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高峰论坛
2009-12-30 15:48- 潘家华: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下午大家聚集一堂,庆祝此次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更名为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我们今天下午的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峰论坛,第二阶段是揭牌仪式。现在进行第一阶段的内容—城市与环境高峰论坛。
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中国社科院院士陆大道教授,建设部政研中心主任陈淮主任,国家环保部政研中心夏光教授,还有这次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副团长,中国政府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苏伟司长。下面我们以热烈掌声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教授演讲!
2009-12-30 12:55:26
- 陆大道: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非常荣幸。首先我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成立,我代表经济学家,特别是城市经济学家,还有大量搞资源、环境的学者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
下面我讲一下全球化、信息化与大都市经济区。
第一,大都市经济区发展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也就是大都市经济区,大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我们今天中国考虑现在和未来要发展大都市经济区的重要因素。正好的加强全球化,在全球化中加强中国的影响和力量。经济全球化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跨国公司势力不断增强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标志。经济全球化是造就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力量。经济全球化不仅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的空间变化,而且也在促成社会经济新的空间表现形式,其中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和空间形态的变化最为明显。
2009-12-30 13:00:02
- 陆大道:
经济全球化正在引起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发挥着重组,形成全球的体系和大都市经济学。现在全球的大城市和大城市经济区的格局和20年前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在本质上、内涵上有重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正在引进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形成全球城市、世界城市和大都市经济区。
第二个背景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空间极化。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数的出现,中国11世纪,欧洲15世纪。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发明了打字机,电脑、电话的出现。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互联网,大规模的数据包、数据库和网络化的联系,造就了今天的文化时代、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正在改变着全球的格局,也改变着全球城市体系的格局。区位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信息化和知识在扩散。
信息技术驱动下企业管理模式的三重变化。管理理念从以生产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第二管理的架构从金字塔型管理变成扁平化的流动管理,流动管理造成了世界的流动节点,也就是大城市所在地。信息经济不但强化经济和社会空间极化,信息化本来可以是加强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有这种可能,但是由于利用信息技术消化、运用、传播的差异,信息化的发展导致了地区差距的扩大。
2009-12-30 13:03:07
- 陆大道:
背景三是我国面临国土安全和资源保障危机。在今后15—20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下,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将继续演变,社会经济与自然基础之间的匹配和适应关系更趋于恶化,使我们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土安全和资源保障问题。未来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是我国日益庞大的经济总量和社会总量如何在全国地域上合理布局,如何使那些生态脆弱和环境恶化的地区不至于发生崩溃。
中国社科院成立这个所占据了两个制高点,一个就是城市化问题,第二个是环境问题。如何使那些大都市经济区、人口及产业集聚带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严峻问题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国土安全和资源保障问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及地势三大阶梯,也就是东部技术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这几个区有50%左右的面积,但是GDP占80%以上。这些基本因素不是人为因素能够改变着,它影响着我国经济格局。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无法按照目前态势均衡延续下去。
改革开放初期4000—5000亿人民币的GDP,去年是30万亿左右,如果按照7%十年左右翻一番,按照10%7.2年翻一番的经济总量。我们年GDP的总量可能达到60万亿到80万亿,城市人达到7亿。按照目前的区域格局,自然形成是不可能的。哪些地方集聚,哪些地方要控制保护,各地区不可能作出GDP同样翻番。我们的空间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如何利用这些社会总量和经济总量合理的负担,使各区域的关系更好的发展。根据我国自然地理基础和经济增长与不平衡之间的倒U字型相关规律,空间集聚将是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
2009-12-30 13:05:44
- 陆大道:
背景四是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划。根据我国的自然基础、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长期高速增长引起的大量区域问题,按照科学原则和指标,划分出今后中长期一段时间的主体功能区,国土、自然基础和经济发展态势差别是这么大,不可能均衡的延伸,必须要考虑具体条件,对国土空间进行有区别的管制。大家知道,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对经济发展不可能那么具体,但是对国土空间、地域空间的管理是非常精确的。
第二,大都市经济区的形成和空间结构。全球化下城市区域的形成,以及经济核心区域的形成,在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伴随全球化过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的空间所代替,当前世界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建立在流、链接、网络和节点的逻辑基础之上的。原来的格局对新的格局要发生影响,正是由这个主导趋势,中国要加入全球化进程,要建设大都市经济区,可以说它是内涵。这些“流”在运动路径上依赖于现有的全球城市等级体系,另一方面也在变革着后者。
这种大都市经济区是中国进入世界的枢纽,是世界进入中国的门户,不是每个省会城市都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塑造了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门户城市,即各种“流”的汇集地、链接区域和城市的节点,经济体系的控制中心。这些大都市通过全球化和信息化,在全球更大的范围内发出指令,控制它的经济发展,经济联动。
2009-12-30 13:07:38
- 陆大道:
在经济全球化驱使下,由门户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密切劳动分工的城市—区域,我们中国要塑造这样的单元,由城市扭转一个区域,这样一个单元是有竞争力的,就像一个人,有他的头脑,有他的身体,有他其他的各种肢体,这个很好,这样的人肯定是强而有力的。国家需要这样的区域。
大都市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大都市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区的空间结构一般是高级服务业,有国家银行,或者跨国公司的所在地,商贸、研发、中介、服务、广告,这些通过网络化的信息联系,对大范围进行控制。在它的外围和一般城市经济区其他的城市,或者更大的外围,它是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交通运输业、港口、仓储等等。这样的结构如果在制度管理上更加一体化的话,他就有新的点,不是说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形成了,他们离的还很远。所以核心区的作用充分表现在生产业、服务业、金融、财会等工程、人才培训等,这些需要大量的土地,但是它的功能没有这样的功能强。
