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对接情况发布会
来源: 中国网 2011-11-18 16:00后续建设中国的载人空间站,技术上有许多难关,等待我们一一去攻克。因此,我们在空间站正式建造之前设立了一个空间实验室阶段,其目的就是为了攻克验证这些技术难关。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神舟八 号飞船昨天晚上已成功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进行也受到境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今天很高兴请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 先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先生、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先生出席发布会,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先请王兆耀先生做介绍。
2011-11-18 09:12:23
王兆耀: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三位很高兴和大家见面。现在我向大家通报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圆满成功的消息。
昨天傍晚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 预定区的主着陆场区,成功回收。至此,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全面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的预定目 标。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回顾一下此次任务的简要情况。
2011-11-18 09:53:48
王兆耀:
9月29日21时16分和11月1日5时5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 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1-11-18 09:54:21
王兆耀:
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经过远距离导引和自制控制飞行,于2011 年11月3日凌晨01时36分,在距离地面高度约为34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形成了组合体。组合体运行 期间,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进行了飞行控制模式转换、电源机组切换、供电和信息并网等试验,充分验证了组合体工作模 式。
2011-11-18 09:54:42
王兆耀:
为了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功能、性能,获取更多的试验数据,组合体飞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并于11月14日20时00分,成功实施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2011-11-18 09:55:40
王兆耀:
11月16日18时44分,在地面控制下,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 号目标飞行器再次成功实现分离。昨天18时45分开始,飞船进入返回程序,于19时32分准确降落在预定落点。今天,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变轨至高度约 370公里的运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明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2011-11-18 09:56:08
王兆耀:
神舟八号飞船飞行期间,通用生物培养实验装置工作正常,中德合作开展的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样本已于昨晚运回北京。
天宫一号也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主要包括空间对地遥感探测应用试验、空间材料科学实验,以及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试验等。
2011-11-18 09:56:59
王兆耀:
此次任务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 飞船,性能优良,工作正常;发射场系统实现了“零窗口”发射;飞行控制中心、地面测控站、海上测量船和天链中继卫星组成的测控通信系统,为此次任务提供了 精确测量、控制和通信保障;着陆场系统快捷高效地组织了飞船回收。整个任务过程顺利,成果丰硕。
2011-11-18 09:57:46
王兆耀:
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力领导,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全体参研参试人员的奋力拼搏。
在庆祝胜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今后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不懈努力,继续攀登。
在此次交会对接任务过程中,全国人民、国际友人以及国内外新闻界对此次任务给予了热情关注,中外媒体对这次任务进行了全方位的充分报道。在此,我谨代表任务总指挥部和全体参试人员,对各方面的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愿意和孙为钢总工、赵光恒总师一起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1-11-18 09:58:40
郭卫民:
谢谢王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媒体提问。
2011-11-18 10:00:00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在这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以后,能不能认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成熟?同时也有媒体说,随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完成,国际的航天格局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于这个评价应该怎么来看?谢谢。
2011-11-18 10:01:19
王兆耀: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政府1992年确定了载人航天工 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通过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无人飞行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的天地往返技术;通过神舟七号载人航天 飞行任务,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关键技术;这次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也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我们国家 到目前为止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这三大技术的掌握为我们下一步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11-18 10:01:43
王兆耀:
大家都知道,载人航天技术领域是十分宽泛的,今后还有大量的技术 需要攻克。因此我想,现在还不能说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就已经成熟了。国际航天格局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逐步形成的,一两次试验任务的成功是不会改变这种格 局的,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最终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仍然有许多关键技术要攻 克,还有许多的工作要进行。美俄在四十多年前就掌握了各项载人航天的基础技术,逐步地进入到建设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阶段,相比他们,应该说我们的差距还 很大,我们还需要不懈地努力。谢谢。
2011-11-18 10:04:41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神八回来了,天宫一号还在运行,对于它等待神九和神十有什么技术保障保证它安全运行?第二,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明年会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它们的任务有何不同?谢谢。
2011-11-18 10:06:50
孙为钢: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突破和掌握了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但我们也知道,这仅仅是首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我们还没有实施载人的交会对接,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将要实施载人的交会对接,通过神舟九号 和神舟十号的载人交会对接,完成了这项工作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的圆满完成,那时候更可以说我们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谢谢大家。
2011-11-18 10:09:00
王兆耀:
我再补充一下,天宫一号入轨以后,我们将精心地对它进行管理,包 括轨道的维持、保持,各种设备定期的检测,确保它在明年能够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对接时状态良好,因为天宫一号的设计就是按照两年以上的工作寿命设计的, 目前从监测的数据来看,它的各个系统工作都非常正常,因此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能够保证它的寿命运行到明年,运行到设计寿命的终止。谢谢。
2011-11-18 10:10:41
乌克兰国家新闻社:
中国将于2020年建成空间站,这一空间站是完全属于中国所有还是会开展国际的合作?第二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在火星探索方面遭遇了一些失败,中国计划什么时候开展对火星的探索?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是要独立发展还是会与其他国家,例如俄罗斯开展合作?
