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4)
流动人口发展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来源: 中国网 2013-09-11 14:20主持人 邓海华: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例行 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我们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二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有关情 况。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王谦司长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王炼主任,分别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有请王谦 司长通报《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2013-09-10 09:56:33
王谦:
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流动人口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背景和主要内容。
2013-09-10 09:57:45
王谦: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人口现 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自2010年起,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展全国范围的 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并组织多方专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每年发布年度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基于近年来全国流动人口动 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人口流动迁移的趋势及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发展特征,提出了以新生代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政策建议。《报告》还分专题 对人口流动迁移和城镇化、流动人口的就业收入、社会融合、生育状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政策。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2013-09-10 09:58:16
王谦:
一、从流动人口的总量上看,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流动人口正在经历代际更替。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流动人口半 数,总量达1.18亿。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出生于1980年以后。与上 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外出年龄更轻,流动距离更长,流动原因更趋多元,也更青睐大城市。新生代流动人口在20岁之前就已经外出的比例达到75%,在 有意愿落户城市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中超过七成希望落户大城市。
2013-09-10 09:59:41
王谦:
新生代流动人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其进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挣 钱,其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期待;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最近3年没有更换 过工作的比例超过六成。我们认为,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流量、流向、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代表着人口流动迁移新的变动趋势。应顺应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发展需求,设计 相关政策,提升其生存发展能力。
2013-09-10 10:00:44
王谦:
二、从流动迁移模式上看,家庭化迁移成为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新生代流动人口表现更为突出。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与全部核心家庭成员在流 入地共同居住。但大多数家庭不能一次性完成核心家庭成员的整体迁移,近七成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为分次流入,夫妻首先流入,再把全部或部分子女接来同住是最 常见方式。家庭化迁移使得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更容易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其幸福感。制定流动人口相关的政策要适应家庭化流动趋势,满足流动人口家庭而非个 人的需求。
2013-09-10 10:02:11
王谦:
三、从流动人口就业情况来看,总的来看就业比较稳定,收入是增长的。
2013-09-10 10:02:22
王谦:
四、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需要关注。流动人口是我 们卫生和计生工作的重点人群,也是相对弱势的人群。近年来,以我们育龄妇女来说,流动的育龄妇女无论在数量上和在比重上,增加的幅度都比较大。刚才我说 到,流动人口在总人口当中大概占1/6,但是流动的已婚育龄妇女在全国已婚育龄妇女当中大概占1/4,而这些人在上一年生的孩子的数量,差不多占全国出生 数量的1/3,当然有一些人在生孩子的还不是流动人口,但是生完了马上流动,相关的服务管理应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比如儿童的计划免疫,昨天下午在海淀区 调查,有一个流动的家庭,2月份打完了计划免疫针,流动到北京马上面临3月份的针怎么打,接续工作很重要。有一些妇女在家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是流动人口,但 是很快进入流动人口以后,后面的卫生计划生育相关服务都比较重要,比如儿童的预防接种等等。推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 项重点工作。
2013-09-10 10:04:37
王谦:
我们司从国家人口计生委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完整地保留,并且司的职 能还有所拓展,拓展的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卫生的基本公共服务如何纳入到流动人口的服务中去。今年,卫生计生委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的有关专项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我想明年的发展报告将会以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作为主题。
2013-09-10 10:06:33
王谦:
今年还有几个月,我们将要在这个方面开展的工作,就是要在原来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把卫生部门原来也在进行的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两项工作整合起来,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优先推动流动人口集聚地区和流动育龄妇女及儿童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
2013-09-10 10:07:33
王谦:
关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流动人口到城市来不仅仅是为了打工 挣钱,他们在城市谋求发展,更希望融入这个城市。据现在的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把促进移民的社会融合作为他们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化解 群族矛盾的很重要的方面来推进。中国流动人口与国外的移民不是一个概念,但是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另外有些公共服务 在人群之间也不一样。比如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上还是有差异的。在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差异不利于流动人口融入现在的城市。因此,在我们这 个人口大国,要推进城镇化,我们认为需要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考虑一些制度的安排。我们国家卫生计生委要发挥工作网络的优势,为流动人口提供卫生计生 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关怀、关爱服务活动,促进流动人口家庭的发展,目的是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2013-09-10 10:09:04