大都市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在空间结构上是全球城市网络重要的节点,在文化上是多元的和具有包容性的,在区域层面是全球化扩散到地方的门户。以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构建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竞争力,国家内的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的重要目标。现在十一五搞的大规划,我有幸参加了几个大地区的规划,相信都体现了这一点,就是要促进它更加一体化,使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体化。不可能大家都是同样的经济利益,大家都进入国家战略,所以这样一个大区域规划的目标,“十二五”要继续加强这样的目标。这就是经济区里面的要素在不同的空间制度里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制的图解,这是它的空间结构的图解。
2009-12-30 13:09:39
- 陆大道:
大都市经济区在空间表现上大运量的高速通道联结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城市群,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克服了空间距离、经济距离,生产和服务的交易成本,投资回报率和要素收益率明显提高。由于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和在空间上的压缩,大都市成为国家和区域的核心区。大都市经济区要优化开发,当然它也加剧了不平衡,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
第三,大都市经济区的规划,主体功能、空间结构、支撑体系、权力结构。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配套的功能,就像产业结构一样,它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表现方面。如果行业结构合理,不见得非常有竞争力。它还有地域上的结构,它是高密度、高效率,经济、社会方面的压力很大,必须有各种支撑系统,保证它不至于高效运作。大都市经济区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规划,人们都欢迎、喜欢,各个省要打造什么群,做了很多工作。
当然,经济规划、长三角地区规划、珠三角地区规划,深圳和广州还有很多比较和研究,这两个发展应该是可以有差别。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地区都面临着城市群,包括中原城市群等等都希望达到国家的战略,成为国家的第四级,因为有三级了。大家想过没有,以这两个城市为核心的,这样一个地域单元要进行一体化,它的内涵,有竞争力的地域单元代表中国,在世界上体现中国的意志,体现中国的力量,这样一个竞争单元需要做哪些事情。
2009-12-30 13:13:43
- 陆大道:
前面讲的定位、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很多关心的是这个事。要很多领域一体化,关于城市群的研究是1962年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去年他的研究进一步的发展,他的书里面大量的研究他的概念。去年他打的牌子叫新经济体学,他做的工作比经济学家要深入,更具有特色。他在40多年前认为未来世界上有5—6个城市群,当时只认定了一个,就是纽约到费城这一带。我们讲中国要有两个或三个进入城市群,不是说给它划一个界限,给一个结构就可以,有大量的工作,定位、定向、调整,基础设施高度发达等等,整个工作很重要,这个工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成本也很高。在传统意义上的,大家认为这种城市群是有机整体的城市群,不是空间或者形态上的概念。这种有机的城市群,人们在这个城市群的工作,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样的,因为它的扩大性在一个小时左右。
另外,这里面很多系统必须一体化。现在每个城市,所有的管理系统都是统一领导,那时各个城市要把权利交出去,不然就没有一体化的效应。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说,所有的城市群搞同城化,利益冲突很多,人员怎么安排,利益怎么分配等等,就是权力的调整和转移。这样的话,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寄托在空间的战略上,寄托在两三个城市群体,高效的,有全球影响力的,是全球的节点,这样的地区是符合整个中国的长远利益和战略利益。半年以前中国工程院几位院士向中央有一个报告,我们讨论过一次,如果哪一天在中央的规划中确定了几个城市群,那就无形中告诉了一个信息,大家不要攀比,大家也不可能都攀比。当然,全国很多地方产业发展、城市发展,这些都要发展。
谢谢大家!
2009-12-30 13:17:43
- 潘家华:
谢谢陆院士。下面请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教授给我们就有关城市发展规划方面的问题做演讲,大家欢迎!
2009-12-30 13:22:07
- 陈淮:
祝贺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成立,我们在这个领域亟待加强学术研究,在科学研究上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说祝贺时我心里也颇有几分酸溜溜的感觉。因为我们政策研究中心是一个单位,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时还是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这个所同时也还是社科院的城乡建设经济系,我还是这个系的系主任。也就是说,我们几所合一是社科院的继子、养子,这样最怕后妈生儿子,人家现在生亲儿子了,我们在祝贺的同时,我想我们也面对一些挑战。我们在社科院多年招博士生、硕士生,今后兄弟单位虽然是“同父一母”,我们也是兄弟。
我们成立这个所为什么重要,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这并不完全是幽默和好玩,我们想说在这场世所罕见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刚刚走到小四轮农用车阶段的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居然美国那个最现代化的航空母舰等着我们去救它。信不信由你。大家肯定听说过,我们在今年7月份以来持有的美国国债高达8000亿美金,我们津津乐道,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4万亿人民币,还分三年投入。我们刺激经济4万亿,我们借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钱,合人民币5.4—5.5万亿,比咱们家刺激经济还多35%。
2009-12-30 13:22:51
- 陈淮:
是不是美国的航母等着咱们去救?为什么中国有这个主动权,和我们正在面对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在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政府一样,付出了极大的政策资源,包括财政、信贷、增发货币,中国也同样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去年以来,美国花了那么多钱,你听说他上了一个项目没有,他的钱全花在付医药费,给这个企业输血,给那个企业上呼吸机、打强心针。中国的政策资源做什么了?实实在在的给我们添产置业了,实实在在的在建设城市、发展城市上迈出了一大步。
我们在这两年中,廉租房的建设可以说步伐大大加快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也受益极大。今天大家津津乐道的湖广高铁、北京到天津等诸多城际交通的公交化,和我们刺激经济的时候同时兼顾是有关系的。因为中国有了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在当前的发展当中,也包括在金融危机的发展中我们有主动权。
2009-12-30 13:27:20
- 陈淮:
第二个意思是说,中国这个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建几所房子,把城市改造的漂亮一点,亮化一些,我们正在完成一个民族之托、历史之托、子孙之托。在座的这代人和下一代人势必要把中华民族从一个大多数人住在乡下,依靠男耕女织手工劳动农业文明的社会,改造成大多数人住在城里,建设城享受城市文明、机器文明,享受现代化的物质文明的经济体、国家、社会。我们非得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强国,我们才能根本解决老百姓所期望的住好房子、大房子,享受宜居环境的盼望;我们才能根本的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竞争力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我们正在向城市进发,但是我们要说,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是对城市知之甚少,对城市发展规律了解不多,这也是我们社科院这个所成立的意义所在,也是大家对它寄予期望的所在。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社会。去年奥运会开幕,张艺谋先生给全国人民办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开幕式,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但是所有文化的节点都是建立在手工劳动、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农民和农业文明天生对城市有一种轻视、蔑视、藐视,甚至是敌视的心理。这是我们研究、认识、发展、改造城市的时候,务必的注意和力图克服的先天不足。所有的农民进城先放一把火把城市烧了再说,中国“城市”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其实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城作为贵族居住的军事意义的堡垒,是绝对排斥贫民为主角的市场分工、流通、资本等诸多的。城并不融于市。大家知道,北京传统的街区在前门外,几乎是富可敌国的商家,与他们相邻的环境是八大胡同,青楼文化,是摆地摊、耍把式、卖膏药的天坛,是乱葬岗子的陶然亭,是砍头的菜市口。在中国城市中,市场之势的社会位置弱小,需要我们在拿出符合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任重道远。
