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推荐文章 > 正文

五年磨一剑 扬帆要远航

2009-06-05 01:17
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年磨一剑 扬帆要远航
 
新闻中心-中国网 china.com.cn/news  时间: 2009-05-09  责任编辑: 栀子花

新华网福州5月5日电 题: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年磨一剑 扬帆要远航

新华社记者康淼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五年磨一剑,扬帆要远航。有关专家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发展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之后我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极。

“五年磨一剑”

福建省是在2004年初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了浙江温州、广东潮汕、江西赣州等相邻地区。这一东接台湾,南北承接珠三角、长三角,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引起海内外瞩目。

5年来,海西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力促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区的总体实力。过去的5年也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的5年,福建省生产总值从6053.14亿元到首超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622.76亿元到突破1500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进入全国沿海省份第3位。

过去,福建的交通一直为人诟病,由于境内山多地势复杂,人称“闽道更比蜀道难”,现在这种说法已经消失。从2004年起,福建连续开工建设温福、福厦、龙厦、厦深、向莆等5条铁路,建设速度在全国罕见。昔日全国铁路网末梢,如今后来居上。

今年3月8日,温福铁路铺轨工程全线贯通,福厦铁路开始铺轨建设。年内,这两条铁路将先后建成开通。“2009年将是集中展示福建铁路建设成果的一年,全国将建成开通五条铁路客运专线,其中福建就占了两条。”东南沿海铁路福建公司负责人陈乃武说。

根据规划,到2020年,福建将形成长达5000公里、投资3500亿元左右的现代化铁路网,一跃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铁路枢纽。

5年来,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也呈跨越式发展,从省会城市出发到各个地市的4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目前福建省高速公路里程达1760公里,在建里程1417公里。每100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达到72公里,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有6条通过福建,总长达3088公里。

海西的“集聚效应”

长期关注福建发展的北京拓维研究院院长王毅认为,海西经济区战略提出后,福建将借此跨越省份经济模式,加快融入全国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洪流中去。

近年来,福建省努力扫除妨碍区域经济发展的种种障碍,主动吸引粤、浙、赣等周边地区的投资,形成良好的互动。周边地区对接海西经济区的步伐也在加快。

今年的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海西经济区。以贸易、旅游、港口开发为重点,扩大对台经贸合作交流。”

“相较于温州加速融入长三角的努力,温州融入海西,也许能找到更加切合实际的立足点。”温州市政协委员、民革温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余德松说。

一向被称为“站在我国市场经济最前沿”的温州商人,早已“嗅”到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机遇,成为对接海西的活跃分子。据统计,2003年以来,温州市已有5万多人、300多家企业在宁德各县市落户,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在福鼎,温州商人还参与开发创办福鼎工业园区、文渡工业集中区等。

2008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特别指出,支持汕头扩大对台经贸合作,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推动跨省区域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部省合作”发展模式

在海西经济区建设发展中,出现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众多国家部委出台政策,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有54个国家部委或央属企事业单位出台政策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在最近一次会议上说。

2008年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扩大闽台贸易合作等方面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这是工商总局时隔2年后再次出台对海西经济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很多政策都是‘空前’的,是工商总局唯一对福建的‘优惠’。”福建省工商局局长陈乙熙说。

中国科学院与福建省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发展的合作协议书》,双方约定将根据福建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中科院技术、人才、装备和学科的综合优势,开展长期和紧密的科技合作。

农业部也与福建省签署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合作协议,农业部在协议中表示将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国家部委和央属企事业单位或出台措施支持福建发展,或给予资源支持,或鼓励闽台合作,或设立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国家部委纷纷与福建签约,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不能简单视为对福建的厚爱和倾斜,而是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后劲正被普遍看好。”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开明说。

两岸交流中的“福建优势”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最近距离仅130公里;80%的台湾同胞祖籍福建;台湾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与福建相近、相形。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往来频繁,在闽台资企业数量位列各省份前列。

福建省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央赋予福建对台工作许多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如中宣部牵头在泉州建设目前大陆唯一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化部决定把福建建设成为国家级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

去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出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闽台之间的经济融合速度也在加快,海西经济区的对台特色日益明显。

建发股份与台湾人寿共同设立的君龙人寿在去年第四季度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4亿元,其中双方各占50%股权,注册地就在厦门。去年底,台湾富邦金控通过其海外子公司香港富邦银行投资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的方案也获得银监会批准,富邦金控成为首家间接参股大陆银行的台湾金融机构。厦门、福州机场成为两岸直航航点,厦航成为大陆首家在台设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福建沿海8个港口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福州、厦门成为两岸直接通邮的封发局。

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福建省对台经贸依然快速发展。去年,按可比口径福建实际利用台资22.7亿美元,增长25.1%;对台贸易额75亿美元,增长8.7%,成为去年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目前,台湾已成为福建的第二大吸收境外资金来源地、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

王毅认为,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之一,在目前形势下,福建正因其特殊位置而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海西经济区的提出有其内在的历史文化逻辑,海西经济区的历史使命在于对台,要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而海西经济区的目标和终点是海峡经济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