王谦:
关于这一点,这本书里把我们这几年来有关方面的研究也作了一个汇 集,对流动人口从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测量、分析,我们专门在全国选了8个城市进行了这方面的调研,进行了分析。 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工作,本月25日我们将在武汉专门召开一个中国和德国的研讨会,在那个会上,我们将把有关的研究成果正式对社会公布,希望媒体 的朋友们关注这次研讨会的相关内容。
2013-09-10 10:15:10
王谦:
除此之外,这份报告还汇集了这一年来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的一些重要的事项。比如相关法规的出台、一些重要的会议精神,还有一些主要的活动,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也很权威和规范。
总之,这份报告汲取了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方面领域专 家的智慧,也包含卫生计生系统几年来关于流动人口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我们的一些思考。我们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有助于政府的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以及学 术界对于流动人口工作的关注,有助于这些部门的思考、制定政策。对于媒体的朋友们,我们希望通过你们的报告,引起整个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关注,更加维护好流 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谢谢大家。
2013-09-10 10:19:16
主持人 邓海华:
谢谢王司长。下面,有请王炼主任通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情况。
2013-09-10 10:19:23
王炼: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借此机会,我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通报。
今年
7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今年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在儿童不同月龄段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2013-09-10 10:19:46
王炼:
今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25元提高至 30元,在扩大部分项目服务范围、提高部分项目补助标准的同时,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根据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应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 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对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龄儿童,应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并在儿童6月 龄、12月龄时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月龄、24月龄时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月龄、36月龄时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2013-09-10 10:21:37
王炼:
通过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 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中医药保健指导,可以有效改善其健康状况;通过对家长进行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生活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 法,可以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2013-09-10 10:21:51
王炼:
中医历来重视预防保健,围绕“治未病”理念,几千年来通过实践逐 步构成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以“预防为主”的核心理念十分契合。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传授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技术方法、传承中医药 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09-10 10:22:06
王炼:
为推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协调将“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到30%以上”写入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推动各级政府抓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落实。
二是制订了《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服务。
三是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指导方 案》,指导各地规范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培训。今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举办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省级师资培训班,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相关 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思路及公共卫生概念、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等方面培训了省级师资。同时要求各省(区、市)9月底之前完成对县 级师资、对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
2013-09-10 10:22:29
王炼: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划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加强对各地的督导考核。
二是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各地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开展效果评价。
三是总结推广各地在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四是继续抓好试点地区的工作,探索更多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13-09-10 10:22:35
王炼:
我就简要通报到此。谢谢大家。
2013-09-10 10:24:04
主持人 邓海华:
谢谢王主任。下面的时间,按照惯例,回答大家的问题,围绕两位发布的主题和当前的卫生计生的热点问题,大家可以提问,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您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3-09-10 10:24:20
中国人口报记者:
现在都知道流动人口是计生工作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就非常注重流动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的工作,现在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怎么样?另外,现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资源有了新的整合,职能有了新的转变,这项工作将如何推动?
