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三只眼 > 推荐文章 > 正文

中国巴西加强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公报

2009-05-21 23:23
电力企业改制要符合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产权转移必须符合公正公开的原则;二是要符合“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电力系统改革总体目标

  近年来,由各地国有电力集团分拆建立的电力系统职工持股企业资产急剧扩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日前媒体披露山东鲁能集团通过一系列运作促使职工股退出并转化为私人企业集团,引起了更大震动。
  目前对这一通常称为“电力系统职工持股企业”事件的议论颇多,仁智互见。我认为,这一事件的症结并不在于国企改制和职工持股,而在于如何合理合法地实现国企改制和产权明晰。
  首先,对原有的国有电力企业进行改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乃中国电力系统改革题中应有之义,是无可指摘的。其次,无论是职工持股、管理层收购还是实行股份化,都只是电力企业改制的一种方法,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改制都要符合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产权转移必须符合公正公开的原则;二是要符合“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电力系统改革总体目标。然而从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看,鲁能“改制”在多个环节上有悖于这两条原则。
  第一,贯彻公正公开原则的必要前提,是原所有者(政府)通过公正公开的市场程序转让国有财产。但在我国改革初期,国有企业改革往往是在企业领导人的内部人控制下的封闭行为。于是,在电力企业集团分拆发电业务、建立独立企业的过程中,就出现了2003年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紧急叫停电力系统职工持股的“37号文”所指出的各种不正常现象,包括企业改制未经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国有资产未经评估或未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出售、国有电力企业的利润向电力系统职工投资的企业转移等。
  此后进行的“清退职工股”以及通过层层交易将清退职工股后产权极不明晰的企业变成私人公司,都没有履行必要的市场程序。这与国有资产转让的有关规定不符合,也违背了产权转让的程序公正原则。这种不公正改制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很可能造成财富集中到少数对企业有控制力的人手中。

【相关链接】关于  景德镇  陶瓷  假货  新闻