2009-12-30 13:30:07
- 陈淮:
建国之后,我们曾经以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了。现在我们知道,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系统绝非是简单的楼上楼下。当我们的城市建设的外貌完全不亚于世界一流的大都市的时候,我们恰好面对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极其尖锐、集中的社会矛盾焦点,拆迁、征地、政府和市场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矛盾,房地产等之所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其实它不过是在城市化的、长期的历史电视剧中某几集扮演了一个矛盾焦点的角色而已。
我们说50年代以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在60年代要靠山、分散、进度作为共和国的建设方针。在70年代要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我们工业要先生产、后生活。我们是从这样的城市认识基础上走来的,今天中国的最高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这个机构,我以为是我们值得庆幸的大事。
我们的城市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不容易。即使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还要求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在我们心中,城市几乎是饿的代表,是消费的代表,是拖经济发展、民族发展后退的代表。城市的孩子生下来,脑子里就是资本主义阶级观了。我们今天的确比历史进步了很多,但是我们的确离历史相距不远。我们看北京奥运会,北京建设的让世人赞叹。上海要开世博会,广州很快要开亚运会,但是我们的城市在外观上和世界一流国际大都市好有一比的时候,就好象你有钱买了一套新西装,但是千万别脱皮鞋,里面的袜子还是漏脚后跟的。看图,看看我们的地下,看看我们的基础设施。这个图上的车很有意思,开在那里是天塌地陷。这个更有意思,在长安街地面塌陷在奥运会之后,塌陷在阅兵之前,外界报导说中国发明了瞬间消失的隐形坦克。
是不是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我们有了新的战略指向,城市群战略。今年的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的提出了更新的方向,我们在2010—2015年要着重注意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刻意提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农业人民进城就业、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个落户显然布置是有工作,有户籍,而且要有房子,要有均等化的城市设施和福利。…我们依靠农民工给城市人建起了城市和房子,后10年我们将依靠农民工给农民建城市和住房。
谢谢大家。
2009-12-30 13:34:59
- 潘家华:
谢谢陈淮教授,这些图片都很经典,很能说明问题,这也给我们城市研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命题,我们城市研究确实是任重而道远的。
下面有请国家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的夏光主任就我国的环境政策做演讲,大家欢迎!
2009-12-30 13:37:56
- 夏光:
谢谢大家!我也是代表环保部的政策研究中心对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成立表示中心的祝贺!我们和潘主任是老朋友,已经进行过很多合作。就像陈主任所说的,我本人也是社科院的“亲戚”,因为我本人的硕士学位就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取得的,也是在城乡建设经济或者是区域说一些。借此机会一方面表示祝贺,第二方面做一个报告。今天侧重讲环保的宏观方面。
大家很关心,因为现在到了“十二五”开始制定规划的时候了,这种宏观上的把握问题就提出来,究竟怎么样看待我们的环境,以及环保政策如何评估,现在问题非常多。对环境形势的评价,首先是一个基础,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情况都没有弄清楚,往前走就很困难。前期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分析,对于“十二五”规划做一个什么样的调子。“十一五”的回顾评估,据我所知是中央政治局要听一个汇报,国务院要听对“十一五”环保评估的报告,别的部门都没有这样的待遇。现在我们大家对中国环境状况的形成有一个共识,就是局部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一条基本没有什么争议。
2009-12-30 13:40:54
- 夏光:
现在有争议的是未来的趋势。我们到底处在什么点上,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在发展,环境越来越差,也有很多证据。第二种意见认为基本稳定下来了,但是也没有改善,停留在这里。第三种认为开始好转,前景还是很好的。所以这三种意见有些分歧,这样就会影响未来的政策。
所以我们说,当前的环境形势有一个逆向变化的格局。所谓逆向,从正面来看,很多地方有所改善。就像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城市报告》中讲到,有些地方确实有所改善,主要是我们原来在污染比较重,城市建设比较落实,基础设施比较差的地方,现在开始大规模的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等等,所以城市的环境和区域的环境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原来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农村,反而变糟了。因为农村地区人口开始集聚,原来由大自然分头消化的农民的排放物,现在几万人在一起步搞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还没有环境机构,也没有环境监测站,所以农村地区开始变差。所以正反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就是逆向变化。两者总体的评价主要还是对冲的结果,从全国来讲已经开始出现稳定、向好转化的局面,当然还有部分同志并不接受这种结论。
2008年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在水质、空气、酸雨、海洋等数据2008年比2007年有所好转,有的还比较大,尽管不是绝对的,但还是有所好转。全国各地也陆续发布了对本地环境状况的公报,像江苏流域,浙江环境生态质量有所改善。尤其是山西,大家知道它原来是全世界污染最重的地区,但是现在经过大规模的结构与调整,把几千个中小企业进行了重整、取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河南重点是饮用水,深圳空气质量基本能够达到全年都是优良。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想当年深圳那个地方很糟糕,当时跑的汽车很落后,尾气很重。这些信息是国家经过科学监测得到的,总体上还是可信的。
2009-12-30 13:44:06
- 夏光:
为了验证这些,或者为了了解真实的情况,我们作为政策研究部门,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在30多个城市进行调研,向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和公众了解环保状况,通过流域治理、湿地恢复、工业园区建设、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一系列活动,总体有向好转变的结论。包括北京市,大家认为2008年是因为你搞了奥运,所以才采取了措施,实际不完全是这样。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的好转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在于国家近几年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特别是节能减排的重大措施是刚性的、约束性的,所以起到了实际的作用。
这里有一些图片供大家参考。这是工业生产,经过改造后的,是世界先进性的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本身产值也在增加,卖的钱更多了。还有污水处理、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房地产业因环境而增值。我们强调一下,房地产业的价格上升和环保有点关系,环境不好的地方,房地产卖不出高价,所以环境也给房地产增了值。而且现在城市政府的眼光也高了,过去一般政府说,在政府门口搞一个广场,弄几个华灯就算环境了,现在都属于落后的观念,那是人造的。现在时髦的是生态,城市中要有水、岛,要有生态系统,有湿地,这才是高档次的东西。所以各个城市竞争非常厉害,像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天堂。还有马鞍山。即使偏僻一点的常德,也有是西湖三倍的水系。城市环境在原来的垃圾堆、污水沟旁边改造过来的,所以人民群众非常高兴。这是我反映的正面改善,还有负面的情况。
这些变化真实的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所以外国人对我们的评价也是在变的,前几年都是批评的声音特别重,这几年外国人也客观的反映,说环境有所变化。环境的变化和城市的变化连在一起,它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所以环境改善以后,有旅游、会议、会展所产生出来的产值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方面充分反映出我们的环境好的一面。