2013-09-10 10:24:43
王谦:
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这在国家相关政策中是作了规定的,无 论是原来的国家计生委,还是原来的卫生部,对于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都是很重视的,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很多基本公共服务推进的要求并没有划分流动人口和非 流动人口,就是给常住人口提供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计划免疫、比如计划生育的免费技术服务。流动人口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人口之所以有差距,我 个人分析有两条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流动人口自身的原因,他们的健康意识差一些,比如青壮年比较多,他不认为自己有病。另外,流动特点决定着,从一个地方到 另外一个地方就业,要找工作和住房,没有先了解医院在哪里或者卫生所在哪里,获取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意识相对差一些。二是对于服务提供方来说,流动人口的大 量集聚地,原来提供服务的能力不足,比如基层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卫生的服务站点,外来人口可能几倍于原来的户籍人口。再就是提供方确实有经费投入不足的地 方,应该列入基本的公共服务预算。下一步,我们强调要落实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卫生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是12类43小项,这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按照 这个落实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刚才的两个方面都做到位,对于流动人口来说,要加强对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进行宣传,不仅仅是在流入地宣 传,在流出地也要宣传,要告诉他们在外面打工、找工作、参加社保、住房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权利,是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要告诉他们,要对他们进行宣 传:不要认为你身强力壮,就可以忽略健康及保健。
另外,原来的卫生部门和计生部门在基层工作网络上都有优势,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整合这个优势,准备发一个文件,还在讨论中,通过调研,研究如何在流动人群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要围绕重点地区和妇女、儿童重点人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3-09-10 10:25:46
人民政协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提给王谦司长。我们注意到,虽然流动人 口大量流动,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现在呈“爆炸式”发展趋势,但是近年来,各地尤其大城市提出限购房、限购车的政策,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对流动人口能够享受 到的权利的限制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在媒体上还有一些记者反映,和我们提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预期不是说在某些方面越来越近,但是在另外很多方面是 越来越远,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矛盾?第二个问题提给王炼司长,您提到了刚才发的中医药服务的计划,我想问,提出到年底覆盖30%人群的一个指标的可行性问 题,在所有医务人员里中医药医务人员有多少占比?目前的数量能不能满足我们现在提出的指标的要求?
2013-09-10 10:37:08
王谦:
谢谢媒体朋友这么关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问题。从更 广义上讲,不仅仅是基本公共服务,其他方面的服务应该更多的均等。我们这份《报告》围绕着流动人口的迁移趋势,特别是他们希望流入大城市,在大城市落户, 以及他们在各方面的需求,包括住房、社保、子女的教育等等,都作了相关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是我是卫生计生委的官员,我只能说卫生 计生部门打算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于其他方面,希望引起政府其他部门以及整个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来继续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
2013-09-10 10:40:30
王炼:
谢谢你非常关心中医药项目的实施。因为这是第一次把中医药健康管 理服务项目纳入到我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医改以来,从新一轮医改到现在已经实行好几年了,今年第一次有中医药服务 的项目,这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通过这个举措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二个说明中医药经过两千多 年的实践,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有很大的潜力,有很多优势。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家对健康、养生有了新的更高的需求,现在 人们更加注重健康、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想活得长、活得健康。我们中医药积累了一套非常完整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我国 对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的服务方法、服务理念、服务技术,经过几年系统研究、整理,使这些方法便于操作,便于基层卫生工作者和中医药人员掌握。现在基层的中医 药人员还有其他的卫生工作者是不是能够掌握这些方法。刚才我在介绍的时候,下一步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培训。今年计划是要完成人口服务对象的 30%,我们是作过严格的测算,现在我国中医药人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中医药人员是84万多,这个项目实施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由他们向辖区的城乡居民提供。下一步一个是组织实施这个项目,还有就是开展比较大范围的、对基层卫生人员包括中医药工作人员进行培 训,这一次选择的这两个中医药服务项目相对其他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来说是比较易于操作,而且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目前基层的大部分的作为中医药人员来说,都应 该掌握,我们现在要培训的就是这些社区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其他的卫生人员。我相信有各级政府支持、医务人员努力,特别是有全社会民众的关注,我们的 任务是应该完成的。
2013-09-10 10:42:47
湖南卫视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先请问王谦司长。新生代占流动人口的比 例非常大,我们这次在调查的时候,有没有调查到大概几种原因使流动人口人数越来越大?另外,流动人口有没有一些比较强烈的诉求,尤其是对流入地有一些什么 样的诉求是特别强烈的?我们有什么措施应对他们的诉求?第二个问题请问王炼主任,就是中医药治未病方面是比较强于西医的,但是这次有没有关于中医药规范化 或者中成药国际化推广方面的推进工作?
