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推荐文章 > 正文

台湾学者建议ECFA签署后应合产而内销

2010-05-13 16:58
 
 

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碧珍日前在两岸经贸论坛上指出,在“两岸经济协议”(ECFA)签署后,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应合作生产,最终内销,有助于降低两岸所面对的困境。

刘碧珍认为,“两岸经济协议”(ECFA)的签署对于两岸目前所面对的出口等困境,其实创造了一个崭新合作解决与进行转型的机会。

她表示,两岸市场的相互开放,撤除关税与非关税障碍,让厂商更愿意聚焦在中国市场,藉由垂直或水平生产分工、合作发展品牌、合作制定标准等方式,提升大陆的内需市场,不仅有助于两岸走出为西方国家代工生产、赚取微薄利润的困境,而且可逐渐与西方经济脱钩,降低西方国家景气循环与危机对两岸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我觉得海西区最大的吸引力,除了与台湾的五缘历史渊源外,应该是福建省对于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海西区推向更高层次发展阶段所展现的强烈企图心。”刘碧珍说。

据她分析,上述企图心包括加强在铁公路、港口与机场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将福建改造成一个以福州为中心的2.5小时交通圈,以及17条高速公路通往邻省、港口的交通网;也包括推动10大重点产业、建设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使之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与加快福建与台湾产业对接的载体。

而海西区若能成功打造,北可衔接长三角、深入中西部地区,南可达珠三角、进而与北部湾串联,不但可成为中国在东南沿海的区域发展中心,更可成为东亚进入中国内陆或中国前往东亚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她说,要带动海西区的发展,出口并非唯一途径,致力于内销贸易,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将海西区与台湾产品推销到中国其他地区,让海西区成为西方产品进入中国中西部内陆市场的门户,也是可行方法之一。

刘碧珍表示,“金融海啸的痛苦经验显示,海西区若仍以两岸生产分工、再外销作为规划两岸合作的主要模式,可能将重蹈过去覆辙,加深对西方经济的依赖,显然并非最佳策略。”

她还说,若海西区同时推动合作生产、最终内销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两岸的优势,将有助于降低两岸所面对的困境,也和大陆十二五规划中扩大内需政策,以解决内需与外需失衡现象,以及“强化服务业”的发展力道,以保就业的目标一致。

她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两岸厂商仍有许多可合作项目。例如两岸在汽车与石化产业方面,厂商投资合作可能性很高;以台资企业为骨干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产业,已成为福建的三大主导产业,聚集效应逐渐显现,且整体产业链也可以再向上、下游延伸。

她还表示,台湾过去对福建之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领域,但所占比例不高,未来服务业合作,不管在合作项目或深度上,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海西区若能跳脱传统思维,提出异于其他省市的发展策略,加大对于商贸服务业的开放,应能开创出另一番格局。

目前台商在大陆的足迹已由沿海往内陆延伸,刘碧珍相信,在“两岸经济协议”签署后,不论是海西区、长三角、珠三角或其他地区,与台商都有许多合作机会。

因此,在ECFA的签署中,拟定一个具有一般性原则、不分产业与区域的全面性规范,对于两岸互信关系的建立,以及未来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落实,尤其重要。

而同日现身两岸经贸论坛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长洪读称,目前福建已拥有9000多家台资企业,据有的学者研究,有台商20万人,台企协议金额20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140亿美元,已成为台商在大陆重要的聚集地。

他建议福建可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农业合作”、“产业对接”、“文化交流”及“金融开放”等“先行区”。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表示,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区在各种渊源和对台政策上都无与伦比,关键在如何具体推进落实“先试”与“先行”,可以海西作为两岸经贸重要补充与先行先试地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