2009-12-30 13:46:25
- 夏光:
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这句话没有人怀疑。它指的是我们的绝对水平确实离我们所希望的差的太远了,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常远,离老百姓的基本生存还有距离。最近发生的几次中国重度污染超标等事件,这就表示我们百姓还在恶劣的环境里面受苦。这里有一些照片说明了这种状态,环保方面还没有到高兴的时候。太湖蓝藻连续几年爆发,但是近年比过去好多了。云南滇池虽然还在重劣五类,但是已经开始向浅劣五类变化,这是我拍摄的照片,比过去有所好转,但是绝对状况还不行,还要有几年的功夫。
城乡地区、农村地区的环境在退化,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我们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中国在农村地区缺少一级环保方面的政权,没有环保局、环保所,也没有执法大队和宣教中心,没有人管。我刚才说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这是本质性的转变,一个农民所消费的,对环境的排放远远小于城市居民。现在城市中的人口所吃的肉是农村生产出来的,畜禽养殖在农村就是重大污染源,一头猪排放的污染物比得上7个人排放的污染物,所以城市生活水平越高,农村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这是地面水的污染,污染到地下水,农民向我们抱怨,也批评我们说你们搞环保的人没搞好。生态也在退化,草地也在退化,畜牧业也受到了限制。环境的退化本身减低了经济增长的能力;反过来,环保质量的改善能够提高房地产等的价值,这是相互的关系。
2009-12-30 13:49:15
- 夏光:
环境仍然值得肯定和乐观,尽管在金融危机的应对过程中,我们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但是总体上看还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就是4万亿下去之后环境崩溃了,现在还没有。因为我们现在应对的条件不一样了,过去没有很强的环评手段和法律,可是现在环评是比较厉害的。这是国务院要求环保部门要做好的,可持续发展靠国土、土地、环保等手段把关,落后产能不能上,所以项目上了多少,环境基本都能维持。
我再讲第二个问题,它的地位。为什么“十二五”会把环保地位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以调整结构为未来的工作主线。调结构靠什么?它要靠一系列的手段,环保是其中一种,所以它负有双重使命。第一重,改善民生。现在我们钱挣了不少,住房也改善了,食品吃的也很好,唯独我们享受的环境比较差,所以要侧重改善。这里我要请教一下社科院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主义的起源有没有中国的特殊国情在里面起作用,就是中国人口多、资源贫瘠,人和自然的关系比较紧张,这是不是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由?
我们有这个看法,过去社会主义的起源是来自于马克思所论证的人压迫人,资本剥削劳动,所以要搞社会主义,要解放人,这是他的理论体系。现在我们增加一条,为什么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太紧张了,不能放肆的去做,人类要有社会化的、统筹的来使用环境,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里拜托各位领导和专家回答我这个问题。
2009-12-30 13:52:47
- 夏光:
第二个使命,科学发展观赋予环保保护的重要功能。现在看来,环保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一个助推剂。我们过去总是把环保和经济看作是对立的,做了环保做不了经济,现在环保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它有利于改变经济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关于这一点,理论上有很多的说法,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国际经验。在国际上来看,也是有这种证据的,表明过去德国、日本、美国在一定发展阶段,大力强化了环保法规以后,国家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反而提高了。比如索尼公司,它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达到环保法规,调整自己公司的各种经营战略,走创新的道路,最后它仍然是世界的龙头老大。这就说明在新时期,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促进和优化作用。这个问题,法国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波特说,就是说环保对竞争力的作用。
2009-12-30 13:56:06
- 夏光:
最后,我想说一下未来环境保护的走向,如何规划。最后提出一个核心性的思想,“十二五”规划也好,今后的长期战略也好,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高度融合,要实现这样的战略思想。高度融合是一种进步,相对于对立论自然是一个进步,即使相对于协调论,它也是一个进步。所谓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本质上还是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两件事情,两件事情要平衡好,要搞环保。到了融合论的时候,强调的是一种思想,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就是正确的环保政策,没有单独的环保政策。什么时候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小,使环境可持续发展,那个时候没有值得大惊小怪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把它们融合起来。
指导思想是高度抽象的,具体而言就是要达到以人为本,优化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境界。这个状态是通过“十二五”“十三五”,以及再往后几十年的奋斗来实现的。所以这方面要探索一条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它是相对以前而言,以前的旧道路是经济发展兼顾着做环保,以后环保就是经济,经济就是环保。当然,要做得事情有很多,我在这里向大家简要报告一下怎么做。我们也是给“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2009-12-30 13:58:27
- 夏光:
第一,要采取从紧和严厉的宏观环境政策。温总理提出的要求是,环保执法要像钢铁一样硬,不要像豆腐一样软。这里包括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对法律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实施绿色经济手段和能力建设。
第二,在特殊区域和领域实行环境优先的战略方针。我们没有说是全国各地都搞环保优先,很多人不接受,中国也没有到那个时候。特殊的区域指的是:一是经济比较发达、环境容量超额使用,人类聚集,核心城市,这些地区要实行环境优先,把环保考虑在基础,来考察你的发展。二是国土自然条件非常脆弱,一旦退化就很难恢复,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生存还可能会产生威胁的地区,像西部地区等等要环境优先,这些地方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采取更严厉的手段。但是我们必须强调,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不等于限制发展、禁止发展,当地的人民同样有发展的权利。这就要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平衡,中央有转移支付、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等等各种手段,还有科学发展来支持他。
总的来说,环保务必争取在2020年达到两个“有效”,污染控制有效,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达到全面改善,污染物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50年,现在具体的要求,是到时候是中等发达国家发达水平,你的环境质量相应,这就是我们总体的目标。采取的措施就是要全面增强环境保护的综合力量。我们有一个比喻,这几年来,特别是近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国力增长很快,经济发展的那条腿越来越长,成了巨人,但是环保、资源、民生等其他方面的那条腿短,一腿长、一腿短,中国这个巨人是倾斜的巨人,歪到哪天站不住了就会倒下。我们的对策不是要把经济发展那条腿砍短,让它缩小,和环境能力相适应;反过来,是把环保等资源的那条腿拉长,拉到和经济发展所能支撑的强度上。
十二五期间,大家可以看到环保力量肯定有明显增强的五年,这是国家定下来的,无论在投资,还是法规建设、机构建设、执法力量等方面,要有一个突破性的增长。据我现在所知道的消息,光是在核安全中央编办最近批了几百个项目,其他的环境法安全方面也要陆续的出来,当然不光是要增强政府的力量,关键还是要进一步发动社会,让公众拥有更多的环境权利,一起形成环境保护的综合国力。
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9-12-30 14:00:45
- 潘家华:
谢谢夏主任,分析的非常透彻,信息量非常大。下面我们有请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中国政府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同志就哥本哈根以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为大家做演讲,大家欢迎!