2013-09-10 10:54:41
王谦:
在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我是学人口学的,从人口 学的角度来说,原来老一代流动人口没有带着家庭流动,所以当时更多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现在,一方面是人口的年龄结构本身造成的,新一代的“80 后”开始进入流动期了。另外,这些人从首次流动的年龄来说,据我们调查,比老一代人提前了大概7岁,而且他们来就是拉家带口一起来,甚至有些“80后”直 接生在这个城市了。对于流动人口整个群体年龄结构与20年前相比,年龄结构就变轻了。这是从流动人口结构来看和流动人口本身特点来看的。至于流动人口年轻 人的诉求,从现在感觉到和研究报告里的几个方面,一个是他们不单纯是出来挣钱,他们还谋求多方面的发展。举个例子,在座的有不少记者朋友们的身份还是流动 人口,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人比例在增加,城城流动的比例在增加。另外,流动人口对于社会保障、维权的诉求在增加,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多,还有就是政治 参与意识在增强。最重要的,概括一句话,就是他们融入城市的愿望更强烈,不像过去老一代人挣一些钱就回家了。现在基本趋势是家庭化和在城市长期居留,这是 最根本的一个变化,因此,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围绕着这个来做。我还是刚才那句话,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适应这么一种流动人口发展的趋势和流动 人口自身的需求来展开我们的工作。比如他们希望更多地参与社区的一些活动,比如民主选举。在这方面,一些相关的社会组织,比如中国计生协,在组织流动人口 参与活动上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013-09-10 10:57:33
王炼:
这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不是靠药物进行保健的,大家 要知道我们要获得一种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体,不是靠吃药、吃保健品,这是行不通的。比如像对老年人提供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这样的,我们社区医生对辖 区的老年人用中医的理论对他进行一个辩证,采集一些信息,比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情绪,再通过“四诊”的中医方法对体质做一个判断。目前初步归纳为9种 体质,比如这个人属于平和的、气虚、阴虚,确定不同的体质,社区基层的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一个是情绪应该怎么样,怎么调节情绪。还有就是饮食怎 么样,要对他进行指导,比如慢性病的糖尿病、高血压,如果饮食调理的好比吃药要好。另外还要对穿衣服、睡眠等等起居的习惯进行调理,并通过保健方面的传 授,比如按摩穴位、比如按摩足三里等进行保健的。所以对技术的操作特别规范,要掌握到家,你对人家的指导、生活起居的指导,一定要非常的科学合理,而且要 适应这个人。中医的养生保健和健康理念讲究天人合一、顺应四时而进行调理,通过饮食起居、通过生活习惯,培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话,你的健康就 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了,而不是掌握在医生的手里,也不是依靠药物来达到健康的目的。
2013-09-10 11:05:10
新华社记者:
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流动人口办理计划生育相关证件一直是一件 麻烦事,在2012年,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曾经发布一个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这个通知执行的效果怎么样?为了减少群众的奔波之苦,能否在办证中让信息化 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请问在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方面,国家人口计生委是否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社会抚养费以及二胎政策等等和计划生育相关的政 策是否会适应形势作出调整?
