22:17
郑新立:
现在大气污染要治理,这些技术都是成熟的,治理的产品我们国内也 能够制造,关键是体制机制跟不上。比如说脱硫、脱硝和除尘,让排放方自觉把脱硫、脱硝、除尘设备装上,自觉执行污染排放的处理任务,还是找一个独立于排放 方的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来排放,这是关键。我们中心的理事长曾培炎同志在当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定了一条,就是脱硫、脱硝、除尘制度要实行特许经营权制 度,不能让排放企业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执行,要有独立于企业的第三方,找另外一个企业用专门的设备监督你排放。结果这个制度遭到了排放方企业的强烈抵制, 曾培炎副总理定的这一条流产了,没有实行。《人民日报》半个月前登了一条消息,河北一个电塔厂,专门买旧设备、废设备,装上以后白天开晚上不开,检查来了 开,走了不开。一个60万千瓦的火电发电机组一年脱硫脱硝的成本是8千万人民币,如果他为了应付不开,8千万的成本就变成企业利润了,大家都可以分奖金 的,就可以增加收入的。如果开的话,8千万作为发电成本,所以利益的博弈非常激烈。曾培炎理事长当副总理时定的这条制度一定要坚持,还是要脱硫、脱硝、除 尘任务一定由第三方、独立的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来完成这个任务,环保部门监督,谁排放谁出钱。当然政府也可以给点补贴,老百姓也可以承担一部分,价格高一 点,电价提一点也是允许的,困难群众给予财政补贴、综合补贴。共产党就是要认真,如果脱硫、脱硝、除尘这个事不认真,光空喊,要创造新鲜的空气、干净的 水,再空喊十年八年还是这个样,所以要认真找到一个机会,这样脱硫、脱硝、除尘任务是可以解决的。如果我们认真地把现在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装上,一天 24小时运转,我们的PM2.5马上就可以大幅度下降。除尘PM2.5很严重,现在布袋除尘法99%的都可以消灭,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 华北地区的PM2.5等大气污染都解决了,只要认真一下就解决了。实际是体制机制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打造升级版的第三条就是环境质量一定要有明显改善。
2013-10-11 11:22:29
郑新立:
第四、服务业从业人员要达到50%以上。这也是一个红利,现在服 务业从业人员比例只有35%,全世界平均水平是62%,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50%,我们通过营改增税制改革,用十年时间把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由现在的 15%提高到50%,可以新增1亿1千万个就业岗位,让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大量劳动力可以向服务业寻找就业机会。
总之,今后十年如果我们不努力的话,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是存在的,不是像有些人唱高调,不存在这个危险,我认为不打造升级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是有可能的,只有打造升级版,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能够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谢谢。
2013-10-11 11:27:03
主持人 乔还田:
郑主任的讲话给我们提出了新观点、新见解。非常感谢。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张卓元同志发言。
2013-10-11 11:27:48
张卓元:
首先祝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本书的出版,借这个机会我想说几点想法:
第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现在已经比较深入人心了,而且也取 得了一些成效。从上半年来看,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效开始显现,上半年内需推动的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占了3.4个百分点,说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 动作用也在增长。我们现在两位数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还是很快的,如果这样保持下去,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会逐步提高。
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4.6%,比上一年增 长1.2个百分点,速度还是挺快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在40%左右徘徊,估计今年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会更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值占的比重提高, 这是我们结构转型升级很重要的表现。创新。创新驱动今年也有亮点,特别是研究和开发投入,以及取得的成效有所提高。更加重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包括 大气污染治理,国家专门提出了改进意见。
2013-10-11 11:28:05
张卓元:
第二、问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困难很大,最大的是老的路径不太 容易转变,还是靠原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的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这样的转变比较难。以近年来说,近年 靠投放货币来稳增长,这个路子好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今年估计整个社会融资总量要超过去年,而去年是过去过去十年来最高的,15万亿,今年可能会超 过,这样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中国看通货膨胀不能只看CPI,到现在为止是2.5、2.6,估计今年不会超过3%。还要看房价,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超 过了两位数,17、18,甚至18以上,这应该算到通货膨胀里面。这个问题好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再就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打造中 国经济升级版,应该说困难重重,有些地方改进了,有些地方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2013-10-11 11:29:11
张卓元:
第三、建议明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调为7%左右。我个人觉得,为了稳 定到7.5%,特别是最后的0.5%,不得不搞刺激措施。如果把经济增速调到7%左右,因为我们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7%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 定要7.5%,为了0.5%很可能要靠很多货币拉动,把速度再稍微调低一点,可以留下更大的余地,有利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所以希望明年可以调到7%左 右,就是可以浮动的。如果增速不提得太高,在7%左右,这样为结构转型升级留下更大的余地,对解决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可能会更有利。中国经济 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成效还不是特别显著,路子还相当长,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这样中国经济升级版肯定 能够得到成功。谢谢。
2013-10-11 11:31:06
主持人 乔还田:
谢谢。下面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原常务副院长林兆木先生发言。
2013-10-11 11:32:50
林兆木:
首先祝贺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本书的出版发行,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是很 及时的,因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原来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同时也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前所未有的挑战,能不能有效地应对严峻的挑战,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巨 大的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推进并且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我提供的文摘中也说,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紧迫性、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我就国内发展阶段的变化,为什么迫切要求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把几个观点说一下。
2013-10-11 11:33:08
林兆木:
第一,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 优势正在弱化,据国外的研究资料,中国劳动力成本十多年来大幅增长近10倍,当时的劳动力成本已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2.5倍,印尼的3.5倍。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红利正在减少,特别是2012年是转折点,我国15—59岁的劳动力绝对数和比重都在下降。这说明我国依靠劳动力低成本以及土地能源、 资源、环境等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出现,不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2013-10-11 11:36:37
林兆木: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新的比较优势 正在形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必要的条件,有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素质的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已经达到30%,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已经达 到12.5%。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产业竞争蓝皮书》,预计今后十年中国劳动力结构将进一步规划,将迎来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 新的使命。二是我国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当然差距正在缩小。三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新的优势,创 造新的条件。四是我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具有重大的作用。2008年以来,我国市场金融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仅次 于美国。这有利于我国形成新的比较有适合规模经济效应。五是我们国家已经形成支撑产业体系,既有在国际上领先的高技术产业,也有中低技术产业和资源性产 业,既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发挥产业体系支撑的综合竞争优势。特别是我国市场规模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的推进,周围的群体 扩大,消费结构的升级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进一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更好地扬长避短,把正在弱化的比较优势转化为面向未来新的比较优势。