2011-11-18 10:12:13
王兆耀:
第一,2020年前后,中国将建成载人空间站,这是我们国家独立 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个计划。但是我们一贯倡导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下开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二,对宇宙空间的探测,是我们整 个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中国的许多专家都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有关部门正在组织进行论证,制定这方面的规划。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具体的时间表。谢 谢。
2011-11-18 10:13:31
香港文汇报记者:
此次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上展开的空间科学试验情况是怎么样的?随 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我们将如何更好地发挥空间试验平台的作用?刚才谈及了神九和神十的任务,之前说是对神八进行整体评估之后再决定神九是否载人,目前的 评估情况如何?什么时候我们能知道神九是否会载人?谢谢。
2011-11-18 10:15:21
王兆耀:
这个问题在请赵总回答之前,我先回答一下神九、神十的评估问题。这次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进展得十分顺利,但是最后的结果我们要对所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充分的、科学的分析评价,最后才能拿出评估结论。现在计划在年底前能够完成这项评估工作。请赵总回答下一个问题。
2011-11-18 10:17:09
赵光恒:
在这次交会对接试验中,空间应用系统运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神 舟八号飞船的空间试验支持能力,开展了相关的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刚才王主任已经谈过,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我们主要安排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材料科 学实验和空间环境探测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在地球环境监测方面,以当前世界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高光谱成像仪进行了地 球环境监测,获取不同区域的高光谱的遥感数据。利用高光谱成像仪,我们可以广泛深入地研究或者开展资源勘察、地质调查、水文生态的监测、环境污染的监测, 以及土地环化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2011-11-18 10:18:06
赵光恒: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已瞄准当前国际上凝聚态物理和应用研究的特点, 开展了复合胶体晶体生长实验。利用空间的微重力环境条件,研究三种不同的风沙体系、带电胶体晶体,随着电场温度变化的线变过程的规律,实验为拓展有胶体、 晶体制备光子晶体,促进光子器件的发展,积累理论知识和奠定技术基础。空间环境探测,我们利用带电离子探测器、轨道大气环境探测器、电离层扰动探测器,获 取高能质子、高能电子、大气密度、大气成份、电离层扰动等探测数据,监测轨道的空间环境状况,保障载人航天器的安全。
2011-11-18 10:21:29
赵光恒:
目前,天宫一号的有效载荷已经完成了状态检查和初步测试,工作正 常,状态稳定,已经获取了第一批的实验数据,即将马上开始进行全面的在轨测试和应用实验。在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合作开展了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主要 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生生物等生物的组织、个体、简单的生态系统方面在空间的微重力和辐射效应方面的研究。神舟八号的科学实验项目进展顺利,大家知 道,昨天晚上实验装置和实验样品已经随飞船返回舱完好回收。今天凌晨,我们已经将实验样品提交中德双方的科学家,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对这些实验样品进行深入 地分析研究。未来我们要建成的空间站,作为探索太空、发展空间科技的全新平台,一定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空间科学、地球科学 和应用、新技术等领域。目前已经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顶层规划工作,研究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应用一定会对科技进步、 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谢谢。
2011-11-18 10:25:31
华尔街日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神八任务以及未来的神舟飞船的任务,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有什么样的贡献?特别是在情报搜集和侦察方面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第二个问题,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国家批评中国的航天任务不够透明,中国对此有何回应?
2011-11-18 10:29:14
王兆耀:
神八任务和以前的神舟任务,我可以负责任地向你说,我们都没有直接用于军事任务的项目。但是正像我们所知道的,航天技术是一个共性技术,它的技术既可以用于军也可以用于民,最主要看使用的目的。比如通讯卫星,用来传广播电视,民用通讯就是民用的,部队使用就变成军用的。
2011-11-18 10:30:17
王兆耀:
第二个问题,美国等一些媒体批评我们的航天不够透明,我首先想 说,批评是要负责任地批评,要公正地批评。去年,美国航天局长博尔登先生来,我陪同他参观了我们国家的航天设施、试验设施、发射设施、航天员训练设施,他 对我们国家对他的透明开放程度表示高度的赞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发展的历程中和今后一直倡导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下进行国际合作交流。 谢谢。
2011-11-18 10:31:27
郭卫民:
从发射的整个媒体采访安排来看,不断地在举行发布会,也安排了中外媒体到发射基地做采访,这也体现了我们主管部门的开放和透明。
2011-11-18 10:34:51
中国日报记者:
今年国际上航天发射活动也有几次失利,我们国家是怎么看待航天发射活动中的失利?我们在保证航天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上有哪些经验和做法?谢谢。
2011-11-18 10:35:09
孙为钢:
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所以在从事航天的过程中必须要把质量和 可靠性放在第一位,航天不能有任何闪失,出了闪失,特别是在运载发射过程中,任何闪失都会造成飞行试验的失利。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承担着长二F运载火箭、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的三大核心研制任务,这三大系统都直接关系着交会对接任务的成败。
2011-11-18 10:35:55
孙为钢:
所以,我们的研制队伍把质量和可靠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他们把质量和可靠性作为航天事业的基石,把抓质量和可靠性工作贯穿在型号研制的始终。
2011-11-18 10:36:58
孙为钢:
在这次交会对接研制任务中,为了确保质量和可靠性,我们的研制队 伍突出表现了下面几个方面:一是认真地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将各项要求落实到研制工作实际中。在工作中他们做到了严上加严,严格按照研制程序和操 作规程工作,不放过任何疑点。细上加细,他们认真地清理问题,复查数据、比对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归零,不因为时间、进度而放松归零的要求。慎之又 慎地进行工作,对一些研制过程开展了反复复查,他们做到了反复复查不烦、反复评审不烦、反复汇报不烦,这体现了航天人对航天事业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2011-11-18 10:39:18
孙为钢:
二是坚持按照航天质量管理的要求,严格认真地进行质量问题归零工 作。在出现的质量问题上,我们航天有五条质量归零的标准,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要做到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并要在全系统采取举一反 三,这五条是航天归零的标准,并且是我们抓质量的一个法宝。看似简单的五条,但凡亲身经历这件工作的同志都会感到执行这五条是很不容易的,并且要付出时间 和经费的代价。在天宫一号组织发射的过程中,因为其他火箭的一些问题需要在长二F火箭上进行举一反三,为了确保发射的成功,我们推迟了发射时间,不论是在 时间上还是经费上,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为了确保成功,这些代价是非常值得的。
2011-11-18 10:41:02
孙为钢:
三是强化技术风险分析和控制工作,结合航天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在 风险分析和控制方面总结了很多有效的管理办法,比如六个百分之百的确认工作、九星分析工作,以及数据比对和包络分析复查等工作,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问 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控制风险。四是充分的地面试验验证,为了在地面验证空间的环境状况,我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相关的研究机构共同设计研发了一些地 面试验设施,通过这些地面试验设施模拟太空的环境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考核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这些方法,有效地保证了首飞的成功,并且这些地面 试验是我们研制中必不可缺少的。
2011-11-18 10:42:06
孙为钢:
在这里我再介绍一下,通过我们的自主研发,在地面试验设施上,我们有很多技术的创新,这些地面试验设施使中国航天研发工作的能力更强,并且也使中国航天的基础设施迈向世界的一流,这也是中国航天实力的一个体现。
五是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组织开展了第 三方的独立风险评估工作,相当于请第三方对设计进行了一轮复核、复算,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当然,抓质量、提高可靠性和保证安全,仅仅上面这五条是不够 的,我们还有航天的质量文化和一系列制度来保证产品质量。谢谢大家。
2011-11-18 10:46:36
郭卫民:
这个做法在管理学上也有推广研究的价值。
2011-11-18 10:47:28
孙为钢:
对,这是一条完整的理论和体系。
2011-11-18 10:48:20
日本广播社协会电视台记者:
请问中国女航天员搭乘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哪个可能性比较大?
2011-11-18 10:48:39
王兆耀: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是否要载人要等到神舟八号任务的评估结果来确定,女航天员是上神舟九号还是上神舟十号要看她们训练的结果来确定。谢谢。
2011-11-18 10:49:37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王主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建立自己独立的空间站,而不是参与国际空间站?另外,刚才您也提到,在2020年要建立完备的空间站之前还有一些难关要攻克,能否具体说明一下,比如什么样的难关和瓶颈我们还需要攻克,从而实现2020年完备空间站的建立?谢谢。
2011-11-18 10:49:56
王兆耀: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是我们一 贯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合作也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中国立足独立自主的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建设载人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主要目 的是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和平地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于人类,并力求通过这一高技术工程的实施,能够推动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带动相关高技术产业的 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高科技工程的实施,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2011-11-18 10:50:33
王兆耀:
我们强调独立发展,并不是说独自发展。我们国家一贯坚持在互相尊 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下,愿意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事实上,在工程前期,我们已经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在 工程后续任务中,我们同样坚持这个原则、这个政策,欢迎国外航天同行和科学家能够参与到我们空间站的建设运用。为推动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发展、为人类和平 利用空间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国家是愿意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能够介入进去,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2011-11-18 10:51:23
王兆耀:
后续建设中国的载人空间站,技术上有许多难关,比如再生式环控生 保技术,大规模太阳能技术、大型老新组合体控制技术、热控技术、组装建造技术、长寿命运营技术等等,这些难关都要等待我们一一去攻克。因此,我们在空间站 正式建造之前设立了一个空间实验室阶段,其目的就是为了攻克验证这些技术难关。谢谢。
2011-11-18 10:54:01
郭卫民: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结束)
2011-11-18 10:56:18
[责任编辑:CKHANSOME]
- 上一篇:国台办11月16日新闻发布会
- 下一篇:经济每月谈:当前国际经济和热点问题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