2013-09-10 11:09:51
王谦: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这么一直追踪关注这个问题。去年11月、12月 的时候,媒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流动人口办证难的问题。首先,我们说的这个证其实是一个生育登记,本身不是一个审批,这个登记是登记了以后在当地享受有关的 比如生育保险、孕期保健相关的服务,当然作为政府来说,掌握了这个信息可以知道现在管理服务对象流动到哪儿了。按照国家和各省计划生育条例,服务登记本身 都要求提供基本的证明,如本人婚育状况的证件、证明材料。但是,流动人口由于多地、多次流动,在办证的时候就碰到了出示不了这些证件和证明,这样就存在确 实办证难的地方。还有涉及到两地,就是户籍地、现居住地信息不沟通。去年11月原国家计生委针对这个情况,专门出台了《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内容核 心就是三条:一是流动人口无论在现居住地还是户籍地,都可以办理相关的登记,并且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实行首接责任制,不能推诿。二是流动人口需要核实的信 息,由两地计划生育部门通过我们的信息网络去核实,不要老百姓来回跑办这个证件。三是如果因为流动人口多次多地流动核实不了,很多信息没有人给他出证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通知做了新的规定,那就可以本人承诺,写一个承诺书说我没有生过孩子,我申请第一个孩子,请你们办理相关的证件。这三条我们觉得从 制度上解决了过去一些流动人口反映的办证难的问题。
2013-09-10 11:11:37
王谦:
去年文件发出以后,到去年年底之前,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曾经派了 10个督导组到各地看看基层知道不知道这些文件,怎么贯彻落实的。今年的3月份,又一次派了两个组下去看看。从今年3月份起,我们这个司编了一个软件,就 是流动人口的承诺库启用了,上月底全国通过承诺的大数过了一万,这说明至少有一万多人通过承诺办的证件。现在这项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怎么评价呢?我跟大 家实事求是地说,今年以来,我们收到的反映办证难两地推诿的来电、咨询是大幅度减少了。上周有一个媒体朋友问我,你能具体说下降了多少吗?我坦率地说,原 来打电话的也不能说是基数,因为原来很多人没有打电话,在微博上发一条消息,也算是反映意见,所以我不想简单地用电话的数量来说我们工作有效,但反映这样 的事情确实很少了,那下一步怎么继续改进呢?我们的信息化手段如何用得更好,现在这个信息化手段我理解从工作上来说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基础信 息还要采集得更全一些。因为确实遇到这样的情况——两地都不掌握基本信息,由于多次、多地流动,户籍地说这个人走了十几年了,根本不了解他的情况,而现居 住地可能在某个单位工作才一年、两年,对这个人前几年的情况也不了解。二是我们的信息网络是健全的,但是确实有少数的地方由于通讯条件的限制和个人工作人 员负责的问题,有一些信息的沟通上还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但是我们还是在不断地改进,最大限度地把通知的精神落到实处,也欢迎媒体朋友继续关注这个事情,监 督我们的工作进展。
2013-09-10 11:18:18
主持人 邓海华:
第二个问题,社会媒体比较关注的,一个就是生育政策的调整,这个问题8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同志已经有一个表态,在8月9日例行发布会上我连续回答了三位记者的提问,我想我们的态度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关于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问题,9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另外一位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姚宏文同志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回应。到目前为止,对这两个问题我没有新的内容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职责非常明确,完善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是我们要履行的职责。
2013-09-10 11:23:57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中医药健康管理进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能发挥什 么作用?目前,只有“一老一小”有中医药健康管理,今后会不会扩大覆盖人群?第二,中医药除了健康管理外,还有没有能在其他基本公共卫生中发挥作用的项 目,下一步会不会还有更多的中医药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谢谢。
2013-09-10 11:25:06
王炼:
中医药纳入的意义,我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讲得比较多了。为什 么现在选择“一老一小”,以后会不会有新的项目解决。中医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养生保健中积累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作为一个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管的话,还要有一个把这些丰富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进行凝练和提升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老年人体质辨识和儿童保健,是比较好推广的, 我们是先易后难,先找一些成熟技术便于推广,再逐步扩大。当然下一步还要不断地挖掘,会有更多适合现代人生活的简便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被整理出来,被系统 化、条理化、规范化,也便于操作,同时也便于评估和考核。中医的养生保健,主要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并不是有了病再保健,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就是高明 的医生在你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对你的身体进行调理,使你不得病。下一步还会有更多、更好、更简便的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
2013-09-10 11:25:47
京华时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今天这个《报告》里提到流动妇女的生育率水 平明显比较高,而且流动与生育是高度相关的,请教一下应该具体怎么客观的理解?基于这个结果会不会有一些相关的举措?第二,之前英国计划从明年开始全面禁 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引发了在全球会不会引起示范效应的担心?咨询一下我们国家是一个中医药的大国,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过程中频频受阻,有没有分析过原因 到底是什么?