2009-12-30 14:03:54
- 苏伟:
谢谢大家,谢谢潘所长。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到这里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交流。首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和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之前有着非常好的合作,也为我们参加气候变化国内政策的制定,以及国际谈判提供了很好的技术、科学方面的支撑,我相信在中心升格为研究所之后,我们会有更多的合作,更多的交流。我们也期待着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能够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事业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在一些大的政策,包括在国际谈判当中能够很好的支撑中国有关的立场,在国际上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外部的发展环境。
哥本哈根会议上,全世界的人对于气候变化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虽然这个会议本身成果有多大说不上,但是我觉得最大的成绩就是对于全世界人进行了一场气候变化问题认识知识的普及、认识程度的提高。短短的两个礼拜的会,由于借助一些现代的传媒技术,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哥本哈根,对于哥本哈根谈判的每一步都是公开和透明,全世界都在参与这件事情。应该说这是一个好事,一个是对于气候变化问题,大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同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或者是环境问题,实际上是和所有人切身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综合性问题。
就我们国家而言,对气候变化问题也是非常重视的。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人大到政协,方方面面的,还有社会各界,政府的部门、研究机构、企业、民间团体都在关注气候变化这个事情。从全球来看,中国国民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在世界上也是非常高的,这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对于世界那种负责任的精神和态度。
2009-12-30 14:04:34
- 苏伟:
气候变化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从我本人的经历看,我工作之后没多久就基本上参与到气候变化这件事情上来。从1989—1988年,国际上开始讨论气候变化问题,当时主要是科学方面,更多的是有环保的问题,主要是和当时的国际格局变化有关系。冷战结束了,传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当然局部的动乱还会有,但是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开始向比较实际的问题转,比如说经济领域、环保领域的问题,气候变化也是其中一个关注的问题。当时主要还是从环境、生态这个方面来考虑。
随着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对这个问题更加深入的讨论,逐渐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经济的问题,成为经济竞争力的问题,成为一个发展空间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想胡主席在2005年的时候有一个判断,说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本质的认识,我觉得这种认识还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
2009-12-30 14:09:01
- 苏伟:
从国际上看,在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直到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上是往越来越实的方向发展。到2007年,巴厘岛通过了巴厘路线图,今年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落实了巴厘路线图,应该说这个形势非常的复杂,斗争非常的激烈。争论的焦点一个是涉及到历史责任问题,虽然公约已经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200年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了现在气候变化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它所产生的影响不分有没有历史责任,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靠发达国家就能承担起的这样的责任,必须要经过国际合作,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应对,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当时所确定的原则,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光说历史不行,因为发达国家在谈判当中还讲到未来和现在。目前来讲,发展中国家已经到了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排放,包括在全球排放总量的比重在不断升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在谈判当中的立场也带来一些问题,现在中国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排放数字,但是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的排放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所以中国在国际谈判上的压力非常大。而且今后由于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由于我们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国家在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处在总量上增加,速度上也不会降下来,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面临的压力会更大。我们和发达国家讲,你们要有历史责任,但是他们说未来的增量都是来自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的增量占到全球增量的接近70%,所以我们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
2009-12-30 14:13:48
- 苏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谈判当中一是要强调公平的原则,要综合的考虑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排放。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相对还有优势。从人均来讲,我们已经超过世界人均的平均水平,所以这方面已经没有优势了。我们在谈判当中所要坚持的就是要综合考虑人均历史累计排放。我们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潘教授帮我们出了一些很好的主意和理论,包括碳预算的概念,帮助我们在国际谈判当中坚持我们的主张,争取我们的利益,争取我们的发展空间,应当说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现在从谈判来看,现在争论的焦点问题实际上就是谁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历史责任他们是认的,但是具体到减排责任,根据《京都议定书》他们要承担绝对量化的减排,发展中国家也要采取一些行动,这是巴厘路线图的具体要求。现在他们对历史责任表面是承认的,但是具体落实到减排指标,一开始他们有点不认帐,他们虽然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但是现在有一些反悔,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增加,要公平的解决这个问题,光靠他们是不够的。他们认为,《京都议定书》当中所涵盖的总量仅仅是35%左右,因为美国没有参加,他们就提出来,他们也不应当这样做。如果美国不参加有约束力的指标,如果欧洲或其他发达国家单独的承担,在经济上必然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他们提出要废止《京都议定书》,这也是最近国际谈判当中的焦点问题。
