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榕炒金电话骚扰市民 如今黄金销售员也收购个人信息
2010-08-05 16:35陌生来电掌握详细个人信息
“我都告诉她不买了,她还接二连三地打电话来骚扰,打我的手机不接,她就改拨小灵通或者家里电话,我都快被烦死了。”郑先生向本报新闻热线968111反映说,从上个月开始,他几乎每天都接到来自长乐的推销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家黄金投资公司的经纪人,推销国际现货黄金交易。郑先生纳闷的是,他平时很少离开罗源,也很少与行业外的人联系,但推销员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连只有几个要好朋友才知道的小灵通和家里电话都知道。一再追问下,推销员才告诉他,这些信息是买来的。
记者还了解到,郑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过去陌生电话一般是推荐炒股或买卖房产,如今随着金价回落,推销炒金的陌生电话也多如牛毛。本周金价一度跌到1160美元/盎司,创下3个月以来的新低,黄金销售员们都想在一次次的“碰运气”中做成几单生意。
市民李小姐前几天也接到这样的电话,对方甚至连她的姓名和单位地址都能一一报出。实际上大多接到这类陌生电话的市民,从未接触过这些机构。“我都不认识他们,也没找过他们,谁泄露了我们的电话?”
个人信息哪里来
究竟这些信息是从哪儿得来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收集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主要渠道有两个:一个是推销人员自己的积累;一个是从贩卖名录的个人、网站、理财机构或者物业公司得到。其中,第二个渠道获得的信息更全面。目前个人信息泄露已成普遍现象,并寄生出专门收购、倒卖个人信息获利的“倒爷”,他们活跃在理财机构、商场、医院以及各种装修公司、俱乐部,有的按人头出售,5分钱就能买到一条,信息贩子从物业获取小区业主信息甚至只要不到1分钱。
国内尚无专门法律保护
著名行政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只是在民事、刑事法律和有关行政法律、法规里,有一些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零散规定。宪法和法律也未明确规定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范围,更未明确规定对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侵犯的责任及追责方式,导致公民个人信息经常被人倒卖或泄露无法追究责任。
记者获悉,登记信息最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密。有网友在海都网上支招,市民平时买房、办信用卡、参加培训时都要填写个人信息,为避免泄露,应该尽量填写单位电话,或者一家人对外只填写一名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