2013-09-10 11:30:43
王谦:
首先我要确认一下你在这本书里哪一页看到流动妇女生育率比较高。因为这本书我全部看过,而且看过不止一遍,对这本书的观点我是知道的。借这个机会,我把这个话题说一下。
我们的调查表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流动人口的家庭,这些妇女生 的孩子的生育率与总人口平均生育率相差无几,这是基本的结论,而且这是我观察了三年的结论。这可能也要回答社会上关注流动人口是不是所谓“超生大军”,我 负责任地说,流动人口调查的生育率与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到35岁以上妇女实际生育率相差无几。为什么大家感觉上流动人口的生育会高?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是流动人口确实是从农村流到城市来的多,那么农村的生育率原本就比城市要高一些。于是往往看到的那些生孩子的妇女会感觉到带着两个,也可能更多,但是这 些人原本是在农村生的,并不是在城市生的,也就是说流动人口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是流动人口呢。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看到的流动人口家庭生的孩子其中一半,就 是50%以上是在没有流动的状态下生的,是生完以后才流动的。这是一个问题,可能给大家产生了误解,是不是流动人口生育率比较高,原本是没有流动的时候生 的。二是当地计划生育管理比较严格,生育率比较低,于是这种反差愈发让人感觉外地的人生的更多,特别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其实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青年的朋 友在北京有多少是“北漂”,他们还谈不上生育的事,还在为生存打拼。所以,刚才您说到的流动妇女的生育率高,我要做一个解释,而且是比较郑重的解释,现在 的流动人口决不是1991年时黄宏的“超生游击队”的形象,这个观念已经过了20多年了,我们对流动人口的形象应该有所改变了,希望媒体报道的时候也要符 合实际情况。
2013-09-10 11:31:59
王炼:
我回答第二个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月27日召开了一个新闻发 布会,对这个问题我们也作了一些解释。刚才提到的英国对我们的中药特别是中成药有一些问题,这牵扯到中医药如何走向海外的问题,特别是中成药、中药材、中 药饮片。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他们检测的标准和我们国内的标准,和我们中药的标准有不一样的地方。下一步为了加快中医药走向海外的步伐,推动中医药走向 海外,我们在中医药特别是中药的标准化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建立一个科学的,而且能够与国际的标准接轨的中医药的标准,这是下一步一个主要的问题,需要加 快这方面的研究。
另外,大家现在看到我们的药被哪些地方下架,这里有一个对中药常 识的误区。中药大部分取决于天然的、野生的动物、植物、矿物,在自然界的动植物、矿物里成份是复杂的,有一些植物是对人体有益的成份,但也有一些植物对人 体有损害的作用。我们平时很少用单味药直接打碎或者冲服,大部分是组方、配伍,目的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中医药讲的配伍禁忌、君臣佐使是有一定道理 的,都是前人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发现的。比如五六种药经过配伍或煎煮,或者经过其他的工艺后,它的药理作用就会发生改变的。所以有一些测量某一味中药里 含有什么有毒成份,如果吃单味药肯定有害,要和其他药配伍起来,这也是中药和西药不同的药理理论。
2013-09-10 11:36:35
香港健康卫视记者:
第一个问题,在这么多年的流动人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下来的哪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我们现在仍然面临着哪些问题?第二个问题提问给王主任,在基层的中医药的基础条件建设的基本状况是什么样的?我们下一步针对基层会有一个具体的什么样的计划?