2009-12-30 14:13:55
- 苏伟:
这一点上,发展中国家是空前的一致和团结,坚持发达国家要对于他们过度的历史排放要承担责任。一方面要大幅度的量化减排,另一方面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一方面是补偿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当中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目标当中,能够有效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会议实际上外界看来很热闹,主要还是两大阵营围绕着谈判的核心问题进行着争论,实际上进展并不是很大。因为从我们这方面讲,如果说还有什么成果的话,就是确认了巴厘路线图所确立的双轨谈判的机制,在具体的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和提供资金方面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实际上在谈判当中,发达国家,包括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提出了一些指标,但是他们提出的指标离科学上的要求,离国际社会的期望差的很远。总体看,大约在相对于1990年,不包括美国的话,到2020年相对于1990年的水平减少16%—23%,距离IPCC科学上25%—40%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2009-12-30 14:16:47
- 苏伟:
当然,美国承担所表达的目标是更低,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相对于2005年减排17%。如果换算成1990年作为基年的话,仅仅是减排4%,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按照公约的要求,发达国家应该在2000年的时候回到1990年的水平,美国现在从2000年—2007年期间相对于1990年增长了16.8%。如果说他们按照在《京都议定书》下应该承担的减排指标的话,他们应该减排6%。现在奥巴马提出相对于1990年减排4%,假定他们参加《京都议定书》,实际上比这个议定书的要求还差2%,所以国际社会对他们并不是非常满意的。
还有一个关于资金的问题,这次克林顿到了哥本哈根以后,公然宣布美国还是承诺要筹集1000亿美元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实际上这1000亿并不是美国要出的,是要帮助、推动和筹集1000亿的资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这就包括了其他发达国家出钱,也包括了发展中国家自己出的钱。他只是说要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达到1000亿。另外,这里面的概念他也做了一些手脚,他说1000亿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资金,实际上包含了私营资本,政府真正拿出来的钱是少之又少,这只是一个很大的馅饼。
2009-12-30 14:21:10
- 苏伟:
在2020年的时候情况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还有10年的时间,他们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在近期,他们说我们在三年拿出300亿,每年100亿,其实这里面也是虚的,他说的这些也不是政府真正拿出来的钱,即使拿出来,这个数字也不是非常多。我当时说平均到世界人均只有2美元,远远不够发展中国家所期望的,能够尽快来应对气候变化紧迫的资金的需求。这个钱里面美国人能出多少,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是不是公共资金,还是私人的投资,还有很多的问题。而且美国人很坏,附加了很多条件,以资金的问题作为诱饵,作为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他说我提供的这些钱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中国、印度这些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承担减排的义务,包括他们国内承担的减排指标,要有透明度,要接受国际的核查,否则这个钱不出。实际是它把这个球踢给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一方面,发达国家给我们施加;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也在挑拨发展中国家对我们的不满,特别是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他们需要这些钱,发达国家把这个事情推给中国和印度,说因为他们不愿意减排,所以你们拿不到钱,应该找中国和印度。
大家关注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很可能注意到,在17、18日夜里的时候讨论哥本哈根协议到底怎么办的时候,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这个问题上表现的非常激烈,还是希望能够解决资金的问题,话里话外希望中国、印度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接受减排的行动,应该有透明度。这也是发达国家在这个谈判当中用的一招,非常主要的策略。
2009-12-30 14:23:51
- 苏伟:
实际上,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没有结果,但是各方对哥本哈根会议还是作出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事先都做了很多的准备。这次东道国也是欧盟国家—丹麦,他们受美国的影响比较大。从一开始会议的设计,在巴厘岛会议以后,他们就设计如何通过谈判的进程,逐步的改变他们在公约议定书下,对他们相对不利的游戏规则。他们用的最明显的一招就是他们自己利用东道国的身份,推出他们自己的反映发达国家立场主张的案文。在谈判当中,我们做了坚决的斗争,但是他们还有一招就是把领导人直接卷入到具体的谈判当中。对于领导人参加谈判,对于欧盟来说是很正常的,他们每周或者是每个月就可以到布鲁塞尔就一些文字当面的讨论和沟通。但是对于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日本的领导人不会谈具体的问题。所以到最后的阶段,领导人都亲自到一个小屋子里面,就哥本哈根协议就具体的细节来进行协商。
我们很不愿意让领导人去,不是说领导人对领导不了解,主要是我们觉得这种具体文字,具体的条款问题应该是由工作层,顶多是部长级来磋商就够了。因为我们的领导人对细节问题不见得能够了解的那么深,因为有好多比这个细节更重要的问题需要他们做决策和指导。对于细节问题,一到领导人层面就很难表态。所以关于哥本哈根磋商的过程,对我们来讲是非常的难受,也有很大压力。
但是这次温总理处理的非常好,6个多小时飞到哥本哈根,举行了多场的双边会见,参加了多边磋商和会议,对于最终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为。媒体对温总理参加会议所发挥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2009-12-30 14:26:31
- 苏伟: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只是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当中的一个阶段。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也明确了公约议定书下的工作组要进行谈判,2010年在墨西哥会议上要达成最终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哥本哈根会议所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是凝聚了各方政治意愿,对于下一步的谈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本身并不是最终的有约束力的结果,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共识,特别是在长期目标,在减排行动的透明度,在资金问题上有一些进展,但是进展并不是很大,各方对这个问题的评论也不太一样。
下一步如何办,这可能需要各方根据对这个形势进行研究,进行判断,提出对策。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对这个会议的过程进行总结。回来以后,我们主要是忙着有关总结的事,所以今天的会议也是匆匆忙忙。今天主要是向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2009-12-30 14:28:53
- 与会者:
我想问一下苏所长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国家已经承诺了减排目标,就是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40%。这个承诺是不管其他国家作出承诺,我们都会履行,现在我们在各个省市之间已经分解了这个目标吗?