2013-10-11 11:36:56
林兆木:
第二,中国经济的特殊条件已经发生新的变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 版。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正在加剧,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许多重要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资 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2011年我国GDP总量占全球10.5%,却消耗了全球30%的资源。我国石油、铁矿石等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能源消耗还再 继续增长。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36.2亿吨标煤,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90%,煤炭占70%,随着能源消耗转变的增加,环境污染的 问题十分严重。同时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和部分城市雾霾现象经常出现,我国的碳排放已经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按照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要比2005年减少40%—45%,意味着到2020年各种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标煤左右,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虽 然可以从国外进口能源资源,但也不是可以无限制的进口。从资源环境约束来看,迫切要求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2013-10-11 11:38:49
林兆木:
第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来看,也是适应了 打造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2年我国GDP累计增长23.3倍,年均增长9.8%,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进入上中等 收入国家行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商品供给发生了重大变化,供不应求,目前钢铁、石油等不少行业产能过剩,但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现代工业发 展滞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地区之间供给不平衡。不能适应全国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
2013-10-11 11:41:21
林兆木: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据世界大型企 业工作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均GDP按不满意评价计算,和1966年的日本、1988年韩国相当,占美国GDP的1/5。无论从科技、产业发展水平、 还是城镇化率、工业增加值、就业比重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未来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不少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增长动力不足,显 然不是由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而是由于资源错配和供求错配。从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工业值比重应该占到50%左右。在医疗、金融、教育 等方面的不足尤其明显,如果仅仅从中国制造的产能过剩,资源环境面临挑战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比较黯淡的。如果从推进城镇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 工业发展,扩大消费的潜力来看,今后中国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关键是要看到发展阶段的变化,发展潜力发生了变化。
2013-10-11 11:45:42
林兆木:
今后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主要在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 级,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和向高端产业发展。在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在提升城镇化水平,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等等,在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的发展,这些方面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潜力和空间,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点所在。谢谢。
2013-10-11 11:45:50
主持人 乔还田:
谢谢。下面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先生发言。
2013-10-11 11:45:56
张立群:
首先向国经中心对我们作出肯定表示感谢。我简单谈一下,也是讲中 国经济升级版的。我首先我认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换一个角度实际上就是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切性在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个变化 第一是市场的供求关系由普遍的供不应求转变为普遍的供大与求。二是要素的成本水平和资源环境的约束发生了明显改变,成本水平在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在不 断增强。所以这确实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转型升级必须要推进。
2013-10-11 11:46:27
张立群: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转型升级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今年的中国经济 增长总体开始走稳,但是这个走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在依靠政府的力量,真正市场内生性的增长能力还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培育,所以在这里我想两个方面是最重要 的:一方面是深化改革开放,释放改革红利。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围绕着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来进行,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使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 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汇聚全体人民群众把体制机制的弊端进一步消除。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完善规则,进一步加强监管,真正形成一个公平、公正、透 明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无论对于效率还是对于公平,都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从政府角度来看,必须要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提高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能 力,这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干部队伍的建设,都是关键因素。
2013-10-11 11:47:24
张立群:
第二方面是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的主题,通过新型城镇化来释放发展 空间,给整个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刚才魏主任讲得非常重要,就是要抓好科学规划。现在城镇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各级地方政府各自为 政,所以城市之间的相互功能互补、未来发展的协调,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现在是拆了建,建了拆,有的专家讲叫拆出来的GDP,所以这个问题是形成目前 城镇化瓶颈的重要原因。
2013-10-11 11:47:43
张立群:
下一步从国家层面要切实抓好长远发展规划,以城市群为抓手,抓好长远规划的制定,使城市群总体功能、系统性功能能够均衡、全面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使整个城市发展的水平得到比较快的提高。
谢谢。
2013-10-11 11:47:49
主持人 乔还田:
感谢张立群先生,感谢所有同志的精彩发言。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集合了中国专家学者的智库和努力,我们立足智库的角度,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广大干部群众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提供参考 文本。作为出版方,我们衷心期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改革、转型升级提供扬帆远航的助力,在此衷心希望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拜托今天参会的各位记 者大力帮助我们宣传这本书。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3-10-11 11:48:08
[责任编辑:汤欣慧]
- 五年来中国经济贡献率超美国欧元区和日本总和 (2018-04-16)
- 加媒: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巨大机遇 (2018-03-29)
- 中国经济实现6年来首次提速,人民日报四问中国经济2018年走势 (2018-03-26)
- 专家:2018年中国经济需警惕五方面通胀源头 (2018-02-24)
- 大城市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2018-01-31)
- 21社论:中国经济增长加速 更需结构改革提高质量 (2018-01-19)
- 2017年中国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2018-01-18)
- 张立群: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基础初步形成 (2017-12-28)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