2013-09-10 11:44:48
王谦: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下。我觉得我们这些年最重 要的是,认清了人口的迁移流动,是适应我们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而应运而生的。流动人口首先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他奔向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 发挥大家自身的劳动力的价值。因此,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口流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把对人口流动从单纯的制约、管理、限制转向更好的为流 动人口提供服务,并且更进一步提出推进人的城镇化,要让流动人口在城镇稳定下来,由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这样一个过程是我们对于整个社会管理、对于经济 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围绕着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相应的各种措施、政策的出来,都应该是我们积累下来的经验上升到法律、政策层面 的。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下一步确实要更加的从流动人口的人群出发,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大局出发,关注解决流动人口的问题,解决他们在流入地怎 么能够稳定下来、继续发展并进一步地社会融合,这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2013-09-10 11:46:29
王炼:
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特 别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和民族事业的发展。在党和国家一系列中医药方针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现在我们国家的中医药事业可以说进入了建国 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现在,全国有3000多家中医医院,基本上实现了县县有中医医疗机构,70%多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中医 药的服务,要么有中医,到70%的乡镇卫生院去可以得到中医药的服务,要么就是能够看上中医,接受一些中医药的治疗,比如针灸、按摩、推拿,要么就是可以 在这里得到中药饮片、中成药、汤药的服务,这些年还是在不断地扩大,我们按照建基层、强基层的要求,加大了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力度。去年中央五部委联合印发 了关于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工程的文件,现在在各地进展非常快,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工程,会极大地提高基层的县以下的各级的医疗卫生机 构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一是加大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量培训培养基层的中医药工作人员。三是推广一些中 医药适宜技术,特别是适宜基层的、在基层县以下的机构能够便于操作、掌握的中医的适宜技术方法。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中国的基层 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2013-09-10 11:51:13
主持人 邓海华:
受刚才王司长回答问题的启发,我最后再花几分钟时间澄清两个数字。
最近一个财经类的平面媒体说到过度用药时候引用了一组数 据,2011年我国大输液市场年均一百亿瓶以上,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这组数据2010年底在媒体上就曾经出现过,这次这个媒体再次引用这个数 据,只不过把2009年的数换成了2011年表达出来。这组数据,就是大输液的数,是一个生产量。我们国家每年生产的输液制剂,一部分用于出口,一部分用 于动物使用,还有一部分在流通环节流转,到了医院以后,不光是用于输液,还用于手术冲洗、创口的换药、血液的透析、腹膜的透析等等其他方面,用量还很大, 而且医院也有库存。所以说人均输液8瓶以上,是不科学的。
同一篇文章里面还引用了一组数据,说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 每年死于不安全注射39万人、不良反应死亡20万人,大输液以后死亡10万人,这更是一组不靠谱的数据。我咨询了一下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秘书处负责人、原中 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克安教授,他说,我们没有发布过因不安全注射死亡39万人这个数据,更不可能细分到不良反应、大输液以后死亡。我咨询了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不良反应报告的数据,没有这组数据。而且在两年前,原卫生部医政司焦雅辉处长就澄清过这组数据,但是媒体一直在反复使用这个数字。这两 组数据,我今天郑重澄清一下,希望媒体不要把网络传言进一步放大变成网络谣言,以讹传讹,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
2013-09-10 12:04:15
主持人 邓海华:
当然,不可否认,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在我们的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是 存在的,各方面原因都有,也分析过,包括基层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不高的原因,还有不正当竞争的原因,也有我们患者在合理用药、科学用药、配合医疗行为方面等 问题。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在这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包括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各类药物临床用药的技术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行动, 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工作等等,这几年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水平不断提高。下一步,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继续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 关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用药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规范的行为。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合理用药的 水平。最近,以我们宣传司为主,在全国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今年主题就是合理用药,我们将利用一年时间大量普及科学合理用药的知识, 提高公众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测,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加以干预,最根本的还是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药物 合理应用的长效机制。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两位领导,谢谢各位媒体。
2013-09-10 12:04:30
[责任编辑:汤欣慧]
- 房地产依赖症阻碍创新发展 (2018-04-26)
- “数字福建”激活发展动能 (2018-04-19)
- “数字福建”建设:转换发展动能,探路数字中国 (2018-04-19)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举行揭牌仪式 杨洁篪出席 (2018-04-19)
- 三大城市的“引才答卷” 加快创新发展成为新课题 (2018-04-18)
- 工行福州晋安支行践行普惠服务理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2018-04-13)
- 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开放”良方 (2018-04-13)
- 工商银行泉州分行持续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2018-04-11)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