2009-12-30 14:31:02
- 苏伟:
实际上总理在会上讲的非常明确,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这是我们根据国情和自身的实际出发,根据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自主提出的国内的行动目标。这个目标国务院也非常明确,要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分解到“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现在我们也在考虑“十二五”规划的有关问题,看看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如何体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指标。到“十二五”应该是确定的,至于怎么进入,下一步如何分解,是仅仅分解到地区,分解到省,还是涉及到行业,这个问题我们还在进一步研究。
我们也欢迎各方面,包括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在这方面作出贡献,提出很好的建议。我们总的思路还是要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统计、监测体系办法,这也是哥本哈根会议当中提出的要对发展中国家根据国情提出的自主的减缓行动,也要有报告问题,要“三可”,当然现在没有说可报告、可测量、可核实。现在哥本哈根协议讲的是根据国际上的指南,来进行国内的报告、测量、统计、监测,如果有问题,也可以到国际上进行讨论、磋商和分析。当然,具体的程序怎么办,可能还要进一步的谈判和磋商。
2009-12-30 14:36:11
- 苏伟:
总的来讲,从政府层面来说,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一是无条件的,二是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三是对于哥本哈根会议达成什么结果也没有关系,我们主要是按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采取这样的行动。同时,也能表现出我们对于对人类、对地球未来负责任的精神。因为40%—45%的目标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其中也凝聚了我们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真的态度和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当然这个目标本身并不是因为国际上的压力才会这么做,更多的是出于我们自身的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个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没有一定难度,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话,对于国内的转变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没有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目标还是经过方方面面的论证,体现了一定的难度。但是这种难度的把握,经过一定的努力和加大相关政策的力度,还是可以实现的,我们也是有信心和决心的,要努力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对于2005年下降40%—45%。
当然这里也留了一个活口,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上会更快,也许我们会做得更好。现在是40%—45%,也许最终的结果会更加靠近上限的指标。如果没有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我们完成40%也是相当不容易了。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在这个幅度之内向上限靠的更近一些。
2009-12-30 14:36:28
- 与会者:
与会者我还是想问问苏伟同志,您刚才说的40%—45%的事情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到现在我很难想象有什么样的技术创新突破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2009-12-30 14:38:53
- 陆大道:
这是单位GDP的能耗。2005年我们国家生产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是单位能耗最高的时候,这种趋势未来是不可能持续的。2005年我国的GDP大概是20多万亿人民币,当年的能耗大概是25亿吨标准煤,现在GDP是30万亿左右,按照7%、8%的增长,2020年我们的GDP是年总量70万亿。如果能源消耗的话,现在是28、29亿吨标准煤,翻一番的话是50多亿吨,这个不可设想。
如果能源增加一倍的话也达到50亿,这样和70万亿的GDP一比,比2005年是要下降30%。这是很自然的。因为2005年的规模已经达到尽头,不可持续。平板玻璃、水泥、造纸、皮革,这些大的耗能和污染企业已经达到了极端,今后发展的产业不可能再这样了,这些产业不可能发展。所以未来要走这条路,单位能耗消耗40%—45%不是值得非常高兴的。如果到2020年要增加一倍的话也是困难的,哪有那么多资源。
2009-12-30 14:39:12
- 与会者:
我是经济所的,首先要谈经济。您刚才说的是不可能,只是您认为不可能,我的问题是您有什么样的创新技术使你达到可能。我们今天上午刚刚和发改委开会,我们知道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为它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想问的是,技术创新,比如能源,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的核能源,或者是什么。有什么实际的措施?
第二个问题,如果分解到各个地区,做不到的怎么办?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很可能还要从很低端的工业来起步,也就是说东部地区的很多产业要向西部转移。你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中国在创新的技术革命方面没有什么突破的话,你很难设想还靠什么既要增长,还要在能源上单位GDP下降。
2009-12-30 14:41:45
- 陆大道:
我个人的看法是10%的看法是不可能持续的,下面的增长可能就要慢得比较多,这样才可能持续。30年的9.98%的增长,最后怎么能持续,大家都不说这个话。
2009-12-30 14:43:13
- 苏伟:
40%—45%的目标我们也是经过论证得出的,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还是技术创新,有哪些技术来支撑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觉得现在最主要的途径可能是通过节能、提高能效来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下降,改善能源的结构,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必须按照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达到15%,这也是最基本的条件,优化能源结构对于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是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潜力还是有的,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的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我想通过技术的创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甚至技术改造,有些现有的技术也可以,不见得非得有特别尖端的技术,如果从政策方面加以必要的引导,一些现成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可以达到节能、提高能效的效果,也可以有助于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目标。
2009-12-30 14:45:26
- 与会者:
我想问陆院士,关于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前一段时间国家发改委有一个课题,关于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问题。您觉得东部地区优先发展这个战略是否合适?
2009-12-30 14:45:47
- 陆大道:
我们国家的四大板块在总体上构成总体发展战略,每一个板块是区域发展方针到底合理不合理,我不评论。但是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是符合整个中国的战略利益,不仅符合沿海。海洋在16世纪被认为是“伟大的公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这些规律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更是如此。
2009-12-30 14:47:14
- 张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建所揭牌仪式现在开始!下面请让我来介绍一下在座的嘉宾、领导。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全立同志。今天出席会议的还有外单位的嘉宾和领导同志,其中有中科院的陆大道院士,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住房与环境建设保障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淮同志,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夏光同志,还有中国房科院院长洪亚雄。
出席会议的还有院里各职能部门的领导,直属单位的领导,经济学部的领导,经济学部各个所的领导。出席会议的还有国际学科部的领导和世经政所、哲学所、社会所学的领导,出席会议的还有多年来帮助我们的四名老顾问,有建设部的原规划司陈为邦老师,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王文兴老师,中国社科院原社会学所陆学艺老师,数技经所的老所长李京文老师。还有远道而来的四川广元市政府的领导,还有为这次会议作出报道的各个媒体的同志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我们先请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长魏后凯同志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同志的贺词!
2009-12-30 14:48:56
- 魏后凯:
院长对我们有一个贺词:骋目十数亿人熙熙攘攘何处安身立命,萦怀大千国土生生不息端赖水土夭空。”庆祝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成立,陈奎元2009年12月25日。
2009-12-30 15:10:04
- 张新平:
下面请王院长和高院长为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揭牌!
(揭牌仪式)
2009-12-30 15:11:02
- 张新平:
下面请院外单位领导,中国环境规划研究院长洪亚雄同志致词!
2009-12-30 15:11:36
- 洪亚雄: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很高兴应邀出席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成立大会,我谨代表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对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围绕着我国城市发展与环境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建立起了综合型的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学科,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更名为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在组织机构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业务方向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理顺,这必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城市发展与环境管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水平。
我们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是国家环境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主要机构,多年来在环境保护部的指导下,在城市的大气污染、城市的饮用水保护,城市的生活垃圾与造成污染的防治,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创建环保城市和生态城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所做得这些工作都是未来我们和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加强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更加不断提高,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带来了水体污染、机动车污染、土壤污染、生态失衡,以及热导效应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并且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迹象,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城市大型污染暴露人口将达到4亿多,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将比2000年分别增长1.3倍和2倍。许多中小城市和城镇基础建设仍十分滞后,城市发展与管理的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这无论是对于我院还是对于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都是机遇,也是挑战,任重而道远。
2009-12-30 15:12:00
- 洪亚雄:
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我们在城市环境与发展研究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在课题研究、人才交流、学科建设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共同为促进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再次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2009-12-30 15:13:35
- 张新平:
谢谢洪院长。今天出席会议的有很多领导和嘉宾,很多领导分别向我们发来贺信,其中一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贺信,还有郑州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我们院的经济所、金融所。在这里感谢这些单位的同志!
下面请我们单位的老主任,城市中心第一任主任傅崇兰同志!
2009-12-30 15:13:50
- 傅崇兰:
尊敬的王院长,尊敬的高院长!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成立揭牌,我代表我自己,代表和我一起创办当副主任的杨重光同志,还有当时城市经济学会的龙院长,以及所有同事,同时代表现在做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的老干部、老同志,包括我们院的副院长朱学北、刘委清、周明俊,他们都委托我向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表示衷心的祝贺!
同时,我们认为现在的城市所有一位国际知名的潘家华所长,他在四年前国家发改委委托的节约型社会战略研究,我们也提出了节约型战略的约束指标和弹性指标。当时有11位老专家参加,他始终和我一起领导这个项目,他在四年前就写了一篇文章,就中国碳排放要尽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不做承诺,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从现在的世界气候大会来看,他讲的也是正确的。
我们的副所长魏后凯同志是研究区域和产业经济力量,也是一位非常优秀和杰出的专家。城市中心原来的队伍经过这么多年的团结奋斗,我们一直有一个理想,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在我们的大地上生根结果。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我们院里能够成立这个所,国家能够批准成立这个所,这说明我们所做的工作在新的领导同志的领导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想有这样两位杰出的、年轻的学者来领导这个单位,有经过锻炼的团队在这个所工作,这个所一定会成为在“十二五”期间成为知名度更高的研究所。
2009-12-30 15:14:11
- 张新平:
下面请城市研究所的年轻科研人员李学峰博士发言!
2009-12-30 15:19:21
- 李学峰:
尊敬的王院长、高院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在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建所之际,身为其中一员,我们全所的中青年工作者倍感自豪。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见证了中国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环境问题从微不足道到全球广泛关注、共同行动的深刻变化。能够成为这一时代的亲历者,甚至是一系列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直接推动者和参与者,我们深感荣幸。
建所之后,研究所将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和研究条件,也针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青年的科研工作者我们一定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勤奋工作,严谨治学,珍惜集体荣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把我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际知名的言勒索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我们深知青年科研工作所的成长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单位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所以最后我想说衷心的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关心,也恳请各位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谢谢大家!
2009-12-30 15:20:43
- 张新平:
下面请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同志发言!
2009-12-30 15:25:11
- 潘家华:
尊敬的王院长、高院长、洪院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各位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更名为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饮水思源,我们感谢院党组以及院领导,尤其是本届院领导对城环所的诞生、成长和壮大所给予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研究条件不断改善,研究队伍不断扩展。我们感谢城市中心的老领导、老同事,尤其是傅崇兰、牛凤瑞同志,他们锐意创新,艰苦创业,尽心尽职,拓展进取,使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城环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感谢城环所的各位同仁、博士后、研究生,我们团结一心,求实敬业,勤奋自学,自强不息,使城环所成长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城市与环境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感谢院各职能局、直属机构、经济学部和研究所,其他学部的研究所,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倾力支持,通力合作,为城环所创造条件,打造平台,提供机遇。中国的城市化规模过程中毕竟发展的极限,中国的环境挑战与压力考验人类的智慧。城市与环境研究我们恰逢其时,天地广阔,任重道远。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在新的起点要有新的高度。人才集所,精品强所、规范之所,巩固和增强城环所在城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等领域在全国的领先和优势地位,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品牌研究所,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城市与环境研究的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心、信息质量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城环所一定抓住机遇,担负责任,创新发展,服务社会。
各位领导、同事,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即将失去勤劳收获的牛年,迎来虎虎生威的2010年,请允许我代表城环所谨祝大家新年好、万事如意!
2009-12-30 15:25:31
- 张新平:
下面我们请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同志讲话!
2009-12-30 15:29:17
- 王伟光:
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科院党组和陈奎元同志对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更名为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表示祝贺,对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城市发展与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也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两大重大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有6亿人口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5.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93个百分点,其中1996年—2008年,平均每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每年还将有超过1000万个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快速的城镇化既带来了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生产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并把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最近,国务院又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既是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重承诺,也是落实科学发展卷,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中国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持续发展的态势,迫切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全方位的、高水平的、深层次的开展城市与环境研究的专门研究。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大量有关城市与环境研究的专门机构,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社科院有责任,也有能力和条件加强对城市与环境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009-12-30 15:29:29
- 王伟光:
中国社科院党组和陈奎元同志高度重视城市与环境研究,在经济、法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中,设立相关研究室。为了加强城市与环境研究室的建立,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我院于1994年调整有关研究室建设,正式组建成立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1997年中编委批复同意城市中心成为院,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研机构。2005年我院再次调整研究所建制,整合相关研究队伍,使研究力量得到加强。
随后,陈奎元院长对关于城市中心更名为研究所的建议做了重要批示。2006年1月,院人事教育局、科研局召开协调会议,讨论城市中心更名事项。2009年2月,院党组正式决定将城市中心更名为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9月,中编办予以正式批复。为支持中心的发展和更名,院党组先后解决了城市中心的经费和办公住房紧张问题,最近又决定适度增加一定编制。
城市中心组建时间短,人员编制少,学术资源匮乏。近年来它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环境、规划,多学科交叉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针,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集体努力已经在科研、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更名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更名后的城市管理与环境研究所拥有一批以中青年为骨干,团结拼搏、朝气蓬勃的学科科研队伍,形成了城市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两个重点优势学科,以及城市化、城市与区域发展、都市密集区、西部大开发、环境管制、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治理、低碳经济、碳市场等优势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际合作院重大、重点项目,以及100多项有关部委和地位的项目。发表和提交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城市与环境科学研究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9-12-30 15:31:42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